陸士嘉:中國的「居裡夫人」、北航籌建者之一、普朗特的關門弟子

2020-08-04 北晚新視覺網

陸士嘉沒有看到「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殊榮公布的那一天。她於1986年去世。在她逝世一周年的紀念大會上,錢學森透露了這樣的細節:「在我和蔣英每隔一個月去協和醫院看她時,儘管她疾病痛苦,但她和我們所談的,仍然都是國家和世界的大事,而且『事理看破膽氣壯』。」如今,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巨大發展,與陸士嘉當年的辛勤耕耘有著莫大的關係。

▌施小墨

陸士嘉:中國的「居裡夫人」、北航籌建者之一、普朗特的關門弟子

陸士嘉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證

編者按:近日,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這是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巨大突破。這個消息,也令國人振奮不已。

中國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辛苦付出。在這些航天前輩中,陸士嘉教授不得不提。她是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亞裔女博士,是北京航空學院(如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籌建者之一,她還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對於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她起到了奠基作用。

陸士嘉出生在清末亂世,在襁褓之中就遭遇家庭重大變故,之後在舅舅施今墨的幫助下,逐漸成為享譽國際的大科學家。

本文作者施小墨是陸士嘉的表弟,通過文章,他講述了陸士嘉不平凡的一生。

襁褓中從太原來到北京

提及陸士嘉,不少科學家以及學者,對她都不陌生,她是中國著名流體力學家、教育家。

對我而言,陸士嘉多了一重身份,她是我的表姐:我父親是施今墨,陸士嘉就是我姑姑施桐君的女兒。

陸氏家族是一個大家族。陸士嘉的爺爺陸鍾琦,是光緒十五年的進士,後任江蘇布政使。1911年,陸鍾琦被任命為山西巡撫。10月6日,陸鍾琦來到太原。陸鍾琦抵達太原僅僅四天之後,辛亥革命爆發。10月22日,長沙、西安同日響應,對山西產生強烈衝擊,陸鍾琦命令平陽清軍布置河防,預防陝西革命軍進入山西。

陸鍾琦的三子陸光熙雖出身官宦之家,但與當時很多的年輕人一樣,對革命充滿熱情,他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並參加了同盟會。1911年10月27日,陸光熙從北京來到太原。有說法認為,陸光熙是奉命返回山西,說服陸鍾琦「和平讓渡」以避免革命。

10月29日拂曉,太原新軍發動起義,他們衝入巡撫衙門,將到太原僅23天的陸鍾琦殺害,三子陸光熙也被槍殺。起義士兵衝入內室,陸鍾琦的妻子唐氏被殺,13歲的長孫也被刺傷。幸運的是,陸鍾琦的兒媳、陸光熙的妻子施桐君和女兒陸秀珍(後改名為陸士嘉),在衛兵的幫助下,逃過一劫。那一年,那個叫陸秀珍的女嬰還不滿一歲。

施桐君在京城的弟弟、著名中醫施今墨得知消息後,便將姐姐施桐君接到京城。施今墨早年追隨黃興,曾參與辛亥革命,因此他對姐姐特別關愛。施今墨為姐姐施桐君在和平門附近購買了一個小四合院,施桐君一家算是安頓了下來。

幾年後,陸士嘉進入北京師大一附小讀書(1920年,鄧穎超曾在這所學校任教),在陸士嘉的班上,有兩個極投緣又愛較勁的男生,輪流佔據著班級第一名。一個叫張維,另一個叫錢學森。

陸士嘉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有位同學借給她看了一本書,名為《居裡夫人》。陸士嘉內心深受震動,決心學習理科,做中國的「居裡夫人」。1926年,她目睹了「三·一八慘案」,其中有一些犧牲的女性名字中都有「士」字,她遂改名為陸士嘉。

1929年,張維考入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錢學森則進入了鐵道部交通大學上海學校機械工程學院鐵道工程系,陸士嘉則成為了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唯一一名女生。若干年後,張維成為了陸士嘉的丈夫,而錢學森則與陸士嘉在學術上同宗(陸士嘉是「近代流體力學之父」普朗特的關門弟子,和馮·卡門為同門師兄妹,而馮·卡門正是錢學森的導師)。

舅舅施今墨資助留學德國

1937年,張維考中「中英庚款」前往英國深造,而陸士嘉由於看到日本飛機在中國狂轟濫炸,於是決心學習航空專業。在舅舅的資助下,陸士嘉選擇自費出國。在出國之前,兩個早已暗生情愫的年輕人舉行了訂婚儀式。

在訂婚儀式上,除了交換戒指,陸士嘉鄭重地送給了張維一支鋼筆,筆桿上有她親筆刻寫的四個字:「勿忘祖國」。

1937年7月16日,陸士嘉和丈夫張維告別了親人,登上南下的火車去南京辦理出國留學手續。

陸士嘉:中國的「居裡夫人」、北航籌建者之一、普朗特的關門弟子

1937年陸士嘉與張維訂婚照

第二年,陸士嘉隻身來到德國哥廷根大學,要求拜見普朗特教授。當時德國哥廷根大學的普朗特教授是世界流體力學的權威,但是他對陸士嘉很不耐煩,對於陸士嘉向他求學的請求,他多次拒絕。陸士嘉不屈不撓,普朗特教授勉強答應和她見面。見面時,普朗特教授拿了幾本書給她說:你先回去看看書了解什麼是流體力學,兩個月後來考試。

兩個月後陸士嘉如約來找普朗特,普朗特竟將此事忘記,但又不能食言,只好出了幾道題,希望她知難而退。沒想到陸士嘉很快答完卷子,而且全部正確,面對這樣一個頑強聰慧的中國女子,普朗特破例正式同意收她為關門弟子。

1942年初陸士嘉以一篇《圓柱射流遇垂直氣流時的上卷》的論文,給她的博士研究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這篇論文,受到普朗特教授大大的稱讚,並出面推薦她為德國最具盛名的洪堡獎學金的獲得者。

留學期間,表姐一家在德國經歷了整個「二戰」。在德國本土,主要的食品如麵包、黃油、肉食、奶蛋等都實行配給制,憑票供應且逐月遞減。黃油由每人每月500克漸漸減到250克、125克乃至50克。肉類就更慘了,到1943年初,每人每周才供應50克,這點肉小貓吃都不夠塞牙縫的,甭說人了。

1945年日本投降,戀戀不忘祖國的陸士嘉與丈夫張維,帶著4歲的女兒張克群,立即從瑞士繞道香港回國,歷經艱辛,他們於1946年終於返回祖國。他們倆先在天津北洋大學任教,之後回到清華,成為清華大學教授群裡閃亮的「雙子星」。

陸士嘉:中國的「居裡夫人」、北航籌建者之一、普朗特的關門弟子

1974年,清華十公寓門口合影。前排左起:高曉江,高曉松;後排左起:張克群,陸士嘉

表姐曾經給我們講過當年回國時的一個故事。陸士嘉留學德國期間,曾居住在哥廷根著名物理學家R·波爾(Poll)教授家中。因為日本已經戰敗,德國納粹勢力也日薄西山,波爾得知陸士嘉夫婦要回中國時,他把生平積蓄的1公斤左右的白金(鉑)託付給他們,讓他們帶回中國幫助保存。波爾還鄭重聲明,因為戰亂,這些白金如有遺失,絕不要求賠償。陸士嘉夫婦承諾幫波爾教授保管。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國與聯邦德國長期未建交,通訊斷絕,直至1958年民主德國德勒斯登高工霍夫曼教授來華訪問時,陸士嘉得知他與波爾教授很熟悉,且常有來往,陸士嘉便向霍夫曼教授講起了這段往事,並請他將1公斤左右的白金原封不動地帶給波爾教授。

由此可見,表姐有著良好的品質:守信用,不忘恩。這種品質經常體現在她生活中。我的父親曾資助她求學,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家有困難時,他們也非常無私地資助我們,讓我們渡過了難關。有趣的是,張克群的兒子高曉松,以前在節目裡說,他出生在名醫之家,吸收了「仙氣」,這是玩笑之言,但他的確是出生在我們家。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張維和陸士嘉都被下放到江西的一個農場,而他們的女兒張克群又懷孕了,沒有地方住。我父母就讓張克群住在我們家,沒多久,高曉松便在我們家出生了。

幾次拒絕當院士的機會

表姐這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為國家航空航天事業做出了極大的成就。最令人欽佩的,還在於她腳踏實地,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1952年,中央決定創建一所新型的航空高等學府——北京航空學院。陸士嘉擔任建校籌備委員會委員。建校之初,陸士嘉和教師們一起製作建校規劃模型。學校成立後,陸士嘉成為北航第一任空氣動力學教研室的主任。她始終在第一線擔任教學工作,為學生講授理論空氣動力學等課程。1954年,在她主持下,招收了該學科最早的研究生。

1981年中科院學部要增選委員(相當於後來的院士)。當時,每名委員候選人必須有3名學部委員推薦才可以,而推薦陸士嘉的有7名學部委員,其中就有人稱「教育宗師,科學泰鬥」的嚴濟慈老先生。在第一輪討論時陸士嘉即已被通過。等到有關負責人拿著表格請她填寫時,陸土嘉問:「我並沒有申請要當學部委員,怎麼要我填表?」人家告訴她,這是多位老先生聯合推薦的,陸士嘉卻真心地說:「我覺得我做學部委員不合適。第一,我回國以後,主要做教學工作,研究工作做得不多,第二,我年紀老了,身體也不大好,為國家出不了多少力了,應該讓年輕人上。」經過多次做工作,陸士嘉才勉強填了表。

第二次討論時,陸士嘉被一致推選為候選人之一。可當人家通知她時,她又猶豫了。想來想去,她決定還是把有限的名額讓給年輕人。陸士嘉給中國科學院學部寫了一封信,言辭懇切地要求從候選人中刪去她的名字。中國科學院在回信中盛讚陸士嘉的高尚情操,當時的媒體還將此事作了報導。連嚴濟慈老先生都為她的行為感動欽佩:「別人打破頭要我推薦,我都推脫了。可我推薦了陸士嘉,她自己卻給辭了!」

陸士嘉沒有看到「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殊榮公布的那一天。她於1986年去世。在她逝世一周年的紀念大會上,錢學森透露了這樣的細節:「在我和蔣英每隔一個月去協和醫院看她時,儘管她疾病痛苦,但她和我們所談的,仍然都是國家和世界的大事,而且『事理看破膽氣壯』。」如今,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巨大發展,與陸士嘉當年的辛勤耕耘有著莫大的關係。

2017年,在陸士嘉先生誕辰106周年之際,為了紀念她對我國航空航天事業所作的貢獻,北航將她創辦的風洞實驗室命名為陸士嘉實驗室,同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士嘉書院在北航成立。

雖然表姐已經去世多年,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歷歷在目,她永遠是我人生的楷模。

(原標題:北航籌建者之一、中國的「居裡夫人」陸士嘉)

來源: 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她是中國的「居裡夫人」,也是北航籌建者之一,普朗特的關門弟子
    中國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辛苦付出。在這些航天前輩中,陸士嘉教授不得不提。她是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亞裔女博士,是北京航空學院(如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籌建者之一,她還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對於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她起到了奠基作用。
  • 她是高曉松的外婆,二戰時留學德國,是北航的籌建者之一
    她是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亞裔女博士,是北京航空學院(如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籌建者之一,她還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對於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她起到了奠基作用。陸士嘉內心深受震動,決心學習理科,做中國的「居裡夫人」。1926年,她目睹了「三·一八慘案」,其中有一些犧牲的女性名字中都有「士」字,她遂改名為陸士嘉。1929年,張維考入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錢學森則進入了鐵道部交通大學上海學校機械工程學院鐵道工程系,陸士嘉則成為了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唯一一名女生。
  • ...丨這位蕭山人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18歲成為北師大物理系...
    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的她有著太多的第一,她是1929年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唯一的一名女生,是現代流體力學的奠基人普朗特的唯一亞裔女博士,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的創辦者。是中國流體力學奠基人之一,也是北京航空學院(也就是現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籌建者之一。她長期從事空氣動力學和航空工程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倡導旋渦、分離流和湍流結構的研究。
  • 兩辭中科院院士,陸士嘉低調盡顯,遺囑六項,其中交代不公開死訊
    滿腹經文的語文老師講課講的生動有趣,引導她愛上了文學,從中國的魯迅到外國的大仲馬,這些人的著作無一不影響著她三觀的形成,而對她影響最深遠的,就是《居裡夫人傳》。 初中二年級時,陸士嘉借到一本書名為《居裡夫人傳》。
  • 《居裡夫人傳》全文在線閱讀(共八章)
    作品簡介:     《居裡夫人傳》一書回顧了居裡夫人這位影響過世界進程的偉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裡夫人的品質、她的工作精神、她的處事態度。作者艾芙·居裡向讀者詳介了她的母親除了在科學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外,她還用自己一生為人處世的崇高行為給女兒樹立榜樣,對女兒的教育也有許多獨特的做法。讀完這部書,相信居裡夫人對困苦和災難的忍耐和工作精神都會催我們奮發,她的處事態度更可以蕩滌我們的心靈。
  • 普朗特數 Prandtl Number
    ~~~~~~~路德維希·普朗特路德維希·普朗特(Ludwig Prandtl,1875~1953)德國物理學家,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1875年2月4日生於弗賴辛,1953年8月15日卒于格丁根。他在大學時學機械工程,後在慕尼黑工業大學攻彈性力學,1900年獲得博士學位。
  •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弟子
    名媛    「居裡夫人來了」,1926年5月的一個周日,對勞君展來說意義非凡,她在巴黎的居所因居裡夫人的到來突然沸騰了,激動不已的她握住居裡夫人的手,迎客進屋。    跟居裡夫人短暫的相處,成了勞君展一生的記憶。
  • 施士元和中國的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只有一位,不過,每個國家,都有一些像居裡夫人一樣偉大的人。回到祖國以後,施士元進入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受聘為物理系教授。此時的他,既是年輕的學者,第一次提出了「原始粒子」的猜想,[1]又是新晉的翻譯家,填補了國內物理書籍的空白,還是一位初出茅廬的老師。
  • 居裡夫人:波蘭與「釙」
    釙是目前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殼中含量約為100萬億分之一。雖然很稀少,但是在所有的自然環境中,例如泥土、大氣以至人體都可以找到極微量的釙,它也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質之一。居裡夫人和居裡先生發現新元素後,人人都知道他們了,是大科學家了。好多獎勵也來了,他們不是法國科學家嗎,法國的政府就要給他們頒發一個大獎章,這個獎章只頒發給那些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時間:2020-11-11 0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於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日子裡,
  • 來,聊五分鐘居裡夫人:關於瑪麗·居裡的20件小事
    就簡單聊幾件居裡夫人的軼事,紀念一下這位核能開山祖奶奶吧。 資料大部分來自居裡夫人自己寫的自傳,以及居裡夫人小女兒為她寫的傳記。 提出放射性不是來自分子作用,而是來自原子本身。「放射性(radioactivity)」這個術語也是她造的。發現了元素釙(Po)。這個新元素,以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命名。
  • 中國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王—吳健雄
    吳健雄(1912~1997),生於江蘇省蘇州,美籍華人,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中國居裡夫人、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核研究女王、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堪稱世界一流物理學家行列中的中國女性第一人,世人也稱她為居裡夫人後最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居裡的學生——保羅·朗之萬居裡夫人在丈夫去世後,其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狀態。在長期的工作合作中,居裡夫人與丈夫的學生小她5歲的保羅·朗之萬——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相戀,他深深迷上了依然美麗動人的瑪麗,介入了她的生活。朗之萬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與居裡夫人約會,度過他們人生中的美妙時光。
  • 偉大的女科學-居裡夫人
    諾貝官方: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還將持續1500年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可以說,多虧了有瑪麗·居裡,現在的人們才能接受X光檢查。
  • 史上最危險論文——記偉大的科學家居裡夫人
    1891年居裡去法國留學,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依然保持著優異的學習成績。1894年,與學校講師皮埃爾·居裡結識,締造了一對科學伉儷的傳世佳話,1898年,居裡夫婦向科學院提出《論瀝青鈾礦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質》的論文,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化學元素,並以自己深愛的祖國波蘭的名字構造新元素的名稱——釙(polonium),也是目前最毒的物質之一。
  • 吳健雄:袁世凱孫媳婦,中國居裡夫人,走進傳說中的原子彈之母
    吳健雄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等,她在β衰變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性的貢獻,吳健雄是科學界的傳奇人物,她的實驗多次證實了楊振寧、李政道的科學設想,但由於某些原因,吳健雄卻未能與楊李二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獎,至今仍有很多人為她抱不平。
  • 為什麼中國人都很崇拜居裡夫人,看看她為中國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但若是讓你問身邊人20世紀最偉大的女科學家是誰,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居裡夫人。居裡夫人在科學領域獲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她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數學獎,居裡夫人除了十分偉大的科學成果外她由內而外散發出的人格魅力特質也是讓人不可忽視的一幕。在中國居裡夫人受到了更多人的崇拜,我們最初認識居裡夫人是從魯迅先生的文章中。
  • 《居裡夫人的三克鐳》學習案了解居裡夫人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崇高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通過三克鐳的故事,了解居裡夫人科學家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崇高。4.引導學生找出課文裡哪些事情表現了居裡夫人對人類貢獻巨大,哪些事情顯示出居裡夫人經濟的困頓,並初步了解課文這樣寫的好處。
  • 為何中國人如此崇拜居裡夫人?看她對待中國留學生的態度,就懂了
    此時的中國,正是積貧積弱之時,許多中國留學生在國外被欺負、被歧視都是常事,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一個好的導師至關重要,施士元再三思考後,想起了一個人,接著他拿起筆,寫下一封信: 尊敬的居裡夫人,我是中國來的留學生,於1929年在清華大學畢業。考取了國內江蘇省官費留學來到法國。希望能在您的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工作,不知您能否接受?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怎麼回事?居裡夫人筆記為什麼仍具放射性
    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稱居裡夫人曾經使用的實驗筆記本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放射性,且還將持續1500年。推特內容中提到,瑪麗·居裡(Marie Curie)於1934年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她工作多年,一直暴露在放射線下。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