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最近,全國多地出現輕卡上牌難的問題,政策不斷收緊,車管所加嚴檢測,尤其是在4月份國務院安委會引發的《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了,2022年基本消除貨車非法改裝,「大噸小標」等違法違規突出問題。
輕卡超載是普遍現象,其中4.2米藍牌輕卡更是成為了超載的重災區,在業界有「小百噸王」之稱,讓卡友們頻頻吐槽是4米2拉的比6米8都多。超載危害大,但是為什麼藍牌輕卡超載依然多發呢?
在運輸市場,大家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車輛拉的多,賺的錢自然就更多,對於貨運司機來說,為滿足貨主方需求,建立長久的運輸關係,多重都要硬著頭皮拉。而對於車企來說,發現市場所需,生產製造熱門車型。其實,每個人都是「大噸小標」背後的推手。
對於「大噸小標」現象,怎麼治理?
此前這類車型可以生產銷售,也能上牌,為何現在才爆發這些問題?個人猜猜一個是安全問題,另一個則是行業背後的利益鏈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部分地區車管所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沒有嚴查嚴辦,放任其發展。時至今日,該類車型已經在行業中擁有龐大的保有量。
卡車從車企生產製造、再到上牌檢測,最後到用戶運營、交管部門監管等等,每個環節都非常重要,一個環節的放縱一定會引發連環效應。
藍牌車輛按規定車身總長不得超過6米,總質量不得超過4.5噸,核定載質量不得超過2噸。但是城市道路的擁堵以及城市配貨的需求量決定了道路通行車輛總數不可能加大規模,那麼提高單位車輛的運載能力其實是提高運輸效率的關鍵,因此,我們能看到城市裡不管是麵包車、微卡、還是VAN,在運輸過程中都存在著超載問題,那藍牌輕卡超載進城自然也成為了市場的一種需求。
車輛自重大,準載質量太低,輕卡不超載就沒法拉貨了。事實上為了適應城市裡越來越多的限行規定,一般的車輛生產企業都會選擇把藍牌輕卡的核定載質量標為1.495噸或者更小,這就導致了司機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裝貨量只要超過1.5噸,就會被認定為超載。而有的廠家生產的車型自重就已經超過了標示的重量,空車就已經超載了。
最近幾年,關於超載質量的問題一直被提及,「源頭治超」也成為了流行的口號。而輕卡治超的源頭在哪裡呢?不是物流企業,更不是卡車司機,而是車管所掛牌的地方。如果能夠在上牌的時候嚴格按照整備質量檢測,遏制住「出廠就超載」的情況,相信藍牌輕卡超載的情況就能減少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