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aterials:老掉牙的課題還值得研究嗎?

2020-10-02 木木西裡科技

人們總是喜歡新的事物,喜新厭舊,似乎是大多數人的天性。


然而,舊的東西不一定總是不好的,至少對於科研來說,是這樣。就像我們今天的主角,一片玻璃,一個老掉牙的課題,依然存在許多未解之謎,煥發著新的活力。


理想玻璃


從材料的角度而言,大體可以分為晶態和非晶態兩大類。晶態材料因為結構有序,研究起來相對比極有規律可循,而非晶態材料往往是一個無序的體系,很多問題懸而未解。


玻璃就是非晶態材料的一個典型,長期以來,科學家都在探索是否存在「理想玻璃」,亦即玻璃體系中是否存在唯一的能量最低狀態?這對於非晶態藥物、OLED等技術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這個問題卻始終難以找到答案。


圖丨pixabay


傳統的玻璃製造技術,通常在玻璃轉變溫度範圍內從液態冷卻材料以形成無定形固體,因此,玻璃的性質取決於冷卻速率。玻璃是不平衡的,亞穩態的固體,會隨著長時間的鬆弛而演化。他們經歷了「老化」過程,通過該過程,材料經歷了潛在的自由能態勢,從而發現了越來越穩定的低能分子堆積或結構。這種結構具有較低的焓,較高的密度,較高的模量,較長的特徵弛豫時間和較大的動力學穩定性。因此,通過對在相對較短的時間段內產生的觀察結果進行外推,可以了解到許多關於老化以及玻璃隨時間鬆弛的方式的知識。


其難點在於,傳統的液冷技術太慢,希望通過這個過程來降低非晶態體系能量,可能需要上百年內的時間才能實現「理想玻璃」的狀態。


PVD工藝


2007年,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M. D. Ediger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發表突破性成果,他們採用PVD工藝,首次製備出一種超級穩定的聚合物玻璃,一下子將普通玻璃可能需要退火一百萬年的過程大大縮短了,這無疑為非晶材料的研究帶來了一線曙光!



儘管通過PVD生產玻璃已有很多年,但是直到最近十幾年,PVD才真正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提供了一種製備超穩定聚合物玻璃的獨特方法,製造出具有顯著熱力學和動力學穩定性的聚合物玻璃,為深入了解玻璃成型過程提供了新的方案,這是傳統玻璃加工技術難以實現的。


雖然如此,PVD生產聚合物玻璃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亟待進一步深入探索。


新進展


有鑑於此,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James A. Forrest教授課題組採用小規模PVD工藝,由聚合度為6至12的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成功製造出超穩定的小分子玻璃。



研究要點:

1. 通過控制基板溫度,沉積速率和多分散度,製備並表徵了多種穩定的聚合物玻璃。

2. 這些材料顯示出穩定玻璃的動力學穩定性,低虛擬溫度和高密度特性。

3. 外推在穩定玻璃和普通玻璃之間測得的轉變時間,可以估算出在比玻璃化轉變溫度低30 K的溫度下平衡過冷液體的弛豫時間。

4. 這些結果表明,聚合物穩定玻璃是研究超穩定玻璃和無序材料的令人興奮且強大的工具。



通過仔細控制分子量、多分散性和沉積溫度,研究人員生產出厚度約為100 nm的薄膜,並且玻璃的密度和溫度均高出1.6%,比普通玻璃低33K。這些材料非常穩定,以至於加熱後不會變成液體,只會在某些情況下升華。與模型預測一致的是,在生成的膠片中無法檢測到任何明顯的各向異性。


研究人員估計,在他們的實驗中生產的最穩定的玻璃的弛豫或老化時間在數百萬年的範圍內。


從基本研究的角度來看,這項研究表明PVD是研究最緻密的聚合物玻璃性能的一種不錯的方法,即使該方法似乎僅限於相對較小的聚合度。而且,這些工作使我們離理想的聚合物玻璃又近了一步。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項研究表明具有優異的動力學穩定性和力學性能的超穩定聚合物玻璃,將有望應用於有機電子、光學技術以及輕質阻隔材料等各種苛刻條件的應用場景中。


展望未來


當然,隨著探索和發現的更加深入,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這些問題,期待更多的答案:

1)模擬預測,隨著聚合度的增加,通過PVD製備的超穩定聚合物玻璃應具有各向異性。這種行為與實驗一致嗎?

2)所有PVD聚合物玻璃是各向同性的,還是有機會製造各向異性材料?

3)聚合物的化學性質,以及它們的柔韌性,它們的幾何形狀(例如,星形與線性鏈)或序列(例如,均聚物與嵌段聚合物),如何影響PVD製備的聚合物玻璃

4)PVD聚合物玻璃如何應對應力和應變?

5)是否有可能依靠聚合物PVD生產改進的有機電子產品或光收集系統?


每弄清楚一個問題,這個老課題都將繼續綻放新的花朵!


參考文獻

1. Adam N. Raegen et al. Ultrastable monodisperse polymer glass formed by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Nature Materials, 2020, 19, 1110–1113.

DOI: 10.1038/s41563-020-0723-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0-0723-7

2. Juan J. de Pablo. The looks of a million-year-old polymer glass. Nature Materials, 2020.

DOI: 10.1038/s41563-020-00812-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0-00812-4

分享最新科技資訊,發布前沿學術動態!一切盡在木木西裡~ 服務科研,助力科技!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木木西裡(mumuxilinj),更多精彩內容、新聞資訊、乾貨資源等你來看!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Nature Materials:老掉牙的課題還值得研究嗎?
    就像我們今天的主角,一片玻璃,一個老掉牙的課題,依然存在許多未解之謎,煥發著新的活力。理想玻璃從材料的角度而言,大體可以分為晶態和非晶態兩大類。晶態材料因為結構有序,研究起來相對比極有規律可循,而非晶態材料往往是一個無序的體系,很多問題懸而未解。
  • 玻璃,老掉牙的課題還有什麼值得研究?
    就像我們今天的主角,一片玻璃,一個老掉牙的課題,依然存在許多未解之謎,煥發著新的活力。理想玻璃從材料的角度而言,大體可以分為晶態和非晶態兩大類。晶態材料因為結構有序,研究起來相對比極有規律可循,而非晶態材料往往是一個無序的體系,很多問題懸而未解。
  •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A Wonderland for Tribology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A Wonderland for TribologyTwo-dimensional (2D) materials are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a single or a few layers of atoms.
  • 夢見掉牙預示著親人去世?! 這有科學依據嗎?
    很多人說掉牙預示家裡將有親戚去世,這有科學依據嗎?幾乎每個人都夢見過掉牙,到底背後埋藏著怎樣的心理暗示?今天,我們就決定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掉牙夢」的心理學解析。做掉牙的夢,整體上看,多是人虛弱、勞累、情緒低沉的時候。這個時候,掉牙夢就是提醒自己要注意休息,以及看到自己軟弱的一面。夢中掉牙,多和出血、滿口是血有關。出血,也代表自己生命力的流逝。
  • 分享Nature Materials兩篇
    研究表明,最佳的甲醇轉化催化劑應具有8環的三維通道,以保持形狀選擇性,從而在保持擴散的同時提高低碳烯烴的產量。在理想情況下,應具有接近MFI通道交叉口大小的較小空腔,從而抑制分子內多烯的環化。通過定製酸位來降低氫轉移速率來減緩多烯的形成和環化。
  • 「Nanomaterials」(IF:4.324)特刊徵稿
    研究課題包括但不限於:環境納米材料的設計,調整其成分、結構和功能以實現環境修復天然和合成納米材料在環境納米技術中的應用,包括吸附、膜、高級氧化技術、電容去離子化等汙染控制過程的微界面反應及其機理納米技術的環境健康和安全,納米材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對生物和毒理學效應的影響唯一的限制是研究的主要部分必須是在中國或由中國研究人員進行的
  • 位錯誘導塑性領域Nature Materials
    近期的研究表明,焦耳熱效應並不能完全的解釋這種現象,本文研究了Ti-Al合金的電塑性變形,該合金特別適合於揭示這種行為,與大多數金屬相反,它在高溫下具有較低的延展性。作者發現在機械變形過程中,電脈衝增強了交叉滑移,產生了波浪狀的位錯形態,並增強了孿晶變形。證明了脈衝電流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改變缺陷的結構,從局部平面滑移到均勻波滑移。這種在微觀結構中的急劇轉變在提高材料的延性方面產生了有益的效果。
  • 課題研究如何選定課題
    還沒關注?課題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來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從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教育學會等國家科研部門網站公布課題指南中,尋找重要的課題資源;也可從省級科研部門網站中搜索,如通過教育科學研究所網站尋找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或從市縣級科研部門公布的課題中,找專項課題研究子課題、小課題。
  • 選擇研究課題那些事兒
    一、什麼是研究課題呢?研究課題就是圍繞你所研究中心的問題。應該具備以下特徵: 清晰:提供足夠的細節,使讀者可以輕鬆理解其目的,而無需另外說明。 重點突出:研究範圍相對較窄,可以在寫作任務允許的空間內回答完全。
  • 2D material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2D material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新特刊開放徵稿!
  • 新成員BMC Materials開始徵稿啦 | BMC系列邁入材料學
    開始徵稿啦 | BMC系列邁入材料學 期刊:BMC Materials 原文連結:https://bmcmaterials.biomedcentral.com? BMC Materials 和此前陸續推出的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C Chemical Engineering, BMC Energy, BMC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以及BMC Chemistry 一起標誌並見證著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無機砷毒性機制及其緩解策略研究...
    HighlightsInorganic arsenic (iAs) poses a serious global health risk to the human population due to its toxic and carcinogenic nature.
  • 學員摔傷還磕掉牙,威神V空降引歡呼
    《以團之名》第二期的一些片段評價還不錯,班長秀才藝和選班環節都吸引了很多關注,不少人都表示第二集「真香」,節目關注度蹭蹭上升,隱約有成為爆款節目的趨勢。但是,果然不能把期待值放得太高,《以團之名》第三期又被「打回原形」,評價再次下跌。
  • 96年的博士生連發兩篇Nature,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
    此外,Nature在網站還配以Eugene J. Mele的評述。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兩篇重磅文章第一作者是來自中國的博士生曹原。曹原本科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博士生今年年僅21歲。   跳轉閱讀   重磅!
  • 二維材料,今年第一篇Nature
    設計策略研究人員設計的陣列元件在毫摩爾濃度下會發生溶解,有趣的是,當它們以納摩爾濃度組合時,就會快速組裝成幾乎晶態的微米級陣列,而無需二維材料支撐,這幾乎與體外和細胞內計算設計的模型保持一致。動力學之前的研究發現,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元件(例如抗體和納米籠)迅速被內吞。相比之下,這次在細胞表面組裝的大陣列可以以可調的方式抑制內吞作用,具有擴大受體參與和逃避免疫的潛在治療意義。圖4. 大規模組裝陣列總之,這項研究為合成細胞生物學奠定了基礎,也為二維材料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大門!
  • 華僑大學陳宏偉課題組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發表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雷水清)近日,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宏偉博士課題組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上發表題為「Building LithiophilicIon-Conduction Highways on Garnet-Type Solid-State Li+ Conductors」的研究論文
  • 【課題研究】開展課題研究,促進專業成長
    課題研究是項意義深遠的教育科研工作﹐旨在通過教師課題研究的過程﹐探討教師的教學技能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影響﹐促進教師在不斷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積澱教育經驗﹐分享教學智慧﹐提升教育教學的實效。本學期,有10位老師申報了共計9個校本課題:1、白小霞《基於初一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探究》;2、黃志君《高中學困生數學運算素養的形成與教學運用研究》 ;3、魏晶晶《基於真實情境的化學深度學習》;4、鄒巧媚、黃潔玲-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多元學習資源的應用策略研究 ;5、鄒巧媚、黃潔玲《面向初中生計算思維培養的項目式學習活動設計研究——以人工智慧教學為例》;6、何清秀 羅善文《基於詞塊策略的初中英語寫作研究
  • 新手做課題研究怎麼寫研究背景?很多人敗在這兩點!
    新手做課題研究怎麼寫研究背景?很多人敗在這兩點!隨著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國家和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家長們也越來越希望自家孩子的授課老師專業能力更強。教師做課題研究一般是針對教育教學中讓人困惑並亟待解決的小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尋求解決的方法和途徑。
  • 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怎麼寫?
    在課題研究中,對研究成果的解釋是在整理分析研究資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整個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做出認真分析總結,通過結題報告的形式來完成的。雖然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形式有文獻研究、調查研究和實驗研究等多種,但寫作基本格式大同小異,一般包括標題、摘要、引言、正文、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 北大《Nature Materials》: 二維導電MOF研究獲突破性進展!
    該研究得到了世界首例二維配位聚合物(金屬有機框架、MOF)的單晶結構,清晰揭示了二維配位聚合物材料在晶體下的排列。基於此類材料構築出單晶器件,並系統深入地研究了二維配位聚合物的一系列電子學性質和磁性起源,首次觀察到了二維配位聚合物的Moiré Pattern,為該類全新的電子學材料基礎研究及後續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