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老掉牙的課題還有什麼值得研究?

2020-10-01 木木西裡科技

人們總是喜歡新的事物,喜新厭舊,似乎是大多數人的天性。

然而,舊的東西不一定總是不好的,至少對於科研來說,是這樣。就像我們今天的主角,一片玻璃,一個老掉牙的課題,依然存在許多未解之謎,煥發著新的活力。

理想玻璃

從材料的角度而言,大體可以分為晶態和非晶態兩大類。晶態材料因為結構有序,研究起來相對比極有規律可循,而非晶態材料往往是一個無序的體系,很多問題懸而未解。

玻璃就是非晶態材料的一個典型,長期以來,科學家都在探索是否存在「理想玻璃」,亦即玻璃體系中是否存在唯一的能量最低狀態?這對於非晶態藥物、OLED等技術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這個問題卻始終難以找到答案。

圖丨pixabay

傳統的玻璃製造技術,通常在玻璃轉變溫度範圍內從液態冷卻材料以形成無定形固體,因此,玻璃的性質取決於冷卻速率。玻璃是不平衡的,亞穩態的固體,會隨著長時間的鬆弛而演化。他們經歷了「老化」過程,通過該過程,材料經歷了潛在的自由能態勢,從而發現了越來越穩定的低能分子堆積或結構。這種結構具有較低的焓,較高的密度,較高的模量,較長的特徵弛豫時間和較大的動力學穩定性。因此,通過對在相對較短的時間段內產生的觀察結果進行外推,可以了解到許多關於老化以及玻璃隨時間鬆弛的方式的知識。

其難點在於,傳統的液冷技術太慢,希望通過這個過程來降低非晶態體系能量,可能需要上百年內的時間才能實現「理想玻璃」的狀態。

PVD工藝

2007年,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M. D. Ediger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發表突破性成果,他們採用PVD工藝,首次製備出一種超級穩定的聚合物玻璃,一下子將普通玻璃可能需要退火一百萬年的過程大大縮短了,這無疑為非晶材料的研究帶來了一線曙光!

儘管通過PVD生產玻璃已有很多年,但是直到最近十幾年,PVD才真正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提供了一種製備超穩定聚合物玻璃的獨特方法,製造出具有顯著熱力學和動力學穩定性的聚合物玻璃,為深入了解玻璃成型過程提供了新的方案,這是傳統玻璃加工技術難以實現的。

雖然如此,PVD生產聚合物玻璃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亟待進一步深入探索。

新進展

有鑑於此,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James A. Forrest教授課題組採用小規模PVD工藝,由聚合度為6至12的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成功製造出超穩定的小分子玻璃。

研究要點:

1. 通過控制基板溫度,沉積速率和多分散度,製備並表徵了多種穩定的聚合物玻璃。

2. 這些材料顯示出穩定玻璃的動力學穩定性,低虛擬溫度和高密度特性。

3. 外推在穩定玻璃和普通玻璃之間測得的轉變時間,可以估算出在比玻璃化轉變溫度低30 K的溫度下平衡過冷液體的弛豫時間。

4. 這些結果表明,聚合物穩定玻璃是研究超穩定玻璃和無序材料的令人興奮且強大的工具。

通過仔細控制分子量、多分散性和沉積溫度,研究人員生產出厚度約為100 nm的薄膜,並且玻璃的密度和溫度均高出1.6%,比普通玻璃低33K。這些材料非常穩定,以至於加熱後不會變成液體,只會在某些情況下升華。與模型預測一致的是,在生成的膠片中無法檢測到任何明顯的各向異性。

研究人員估計,在他們的實驗中生產的最穩定的玻璃的弛豫或老化時間在數百萬年的範圍內。

從基本研究的角度來看,這項研究表明PVD是研究最緻密的聚合物玻璃性能的一種不錯的方法,即使該方法似乎僅限於相對較小的聚合度。而且,這些工作使我們離理想的聚合物玻璃又近了一步。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項研究表明具有優異的動力學穩定性和力學性能的超穩定聚合物玻璃,將有望應用於有機電子、光學技術以及輕質阻隔材料等各種苛刻條件的應用場景中。

展望未來

當然,隨著探索和發現的更加深入,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這些問題,期待更多的答案:

1)模擬預測,隨著聚合度的增加,通過PVD製備的超穩定聚合物玻璃應具有各向異性。這種行為與實驗一致嗎?

2)所有PVD聚合物玻璃是各向同性的,還是有機會製造各向異性材料?

3)聚合物的化學性質,以及它們的柔韌性,它們的幾何形狀(例如,星形與線性鏈)或序列(例如,均聚物與嵌段聚合物),如何影響PVD製備的聚合物玻璃

4)PVD聚合物玻璃如何應對應力和應變?

5)是否有可能依靠聚合物PVD生產改進的有機電子產品或光收集系統?

每弄清楚一個問題,這個老課題都將繼續綻放新的花朵!


分享最新科技資訊,發布前沿學術動態!一切盡在木木西裡~ 服務科研,助力科技!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木木西裡(mumuxilinj),更多精彩內容、新聞資訊、乾貨資源等你來看!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Nature Materials:老掉牙的課題還值得研究嗎?
    就像我們今天的主角,一片玻璃,一個老掉牙的課題,依然存在許多未解之謎,煥發著新的活力。理想玻璃從材料的角度而言,大體可以分為晶態和非晶態兩大類。晶態材料因為結構有序,研究起來相對比極有規律可循,而非晶態材料往往是一個無序的體系,很多問題懸而未解。
  • Nature Materials:老掉牙的課題還值得研究嗎?
    就像我們今天的主角,一片玻璃,一個老掉牙的課題,依然存在許多未解之謎,煥發著新的活力。理想玻璃從材料的角度而言,大體可以分為晶態和非晶態兩大類。晶態材料因為結構有序,研究起來相對比極有規律可循,而非晶態材料往往是一個無序的體系,很多問題懸而未解。玻璃就是非晶態材料的一個典型,長期以來,科學家都在探索是否存在「理想玻璃」,亦即玻璃體系中是否存在唯一的能量最低狀態?這對於非晶態藥物、OLED等技術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課題研究如何選定課題
    課題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來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從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教育學會等國家科研部門網站公布課題指南中,尋找重要的課題資源;也可從省級科研部門網站中搜索,如通過教育科學研究所網站尋找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或從市縣級科研部門公布的課題中,找專項課題研究子課題、小課題。
  • 夢見掉牙預示著親人去世?! 這有科學依據嗎?
    」的困惑疑問:夢到掉牙或者滿口牙陸續掉落,並且血流不止是什麼意思?做掉牙的夢,整體上看,多是人虛弱、勞累、情緒低沉的時候。這個時候,掉牙夢就是提醒自己要注意休息,以及看到自己軟弱的一面。夢中掉牙,多和出血、滿口是血有關。出血,也代表自己生命力的流逝。
  • 新手做課題研究怎麼寫研究背景?很多人敗在這兩點!
    新手做課題研究怎麼寫研究背景?很多人敗在這兩點!隨著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國家和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家長們也越來越希望自家孩子的授課老師專業能力更強。教師做課題研究一般是針對教育教學中讓人困惑並亟待解決的小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尋求解決的方法和途徑。
  • 從課題表述看:什麼樣的課題是好課題
    總而之一,好課題的效果即一眼就能夠清楚地表述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在此,提出幾個常用模型,供參考和批判。一、「自變量+關聯詞+因變量「模型所謂自量變是指研究者用以解決問題的操作變量,所謂因變量是研究後的目標變量,關聯詞是體現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關係的詞。三者的邏輯關係得當,這個課題的表述基本就是可行的。
  • 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3、背景論證指的是對該課題方向的國內研究現狀的了解與簡要分析。別人已做過什麼研究,還需要做什麼方面的加深研究,其意義是什麼?在此社會和學術背景上提出了該課題研究的內容,闡述了其研究的意義。若分析後覺得不能,則可以馬上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做」。開題報告的內容有:(1)課題研究的目的:我們為什麼會想到要研究這個課題?(2)課題研究的對象:我們研究的特定對象是什麼?
  • 【課題研究】開展課題研究,促進專業成長
    課題研究是項意義深遠的教育科研工作﹐旨在通過教師課題研究的過程﹐探討教師的教學技能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影響﹐促進教師在不斷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積澱教育經驗﹐分享教學智慧﹐提升教育教學的實效。本學期,有10位老師申報了共計9個校本課題:1、白小霞《基於初一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探究》;2、黃志君《高中學困生數學運算素養的形成與教學運用研究》 ;3、魏晶晶《基於真實情境的化學深度學習》;4、鄒巧媚、黃潔玲-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多元學習資源的應用策略研究 ;5、鄒巧媚、黃潔玲《面向初中生計算思維培養的項目式學習活動設計研究——以人工智慧教學為例》;6、何清秀 羅善文《基於詞塊策略的初中英語寫作研究
  • 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怎麼寫?
    在課題研究中,對研究成果的解釋是在整理分析研究資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整個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做出認真分析總結,通過結題報告的形式來完成的。雖然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形式有文獻研究、調查研究和實驗研究等多種,但寫作基本格式大同小異,一般包括標題、摘要、引言、正文、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 選擇研究課題那些事兒
    一、什麼是研究課題呢?研究課題就是圍繞你所研究中心的問題。應該具備以下特徵: 清晰:提供足夠的細節,使讀者可以輕鬆理解其目的,而無需另外說明。 重點突出:研究範圍相對較窄,可以在寫作任務允許的空間內回答完全。
  • 課題申報:如何撰寫研究假設
    在課題申報書的申報論證環節,需要申報者撰寫研究假設。什麼是研究假設?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為什麼要撰寫研究假設?假設的內容是怎麼形成的?研究假設表達方式是怎樣的?在此,筆者和老師們交流一下學習與實踐體會。供批判。筆者最初想寫得簡單一些,但在行文中,發現有些問題要交待。於是寫得有些冗長了。讀者可以直接閱讀標題一、二、五。
  • 課題研究人數限制多少
    本站點提供:課題申報指導、科研成果發表出版、課題申報通知分享等服務。
  • 課題研究凝智慧 結題成果促提升
    課題研究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延安市寶塔區北關小學24個「十三·五」基礎教育科研課題相繼結題,其中包括2個市級規劃課題,13個市級微型課題和9個區級規劃課題。目前還有3個市級規劃課題、2個區級規劃課題和2個區級微型課題也被列入結題範疇。
  • 課題立項後,開題報告寫什麼?怎麼寫?
    一線教師在課題研究的過程,對一些基本問題總會有一些困惑。比如,課題立項了。下一步做什麼?什麼是開題?為什麼要開題?開題報告怎麼寫?怎麼準備開題活動?有的老師說:這麼複雜,頭都大了。但是經常做課題的老師,就會有另外的說法:今年我要聚焦某一問題,好好研究一下子。還有的老師說:今年沒有課題做了,心裡空落落的。
  • 新冠課題報告研究
    2020年2月寒假期間,中心發布新冠課題研究報告任務,並給出部分參考議題,身為學長的ALevel年級組的同學們展現了極大的興趣和參與度。 經過與老師的討論,同學們很快投入調研。AS同學選擇小組作業方式,A2同學選擇獨立作業方式,經過分工協作,反覆修訂,形成了精彩的課題報告成果。
  • 課題申報時:選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怎麼寫
    教師在課題申報論證時,需要撰寫「選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對此很多老師都非常犯難。什麼是選題的意義?什麼是研究價值?兩者有什麼區別?如何撰寫「選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在此,筆者結合個人的認識,和老師們交流一下,希望大家不再為此糾結。供批判。
  • 課題的研究方法(小總結)
    課題研究1.文獻資料法:通過對國內外有關國文教學生活化、課內外結合等文獻的收集和研究,使課題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更豐富,更明確,更科學。爭取在現有研究水平的基礎上有提高和突破。2.問卷調查法:在實施課題階段,對沒有實施此課題的年級的學生採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調查研究,用以了解學生的數學發展現狀與發展需求,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並根據調查結果有針對性採取相應的策略與手段。
  • 一線教師課題申報:研究步驟怎樣寫
    在撰寫課題申報書時,其中有一項內容是:課題研究步驟。筆者瀏覽一線教師撰寫的研究步驟(亦稱「實施步驟」),發現有一些共性的問題。在這裡和教師交流一下,供批判。在教師眼中,所有課題的實施步驟都是大體相似,有現成的模板,套用即可。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全面的,為了克服研究步驟千人一面,形式主義的問題,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一下什麼是研究步驟,研究步驟的價值以及研究步驟如何撰寫等基本問題。
  • 課題研究報告的正文內容格式
    正文是課題研究報告的主體,大體上都是主要闡述三個問題,一是為什麼要選擇這項課題來研究,主要是通過課題的提出或目的意義來說明;二是這項課題是怎樣進行研究的,可以通過理論依據、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來說明;三是課題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主要通過成果分析來說明。
  • 淺談科學研究課題結題報告的撰寫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研究,課題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後,課題也就進入了總結階段,撰寫結題報告也就成為了重點工作,因為結題報告既是對課題研究所有成果的一次總結,又是課題成果的全面展示,還是課題成果與否的一個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