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根本不存在

2020-12-03 驅動之家

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對太陽系潛在的第九行星產生了置疑,之前科學家認為第九行星是一顆龐大的行星,被認為潛伏在太陽系邊緣。

由於第九行星是首次被提議,幾項研究曾試圖發現它存在於海王星軌道之外的證據。目前,科學家4年的勘測最新研究結果發現,8顆大型軌道海王星外天體(TNOs),可以幫助我們依據一種被稱為「聚集」的現象,確定附近存在的行星。

但是這項勘測並未發現任何「聚集」的證據,目前科學家表示,「發現偏差」可能是早期數據偏向於第九行星的罪魁禍首。2013-2017年為期4年的「外太陽系起源調查(OSSO)」對太空8個區域進行了勘測,發現存在800多顆海王星外天體,該勘測數據是之前數據的兩倍。

天體物理學家伊桑·西格爾(Ethan Siegel)解釋稱,像第九行星這樣體積龐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嚴重影響環繞其周圍的天體,形成的狀況類似於伸展軌道,依據引力的影響,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傾斜。

特別是一種條件,這些海王星外天體軌道在太空中聚集在一起,有可能形成一顆較大質量行星,這是第九行星假說的重要環節。

在後續的研究中,包括之前首次提出第九行星假說的研究小組,觀測發現一些存在「聚集」跡象的天體,然而最新研究卻並未發現「聚集」現象的任何證據。

被研究的8顆天體被發現處於不同角度的軌道上,從統計學角度講具有一定的隨機性,並且不遵循之前檢測到的模式。

同時,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天體軌道並未緊密地聚集,涉及這項勘測研究的科學家指出,這些數據「大幅削弱」了神秘第九行星存在的證據。

研究人員表示,偏差可能對於之前觀測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西格爾解釋稱,本質上講,如果你優先觀測太空兩個期望存在「聚集」現象的特殊區域,那麼你會在那裡找到聚集天體存在的證據。

但是之前觀測到的「聚集」現象被認為是季節氣候因素所導致的,當時這些天體是使用陸基觀測設備觀察的。

然而,這項勘測結果並未必然性地表明第九行星存在,最新研究結果不支持太陽系內存在另一顆較大體積的行星。

研究人員解釋稱,外太陽系起源調查(OSSO)不能證實或者排除第九行星的存在。

之前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0倍,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500多個天文單位(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外太陽系起源調查(OSSO)的觀測發現和模擬數據大幅消弱了太陽系存在一顆超大質量行星的必然性。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反轉,反轉,再反轉
    「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據美國Vice雜誌網22日報導,科學家們發現,對包括冥王星在內的太陽系邊緣天體的運行軌跡分析後發現,無法用太陽系八大行星模型加以解釋,所以應該存在「第九大行星」,它的質量是地球的10倍,巨大的引力直接影響著太陽系外圍的矮行星和柯伊伯帶的天體運動。
  • 我們的太陽系或許存在第九大行星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取消在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後,我們常識中「太陽系具有九大行星」便變為了「太陽系具有八大行星」,按距離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然而科學家們一直在理論上認為在距離太陽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它尚還沒有發現,但是假如它真的被探測到,那麼就可以解釋很多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問題。比如太陽的自傳軸與在天王星外圍聚集著的小型冰凍彗星的公轉軌道存在的傾斜角。這塊區域被稱為柯伊伯帶。
  • 太陽系出現第九大行星?神秘天體闖入太陽系,被太陽「控制」
    宇宙是一個非常神秘的星球,在這個龐大的空間內,每個天地都會按照自己的運行方式去運行,不過也總有一些行星在宇宙中橫衝直撞,不按常理出牌,經常有一些小行星闖入太陽系中。眾所周知太陽系是有八大行星的,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過大家知道嗎?太陽系曾經是有九大行星的,這第九顆行星就是冥王星,只是後來它被重新劃入了矮行星行列,從此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 ​太陽系出現第九大行星?神秘天體闖入太陽系,被太陽「控制」
    宇宙是一個非常神秘的星球,在這個龐大的空間內,每個天地都會按照自己的運行方式去運行,不過也總有一些行星在宇宙中橫衝直撞,不按常理出牌,經常有一些小行星闖入太陽系中。太陽系曾經是有九大行星的,這第九顆行星就是冥王星,只是後來它被重新劃入了矮行星行列,從此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竟然是黑洞?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7月12日消息稱,美國哈佛大學和黑洞倡議組織(BHI)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方法,用於搜索太陽系外圍區域的黑洞蹤跡,並以此一次性確定理論假設中的第九大行星的真實性質。這篇日前被《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接收的研究論文強調了「未來時空遺產調查」(LSST)任務對吸積耀斑的觀測能力:耀斑的存在有可能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是否是黑洞」提供答案。
  • 第九大行星出世?NASA:巨大行星暗藏太陽系
    在對於宇宙已經進行了諸多探索的科學家,有一個謎題至今卻還在爭論——我們的太陽系,是否還有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而太陽系是地球生存的家園。在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首先看到的就是廣闊的太陽系,過去科學家對太陽系行星的認知是九大行星,可是後來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太小了,如果它也能稱之為行星的話,太陽系還會存在第十顆行星,第十一顆行星。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終於被證實,此消息轟動了整個人類世界,冥王星也逐漸進入人類的視野。由於當時的觀測手段十分有限,科學家對冥王星體積進行了錯誤的預估,科學家們認為冥王星是一顆直徑比地球還大的天體,科學家們也認為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樣,太陽系被一直認可的八大行星變成了九大行星。
  •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不排除是行星級別的黑洞!
    冥王星當初被當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除名了,目前只有八大行星;但是有研究表明,太陽系中有可能還潛伏著一顆還未被發現的大行星,軌道半徑300~600個天文單位,質量超過五倍地球質量。目前太陽系被認為的八大行星有金星、水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發現最晚的是海王星,在1846年被發現。
  •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不排除是行星級別的黑洞!
    冥王星當初被當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除名了,目前只有八大行星;但是有研究表明,太陽系中有可能還潛伏著一顆還未被發現的大行星,軌道半徑300~600個天文單位,質量超過五倍地球質量。
  • 太陽系邊緣或存在第九大行星 公轉一周需上萬年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 神秘的「X」行星,徘徊在太陽系外圍,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人類對行星的認知其實也在不斷完善,一開始像冥王星這樣的星球,也被科學家認定為行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發現冥王星和其他的八顆行星並不一樣,並且和冥王星類似的小型星體,在太陽系的外圍並不罕見,總不能每發現一個類似的小形體,就把它歸納進入太陽系的行星中。
  • 曾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今卻被除名,它做錯了什麼
    記得小編剛接觸天文知識的時候最先知道的就是行星,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但是這八大行星都有哪些小編就不說了,就當是考考大家了,後來接觸得多了小編發現一個問題,以前太陽系其實是有九大行星的,還有一顆行星叫冥王星,可是為什麼現在它被除名了呢?
  • 太陽系行星軌道傾角謎團將解:或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根據計算,這顆理論上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質量大約是地球的5~20倍,擁有一個偏心率極高的軌道,在軌道最遠處距離太陽可以達到地球到太陽距離的250倍以上。研究人員在論文預印網站arxiv上發表論文寫道:「太陽自轉軸存在的6度左右的傾角表明,要麼在當初太陽系形成初期的環境中存在不對稱情況,要麼就是有外界力量改變了太陽和各大行星的角動量矢量方向。
  • 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原標題: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2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
  • 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到底存在不存在,現在科學界的分歧越來越大
    宇宙的探索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夠進展,因為我們的科學技術手段,限制著我們對於宇宙的認識,即便是我們的太陽系,其實人類也有很大認識不足的地方,比如我們的太陽繫到底有沒有九大行星呢?近期科學家爭議越來越大,有一些科學家發表文章認為太陽系不出存在九大行星。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雜誌》研究員巴蒂金和布朗表示,他們通過數學模型和電腦模擬發現了一顆新的太陽系行星。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他們把這個神秘的未知行星稱為「第九大行星」。軌道計算表明,如果第九大行星存在,它的質量將為地球的10倍,軌道為橢圓形,繞太陽運動的周期約為10000到20000年。它離太陽最近的距離也不會小於地日距離的200倍(即200個天文單位,簡稱AU),比冥王星遠得多,位於柯伊伯帶的冰雪世界中。從來沒有人見過第九大行星,但研究者已經根據柯伊伯帶中幾個天體的運動規律推斷出了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