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裝下900顆地球的超級行星被發現:它還有兩個小兄弟垂死掙扎中

2020-04-30 宇宙印象

編者按:克卜勒88 d的發現說明克卜勒88 系統正在經歷蛻變。根據夏威夷WM凱克天文臺的數據,克卜勒88 d行星公轉周期為4年,軌道為橢圓形,在克卜勒88 d前面,還有克卜勒88 c和克卜勒88 b兩顆行星。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221期 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發現又有了新的進展,天文學家在克卜勒88恆星系統中取得了重大發現,一顆質量是木星3倍的行星被發現!這意味著克卜勒88 系統中最大的行星易主,原來是克卜勒88 c行星,現在變成了克卜勒88 d行星。在太陽系中,木星的質量已經是最大的,相當於土星的2倍,地球的300倍,那麼克卜勒88 d質量就相當於900個地球。因此從木星的角度看,地球是相當渺小的。


能裝下900顆地球的超級行星被發現:它還有兩個小兄弟垂死掙扎中

根據行星形成學的角度看,木星對太陽系內各大行星的形成、演化有較大的影響,比如木星的存在讓太陽系內側軌道更加安全,木星的強大引力會阻擋一些飛往地球、火星、金星等天體的小行星、彗星,比如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就因為木星引力的拉拽而墜入木星表面。其次,太陽系其他行星或多或少都受到木星引力的幹擾,導致軌道出現一些細微的變化。第三,火星的體積為什麼這麼小,直徑僅為6794公裡 ,而地球的直徑為12.7萬公裡,主要原因是木星引力所致,把原本屬於火星的質量給「偷」走了。第四,小行星帶之所以存在,也與木星有關,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小行星帶無法形成一個行星,只能以碎片的形式存在。第五,一些彗星撞擊地球,也與木星有關,在木星引力的幹擾下,一些彗星撞擊地球,為地球帶來了水資源。

能裝下900顆地球的超級行星被發現:它還有兩個小兄弟垂死掙扎中

由此可以看出,一顆大質量氣態行星在一個恆星系統中有多麼重要,克卜勒88 d的發現說明克卜勒88 系統正在經歷蛻變。根據夏威夷WM凱克天文臺的數據,克卜勒88 d行星公轉周期為4年,軌道為橢圓形,在克卜勒88 d前面,還有克卜勒88 c和克卜勒88 b兩顆行星。克卜勒88 c和克卜勒88 b軌道相互之間有影響,存在運動共振,克卜勒88 b公轉周圍僅為11天,而克卜勒88 c的公轉周期正好是22天,是前者的2倍,這就是運功共振的影響。克卜勒88 c的質量相當於一顆木星,同時質量是克卜勒88 b的20倍,正是由於質量差距較大,且軌道距離又近,導致了公轉周期的變化。克卜勒88 c和克卜勒88 b由於距離恆星太近,物質正在被蒸發、丟失,處於垂死掙扎中。


能裝下900顆地球的超級行星被發現:它還有兩個小兄弟垂死掙扎中


克卜勒88 d的發現是個裡程碑式的意義,在公轉周期為4年的軌道上,有一顆質量為3倍木星大小的行星,目前還是首次發現。之前我們發現的大部分氣態行星都具有短周期軌道的特點,公轉周期僅為數天至數十天,顯然克卜勒88 d的公轉周期4年是非常另類的。下一步,隨著觀測精度的提升,我們有可能觀測到公轉周期與太陽系木星相當的行星,大約為11年。我們最終的目標是發現與太陽系相當的恆星系統,尋找地球2.0,進而找到第一個地外生命。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兩個恆星系統,包括三顆類地行星,兩顆超級地球
    ,其中一個包含三個與地球大小相似的巖質行星,另一個則包含了兩個超級地球。一旦發現了行星系統,位於地面的加那利大型望遠鏡(GTC)就會跟蹤調查它們的基本特徵。太陽系外的行星分析顯示,在第一個恆星系統中,三顆類地行星擁有與地球相當的尺寸,它們圍繞著一顆名為K2-239的紅矮星運動
  • 地球不完美了?繼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後,又發現超級地球
    科學家們制定了「超宜居」標準,最後從已知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並繪製出這些「超宜居」行星的輪廓:它們環繞K矮星運行,年齡大約為50億到80億歲之間、尺寸比地球大10%、平均溫度比地球高5℃、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在25%-30%之間,還有豐富的水資源等。
  • 科學家又發現兩顆「超級地球」 欲繪製行星地圖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一份最新研究顯示,太陽附近的恆星周圍,發現了五顆系外行星和八顆行星「候選人」,其中包括一顆「冷海王星」和兩個可能適合居住的「超級地球」。科學家稱,他們最終的目標是繪製太陽系附近的行星地圖。
  • 太陽系附近發現三顆「超級地球」
    ,它擁有五到七顆行星,其中有三顆可以被歸入「超級地球」的行列。「超級地球」也稱超級類地行星,環境可能和地球類似,質量通常為地球的一到十倍。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三顆超級地球都位于格利澤667C周圍的「宜居帶」內。「宜居帶」內的行星由於與恆星距離適中,表面溫度不高不低,可能存在液態水,從而為生命繁衍提供了必要條件。位於「宜居帶」,並不意味著行星一定具備了生命乃至高等生物產生的條件,如果是包含有毒氣體的氣態行星,生命就沒有可能存在。
  • 宇宙中最大天體有多可怕它能大到什麼程度?裝下1.3億億個地球
    ,最大質量的是木星,相當於317個地球,在木星這個口袋裡能夠裝下1321個地球,把11個地球並排放在一起才能和木星的直徑一樣,這就是一個巖石行星和一個氣態行星的差距,顯而易見。不過在宇宙中還有比木星更大的氣態行星,因為木星的質量也就是太陽的1/1000,距離8%的太陽質量還有一段的距離,因此在這個空間內還會存在很多比木星大的氣態行星。
  • 宇宙中最大天體有多可怕?它能大到什麼程度?裝下1.3億億個地球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最大質量的是木星,相當於317個地球,在木星這個口袋裡能夠裝下1321個地球,把11個地球並排放在一起才能和木星的直徑一樣,這就是一個巖石行星和一個氣態行星的差距,顯而易見。不過在宇宙中還有比木星更大的氣態行星,因為木星的質量也就是太陽的1/1000,距離8%的太陽質量還有一段的距離,因此在這個空間內還會存在很多比木星大的氣態行星。當一顆氣態行星是木星質量的1.3到9倍時,那麼這顆氣態行星就會在自身的引力下通過「開爾文-亥姆霍茲機制」發出發光發熱,但是強度非常低,這類天體被稱為褐矮星。
  • 宇宙好多地方都有類似地球的行星啊:天文學家發現三顆 「超級地球」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們近日發現了三顆「超級地球」圍繞著一顆距離我們只有11光年的恆星運行。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蘊含著很大的希望,但科學家還不具備更詳細地觀察這些「超級地球」的技術。儘管如此,研究人員正準備確定這些大型巖石行星究竟能提供什麼。 從地球上看最明顯的紅矮星是一顆被稱為Gliese 887的天體。哥廷根大學領導的研究小組能夠探測到兩顆圍繞這顆小恆星運行的大型巖石天體,他們說可能還有第三個。
  • 還有比地球更好的?宇宙中有超級宜居的行星嗎?
    地球也許是宇宙中最美好的行星,無論我們去哪裡,永遠都找不到比地球更適合地球生命的行星。當然,那是因為我們和所有其他地球生命都是在這種環境下進化的。進化使我們適應了這個星球,我們不太可能找到另一個對我們有好處的星球。然而,它是最好的星球嗎?宇宙中是否有可能有更多生命多樣性的條件?
  • 超級地球:NASA發現了一顆不同於其他任何行星的已有100億年歷史行星
    近年來,人們發現了許多被稱為「超級地球」的行星,但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顆與迄今為止發現的任何行星都不同的行星。 「這顆圍繞TOI-561運行的巖態行星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巖態行星之一,」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勞倫·韋斯(Lauren Weiss)在一份聲明中說。「它的存在表明,宇宙幾乎從140億年前開始就一直在形成巖態行星。」
  • 宇宙中最大的行星有多大?它能裝下32萬個地球,比地球重4000多倍
    當星球的質量不斷增加的過程中,其內部的高溫高壓也會不斷增加,超過一定上限值的時候,其內部的高溫高壓就會啟動氘核聚變,這個時候,這顆星球就不能稱之為行星了,而是成為了褐矮星,也就是一顆恆星。科學家通過研究計算,得出行星的質量上限是木星的13倍。也就是相當於4134個左右的地球質量。
  • 還有比地球更好的嗎?宇宙中有超級宜居的行星嗎?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地球也許是宇宙中最美好的行星,無論我們去哪裡,永遠都找不到比地球更適合地球生命的行星。當然,那是因為我們和所有其他地球生命都是在這種環境下進化的。進化使我們適應了這個星球,我們不太可能找到另一個對我們有好處的星球。然而,它是最好的星球嗎?宇宙中是否有可能有更多生命多樣性的條件?
  • 宇宙中最大的行星有多大?能夠裝下30萬個地球,250個木星
    這種管理體系下,恆星的質量不可能大過黑洞,行星的質量也不可能大過恆星。但是行星的體積卻有可能大過一些恆星。行星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巖質行星和氣態行星,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是屬於巖質行星。它們的體積和質量都比較小,像木星,土星都是屬於氣態行星,它們的體積和質量相對就大了很多,比如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
  • 科學家在比鄰星軌道發現第二顆超級地球!
    天文學家發現了另一顆可能圍繞我們的鄰居——半人馬座比鄰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第二顆環繞該恆星的系外行星,同時也是一顆超級地球!比鄰星是在1915年被發現的,大約13000個天文單位。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或稱M矮星。它離太陽大約4.2光年,是我們最近的鄰居。它是三叉星系中的第三顆恆星,與半人馬座阿爾法AB雙星一起組成三叉星系的三大主體。
  • 太陽系附近發現三顆超級地球 或存外星生命(圖)
    太陽系附近發現3顆「超級地球」屬於天蠍座一恆星的宜居帶 距地球僅22光年有適宜溫度和液態水 科學家稱或存在外星生命歐洲南方天文臺26日發布消息稱,德國的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太陽系附近有三顆適宜生命繁衍的「超級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 隔壁的三體星系可能存在第二顆行星!而且是個超級地球
    2012年10月,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研究人員宣布,半人馬座α星B附近可能存在一顆質量與地球相近的行星。好景不長,2015年11月17日,NASA系外行星科學研究所從太陽系外行星資料庫中踢掉了一批無法被證實真正存在的行星,三體行星躺槍。是的,三體人的老巢就這樣被強拆了!
  • 宇宙中最大天體有多可怕?能大到什麼程度?裝下1.3億億個地球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最大質量的是木星,相當於317個地球,在木星這個口袋裡能夠裝下1321個地球,把11個地球並排放在一起才能和木星的直徑一樣不過在宇宙中還有比木星更大的氣態行星,因為木星的質量也就是太陽的1/1000,距離8%的太陽質量還有一段的距離,因此在這個空間內還會存在很多比木星大的氣態行星。
  • 太陽系附近發現3顆「超級地球」 都有水
    藝術家繪製的「超級地球」上的天空想像圖  太陽系附近發現3顆「超級地球」  屬於天蠍座一恆星的宜居帶 距地球僅22光年  有適宜溫度和液態水 科學家稱或存在外星生命  太陽系附近發現3顆「超級地球」  屬於天蠍座一恆星的宜居帶 距地球僅22光年  有適宜溫度和液態水 科學家稱或存在外星生命  歐洲南方天文臺26日發布消息稱,德國的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太陽系附近有三顆適宜生命繁衍的「超級地球
  • 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微弱的「超級行星」
    (圖片來源:ASTRON/Danielle Futselaar)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冷的、微弱的「超級行星」,這顆行星仍然是傳統紅外探測方法難以捕捉的。
  • 科學家在4500顆行星中確定了24顆宜居行星
    所謂宜居行星,自然就是適宜生命居住的行星,如果要細分來講,其中還有很多標準,包括空氣、溫度、宜居帶等等。根據NASA的理論研究,在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時,宇宙中只有8%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產生。即使再過60億年太陽壽命終結,這個誕生宜居行星的過程仍不會結束,還有92%的宜居行星目前仍未「誕生」。
  • 科學家在60光年外發現一顆超級地球,它和未來的地球非常相似
    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發現,在距離太陽係數十光年的範圍內,分布著大量的恆星,每一個恆星都代表著一個小天地,都有不同大小和數量的行星圍繞著它轉,其中有些行星和地球非常相似,還有的行星比地球大幾倍以上,稱之為超級地球。今年4月18日,TESS衛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是最新的太空望遠鏡,綽號為「行星獵手」,它的目標是在兩年內,觀測超過20萬顆恆星,這是一項偉大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