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休克搶救10步驟,錯一步害一命!

2020-12-01 騰訊網

過敏性休克的最全搶救手冊來啦!

過敏性休克大都猝然發生,約半數的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例如青黴素G注射等)5分鐘內發生症狀,僅10%患者症狀起於半小時後。症狀發生後,醫生該如何立刻開展搶救步驟?先來看看這個病例:

患者,男,72歲,因「間斷胸悶、憋氣3月,喘息1月」入院。

藥物過敏史:1年前,患者曾用頭孢菌素類藥物,用後出現瘙癢、胸悶等過敏樣表現,具體藥物不詳;否認食物過敏史。

次日10:50給予多索茶鹼注射液0.3g,靜脈滴注。2min後,患者訴周身瘙癢,胸悶、憋氣

立即停藥,給予低流量吸氧,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針40mg,靜脈滴注,患者血壓測不出,意識清,四肢亂動、呼吸困難,給予口咽通氣,呼吸機輔助呼吸。

心電圖示:心率108次/分;

11:06 監護示血氧波動在84%左右,心率:56-84次/min,血壓仍測不出,給予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00ml,靜脈滴注;

11:16 患者心率118次/min,血氧97%,血壓78/50mmHg,患者訴畏寒,四肢瘙癢,雙上肢皮膚呈斑片狀紅疹;

11:20 給予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1mg,靜脈推注;

11:25 患者心率140次/分,血氧波動在84%-97%,患者訴畏寒,四肢瘙癢未見好轉,四肢亂動,呼吸急促;

11:26 給予鹽酸苯海拉明注射液20mg肌肉注射;

11:27 給予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1mg靜脈推注,注射用泮託拉唑鈉40mg,靜脈點滴;

11:29 患者心率104次/min,血氧97%,血壓波動在114-116/63-68mmHg,患者仍訴瘙癢,畏寒好轉。患者心率波動在80-90次/min,血氧98%-100%,血壓102-95/63-84mmHg,患者呼吸平穩,瘙癢緩解,繼續補液、抑酸、脫敏等對症治療。

上下滑動查看

過敏性休克有兩大特點:首先是有休克表現,即血壓急劇下降到80/50mmHg以下,患者出現意識障礙,輕則朦朧、重則昏迷。其次在休克出現之前或同時,常有一些與過敏相關的症狀[1]。

過敏性休克發病急驟,難以預見,往往因循環衰竭而迅速進入休克狀態,如不及時搶救,患者常在5-10min內死亡。因此,過敏性休克的救治就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過程。

其具體搶救方案如下:

一、立即脫離過敏原

立即停止接觸並移開可疑的過敏原或致病藥物。如患者在靜脈用藥時出現過敏反應,換掉輸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針,繼續置換上0.9%氯化鈉注射液快速滴入。

二、高流量吸氧

使患者處於平臥位,採用高流量吸氧。

三、首選腎上腺素

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是分秒必爭。2014年歐洲變態性反應與臨床免疫學會(EAACI)發布《嚴重過敏反應診療指南》[2],推薦肌注腎上腺素為一線救治措施,一旦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應第一時間給予腎上腺素;我國《圍術期過敏反應診治的專家共識》[3]也作出推薦:對於急性嚴重過敏反應,應及時靜注小劑量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是過敏性休克的首選搶救藥物[4]。

▎腎上腺素的給藥途徑

《Anaphylactic shock:mechanisms and treatment》中提到,在英國腎上腺素是以肌肉注射為首選,而在美國和瑞典等國家推薦首選皮下注射;EAACI指出應在大腿中外側肌肉注射。經臨床上使用的比較,皮下注射比肌肉注射吸收慢,完全吸收需要6-15分鐘,持續作用1-2小時;肌肉注射吸收快而完全,持續作用80分鐘左右。

腎上腺素皮下注射,因局部血管收縮而吸收緩慢,嚴重過敏反應時,皮下注射應摒棄,而採用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通過相關研究顯示,皮下或肌肉注射對患者相對安全,不良反應較少見;而將0.1%腎上腺素稀釋10倍後,緩慢靜脈注射也是相對安全的,但用0.1%的腎上腺素直接靜脈推注是相當危險的。

▎腎上腺素的給藥劑量

根據《嚴重過敏反應急救指南》推薦意見[6],腎上腺素按0.01mg/kg體重給予;14歲及以上患者,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0.5mg;14歲以下患者,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0.3mg。在《臨床用藥須知》與藥品說明書中,成人患者劑量可逐漸增加至一次1mg,與指南稍有差異。

目前沒有高質量的資料可以幫助決定過敏性休克患者給予腎上腺素的劑量。

▎具體使用方法[7]

肌肉注射成人劑量為0.5mg/次(即1:1000的腎上腺素0.5ml),根據患者反應,可每5-15分鐘重複使用腎上腺素0.5ml;6-12歲兒童0.3ml/次;6個月-6歲幼兒0.15ml/次。

目前臨床上將靜脈注射腎上腺素的方法作為另一種給藥方法廣泛應用,但是在使用時必須嚴格掌握給藥劑量,臨床中常規使用靜脈注射腎上腺素的成人劑量初量為0.5mg/次,肌肉注射,隨後0.025-0.05mg靜脈注射;如需要,可每隔5-15分鐘重複給藥1次。

兒童靜脈注射劑量均按0.01mg/kg體重計算,最大劑量0.3mg;兒童靜脈滴注劑量按0.02-0.03mg/kg,稀釋到100ml生理鹽水中,速度根據用藥反應調定。

▎注意事項

1.用藥期間嚴密監測心電、血壓及血氧飽和度,多次應用還需監測血糖變化。嚴密監護非常重要,因為曾經有因腎上腺素過量而致死的報導。正在服用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過敏反應會比較嚴重,且可對腎上腺素產生「矛盾反應」。可考慮使用高血糖素和異丙託溴銨治療。

2.切記不能用心肺復甦時的劑量,因為心肺復甦是驟停心律,而過敏性休克是灌注心律,以免引起患者血壓極速上升而引起腦出血,或誘發室性早搏,甚至心臟驟停。在各版心肺復甦指南中有明確敘述,兩者劑量不同,切不可混淆。

3.發生腎上腺素局部不良反應時,可使用酚妥拉明進行局部浸潤。

4.應用蛇咬傷抗蛇毒素之前,僅給予腎上腺素皮下注射即可有效地降低引起過敏反應的風險。而單獨應用氫化可的松不能降低這種風險。

5.肌注效果不明顯,需要持續輸注的患者,建議在有經驗的醫師及有心電監護的醫療中心、急診室或危重症監護室開展。

四、積極的液體復甦

如果有低血壓存在,對腎上腺素反應不佳的患者,可給予等滲晶體液(如生理鹽水)。起始可能需要快速輸入1L、2L甚至4L液體。

在美國聯合編寫組的《變態反應處理指南》中提到:「10min後,血管容量擴張1倍,因此,在最初5min內,應輸液5-10ml/kg,即250-500ml」[8]。

五、抗組胺

緩慢通過靜脈或肌內注射給予抗組胺製劑,如25~50mg的苯海拉明。

六、H2阻滯劑

應用H2阻滯劑如西咪替丁(300mg口服,肌注或靜注)。

七、吸入β-腎上腺素能藥

如果支氣管痙攣為主要症狀,可吸入沙丁胺醇。吸入沙丁胺醇對由於使用β-受體阻滯劑所致的支氣管痙攣特別有效。

注意,一些發生瀕死哮喘的過敏反應患者,應該接受重複劑量的支氣管擴張劑而不是腎上腺素。

八、糖皮質激素

在治療的早期,靜脈輸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起效較慢,糖皮質激素的作用至少延遲到4-6h才奏效,在嚴重過敏反應和過敏性休克時,糖皮質激素不可作為首選的搶救措施,但可作為腎上腺素治療的補充[9]。

口服或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可能會降低發生雙相反應或遲發相反應的風險;若患者出現持續的支氣管痙攣,可考慮霧化吸入或靜脈給予糖皮質激素。

地塞米松抗炎作用強,作用持續時間長,水鈉瀦留副作用小,但起效慢,達峰時間長(12-24小時),過敏反應時並非首選,宜選用不需要代謝直接作用於受體的氫化可的松;應立即靜注琥珀酸氫化可的松1-2mg/kg,可6小時後重複給予,24小時不超過300mg。也可靜注甲強龍1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g。

九、阿託品

當嚴重的心動過緩發生時,可應用阿託品治療。

十、高血糖素

有些患者對腎上腺素無反應,特別是接受β-受體阻滯劑治療的患者,高血糖素可能有效。此為短效藥物;每5分鐘給予肌肉或靜脈注射1~2mg。噁心、嘔吐和高血糖是常見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在對過敏性休克患者進行急救時,應在改善其病情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積極的擴容、補液等對症治療。同時,應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等指標,對其進行升壓治療,以維持其血液循環及心、腦、腎等器官的有效血供,避免其因血壓水平過低而發生休克[10]。為預防和減少嚴重過敏反應的傷害,醫院應規範緊急搶救流程和應急措施,制定規範化搶救流程。

參考文獻:

[1]李利華.過敏性休克的診斷及治療[J].中國臨床醫生,2009,09(9):17-17.

[2]李全生,魏慶宇.歐洲變態反應與臨床免疫學會《嚴重過敏反應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5,035(008):686-690.

[3]吳新民,葉鐵虎,王俊科,等.圍術期過敏反應診治的專家共識(2014).

[4]丁全,陳世財,成華,et al.藥源性嚴重過敏反應在臨床上的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誌,2019,35(16).

[5]何靜,李重先.鹽酸腎上腺素給藥途徑對過敏性休克患者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44):74-75.

[6]《嚴重過敏反應急救指南》推薦意見[J].藥物不良反應雜誌,2019,21(002):85-91.

[7]國家藥典委員會.臨床用藥須知(2015版)[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199.

[8]何新華.過敏性休克的急救[J].中國臨床醫生雜誌,2000,028(006):12-12.

[9]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圍手術期應用專家共識(2017版)[J].臨床麻醉學雜誌,2017(7).

[10]羅佳,張曼,範曄,等.荊門市680例患兒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的危險因素分析[J].藥物評價究,2019,42(8):1617-1621.

本文首發: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本文作者:王雪

責任編輯:茜茜

相關焦點

  • 過敏性休克搶救10步驟,千萬別弄錯|過敏性休克|腎上腺素|過敏反應|...
    過敏性休克大都猝然發生,約半數的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例如青黴素G注射等)5分鐘內發生症狀,僅10%患者症狀起於半小時後。症狀發生後,醫生該如何立刻開展搶救步驟?其次在休克出現之前或同時,常有一些與過敏相關的症狀[1]。過敏性休克發病急驟,難以預見,往往因循環衰竭而迅速進入休克狀態,如不及時搶救,患者常在5-10min內死亡。
  • 少見卻致命:紫杉醇過敏性休克的預防和搶救
    案例介紹:紫杉醇過敏性休克患者女,52 歲,宮頸癌 IIIB 期。2017 年 06 月 22 日,行第二療程紫杉醇聯合順鉑化療,於 9:46 在輸注紫杉醇 2 分鐘後突然出現全身皮膚發紅,胸悶氣急,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考慮過敏性休克。予吸氧、腎上腺素、地塞米松等對症處理。
  • 護理學基礎知識:青黴素過敏性休克及其搶救
    護理學基礎知識:青黴素過敏性休克及其搶救。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 中公衛生人才網的老師來為大家講解過敏性休克:屬於I型變態反應,特點是反應迅速、強烈、消失快。多在用藥後5-20分鐘內,甚至在用藥後數秒內發生。
  • 粵東西北考試護理學知識: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表現及急救措施
    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網同步粵東西北考試網醫療衛生信息:粵東西北考試護理學知識: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表現及急救措施,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粵東西北考試護理學知識,粵東西北考試,廣東醫療衛生考試,廣東人事考試的內容,請關注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北海一男子踩到螞蟻窩被咬,休克倒地險致命
    之後,該男子出現過敏性休克,陷入昏迷。後經醫護人員緊急搶救,他才轉危為安。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獲悉,咬傷男子的為普通螞蟻,出現休克可能與其體質有關。圖為經醫護人員緊急救治後,唐先生最終轉危為安。蘇堅攝25日上午,北海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內,送來了一名全身被汗水浸溼的男子。
  • 男子被紅火蟻蜇咬致休克
    記者從市中醫院了解到,該院近日接診一例被紅火蟻蜇咬至過敏性休克的病例。據悉,經過搶救治療,目前該患者恢復情況良好已渡過危險期,已經由ICU轉入普通病房進行後續治療。國慶長假期間,中山的劉叔叔像往常一樣清晨出門散步,呼吸新鮮空氣舒展活動筋骨,可是劉叔叔出門沒多久,家裡人就接到街坊通知說看到劉叔叔暈倒在戶外。
  • 一男子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緊急搶救
    10日,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趙福財接診此患者時,患者的血壓72/43mmHg、神志不清、呼吸急促、顏面及口唇水腫、全身見大片紅色蕁麻疹,情況非常危急,結合患者的症狀初步診斷患者為過敏性休克。在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魏傳義的指揮下,立即啟動過敏性休克的救治應急預案,多名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對患者進行了緊急救治。
  • 煙臺芝罘一患兒被蜜蜂蜇傷至休克!煙臺山醫院救其脫險
    前兩天,芝罘區的一位10歲女孩被蜜蜂蟄傷,引發休克,煙臺山醫院南院急診科及時予以救治,這才讓她脫離危險。 當天下午3點多,煙臺山醫院南院急診科醫生範曉曉正在診室接診患者,突然聽到搶救室裡的護士喊道,「大夫快過來,有個小孩情況不好,急需搶救!」範醫生立即趕到搶救室,發現有位小女孩躺在擔架床上,煩躁不安、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當時她的氧飽和為70%,病情危重。
  • 福建一女子草地散步被螞蟻叮咬 失明休克險喪命
    據負責接診的官橋醫院外科洪醫生回憶,邱女士被送過來時已昏迷,血壓很低40/60,經初步診斷,屬過敏性休克。所幸搶救得快,她才脫離了生命危險。  邱女士沒有過敏史。她肯定地說,這場「劫難」的始作俑者,就是叮咬她的那幾隻螞蟻。但她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螞蟻,竟為何如此厲害?
  • 過敏性休克數分鐘可致死亡,司機幫患者闖紅燈上了熱搜
    (健康時報記者 梁緣)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湖南株洲的滴滴司機劉師傅接到乘客後立刻打110報警,表示自己需要闖紅燈,而這背後的原因是,車上一位小乘客發生了過敏性休克。
  • 成功搶救失血性休克患者
    近日,清遠市人民醫院完成一例經股動脈穿刺給藥介入術,成功搶救一名嚴重失血性休克患者。介入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陳永富介紹,這項技術的開展,也為後續此類患者的搶救帶來更多選擇。 當天凌晨5時,患者張女士,26歲,因腹痛、抽搐收入清遠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一區。
  • 一碗麵湯放倒常州8歲男孩 麵粉竟會導致過敏休克?
    日前,常州一名8歲男孩小天(化名)因為喝了一小碗麵條湯,引發過敏性休克送到醫院搶救,罪魁禍首竟然是湯中的小麥麵粉。   喝了一碗湯 男孩舌頭髮麻   6月10日,記者在常州市兒童醫院見到了小天。小天的媽媽說,險情發生在前天中午,小天在學校吃過午飯後出現全身瘙癢、舌頭髮麻症狀,老師立刻聯繫了他的家長。
  • 一個小「感冒」後心臟驟停,深圳13歲男孩命懸一線!|心肌炎|休克|...
    (原標題:一個小「感冒」後心臟驟停,深圳13歲男孩命懸一線!)10月23日上午7:40,一個緊急求助電話,打進了深圳市兒童醫院急診科。三天前,13歲的小七(化名)有些發熱,吃了感冒藥,卻不見好轉。兩天後,他還出現了頭暈、嘔吐、陣發性腹痛等症狀,整個人都蔫了。圖片來源:soogif.com小七爸媽這才意識到問題不一般,立即帶他住進了家附近的醫院,此時小七已接近休克。
  • 休克的急救知識,學會它會挽救很多人的性命
    休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碰到,在我們急診搶救中,休克搶救至關緊要,危及生命。一旦診斷,必須立即採取有效的綜合措施,雖然休克原因有很多種,但院前對休克患者的正確搶救及在黃金時間救治至關重要,因此今天李博士就和大家科普一下,休克的院前急救,學會它會挽救很多人的性命。
  • 過敏性疾病會引起休克
    數據顯示,全世界有2億多人患有不同類型的過敏性疾病。 孫勁旅 主任醫師 北京協和醫院 變態反應科 芒果過敏怎麼辦 芒果過敏是水果過敏的類型之一,症狀表現為進食芒果後口唇局部紅、腫、癢,嚴重者可能出現流涕、打噴嚏或咳嗽、喘等症狀,更為嚴重者可能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或休克症狀
  • 美國新冠疫苗接種超過100萬人,過敏休克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過敏性...
    在輝瑞疫苗開始接種之後,上星期有6人產生了嚴重不良反應,其中至少有3人出現了過敏性休克。但是,這個大家最關心的嚴重過敏性休克問題,在一開始扎堆兒出現之後,後面就罕見報導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過敏性休克呢?如果是疫苗本身的問題,在如今100萬人接種的情況下,應該隨機地出現,而且應該是在接種後馬上出現。
  • 一女子景區內被紅火蟻咬後命懸一線……不慎被叮咬應如何處理?
    別小看區區一隻螞蟻 如果不小心被它咬傷 也很危險 日前,廣州的江女士 就因為一個不小心 去「鬼門關」走了一遭
  • 休克是怎麼回事?專家教授的搶救流程,你要牢記
    危險從來都不局限於危險標識牌「背後」,許多危險都是匿藏於生活中的微小細節中,上述事件則是鮮明的一例。大眾對於休克應該並不陌生,但當它出現時,多數人並不能及時做出正確判斷及處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李輝醫生,就休克話題在醫聯媒體採訪中做了詳細的解說,幫助大眾走出休克盲區。
  • 無錫10歲男孩深夜救了媽媽一命,因為這個細節!
    而下面這個小男孩   可是真懂事又聰明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救回媽媽一命由於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時她和一雙兒女同住一室。   5月7日凌晨4點多鐘,孫女士10歲的兒子小磊起床小解,不小心踢翻了地板上的蚊香。
  • 知了營養好但不能隨便吃 有人10顆油炸知了下肚差點休克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這個號召的影響,這一周,寧波人坐不住了,各大醫院接二連三接到因為吃知了引起過敏性休克、皮膚瘙癢等症狀的患者。  10顆油炸知了下肚後差點休克  7月9日晚9點,海曙區古林鎮50多歲的王阿姨吃了10顆油炸知了,出現全身紅疹、頭暈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被家人緊急送到浙大明州醫院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