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業廳:我省兩項林業科技成果順利結項

2021-01-08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11月27日,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我省兩項科技成果日前通過國家林業局專家組現場審定,順利結項。其中,「牡丹種間雜交特色新品種及繁育技術引進」項目可有效延長牡丹花期8~17天,「富精油樹種北非雪松優良種源和定向培育技術引進」項目將使生態樹種北非雪松「落戶」中原。

  據省林業廳科技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由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承擔的948項目「牡丹種間雜交特色新品種及繁育技術引進」項目,從美國和日本共引進37個牡丹新品種,課題組科研人員從中優選出20個品種,在洛陽、山東、甘肅等地建立新品種示範基地進行栽培,研究總結出了整套管理技術和栽培措施,有效延長牡丹花期8~17天,有利於我省牡丹產業進一步發展提升。

  作為一種新物質能源樹種,北非雪松原產非洲西北部阿特拉斯山海拔1300米~2300米處,樹體高大,樹形優美,松脂具有收斂、抗菌及鎮靜效果。由省經濟林和林木種苗工作站承擔的948項目「富精油樹種北非雪松優良種源和定向培育技術引進」項目,從摩洛哥引進北非雪松種源5個,在駐馬店確山建立起北非雪松種苗繁育基地,營建試驗示範林400畝。作為全新的經濟林生態樹種,該品種的成功引進,在優化我省林木結構、豐富造林樹種等方面均有重要意義。

  (記者杜君)

責任編輯:張迎憲

相關焦點

  • 河南省兩項林業科技成果結項 牡丹花期延長17天
    11月27日,記者從河南省林業廳獲悉,河南省兩項科技成果日前通過國家林業局專家組現場審定,順利結項。其中,「牡丹種間雜交特色新品種及繁育技術引進」項目可有效延長牡丹花期8~17天,「富精油樹種北非雪松優良種源和定向培育技術引進」項目將使生態樹種北非雪松「落戶」中原。
  • 浙江省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
    浙江省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  2008年度我省獲國家科技獎和省科技獎情況綜述  2008年,我省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競爭力明顯提升,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我省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再創佳績,共有24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 滎陽市兩項科技成果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大河網訊(記者 王世端 通訊員 李珂)近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2020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獎授獎建議項目公示,滎陽市兩項成果榜上有名。鄭州三和水工機械有限公司的「集約式環保型砂漿精準幹混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項目和河南興安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的「綠色節能型自保溫圍護體系關鍵技術的開發及應用」項目的成果均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江西省林業廳召開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評估成果專家評審會
    中國林業網2月22日訊2月10日,江西省林業廳召開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評估成果專家評審會。評審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以及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國家林業局華東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國家林業局西北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南昌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的專家參加評審。
  • 海南「十三五」期間科技成果蓬勃湧現 科技創新優勢漸顯
    面向國家戰略和我省科技發展需求,中科院在瓊科技創新平臺承擔了5項國家級科技研發項目、16項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120項海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及其他性質科研項目,帶動省內多家科研機構人員參與技術攻關,為海南科技事業注入了強大養分。為了發揮中科院在瓊創新平臺的科研力量,近兩年省科技廳不斷加大對中科院在瓊科技創新支持力度。
  • 江西省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廳長邱水文介紹江西省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評估成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副院長、總工程師何時珍,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省生態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劉兵,省林業廳總工程師嚴成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徐承主持發布會。
  • 福建省林業廳廳長陳則生:創新機制 建設現代林業先行區
    原標題:福建省林業廳廳長陳則生:創新機制 建設現代林業先行區8月9日,福建省林業廳廳長陳則生在全省設區市林業局長會議上講話。在9日召開的福建省設區市林業局長會議上,福建省林業廳廳長陳則生就如何抓住中央出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的良好機遇,探索符合中央精神和福建實際的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新機制、新模式等問題,對下半年林業重點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 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
    省林業廳廳長任建中,省林業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雲龍,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管理中心主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民進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兵,省林科院研究員孫拖煥介紹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並回答記者提問。
  • 浙江工業大學15項科技成果獲浙江省科技獎勵大會表彰!
    會上,浙工大共有15項科技成果獲表彰,其中獲一等獎成果4項,創學校首次同一年度包攬浙江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三大獎一等獎的歷史最好成績,另獲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陳勝勇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成果「視覺系統中的目標物運動狀態分析」獲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機械工程學院姚建華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成果「高質高效雷射表面改性技術及其工業應用」獲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生物工程學院汪釗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成果「高效脂肪酶催化製備脂溶性維生素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和土木工程學院蔡袁強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成果「疏浚淤泥複式真空預壓地基處理關鍵技術」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河南一龍頭企業被指虛報造假,省林業廳稱未發現騙取資金情況
    河南一龍頭企業被指虛報造假,省林業廳稱未發現騙取資金情況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中國之聲持續關注了一起發生在林業系統的大範圍造假事件。河南程平林業公司名下有五萬畝的假林權證。
  • 我市7項科技成果喜獲省科學技術獎
    在7月2日召開的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我市有7項科技成果喜獲「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居全省第4位。這7項科技成果分別為,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柴油機高效後處理系統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昌邑市龍港無機矽有限公司完成的「環保型紡織品用矽基阻燃劑的研發與產業化」等2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壽光市魯麗木業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可飾面定向刨花板製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等3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外籍專家皮特·譚伯格獲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 來自福建省林業廳吳志明廳長的新年賀詞
    ,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福建林業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各級領導、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向辛勤工作在福建林業戰線的廣大幹部職工致以親切地問候!    近年來,福建省林業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大力推進林業改革與發展,在全國率先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
  • 醫生成了「愛迪生」 我省徵集衛生健康專利成果4500餘項
    1月3日,在中國(浙江)衛生健康科技創新成果對接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專場上,浙大邵逸夫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梁嶽龍成了走在醫學前沿的「發明家」。臨床實踐中原本難以突破的「堵點」,經過醫學團隊攻堅,催生了投入研發、生產的新項目。醫生為什麼要搞發明?長期以來,衛生健康領域科研成果的轉化缺乏政策與平臺支撐,臨床成果面臨發展快但成果少的短板。
  • 讓農業藉助科技的翅膀騰飛!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
    會上,發布了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麥克阿瑟基金會來我省考察瀾滄江生態保護項目
    近幾年,我省林業加大了林業對外開放力度,相繼與外國政府、國際金融組織、國際非政府組織開展項目合作,吸引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理念支持我省生態保護,取得了較好效果。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外合作交流,應我省邀請,7月10-18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北京大學組織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國際項目主任姚根•湯姆森一行4人來我省考察。
  • 福建省林業廳廳長陳家東任漳州市委書記(圖/簡歷)
    公開資料顯示,陳家東此前任福建省林業廳廳長。 陳家東簡歷: 陳家東,男,漢族,1959年8月出生,福建長樂人,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工程師職稱。1981年9月參加工作,曾任省林木種苗公司幹部(其間擔任省直機關派駐壽寧縣扶貧工作隊隊員);省林業廳造林經營處幹部;省林木種苗總站副站長(正科級)、站長(副處級)(其間兼任省林業廳「三五七」造林綠化古田工作組組長);省林業科技中心主任;省林業廳辦公室主任;省林業廳廳長助理、辦公室主任;省林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03年12月起為正廳級幹部)(其間掛職擔任福建省第三批援藏工作隊領隊,西藏林芝地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