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中國之聲持續關注了一起發生在林業系統的大範圍造假事件。河南程平林業公司名下有五萬畝的假林權證。當事人舉報後,三年多來,非但沒有調查結論,涉事企業還被評為河南省的林業龍頭企業。記者調查發現,這家企業另外培育三千畝油用牡丹的事情,也涉嫌虛報造假。
油用牡丹。資料圖河南省林業廳2015年12月30日曾在網絡上公開表示,河南程平林業公司2013年在淅川縣金河鎮黑水庵村、後灣村分別種植油用牡丹1000畝、500畝,在寺灣鎮老莊村種植牡丹1000畝,2014年在滔河黃楝樹村種植油用牡丹苗500畝。以上合計3000畝。省林業廳方面說,沒有發現程平林業有騙取林業財政資金的情況。
河南程平林業的法定代表人趙留傑說,被評為省裡的龍頭企業,是因為公司是油用牡丹種植大戶,「有兩千多畝吧。它是根據你在當地對林業產業的貢獻,因為是林業局弄的,當地你帶動了多少農戶就業,農戶每年從你這獲得多少收益,那都需要縣裡林業局層層考核,都是有一系列指標的,人家根本不看你林權證。」
趙留傑承認,曾因為種植油用牡丹,拿到過財政補貼,「我們是種牡丹的補貼,其他沒有拿過。那個補貼可能是當地鄉(政府補貼)的,很少,大概兩年拿了十幾萬。」
但是,淅川縣林業局負責人表示,程平林業在淅川確實培育有油用牡丹,但種植面積,既不是省林業廳所說的3000畝,也不是趙留傑所說的2000多畝,而是1000多畝。
按照林業廳公布的,程平林業培育油用牡丹的行政村,記者逐一核實。除了滔河鎮黃楝樹村確認程平林業在該村發展過四五百畝油用牡丹之外,其他三個村的村幹部,都否認村裡與程平林業有任何關係。
金河鎮後灣村文書閆新太:我們村這沒有種牡丹。種過西瓜,沒種過牡丹。有茶樹,有西瓜,有紅提,沒有種過牡丹,我都不知道什麼叫做牡丹,不知道這個事兒。
寺灣鎮老莊村支書謝廣傑:程平林業?沒有這個事,當時有人承包荒山,我們村一千多畝吧。
記者:那這個荒山上種了什麼?
寺灣鎮老莊村支書謝廣傑:什麼都沒有種過。什麼也沒幹,也沒有人來發展過啥。
金河鎮黑水庵村支書劉建軍:沒有1000畝這個事兒,就我們(鎮)林站的站長,在我們這兒包了二三百畝核桃,380畝。核桃地裡種牡丹,旁的沒聽說還有誰在我們村搞。包了一年就白扔了,牡丹現在都沒活,荒得要不得了。
河南省林業廳方面一再強調,程平林業的3000畝油用牡丹,是經過市縣兩級林業部門核查過的。既然多次多級核查,為何還會發生這樣的狀況?一個至今無法排除違法甚至犯罪嫌疑的企業,為何還能被認定為「龍頭」企業?事發至今三年多,當地有關部門就六本假林權證這一涉嫌嚴重犯罪的事件,為何至今沒有說法?在這一系列事件當中,究竟還隱藏著多少或真或假的情況?我們期待有關各方能夠通過嚴肅的實地調查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 (原標題:河南一「龍頭企業」被指培育三千畝油用牡丹涉虛報造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河南,油牡丹,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