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初時,晶片業界發生了一件大事情,是晶片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甚至也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轟動,乃至整個中國。是什麼事情呢?就是漢芯造假事件,儘管事情過去很久,但許多人依然能記得,因為這件事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中國晶片產業的發展在此之後的15年裡都處於舉步維艱的狀態。
事情儘管過去了很久,但是清楚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併不像社會上流傳的那樣,陳進並沒有造假晶片來騙取國家經費,他一直都在晶片行業,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回到讓人誤解的事發現場,陳進當時在會場上同時展示了摩託羅拉與漢芯一號,許多人就以此為噱頭,稱陳進造假。而其實陳進的真實目的,只是想通過這樣的對比突出漢芯一號的優勢。
陳進後面所做的整個審批流程也是合情合法合理的,但是當時大多數人只看到了陳進獲得的巨額經費。據知情人士稱,陳進把獲得的經費全部用於晶片的科研與生產了。當初最開始造謠報復他的人,其實是他的員工,因為他們關係沒有弄好,所以員工心生嫉恨,故意在網絡上說他晶片造假。由此引發了「漢芯造假門」事件。
先來說一下陳進這個人,他出生在一個家境優渥的家庭,自身也很優秀,考上了當時國內知名的大學後,也沒有因此止步,而是選擇去了國外讀博深造,學成後也沒有忘記祖國。在2003年的時候,他將國外學到的東西帶回了國內,當時國內條件不好,加上已經有著名的晶片企業臺積電,因此創業做晶片的路程是困難重重。
但是陳進是一個非常堅定的人,決定要做的事情,哪怕困難重重也要去做。政策條件不夠,就藉助外界發力;錢不夠,就自己掏腰包,總之,陳進內心的想法:就是要做出比摩託羅拉還要好的晶片。
陳進想要向外界宣告的事情他都做到了,他研發出漢芯一號、漢芯二號、漢芯三號,並且也獲得了大量的科研經費。據說他把這些經費全部投入了晶片事業當中。直到2006年,陳進被人在網上匿名舉報漢芯造假。陳進真正的困境開始了,他失去了榮譽和資金支持,消失在眾人的視野當中。
關於陳進是否真的造假,眾說紛紜,也許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但是漢芯這個恥辱柱已經被敲定了。
從「漢芯造假」事件觸發,看中國晶片產業的「彎路」歷程。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情是,在面對國家巨額補貼的時候,確實有很多企業為了騙取經費做一些技術造假的事情。比如前幾年國家大力發展的新能源汽車,許多企業就涉嫌騙取國家經費。想要不勞而獲快速獲得利益是人類的本性,也是劣根性。
作為企業,應該選擇合法合理的企業行為去獲取利潤,不應當過分追求經濟利益。我們可以買技術,買優質的產品,但買來是讓我們學習其原理並進行創新的,而不是用來騙取國家經費,騙取消費者信任快速薅羊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