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去掉造假大省的印象,河南努力自查食品安全

2021-01-08 真好的世界

為了擺脫造假大省的印象,河南省最近努力自查了食品安全。經過抽查,發現了一些不合格的食品,特意通報給全社會,提示注意,並努力整改。

儘快把這些不合格食品轉發給家人、朋友吧!

這些不合格食品包括:

河南鼎尊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功夫派西柚茉莉花茶和功夫派檸檬滇紅茶 經抽查發現咖啡因和茶多酚項目不合格。

鄆城縣永泰和植物油廠生產的 永泰和小磨香油經抽查發現苯並芘項目不合格。

沂水縣家佳福食品廠生產的 果仁酥心糖經抽查發現菌落總數超標。

河南金龍面業有限公司生產的 七姊自發小麥粉經抽查發現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項目不合格。

武縣天宇食品廠生產的 花樣夾心餅經抽查發現過氧化值(以脂肪計)項目不合格。

陽穀聚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武大火燒(棗蓉餡)經抽查發現苯甲酸及其鈉鹽項目不合格。

臨邑閩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板慄餅經抽查發現過氧化值(以脂肪計) 項目不合格。

孟州市金麥香食品廠生產的 沙琪瑪 經抽查發現黴菌超標。

商水縣胡吉鎮兆花村酒廠生產的 水木陽菠蘿啤樂碳酸飲料經抽查發現二氧化碳氣項目不合格。

大家儘快把這不合格食品的信息相互轉告。不要購買和食用。一旦在市場上發現,及時撥打12331進行舉報或諮詢。

關注 真好的世界 百家號,您會經常看到關於 食品、日用品、化妝品、菸酒、保健品 最新的質量不合格信息,保障家人健康。

相關焦點

  • 膠州市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食品標籤標識自查
    本報訊 孫開珍 近日,為規範食品標籤標識管理,推動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優化食品市場發展環境,膠州市市場監管局堅持問題導向,完善監管措施,在轄區內開展食品生產企業產品標籤標識自查,進一步規範食品生產經營行為,遏制假冒偽劣、「山寨」侵權及利用標籤標識欺詐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積極構建食品標籤標識監管長效機制。
  • 河南一龍頭企業被指虛報造假,省林業廳稱未發現騙取資金情況
    河南一龍頭企業被指虛報造假,省林業廳稱未發現騙取資金情況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中國之聲持續關注了一起發生在林業系統的大範圍造假事件。河南程平林業公司名下有五萬畝的假林權證。
  • 全省食品標籤標識專項檢查 造假將被嚴厲打擊
    楚天都市報12月29日訊(記者詹鈃)近日,記者從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為切實規範食品標籤標識,更好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該局將進一步加強食品標籤標識監管,重點檢查白酒、固體飲料等,產品的標籤標識,嚴厲打擊食品標籤標識違法違規行為。
  • 仿生食品是造假嗎?
    仿生食品是造假嗎?而是澱粉、膠體加入食品添加劑調配製成。有很多食客都在想一個問題:連肉都沒有的「肉製品」,吃了豈不是對人體健康有害?仿生食品危害人體健康嗎?實際上,仿生食品是否安全,關鍵在於它的原料是否是安全的,食品在貯藏、運輸、過程中是否是符合規範的。如果在此過程中,食品受到汙染,或在烹飪過程中未烹飪熟透,就會造成安全問題的出現。
  • 造假風波引發「大地震」 行業自查難以遏制學術不端
    論文造假風波引發「學術圈大地震」背離科研道德的行為衝擊公眾信任  行業自查難以遏制學術不端行為  ● 近年來,在評價體系以量化為主的科技界,拼湊和抄襲論文的現象不斷發生。目前,規制學術不端行為主要依據部門規章進行行業自查,難以真正震懾學術不端行為。事實上,我國科研項目的成果產出與財政經費調撥有密切關係,學術不端不僅是作風問題、職業道德問題,更是嚴肅的法律問題。
  • USP 食品造假資料庫案例數量增加60%
    --容易涉及成分造假的食品新增海產品、混濁劑和檸檬汁 馬裡蘭州羅克維爾2013年1月25日電 /美通社/ -- 美國藥典委員會(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簡稱 USP)食品造假資料庫中新增了近800項食品造假案例,提供了有關當今的食品供應中容易涉及成分造假的食品的最新信息
  • 省財政廳關於2020年11月全省政府網站自查情況的報告
    省政府辦公廳:  根據《關於建立省政府網站月檢查通報制度的通知》要求,  現將我廳外網網站、山西政府採購網站2020年11月份的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廳網站整體情況  省財政廳主辦的政府部門網站共有2個,分別是「山西省財政廳外網網站」和「山西政府採購網」,由我廳辦公室和政府採購管理處負責日常更新維護。
  • 河南食品質量安全形勢逐年向好 餐飲單位「透明廚房」覆蓋率達76.6%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李點)11月26日,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分組會議審議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河南省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和小攤點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
  • 河南通報13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汙染等問題
    依據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在糕點中的最大使用量為0.5 g/kg,丙二醇在糕點中的最大使用量為3.0g/kg,油炸麵製品中鋁的殘留量應不超過100 mg/kg。
  • 第三方機構到安慶市開展食品安全飛行檢查
    是否設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是否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是否履行進貨查驗義務……第三方檢查人員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操作指南》對八個檢查事項49個關鍵要點逐項進行詳細、專業的檢查,同時對餐飲單位如何進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規範操作進行現場專業指導
  • 自查核查,我們為啥被規矩千百次地「虐」……
    2015年7月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布《關於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並附以1622個註冊申請的臨床試驗自查核查目錄。突如其來的大核查和長長的名單,引發了一場製藥行業關於臨床數據的大風暴。截至2016年4月底,撤回和不批准的臨床試驗申請數量已經達1211個,除去193個免臨床的品種,佔需自查核查總數的84.7%。
  • 食品檢驗檢測報告真假現在就可權威查詢,檢驗造假或終身禁業
    但多年以來,檢驗檢測報告造假現象一直存在於多個行業,產生了多種不良後果,既對同行構成了不正當競爭、侵害了合法企業利益,更是直接危害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權益。在檢驗檢測報告造假人員之中,既有專業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也有企業質檢部門的檢驗人員。我國對檢驗檢測領域的造假行為採取了多種打擊措施,出具虛假檢驗報告導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檢驗人員,將被終身禁止從事食品檢驗工作。
  • 安徽出臺辦法緊盯食品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專家庫
    據安徽日報報導 日前,省市場監管局出臺了《安徽省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協作辦法(試行)》,通過建章立制、定期會商,排查風險隱患,進行原因分析,努力把問題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讓監管跑在風險的前面。據了解,《協作辦法》明確了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工作遵循科學、嚴謹、高效、透明的工作原則,對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交流形式、交流內容、交流頻次、風險研判和信息發布等方面進行了規範,以進一步增強我省食品安全監管能力,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科學依據,有效緩解食品安全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公眾食品安全信心。
  • 國務院關於研究處理食品安全法
    2016年上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由張德江委員長擔任組長,王晨、沈躍躍、艾力更·依明巴海、陳竺副委員長和教科文衛委員會柳斌杰主任委員擔任副組長,對全國10個省(區、市)開展了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其餘省(區、市)進行了自查。
  • 有人說河南人多窮,河南人沒素質,河南和這個省比和那個省比比比
    有人說河南人多窮,河南人沒素質,河南和這個省比和哪個省比,河南咋不和山東、江蘇、廣東等比呢?河南人多證明河南宜居,河南人沒素質你可以到中國好人榜中去看看,河南居全國首位。河南在戰爭時期和建國初期是負出的最多,而且是災難最多的地區。
  • 省食安委實地督查我市2020食品安全工作
    11月24-25日,省食安辦會同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對我市食品安全進行實地督查檢查。省督查檢查工作組組長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省食安辦副主任楊士友同志擔任。督查檢查採取召開座談會和實地督查兩種形式進行。
  • 甘肅省食品安全委員會關於印發2019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修訂《甘肅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甘肅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辦法》(省市場監管局負責)。健全完善農產品(食品)批發市場、食品銷售市場、展銷會、學校、養老機構、建築工地、旅遊景區食品以及豆製品、肉製品生產加工、網絡訂餐、網絡銷售等食品安全監管辦法(省市場監管局牽頭,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教育廳、省住建廳、省民政廳、省文旅廳配合)。
  • 鄭州市食藥監局通報對河南隆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生產規範...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11日,鄭州市食藥監局官網通報對河南隆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結果。結果顯示,2017年9月29日,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管人員與第三方專業認證機構專家組成檢查工作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以及《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食品鏈中各類組織的要求》(GB/T 22000-2006 )等國家標準的規定,對河南隆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為不符合,
  • 河南第26期食品安全抽檢,涉及3批次微生物汙染、3批次食品添加劑
    7月1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6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了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糕點,薯類和膨化食品,肉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酒類,飲料,調味品9大類食品523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14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
  • 泰州警方通報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來源:泰州網警 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偵辦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7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9名,3起案件被省公安廳掛牌督辦,破獲全國首例生產、銷售假「太歲」保健品案和全國首例生產、銷售罌粟花粉案,確保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