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也要排溼,只要一味中藥,就可趕跑它

2021-01-16 新經絡
沒有關注的朋友,點擊上方 藍字 即可快速添加本公眾號


有一個長沙的姑娘,去年冬天留下了可怕的後遺症:滿臉的痘,用了各種方法乃至喝中藥都無濟於事。
這次長出來的小疙瘩不似以往上火冒出來的大痘痘,而是像小米粒一樣的丘疹,密密麻麻連成一片。我有幸拜會長沙一位老中醫,老中醫說,你溼熱很重,熱在表,溼在內,除溼很關鍵。老中醫給了我一個方子,把薏米炒制表皮略焦黃,每晚睡前,適量炒薏米(15克)泡水,水量300毫升左右,開水也行,純淨水亦可,浸泡一晚,第二天起來,加點開水,空腹喝下,一定很好。我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開始乖乖照做,每晚都用滾滾的開水,我相信開水能激發出薏米仁最大的能量。大概喝到第三天的時候,皮膚就有了一些小變化,小米粒狀的丘疹沒有繼續增加的趨勢,感覺在慢慢減少。從前只知道薏米煮水喝能去水腫,沒想到炒薏米的效果這麼好,中藥的炮製方法是非常講究的,薏米炒後性平甚至偏微溫,比較有利於腸胃,且健脾的作用比生薏米強。1,《本草經疏》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轉筋,脾虛無溼者忌之;妊娠禁用。也就是說:大便乾結、小便量少、發冷抽筋,脾胃虛寒,孕媽媽不要用。但是炒制過的薏仁米就溫和多了!2,中醫認為「焦香入脾」,從五行學說的角度,火生土,炒制過帶苦味焦香味的薏仁米生脾土的效果更好!我已經喝了2周多時間,快要恢復至從前的樣子,只不過留下了很多之前亂擠的痘印,對於這些痘印,我又用了老中醫傳授的一個穴位,不僅給消除了,而且還增強了排溼氣的功效,另外還有美白的效果,感覺面部比以前白了一些,究竟是什麼穴位既能排溼又可美白除痘印呢?限於篇幅,新經絡公眾號的小編明日或後日分享給新經絡公眾號各位網友們。1、生薏米性偏涼,經常煮喝容易傷身體元氣,但炒薏米就溫和多了,健脾的作用增強,甚至可以治療脾虛引起的腹瀉。2、炒薏米有烘焙過的焦香,還能理氣解鬱,舒緩心中鬱悶。3、薏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能使皮膚角質軟化,對皮膚贅疣、粗糙不光滑者,長期服用也有療效。4、利水消腫、清熱排膿,對體質原因導致的面部粉刺、皮膚粗糙、色素斑點有明顯療效。



將鍋小火燒熱,放入乾淨的薏米(薏米不需要淘洗,就用幹的,如果嫌不乾淨可以用溼毛巾揉搓一下),全程小火翻炒至表皮微黃,我炒了1個小時。炒好放涼後裝入密封的容器內保存。每天晚上抓一把放保溫杯裡,開水衝泡,第二天早上喝,一指回春歸根術提示如果早上沒時間,也可以拿到辦公室隨時衝泡。炒薏米水有烘焙過的焦香從水中一縷縷溢出,是穀物的香。衝泡過的薏米還會開花,大家知道,薏米煮到開花是要很長很長時間的,所以,炒薏米雖然只是簡單地泡水喝,卻能釋放出所有的能量。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1.失眠了,掐掐這裡,躺下就入睡(附 視頻)

2.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經絡被掐斷的結果!(附解決措施)

3.恢復生命力的最佳方法:補氣(深度好文!)

4.五分鐘見效, 手上有一個很靈的止咳點

5.鼻炎不難治,一根指頭就搞定!

明天精彩繼續……

  該公眾號能夠讓你迅速掌握「簡單實用、一看就會、一用就靈」的各種中醫養生理療小絕招,
 

第二個是「潛意識點穴」
  本公眾號主要幫你破譯「潛意識」種種神奇奧秘,任何人只要識破「潛意識」的奧妙,就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的一帆風順...... 

掛一個專家號只能看一個病人,而一篇好的醫療或養生文章能惠及成千上萬的人,「頭版健康」所做的就是後者.

有2種方法:
1、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圖片,其次點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最後點擊「關注」即可添加。

(「新經絡」二維碼圖片)
「潛意識點穴」二維碼圖片

 
 

「頭版健康」二維碼圖片


2、打開手機微信上的二維碼掃描,對準以上這張圖片,掃一掃,就可關注.



相關焦點

  • 一味中藥趕跑了溼氣,簡單有奇效!
    在所有的去溼方法中,講簡單有效:我推薦炒薏米水!無論是民間盛傳的薏米赤小豆湯,還是乾隆的祛溼八珍糕,配方雖好,但都要花大量時間烹製,有心無力,喝一兩次又絕對是沒效果的。去年冬天給我留下了可怕的後遺症:滿臉的痘,用了各種方法乃至喝中藥都無濟於事。
  • 一味祛風溼中藥既能祛風溼又能通經脈,號稱「大能通十二經穴」
    我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味號稱能通十二經脈的中藥,它的名字叫路路通。那觀其名字我們也可以記住它的主要功效,路路通,大致可以理解為全身各路都能通。在祛風寒溼藥裡有好多常見常用的藥,如獨活,威靈仙,川烏,蘄蛇,烏梢蛇,伸筋草等等。臨床中這些常用藥效果也不錯。
  • 農村常見的喇叭花,它的種子還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藥,你知道嗎
    而它也因此成為了人們裝飾庭院、花園不錯的選擇之一。牽牛花植物名叫做牽牛,屬於旋花科牽牛屬。由於花朵形狀特別像一個個小喇叭,所以也有人叫它喇叭花。牽牛花種類繁多,所以花朵的顏色也各式各樣,因此有著非常不錯的觀賞價值。牽牛花植株本身沒有太多入藥的價值,但它的種子牽牛子,則是一味功效豐富的中藥。
  • 一味中藥出自兩種植物,是祛風溼常用中藥之一,其中一種有毒傷腎
    同一味中藥出自兩種不同的植物,是祛風溼的常用中藥之一,還能夠利水消腫,可這兩種植物出產的中藥其中一種有毒而傷腎,它就是中藥防己。一味中藥防己,出自兩種不同植物[防己出自兩種不同植物]>中藥防己做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歷代的中醫藥類書籍均有記載,是中醫調理風溼關節疼痛的常用中藥之一,關於它的原植物是不同的兩種。
  • 一味多數是野生的中藥,清肝、養腎、健脾三種作用,還明目、健腦
    有一味多數是野生的中藥材,它能清肝、養腎、健脾,還能明目、健腦,被稱之為「養陰清肝明目之要藥」,它就是中藥楮實。中藥楮實出自漢代醫藥學著作《名醫別錄》,多數是野生採集,雖有部分是栽培但數量相對較少。若伴有潮熱盜汗、夢遺者,可再加黃柏、知母、山萸肉、銀柴胡等藥,以滋陰退虛熱;若伴有男子功能減弱,可再加枸杞子、淫羊藿、黃狗腎等藥,以益腎提昇陽氣。
  • 每日一味中藥——砂仁
    後來人們又將這種草移植到房屋前後,進行栽培,久而久之成為一味常用的中藥,這就是「砂仁」的由來。善醒脾化溼、行氣、溫中、止瀉,治溼阻中焦、脾胃氣滯、寒溼洩瀉;能行氣盒中而安胎,治溼阻寒凝之氣滯胎動不安。 【功效】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 【主治病症】 1、溼阻中焦證。
  • 一味中藥補氣健脾,調脾虛5種症狀,保肝利膽,降脂降糖增強免疫
    有一味中藥被古籍稱為「補氣健脾第一要藥」,能調理脾氣虛弱5種症狀,實驗證明還有保肝利膽、降血脂、降血糖、增強免疫力、抗凝血、抗腫瘤等多種作用,它就是中藥材白朮。白朮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術」,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
  • 每天學一味中藥,四葉參!
    補血通乳、清熱解毒、消腫排膿。屬清熱藥分類下的清熱解毒藥。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煎水洗。用治病後體虛、乳汁不足、癰腫瘡毒、乳腺炎等。鎮靜、抗驚厥、鎮痛;改善藥物所造成的記憶獲得、記憶再現和記憶鞏固的障礙;抗疲勞,可使血壓下降、興奮呼吸;抗腫瘤、抗氧化、抗菌、止咳、增強肌體免疫力等。本品主要含三萜皂苷、羊乳皂苷A、羊乳皂苷B、羊乳皂苷C、生物鹼、揮髮油、多糖類等成分。外感初起,無汗者慎用。脾胃虛寒,洩瀉少食者慎用。
  • 每天猜一味中藥 | 昨日草果
    給你一張圖片你能用你的火眼金睛看出它的原型嗎相似的功效你能從中精準判定它們的真身嗎?中藥小課堂來給你講講中藥的知識我們每天會讓你猜一味中藥並在第二天公布答案這是一場知識盛宴快來猜猜看吧!昨天給大家猜的中藥是(點擊答案可以跳轉昨日題目)來看看它的具體介紹吧!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草果 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的乾燥成熟果實。相關名草果仁、草果子、漏叩、煨草果。
  • 有一味不被重視的中藥,中醫稱它為鳳凰衣,能潤肺止咳
    有一味中藥材叫做鳳凰衣,它到底是什麼呢?難道真是鳳凰身上的?其實先不論有沒有鳳凰,中藥材鳳凰衣與鳳凰無關,這味中藥農村比較常見,只是不被人們重視,它就是雞蛋孵出雞仔後留下的蛋殼內膜。中藥鳳凰衣是雞蛋孵化留下的蛋殼內膜中藥鳳凰衣最早見於漢代藥學著作《名醫別錄》,原名雞卵中白皮。也稱雞蛋膜衣、鳳凰退。根據記載,其藥性甘平,有「養陰潤肺,止咳開音」的作用。
  • 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溼的 用什麼中藥泡澡驅寒
    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中藥調理是很常見的現象。而且中藥泡澡是中醫的傳統療法之一,自古以來一直受醫學界重視。那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溼的?用什麼中藥泡澡具有驅寒的功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重要泡澡的好處有哪些吧。
  • 一味蟲類中藥,能以毒攻毒,有人敬而遠之,有人拿它做菜
    有一味蟲類中藥材,它本身有毒,卻能以毒攻毒治療疾病,有人因為害怕所以對它敬而遠之,但有些地方卻把它端上餐桌,拿它做菜。它就是中藥材全蠍。中藥材全蠍,也稱「全蟲」、「蠍子」,最早見於《蜀本草》,原名蠍,是鉗蠍科動物東亞鉗蠍的乾燥體。
  • 這東西,農村到處可見,果實好看但不能吃,卻是一味了不起的中藥
    看到這種野果,不要摘來吃,因為有毒,但卻是一味好藥,你認識嗎?村裡轉悠時,我的目光總在路兩邊逡巡,那是一種類似於尋寶的「貪婪」目光,總是樂於為了一朵野花野草四處奔波,彷佛在經營著甜蜜的事業。也難怪,它倆是一家子的,都屬於茄科茄屬,但要是仔細分辨,也很容易看出些許區別來。龍葵葉卵形,似茄葉而小,全緣或有不規則波狀粗齒,漸狹成柄;而白英葉形似小提琴,枝幹纖弱細長,花期也長,不少庭院中都有種植,只為她那份清幽淡雅的姿態,白英開著獨特的淡紫色小花,白色的如絲花莖,俏麗溫柔態,微風拂過,猶拉著美妙的旋律起舞弄清影。
  • 每日一味中藥:草果
    中藥草果是姜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實。中醫認為草果有燥溼溫中,消食化積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十一味草果丸等別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來源產地:草果是什麼,草果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實,主要產於雲南、廣西、貴州等地。
  • 每日一味中藥:螻蛄
    中藥螻蛄是螻蛄科昆蟲螻蛄的乾燥全蟲。中醫認為螻蛄有利水通淋、消腫解毒的功效與作用。拼音名Lóu Gū別名:土狗,拉拉古,拉蛄,地枯牛。2.螻蛄配黃芪:黃芪為益氣補虛要藥,與螻蛄相配,可益氣行水,扶正祛邪,用於水腫殊甚而正氣虛弱者。3.螻蛄配金錢草:兩藥均有通淋排石之功,合而用之,可加強利尿排石之效,用於治療石淋。
  • 一味中藥48小時竟然可殺死98%癌細胞?
    蒲公英常常出現在我的藥方裡,蒲公英能治療多種疾病,有一種神奇的效果,可能你並不知道,小小的蒲公英竟然是癌症的剋星,一味中藥48小時竟然可殺死98%癌細胞?   加拿大媒報導,蒲公英被宣布為可能的癌症殺手;殺死癌症的蒲公英茶獲得$ 157K的研究資助;蒲公英這種雜草不一定每人都喜歡,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它能治癒癌症,絕對沒有想到它能殺死98%的癌細胞而且是在48小時。   研究證明,蒲公英根提取物在48小時內就會對癌細胞起到抑制作用。癌細胞被殺死後,健康的細胞出現,癌症也就開始好轉。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這種中藥被稱為「腎草」,是結石的天然剋星,常吃可以促排石
    這種中藥被稱為「腎草」,是結石的天然剋星,常吃可以促排石。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全球患「尿結石」、「膽結石」、「腎結石」等結石疾病的人數有所增加。在飲食方面,結石患者不僅要多飲水,可以有效預防結石體積的增長,還可以促進小顆粒結石的排出。其次,結石患者還應該儘量少吃草酸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莧菜、菠菜、苦瓜、草莓、濃紅茶、咖啡、巧克力等,同時還應避免暴飲暴食,偏食高蛋白、高糖和高鈉類食物,以免引起結石迅速變大。
  • 每日一味中藥:蟲膠
    中藥蟲膠(紫膠)是赤膠蟲科昆蟲紫膠蟲在樹枝上所分泌的膠質。中醫認為蟲膠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蟲膠漆片等。別名:蟲膠,紫膠,赤膠。來源產地本品為赤膠蟲科昆蟲紫膠蟲在樹枝上所分泌的膠質。質硬而脆,可折斷。斷面有平行排列的長圓形或圓形蟲窩,內有長卵形或圓形蟲屍,褐色或暗色。氣微臭,味淡。遇熱則軟化而粘。一塊大、色紫、質堅者為佳。性苦,寒。入肺、肝經。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溼殺蟲。應用1.清熱解毒,用於癰疽腫毒、麻疹、斑疹不易透發者。
  • 每日一味中藥:陳皮
    中藥陳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變種的乾燥成熟果實。中醫認為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陳皮泡水、陳皮荷葉茶、蛇膽陳皮口服液。孕婦也可以吃陳皮。別名:橘皮、廣陳皮。來源產地:中藥陳皮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廣東、福建、四川、江蘇、浙江、湖南、雲南、貴州等地。均為栽培。採收炮製:11~12月果實成熟時採摘,剝取外層果皮,陰乾或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