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發布《核動力廠運行前輻射環境本底調查技術規範》

2020-12-05 儀器信息網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核動力廠運行前輻射環境本底調查技術規範》,此標準是由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和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起草,將於2019年1月1日實施。

  此標準規定了核動力廠新廠址選址和核動力廠運行前輻射環境本底調查的技術要求;適用於大型核動力廠新廠址選址和核動力廠運行前輻射環境本底調查,小型模塊化核動力廠可根據核安全和環境評價結果,做相應簡化。

  本標準規定的監測項目如下:

  全文:HJ968-2018 核動力廠運行前輻射環境本地調查技術規範.pdf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就《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發布答記者問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部令第13號),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為使社會各界深入了解《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以下簡稱《報告規定》)的編制背景、原則和內容等,生態環境部核電安全監管司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 生態環境部頒布《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已於2020年11月5日由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態環境部部長 黃潤秋2020年11月16日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規定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規範核動力廠營運單位核安全報告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 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 (2020-2035年)。全文如下: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
  • 生態環境部發布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詳情如下:各有關單位: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防治環境汙染,改善環境質量,規範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我部決定製定《異位熱解吸技術修復汙染土壤工程技術規範》。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第二梯隊也已組織完成「三線一單」初步成果,正在抓緊論證、對接,力爭在今年年底前發布實施。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對各省「三線一單」工作進行調度,組織對口指導單位做好指導幫扶,確保第一梯隊於今年6月底前、其他各省(市)於今年年底前完成「三線一單」確定工作。
  • ...是否有輻射危險?生態環境部答每經問:電磁輻射對人體主要是熱效應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近年來,我國通信基站快速建設,一些基站甚至緊靠居民小區,住在這附近是否有輻射危險?4月1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核與輻射安全」。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一些地方收到了關於電磁輻射的投訴,電磁環境問題引發關注,相關情況到底如何?對此,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司長江光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電磁輻射雖然也叫輻射,但是跟常規意義上的輻射不是一個概念。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效應主要是熱效應。
  • 青島輻射環境狀況處於正常本底水平
    本報訊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發生特大地震及海嘯,部分核電站遭到破壞,12日8時30分,根據國家環保部應急指令,我市環保部門立即啟動了 「應對日本地震」輻射環境應急監測工作,對我市輻射環境狀況實施實時連續監測。
  • 通信基站是否有輻射危險?生態環境部答每經問:電磁輻射對人體主要...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近年來,我國通信基站快速建設,一些基站甚至緊靠居民小區,住在這附近是否有輻射危險?4月1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核與輻射安全」。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一些地方收到了關於電磁輻射的投訴,電磁環境問題引發關注,相關情況到底如何?對此,生態環境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司長江光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電磁輻射雖然也叫輻射,但是跟常規意義上的輻射不是一個概念。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效應主要是熱效應。
  • 生態環境部印發《芬頓氧化法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芬頓氧化法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文件中指出,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防治環境汙染,改善環境質量,規範芬頓氧化法廢水治理工程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生態環境部決定製定《芬頓氧化法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範》。  芬頓氧化法作為廢水深度處理及可改善水質可生化性的預處理工藝,在我國已得到廣泛應用。
  • 生態環境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六項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
    2020年12月29日,生態環境部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技術指南 總綱和關鍵環節 第1部分:總綱》(GB/T 39791.1-2020)等六項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技術標準,明確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的一般性原則、程序、內容、方法,並針對損害調查等重點環節和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沉積物、大氣等環境要素的特點,分別提出了規範性技術要求
  • 生態環境部:《石油煉製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石油煉製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全文如下:》等法律法規,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規範石油煉製廢氣治理工程的建設與運行管理,我部組織編制了《石油煉製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 做輻射環境安全的守護人
    關慶濤所在的核電廠運行監測部由14名年輕同志組成,平均年齡32歲,年齡最小的只有21歲。  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領導這樣評價他:「8年來,他由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核與輻射監測尖兵。『嚴、慎、細、實』是核安全工作準則,也漸漸融入了他的骨髓。」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
    北極星大氣網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環境空氣氣態汙染物(SO2、NO2、O3、C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範》和《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範》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布。
  • 生態環境部發布管理新規 緩解「鄰避效應」
    管理新規明確,自動監測數據可作為執法依據——  自動監測「盯緊」垃圾焚燒超標排放  為促使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穩定達標排放,緩解「鄰避效應」,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管理新規。
  • 環保部發布新規:核電廠建設必須考慮地震影響
    今天,環境保護部發布《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按照《規定》要求,我國核動力廠包括核電廠在選址時,必須綜合考慮廠址所在區域的地質、地震等廠址周圍的環境特徵,必須考慮廠址所在區域內可能發生的自然或人為的外部事件對核動力廠安全的影響。《規定》同時要求,核動力廠應儘量建在人口密度相對較低、離大城市相對較遠的地點。
  • 生態環境部:我國生態環境整體改善 仍面臨挑戰
    光明網訊(記者蔡琳) 6月2日,生態環境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9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正式向社會發布。會議上,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介紹了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以及當前所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 2019年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重點輻射設施原國營二二一廠放射性汙染物填埋坑周圍環境累積劑量測得的空氣吸收劑量率和陸地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處於天然本底範圍內,空氣、水體、土壤、生物等環境介質中總α、總β和鈾活度濃度未見異常。,水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加大、大氣汙染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土壤環境安全防控得到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規範嚴格、自然生態保護進一步加強,各項重點工作推進有力。
  •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牽頭,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等參與)(二)建立健全法規和標準規範體系1.完善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體系。(生態環境部牽頭,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參與)2.制修訂標準規範。按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流程,在調查、監測、評估、風險防控、修復等方面,研究制修訂地下水汙染防治相關技術規範、導則、指南等。
  • 海南發布2018年《海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強化土壤環境風險管控 更新發布53家土壤環境汙染重點排汙單位名單,篩選建立26個疑似汙染地塊和2個汙染地塊清單,聯合相關部門制定發布規範汙染地塊再開發利用管理工作流程;制定涉重金屬行業汙染防控方案,發布7家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清單。
  • 土壤環境學習時刻 · 導則規範⑩|《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
    前 言 自2016年國務院發布《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2019年1月全國人大頒布《土壤汙染防治法》以來,為夯實全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基礎,全面提升土壤汙染防治工作能力,中省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土壤環境管理辦法、政策指導文件和技術導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