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關慶濤(左一)正在開展碘化鈉譜儀維修維護工作,確保自動監測站穩定運行。趙健攝
核與輻射應急監測工作由於工作性質特殊,不為廣大公眾所熟知,一直披著神秘外衣。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的關慶濤正是從事著這項工作,是核與輻射環境安全的「守護人」。
中心承擔著遼寧省核與輻射環境安全監測任務。關慶濤所在的核電廠運行監測部由14名年輕同志組成,平均年齡32歲,年齡最小的只有21歲。
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領導這樣評價他:「8年來,他由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核與輻射監測尖兵。『嚴、慎、細、實』是核安全工作準則,也漸漸融入了他的骨髓。」
聞令而動,在朝核應急監測中獨自工作十幾天
做好核與輻射應急監測工作是輻射環境監測隊伍的責任擔當和使命。特別是針對邊境地區的應急監測,顯得尤為重要。
3次朝鮮核試驗邊境應急監測、3次應急演習以及多次應急備勤,關慶濤都衝鋒在一線。每次開展應急監測行動,他晝夜不停,帶領應急監測隊伍在邊境線上往返、在實驗室裡開展實驗分析、在應急指揮室裡報送數據。
對於關慶濤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次朝核應急。「當時是大年初三,我接到任務,需要從老家返回單位,由於保密要求,沒有向家人說明原因。」關慶濤回憶說。
回到單位後,他整理儀器設備,裝車,出發。為了保證應急監測數據能夠快速、及時上報給指揮部,他一個人獨自承擔起紅沿河核電廠前沿站的監測任務。
調試儀器、採樣、接樣、前處理、測量、數據報送……前沿站遠離城市,地處荒郊野外,周圍沒有飯店營業,最近的賓館也在十幾公裡以外。
一箱火腿腸,兩箱方便麵,三箱礦泉水,這些「糧草」陪伴著關慶濤從大年初三待到十五。期間,他沒有時間去賓館休息,就在高溫灰化室支起一張行軍床,只是因為烘箱馬弗爐在工作過程中會讓房間變得暖和。
「那時候經常是白天調度監測工作,晚上編寫上報材料,睡上三兩個小時起來工作,凌晨謀劃第二天工作部署。」關慶濤告訴記者。
寂寞,沒有人說話,無法與人交流。那次應急任務,他獨自在大樓裡呆了十幾天。「身體上的疲憊還能克服,但精神上的痛苦讓人難以忍受。」關慶濤說,應急結束後,他約了幾位同事,吃了頓燒烤,聊了個通宵。
「但我更明白這份工作背後的意義,要耐得住寂寞,越是特殊時期越要嚴格監測,確保數據準備無誤、及時。」關慶濤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未監測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相關監測結果上報後,穩定了社會公眾情緒,關慶濤也鬆了一口氣。這些數據背後,凝結了像關慶濤一樣的應急監測人員大量的艱苦付出。
攻堅克難,開展監測,有效數據上報率位居全國前列
自2012年大學畢業以來,關慶濤一直堅守在核與輻射環境監測崗位。他先後在實驗分析、質量控制、輻射應急以及實驗室管理等崗位上工作過。
2018年初,紅沿河核電廠輻射環境監督性監測系統(以下簡稱「監測系統」)順利通過總體驗收。這一監測系統是《核電廠輻射環境現場監督性監測系統建設規範》出臺後第一個建成的核電廠監督性監測系統,對提高核電廠運行的可靠性,保證核電廠周圍輻射環境安全,促進核電高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系統選址建設、方案設計、安裝調試使用、交付運行……關慶濤都參與其中,為全國其他核電廠輻射環境監督性監測系統的建設和運行提供了寶貴經驗。在整個過程中,關慶濤積極配合其他同事工作,主動學習,逐漸作為負責人接管監測系統運行。
此外,關慶濤每年帶領科室人員採集各類樣品1000餘個,分析上報各類監測數據5000餘組。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遼寧省各項有效數據上報率一直位於全國前列。關慶濤多次參與國家相關應急監測實施程序的制修訂工作,主持編制遼寧省核與輻射事故實施程序等。尤其是由他負責的丹東前沿應急實驗室的建成,提高了應急狀態下邊境地區樣品分析速度,為科學決策提供了可靠支撐。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大年初二關慶濤就返回工作崗位,駐守大連核與輻射實驗室。他協調疫情防控物資,買不到體溫計,就把家裡15個月大女兒用的體溫計拿到單位。妻子是醫生身在防疫前線,也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他。截至發稿時,大連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關慶濤仍然帶領團隊駐守在一線。
他排查人員情況,組織開展核與輻射監測、採樣和分析,帶領科室人員堅守崗位,克服困難,想方設法進入點位開展監測,做到不漏點位、不缺項目,堅持「戰疫」「護核」兩手抓,圓滿完成各項監測任務。
鑽研學習,切實履行「一崗雙責」,一輩子專注一件事
環境監測,重在服務。遼寧省不僅是有核省份,更是核能利用大省,「服務企業、服務百姓、服務社會」便是關慶濤的工作宗旨。
在與遼寧紅沿河核電廠聯合舉辦「進企業,聽建議,解難題,促發展」活動中,他全程參與,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核與輻射安全問題。在今年「六·五」世界環境日期間,關慶濤所在部門開展了網上雲直播活動,他精心策劃,認真實施,幫助公眾了解核電的安全性,減輕公眾談核色變心理。
繁忙的工作外,關慶濤不斷鑽研學習,努力推動中心業務能力建設和隊伍建設。作為遼寧省生態環境中心核電廠運行監測部黨支部書記和科室負責人,他認真履職盡責,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為生態環境保護和核與輻射監測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慶濤積極參與遼寧徐大堡核電廠輻射環境監督性監測系統建設工作,配合遼寧核電有限公司完成子站選址,建立了互通機制,幫助其開展系統建設方案編制工作。先後與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以及軍隊等單位部門開展技術交流合作。參與和配合生態環境部開展海洋輻射環境監測情況調研工作。與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合作,開展環渤海海域放射性本底調查。
正是因為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績,他在2014年被評為遼寧省環保廳應急工作先進個人;2019年,被評為遼寧省生態環境廳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被生態環境部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評為東北地區輻射監測與應急工作先進個人。
「一輩子專注做好一件事情,看似很難,其實很容易。只要我選擇的這個事業,是我內心深處渴望的,是我感興趣的,那麼我將一直堅持下去。」關慶濤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不斷磨鍊自己,努力踐行輻射環境監測人的使命,默默地發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