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世界每種東西都有形狀。圖形形狀的學習是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智能,空間知覺智能是人的八大智能之一。
數學啟蒙中,主要聚焦於對規則圖形的探索。
圖形啟蒙,不能只停留在孩子對形狀的認知上,要進一步擴展到能識別並說明那些形狀的特徵,以及在生活中的運用。
「觸摸」形狀
跟熟悉數字一樣,圖形的認知也需要動手去接觸,才可以加深印象。不管是各種形狀的卡片、積木,只要是實物,都比畫在紙上的生動。
剪形狀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接觸剪刀太危險了,禁止孩子剪紙。其實,滿3歲的孩子是完全可以接觸那種比較安全的美工剪刀的,當然也是在家長的指導下。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正確使用剪刀,而不是杜絕孩子接觸。
更何況,自己動手剪出來的各種形狀,不僅是鍛鍊孩子的手部操作、培養手眼協調能力,對於孩子的圖形認知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圖形的一半
還是用剪刀,把圖形紙片沿中間剪開(如果不確定中間的線,可以先摺疊一下哦)。
讓孩子觀察和說說,把圖形減一半又變成了什麼圖形,感受圖形變化的奇妙。
拼接形狀
沒有圖中的教具,也可以用棉籤棒或者火柴棒代替,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形象地感知到這些形狀是由一條條的邊拼接起來的。了解三角形有三條邊,正方形有四條邊等等。
七巧板
七巧板可以說是圖形認知過程中的神器了!
七巧板可以拼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孩子可以明白形狀的作用:三角形可以是房子的角,也可以是小魚尖尖的嘴巴。
剛開始可以讓孩子照著書本擺,到後面也可以自己發揮想像力,擺出各種形狀讓大家猜哦!
魔方塗色
標準的魔方是六面六個顏色,家長可以將它打亂後,讓孩子按照魔方的其中一面,在一個3×3的九宮格裡填色。
除了形狀認知,同時也是對顏色的識別。
形狀組合
準備兩張紙,一張是完整的各種小圖形(右),作為參照,另一張裁成幾張小圖形,分別為參考紙的局部(左)。
孩子根據左邊小紙片裡的圖形組合,在右邊參照紙片裡找到對應的局部。
當圖形們組合起來,可不要眼花繚亂哦!
圖形拼一拼
爸爸媽媽把圖形紙片隨機剪成2~3片,讓孩子把碎片重新「組裝」一下,還原形狀。
在這個過程裡,加深對形狀的理解和印象。
圖形貼紙遊戲
貼紙遊戲永遠是孩子的最愛!讓孩子根據模板,按順序將有形狀和顏色不同的小貼紙在格子裡貼好,不能看錯行哦!
如果沒有格子,圖形和顏色更複雜了,寶寶們還能排列正確嗎?
圖形拼圖
這個遊戲和七巧板有異曲同工之妙,是不同顏色和不同形狀的紙片進行拼接和粘貼。
不過紙片的形狀更多樣,顏色更豐富,當然難度也相應增加,成果也會更有趣哦!
圖形和顏色
把紙片按照顏色和形狀排列吧。不喜歡粘貼的孩子可以用塗色的方式,效果一樣。
組合正方形
兩個三角形,竟然可以組合成一個正方形?不動手試一試怎麼知道呢?
在認識圖形、了解圖形的拼接和分割過程中,讓孩子動手去接觸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自己剪出來、把原本的圖形剪開、把剪開的圖形拼起來、按照顏色排列等等,都是手眼結合,培養孩子協調能力的。
圖形不僅僅是認識和了解,更需要運用。在生活中,遇到形形色色的圖形要經常提醒孩子去識別和思考。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