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嘆息!平潭有塊石頭堪比臺灣野柳「女王頭」,卻被……

2021-01-20 平潭時報


從前,平潭有一隻大鵝十分調皮好吃,有一次飛到福清南安,將那裡一名農戶剛播種下去水稻苗全部吃光,農戶很生氣,一起把泥土朝鵝背上扔去。


大鵝驚恐地飛回了平潭,無奈平潭水稻稀少,為了填飽肚子,再次鋌而走險來到南安那名農戶的稻田中,誰知農戶早有準備,潛伏在稻田旁,端起火槍,一槍便擊中了大鵝,大鵝身負重傷,奄奄一息地落在了鵝頭灣自然村附近,化作一塊巨大的巖石。


這塊巖石就是鵝頭石,與臺北野柳「女王頭」象形程度不相上下,甚至可以說還要出色。但如今,這樣一塊奇石,卻被遺忘在路邊的密林中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鵝頭灣村樹林裡一石頭好似一隻盤坐的鵝


鵝頭石,顧名思義就是一塊形似鵝頭的巖石,在平潭奇巖怪石保護協會(籌)會長魏寶的帶領下,我們穿過鵝頭灣自然村附近一片茂密的木麻黃林地,才來到了這塊名為鵝頭的巖石之前。鵝頭石的外形的確十分獨特,石面圓潤,粗細分明,其中細的部分猶如鵝的脖頸,稍微不同的是,這隻「鵝」的喙部顯得略微細長,倒是與鷺鷥的喙部更為相像。



↑一塊石頭猶如青蛙伏地


有趣的是,在鵝頭石的一旁還有一塊巖石,因為巖石裂開的部分就像蛤蟆的嘴,當地村民便把這塊巖石稱作蛤蟆石,與鵝頭石放在一起,形成「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有趣場景。然而實際上,關於鵝頭石的傳說故事,還有著另一個有趣的橋段。



↑一棵木麻黃從石頭中長出


在環島東路靠近壇南灣一側,有一條不起眼的小路通往鵝頭灣自然村。現年81歲的程嚇獅老人就住在村口的一戶宅院中,因為一次「尋石之旅」,我們意外地來到了程嚇獅老人家中,喚起了他記憶中一段關於鵝頭石的記憶。




「這塊鵝頭石從我們村子遷居過來的時候就存在了。」從程嚇獅老人提供的一份資料來看,鵝頭灣村自明朝萬曆年間遷居至此,如此算起來,這塊鵝頭石至少已有近400多年的歷史。


「關於這塊石頭還有個故事。」程嚇獅告訴我們,從前平潭有一隻大鵝十分調皮好吃,有一次大鵝飛到福清南安,將那裡一名農戶剛播種下去水稻苗全部吃光,農戶見到大鵝吃光了自家的稻田十分生氣,一把抓起了田壟邊的泥土朝鵝背上扔去。




大鵝驚恐地飛回了平潭,卻無奈平潭水稻稀少,為了填飽肚子,再次鋌而走險來到了南安那名農戶的稻田中,這次農戶自然是早有準備,他潛伏在稻田旁,端起火槍,一槍便擊中了大鵝,大鵝身負重傷,奄奄一息地落在了鵝頭灣自然村附近,化作一塊巨大的巖石。「現在在鵝頭石的背部,我們還能發現這隻大鵝中槍的槍眼,還有農戶扔在它身上泥土的圖案。」程嚇獅說。



這樣的故事簡單,卻又有趣。「這塊鵝頭石真的十分難得,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政府做完旅遊資源普查之後,便再少有人問津,這是十分可惜的。」程嚇獅說。而在平潭奇巖怪石保護協會(籌)副會長魏為燚看來,這塊鵝頭石與臺北野柳地質公園中最傑出的「女王頭」巖石的象形程度不相上下,甚至可以說還要出色。但如今,這樣一塊奇石,卻被遺忘在路邊的密林中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來源:平潭時報    記者 楊 國/文   蔡起輝/攝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留作者身份和姓名

平潭時報微信工作室出品

編輯:丫丫 監製:張金飛

平潭奇石或將泯沒木麻黃林中!

點個ZAN戳下大拇指↓↓↓

相關焦點

  • 臺灣地質景觀野柳「女王頭」海選「接班人」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野柳「女王頭」。
  • 臺灣野柳「女王頭」恐將「斷頸」 海選「接班人」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 野柳「女王頭」 海選「接班人」
    記者 吳亞明攝  臺灣本島雖不大,但卻有約1140公裡長的海岸線,更有不少特殊的地質景觀,這其中尤以臺灣島東北部地區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受人歡迎,在不久前舉辦的「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野柳名列第一,超過了玉山主峰和日月潭。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 臺灣將採用納米技術為「野柳女王頭」護頸
    東南網8月2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學團隊趁天氣持續放晴,將在今天就「野柳女王頭護頸計劃」展開試驗。團隊將先在「女王頭」附近4顆較小且比較不顯眼的石頭上試驗,最少觀察半年後,再決定「女王頭」最佳的補強方式。「野柳女王頭」是臺灣野柳地質公園裡的天然奇景,是一種蕈狀巖,因常年受風吹日曬雨淋而形成奇特形狀,遠觀如「凝視遠方的女王」,故得「女王頭」美名。
  •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從去年開始,開放夜間參觀,結合燈光秀,讓民眾可以欣賞"女王頭"和"俏皮公主"等巖石在夜晚的風貌。而今年更規劃新的儷影湖燈區,推薦10個最佳體驗點,讓民眾可以享受浪漫的野柳"石"光。  來到臺灣野柳,必不可少的是參觀當地著名的蕈狀石-女王頭。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保護前景堪憂
    新華社臺北7月19日電(記者王小鵬 劉剛)近年來,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主角「女王頭」脖頸正變得越來越細弱,因缺乏有效保護措施,其命運變得難以預測。  據負責管理該地質公園的新空間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錦惠介紹,受風化及侵蝕作用影響,目前周長只有126釐米的「女王頭」脖頸年均縮短約兩釐米。
  • 《野柳:造物愛人亦弄人》:石頭唱歌的美麗傳說,公園裡的女王頭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這首臉炙人口的歌曲唱的是木魚石的傳說,在現實生活中,位於新北市的野地質公園,就是一個石頭會唱歌的地方。我知道野柳是從中學地理課本中看到的「女王頭」圖片開始,因此,在我十多年前對臺灣還一知半解的時侯,野柳就排在我最想去的臺灣景點第三名,僅次於阿里山和日月源。後來終於踏上臺灣的土地,十年間去了好幾次,都是為了去看女王頭。女王頭是野柳的標誌。它是一塊狀巖,在地売抬升的過程中,因受到海水侵蝕和風化,於20世紀60年代形成今日的面貌,從某一角度看,與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惟妙惟肖,因此得名。
  •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的雍容華貴 ​
    臺灣之旅,是我想了很久,卻未能前行的地方。然而,就在今年,卻意外的跟小夥伴們一起前往,一路的感受寶島臺灣的風情! 我們的第一站是野柳地質公園,而且是個晴朗的午後。淡藍色的海水,還有那些形態各異的石頭,總吸引著我們。
  • 臺灣野柳的「女王頭」在海浪的侵蝕下會斷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野柳」在我腦海中的大名鼎鼎,源於十數年前在諸多雜誌刊物中所見到的「女王頭」,去年5月在中國臺灣省環島自駕之旅的規劃中,野柳地質公園早已納入了遊覽計劃。,科學家稱:如果以現在的速度持續遭受風化,「女王頭」頸部大概最多能堅持20年,一旦遇上強烈地震、強颱風,「女王頭」很可能會因此折斷……珍惜能見到「女王」的機會,我們為了跟「女王頭」合個影,在烈日炎炎下排了好久的長隊,「女王頭」本身就是一個蕈狀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狀石基本相同。
  •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5/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臺灣搶救野柳「女王頭」 護頸團隊大揭密(圖)
    中新社發 陳文 攝 中新網6月27日電 最新一期臺灣《商業周刊》關注到遊客到臺灣都要去看的野柳女王頭的保護問題。報導說,臺灣最受歡迎的自然景點,可能有救了,而且隨時會因強震或強風而「斷頸」的野柳女王頭,岌岌可危的命運終於露出了曙光。
  • 寶島臺灣(3)---野柳的 「女王頭」
    野柳海濱奇石---香菇石群我不知道 「野柳」,也沒想過有一天竟可以親手撫摸了這些臺灣 「望夫石」在石群中尋找最令人期待的很出名的「女王頭」,在一堆 「野柳」、木棧道、遊人中,她並不孤獨,不知多少年前的、自然的、 野的氛圍已不存在,她風化得嚴重,要保護起來了
  • 人在旅途:臺灣野柳景區完全手冊-野柳的石
    野柳第三區野柳是地質公園,所以有很多的臺灣學生會來進行戶外教學,景區入口前有臺階上去有個小平臺,紅磚建築為遊客中心,這兩顆是人工的仿造的女王頭和俏皮公主,所以命名「女王頭Ⅱ」和「俏皮公主Ⅱ」女王頭Ⅱ再向前地勢開闊就看到了大海,
  • 臺灣野柳景區「女王頭」出現斷頸危機,大陸「國王頭」表示很傷心!
    你曾去過臺灣的野柳地質公園嗎那裡有一個聞名世界的地理奇觀——女王頭女王頭坐落於位於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地質公園,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米。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女王頭」,那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
  • 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50年對照圖出現
    臺灣野柳遠近馳名的 「女王頭」,脖子一年比一年細,未來恐面臨斷頸危機,上月北海岸一場暴雨,民眾見女王頭下方出現一道裂痕,擔心她提前「斷頭」,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提出對照圖,證明裂痕是巖石節理已存在40多年,近年女王頭風化速度沒有異常。
  • 野柳地質公園人氣旺 330萬人搶看「女王頭」
    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去年遊客數達到330萬人次,比前年多出兩成,島內外遊客爭看女王頭丰采。 記者遊明煌/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就是要看女王頭!」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去年共吸引330萬人次的島內外遊客入園,比前年270萬人次成長兩成多,其中大陸遊客已破六成,海外遊客中以韓國遊客成長最多,增加約1倍。一名韓籍導遊說,「女王頭世界難得一見,韓國人才愛來」。    去年春節野柳地質公園入園人數是8萬4千多人,今年春節少了8千多人,仍有7萬5千多人,平均每天都破萬人次,人數略少原因是因去年都是好天氣,但今年初四、初五有下雨,影響遊興。
  • 330萬島內外遊客搶看「野柳女王頭」 陸客逾6成
    原標題:330萬島內外遊客搶看「野柳女王頭」 陸客逾6成   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去年遊客數達到330萬人次,比前年多出兩成,島內外遊客爭看女王頭。圖自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就是要看女王頭!」
  • 臺灣野柳「女王頭」風化嚴重 5到10年或斷頸
    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野柳女王頭面臨斷頸危機,研究團隊試圖以奈米科技補強巖石,經9個月實驗未能成功。女王頭頸部因風化嚴重越來越細,有研究推測恐在5到10年內斷頸。  北海岸及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基於野柳「女王頭」斷頸危機逐年逼近,自2011年起,委託臺灣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授謝國煌研究團隊,研究奈米科技補強巖石。
  • 臺灣野柳女王頭恐5年後斷頭 外傘頂洲2021年或消失
    原標題:臺灣野柳女王頭恐5年後斷頭 外傘頂洲2021年或消失 ▲位於嘉義與雲林外海的外傘頂洲▲高雄「彌陀海岸」▲新北野柳女王頭  作為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的明星景點,女王頭因自然風化正在走向消失的說法,已不是一天兩天。
  •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斷頸? 專家怎麼說
    野柳「女王頭」。(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許多島內外觀光客到北海岸的野柳,除欣賞必海藍天,大啖美味海鮮外,也不忘了來野柳地質公園欣賞難得一見的「女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