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足球場那麼大的彗星撞到地球的話,只有這一種辦法可以拯救地球

2020-12-02 井裡看星星

說到彗星撞地球,就必須要聊聊恐龍的滅絕。

恐龍出現的時間在2.4億至6500萬年前,這些生物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1.6億年。

而正是這一次生物大滅絕,才促使了人類的出現。

而恐龍滅絕時候的小行星直徑在約10km,撞擊在了美洲地區。

這個小行星不算特別的大,但是撞擊的力度很大,直接將地殼撞破了。

導致了大量的火山爆發,地殼急劇變動,巖漿噴湧而出,使當時的地球籠罩在弄弄的火山灰和毒氣之中。

因為這些氣體大量排放,使得地球暗無天日,大氣層中氧氣含量極低,植物也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在幾天內疚覆蓋了整個地球。

導致了當時的生物大滅絕。

這是10KM直徑的小行星造成的後果。

那麼,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彗星會造成怎麼樣的後果呢?

首先,這顆彗星原始大小肯定不止足球場大小,要遠比足球場大的多。因為進入大氣層的時候還會將彗星燃燒一部分。甚至分裂。

當然,如果經過太陽附近撞擊地球的話,那它的體積還會比預想的要大。因為太陽也會將彗星剝離一部分。

假設到達地球就剛好足球場大小。而它的速度可不會只等同於原始狀態就是足球場大小的彗星,因為質量和體積越大,受到的周圍天體引力影響就越大,它若經過一個有引力的天體而沒有撞擊上去的話,就會因為引力斥力原因進行加速度。

所以,它的速度要比原始大小就等同於足球場大小的彗星要快很多。

顯而易見,撞擊到地球後所產生的危害也就相對較大。

雖然不能與10KM直徑的小行星相比。但是至少會讓一半的地球進入夢魘狀態。

越靠近撞擊點就越糟糕。

不過這種狀態會很快恢復,因為至少有一半的地球還屬於正常的,而足球場大小的彗星更不會給地球軌道帶來太大的影響。

其實這種大小的彗星是可以防範的,當然除了那10KM直徑的小行星了。那個直接就沒啥辦法防範。

科學家曾提出只要提前發現這類彗星就可以提前爆破,或者改變其軌道。

不管怎麼樣解決,都需要太空飛行器將炸彈放置在這顆彗星上,如果無法登陸,那麼就直接在地球上發射,與其進入並軌後慢慢靠近,在彗星與地球之間引爆,這樣可以使其改變軌道。

當然,爆炸威力要看情況了。必要時就要用到核彈。

直接炸碎也是沒問題的。

所以,遇到這樣的彗星是不用擔心的。這類小型彗星要遠比恐龍滅絕時候的小行星要體積小的多

相關焦點

  • 26年前若不是木星替我們「吸走」這顆彗星,它足以給地球帶來災難
    1994年,木星成為拯救地球的英雄之球事實證明,這種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就在26年前,若不是木星替我們吸走這塊大石頭,我們人類當時要遭受的災難可能真的不是我們所能想像到的,這種災難可以說是具有滅絕性質的。這場令人驚心動魄的碰撞幸虧撞上的不是地球,但是想想真的還是叫人出一身冷汗。
  • 沒有木星阻擋,SL9號彗星如果撞向地球,人類會滅亡嗎?
    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若沒有木星擋在前面,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是不是就會撞向地球,人類會像6500萬年前的恐龍那樣被滅絕嗎?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會。之所以說人類下場不會和恐龍一樣,主要基於三個主要原因:首先,即便沒有木星擋著,這顆彗星也不一定會撞向地球;其次,這顆彗星爆炸當量約40萬億噸TNT,而6500萬年前撞向地球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威力達到120萬億噸TNT當量;其三,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了現代科技階段,雖然還很初級,但比恐龍這種毫無文明智慧,只能被動挨炸的生物,肯定會有更多的躲避和應對次生災害的辦法,
  • 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國人
    《流浪地球》講了一個腦洞十分大的故事。比如《星際穿越》中,歐美人的想法是派出一隻探險隊去尋找能拯救人類的辦法,或者探索人類的新家園。人們看完後會發現,原來,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貫穿全劇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成功的結果,也不是所有失敗的任務就徹底沒戲了,更不是說拯救地球只是靠著誰的一腔熱血和愛情激情就可以辦得到。
  • 若地球上70%的區域是陸地,地球會是什麼模樣?
    引言:眾所周知,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比例大約是7:3,溫熱的海洋為生命的誕生與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如果,地球沒有那麼幸運,地球上海洋與陸地的比例是3:7,情況會發生什麼變化?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地球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人們不再將地球看作一切,開始認識到地球之外還有無數星體,地球只是浩大宇宙中非常渺小的存在。地球很小,若將太陽比作足球場,地球則好比是一個小小的兵乓球,而太陽本身也只是宇宙中的渺小存在,比太陽大的天體多得數不勝數。不過,地球無疑是獨特且偉大的,它數億年來辛勤孕育了無數生命,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誕生生命的星球。
  • 人類有沒有必要擔心小行星或彗星撞地球?
    人類生活的地球處在太陽系中,太陽系中除了太陽和八大行星還有很多小行星、彗星。它們在太陽系中竄來竄去,經常一頭撞到一顆星球上,要麼在星球的大氣層中燃燒掉,要麼在星球上製造出一個隕石坑。月球上一個又一個的隕石坑就是月球遭遇小行星的見證。
  • 闖入太陽系的Borisov彗星開始解體,地球上的生命來源於彗星?
    去年十月份由夏威夷的凱克天文臺發現的Borisov彗星已經漂泊了半年時間,這顆流浪彗星是人類發現的第二顆系外天體,第一個是前年突然闖入太陽系的「奧陌陌」,隨著觀測設備越來越先進,科學家如今能夠很快地發現闖入太陽系的各種天體,Borisov彗星被發現時就因為其發出炫麗的光芒而被關注,現在這顆流浪彗星正越來越靠近太陽,可能即將被太陽的高溫烤化。
  • 俄羅斯隕石被擊穿 是什麼拯救了地球?
    俄羅斯隕石被擊穿 是什麼拯救了地球?■視頻:俄羅斯隕石被擊穿 是什麼拯救了地球?根據資料初步判斷,這場隕石撞擊事件的主角,幾乎可以肯定和2月16日凌晨近掠地球的2012DA14無關根據俄羅斯緊急事件部(Russsian EmergenciesMinistry)報告,俄羅斯中部烏拉(Urals)地區的民眾在當地時間2月15日清晨9:20(臺北時間11:20)前後不僅目擊一場流星雨,其中還包含一顆精彩的火流星。
  • 一首歌拯救彗星撞地球,論腦洞還是日本人會拍
    四個時間段,四段不同年齡段的人不同的生活片段,四個看似獨立的故事在冥冥之中被一首歌緊緊串聯,最終成為改變世界、拯救地球的最強音。電影一開頭,就散發出一種「大難臨頭」的頹廢感。2012年。據說只有擁有超強靈異感的人才能聽到女人的尖叫,這是來自樂隊的詛咒。司機膽小,百般不情願還是被迫放這首歌,等了一分鐘,啥也沒聽到。大家認定這種傳言不過是宣傳噱頭罷了。
  • 避免彗星撞地球又有新方法 巨型氣袋拯救世界(圖)
    圖:彗星撞地球(模擬圖)將是人類的夢魘  巨型氣袋也許有朝一日能夠從彗星撞地球的宇宙災難中拯救整個世界,一名美國科學家這樣認為。  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教授赫爾曼·伯查德在英國《新科學家》雜誌上撰文說,最好還是忘掉用核子彈頭去阻止彗星撞地球的主意。
  • 26年前,地球「保護傘」從彗星手中拯救了人類,很多人卻不知道
    但是地球擁有整整46億年的歷史,小行星真正對地球造成的威脅可以說很少,幾乎可以忽略,為什麼在太陽系中存在那麼多的小行星,卻很少真正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呢?其實,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並不稀少,但是大部分的小行星體型很小,進入地球的大氣層後就被摩擦力給燒了個乾淨,只有一些體型較大的的小行星可以留下殘骸被我們發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隕石」。太陽系中有多少小行星呢?
  • 如果地球重力增加0.5%會發生什麼?可能會有大災難!
    比如你體重50公斤的話,也就增加到50.5公斤,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感覺,更不用說需要去減肥了——體重增加和智力水平又不成反比。但地球重力不可能憑空增加0.5%,一定會有什麼原因。這就很可怕了,我所能想到的原因就是一顆質量為地球0.5%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到了地球上。有人可能會想,才0.5%,小意思啦!
  • 1994年彗星撞擊木星,威力高達上億顆核彈,地球真是個幸運兒
    太陽系的類地行星有3顆,而只有地球誕生發展了生命,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地球在46億年的發展過程中,雖然遭受了過一些天體撞擊,但好在並沒有中斷生命的進化,最終,還是進出了高級生命-人類,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 地球剛誕生沒有一滴水,那麼生命之源從何而來?
    有人就納悶了,為何只有地球的表面擁有液態水呢?這是因為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所決定的。要是地球離太陽距離太近的話,表面的液態水便會被蒸發乾淨。如果離太陽太遠,表面又會因為溫度太低,水又會全部結成冰塊。值得一提的是,地球在太陽系中也不是唯一有水的星球,更算不上含水量最多的星球。但是地球正好處於比較宜居帶內,溫度也比較適宜,才有了表面海洋的存在。
  • 1994年地球逃過了彗星撞擊,科學家:要對木星說聲謝謝!
    文/仗劍走天涯1994年地球逃過了彗星撞擊,科學家:要對木星說聲謝謝!眾所周知,宇宙當中蘊含著非常多的危險,隕石、小行星撞擊等等,隨便一個在太空中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掉入地球,對地球上的生命來說都是史無前例的大災難,地球之所以沒有經常會發生這些事情,其實木星起了很大的一個作用,正是因為木星的存在,保護了地球的安全。
  • 1.3萬年前彗星撞地球形成冰川期 猛獁等古生物滅絕
    1.3萬年前彗星撞地球形成冰川期 猛獁等古生物滅絕  冰世紀滅絕的猛獁  通過這些發現科學家認為,一顆直徑達2.5英裡(4.02公裡)的彗星或小行星,撞到覆蓋在目前是加拿大和美國北部的地方的冰蓋上,引發這場災難。
  • 剛剛,一顆足球場大的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過
    剛剛,一顆足球場大的小行星以每小時20000英裡的時速和地球擦肩而過與地球的距離約為320萬英裡(510萬公裡),約為地月距離的13倍。NASA同時表示,該小行星並沒有撞擊地球的危險。美國space網站稱,這顆小行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時間為格林尼治時間3點20分(北京時間11點20分)。據《今日美國》報導,這顆小行星的直徑超過1000英尺(約為300米),而它的軌道預計只會變化約125英裡,並不會撞擊到地球。
  • 地球只有月亮一顆衛星,木星卻有79顆,咋差這麼多?木星更有辦法
    木星有「小太陽系」之稱,衛星多到讓人驚詫,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79顆,然而我們的地球只有月亮一顆衛星,火星也只有兩顆衛星,同屬太陽系行星,木星這樣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如果木星會回答的話,他肯定會說:沒有辦法,就是這麼強大。是的!
  • 小行星未來或許將撞上地球同步衛星,甚至威脅到美國的一個州
    據天文學家觀測,一個名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預計將在2029年4月與地球擦肩而過。據科學家分析,阿波菲斯的直徑應該在足球場的大小,是一個巖石行星。據分析這顆巖石行星將在距離地球36400公裡的範圍內經過,這個距離看似非常的遙遠,但是實際在行星之間的距離來說,是非常的近的。
  • 紀錄片《地球的力量》:所謂的拯救地球,不過是拯救自己而已
    這是一部相當震撼的紀錄片,配樂也是超級喜歡,很多畫面不由自主的開啟了截屏模式,因為畫面實在太美。要說這部紀錄片有啥缺點的話,最想提的一點就是有好幾個鏡頭重複的次數太多了。這部紀錄片是一部相當有意義的紀錄片,人們所謂的拯救地球其實不過是為了拯救自己而已。
  • 科學家發現地球原來不只有一個衛星
    古人非常確定地球的衛星只有一個(Moon在英文中就是衛星的意思),甚至沒有給它一個具體的名字。它是夜空中最明亮的天體,業餘天文學家們非常喜歡繪製它的隕石坑和月海。到目前為止,它是唯一一個有人類足跡的天體。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月球並不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就在1997年,我們發現了另一個天體,3753克魯特尼,它被稱為地球的準軌道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