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也有知識:別把翅尖作尖翅 兩者有毒皆謠言

2020-11-26 人民網河北

原標題:吃雞也得有知識:別把翅尖作尖翅 兩者有毒皆謠言

  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 (高黎明)雞一定是不少「吃貨」的必點菜餚之一,不管是雞腿、雞翅,還是雞脖、雞爪,總有一個部位是吃貨所喜愛的。然而在點菜時,很多人都認為雞尖翅就是雞翅尖,還有傳言:雞翅尖會被打藥,比如抗生素,會有藥物聚集,所以不能吃;雞尖翅有毒素沉澱,也不能吃。

  那麼,雞翅尖和雞尖翅是一樣的麼?如果不一樣,它們分別是指雞的哪個部位?有關雞翅尖與雞尖翅的傳言又是否可信呢?據此,人民網科普中國採訪了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和健康管理機構營養師董洋,請專家為大家進行解讀。

  說起雞翅尖,大家並不陌生,但說起雞尖翅不少人就犯迷糊了,雞尖翅與雞翅尖是同一個部位嗎?阮光鋒介紹,雞翅尖和雞尖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部位,雞翅尖是雞翅膀的一部分,而雞尖翅卻是雞屁股上端長尾羽的部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雞屁股。

  原來,雞翅尖與雞尖翅並不是一個部位,那麼,針對這兩個部位傳言是否屬實呢?

  雞翅尖有藥物聚集不能吃?這種說法其實並不靠譜。董洋表示,「對於這種傳言需要從以下兩點進行分析,即能否給動物打抗生素,如果可以,是在哪個部位打針。首先,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有可能生病,都會被注射抗生素,注射抗生素本身並不違法,而且像抗生素這類藥物被注射入雞的身體後,也不會一直停留在雞的某一部位,藥物需要在身體裡進行代謝才能發揮藥效,所以不存在藥物聚集的情況;其次,養殖人員給雞打針的地方並不是在雞翅尖上,而是在雞翅根。總而言之,這種傳言是不可信的,這種擔心也是沒有必要的。」

  雞翅尖並沒有藥物聚集,那麼雞尖翅是否有毒素沉澱,它能不能吃?阮光鋒介紹,處理肌肉時,雞尖翅上有兩個應該被摘除的結構,即尾脂腺和腔上囊。尾脂腺會對肉的品質產生汙染,腔上囊則是體液免疫的中樞淋巴器官,那裡往往包含大量沒有來及分解的病原體及細胞殘骸、代謝廢物等異物,即使高溫烹飪,一些嗜熱菌也可能不會被殺死。

  董洋補充道,雞尖翅能否被食用,需要看屠宰雞的方式是否安全、可靠,如果是正規屠宰禽類的地方,作業員會將尾脂腺和腔上囊摘除,摘掉了尾脂腺和腔上囊的雞尖翅是沒有問題的,然而在有些地方,如屠宰自家養的土雞或是可以現殺活雞的農貿市場,其屠宰過程中不一定會將這兩個部位摘掉,沒有摘掉尾脂腺和腔上囊的雞尖翅,是不能吃的。

  受訪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健康管理機構營養師董洋

(責編:陳思危、陳汝健)

相關焦點

  • 雞屁股有毒嗎?
    問:雞屁股有毒嗎?先別問雞屁股有毒沒毒,那個部位多髒啊!雞屁股那個部位叫洩殖腔,雞的糞便和尿液都從那個地方排洩,而且下蛋踩蛋也是那個地方,殺了雞洗一萬遍也覺得髒,但洗淨了不可能有毒,沒毒我也不吃那裡,想想就噁心。
  • 肯德基就"6翅8腿雞"謠言告三中企 要傳謠者賠巨款
    肯德基稱,此前三家公司通過各自的社交媒體帳號散播有關肯德基快餐食品的謠言,聲稱肯德基快餐的食材取自「六翅八腿」的「變種怪雞」,並張貼引人不適的「怪雞」圖片,對肯德基在華業務造成直接影響。「肯德基使用『人造蜘蛛雞』做食材?看你還敢吃不敢吃!」——近年來,有關肯德基養殖「變種怪雞」的謠言層出不窮,而其中最富「殺傷力」的版本就是有關「蜘蛛雞」的傳言。
  • 雞頭、雞屁股、雞翅尖,到底哪個有「毒」不能吃?別再吃錯了
    但是關於雞肉的傳言有很多,比如雞翅尖激素太多不能吃,雞屁股毒素太多不能吃,「十年雞頭賽砒霜」,雞頭也不能吃,這些到底是真的嗎?雞翅尖有激素不能吃?前段時間網上流傳這樣一個視頻,說現在的雞40天左右就出籠了,完全依靠的是激素注射催熟的,而打激素往往會從雞翅尖開始打,所以雞翅尖裡最容易殘留激素、毒素等物質,不能食用。
  • 「6翅8腿雞」的謠言為何有人信?
    原標題:「6翅8腿雞」的謠言為何有人信?  因不堪長期網絡謠言困擾,肯德基日前一紙訴狀將10個涉嫌造謠的微信帳號告上法庭,除了要求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禮道歉外,還向10個微信帳號所屬的三被告企業要求總共達35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
  • 從「六翅雞」到3D列印雞 肯德基為雞操碎了心
    【家電網HEA.CN 8月15日微信原創】2008年,一則名為「肯德基使用『人造蜘蛛雞』做食材?看你還敢吃不敢吃!」的假新聞被人在網上刻意傳播,造成相當一部分人對肯德基談「基」色變。肯德基不得不用起訴的方式,才在公眾面前挽回自己的聲譽。
  • 你知道雞肉怎麼吃嗎?我告訴你雞身上哪個部位最好不吃
    一般大家都知道雞肉營養豐富,而且做法較多,而且吃起來口感好。不過你知道雞肉怎麼吃嗎?我告訴你雞身上哪個部位最好不吃,希望給大家提供借鑑吧!1、雞脖:這個部位肉很少,但血管和淋巴腺體卻相對集中。偶爾吃些解饞是沒有問題的,吃時最好去掉皮,因為淋巴等一些排毒腺體都集中在頸部的皮下脂肪,這些腺體中有動物體內的毒素、飼料中的激素等。2、雞皮:雞皮儘管美味,但不利身體健康。
  • 11.2吃雞課 | 烤雞大餐+鳥類「骨骼拼圖」(北京親子課堂)
    - 聽專業老師講解,學習關於鳥類骨骼的相關知識;- 享用美味的烤雞大餐,將吃剩的雞骨頭拼湊成「骨骼拼圖」,更直觀地了解鳥類骨骼結構;- 仔細觀察鳥類頭部骨骼標本,加深對鳥類結構的認知。香酥可口的烤雞上桌啦,大家請開動吧~吃剩下的骨頭別扔!我們一起將他們拼湊成一副完整的「鳥類骨骼拼圖」吧!翅根、翅中、翅尖,能和人類身體的什麼部位對應?
  • 雞脖、雞頭有毒不能吃?雞肉吃了會致癌?安全吃「雞」,如此作為
    每逢佳節必「吃雞」,食雞肉這件事情本身是生活中比較平凡的一件事情,但是卻被生活中的眾多「不能吃理論」搞得較為混亂。有的人說「雞頭當中含有重金屬物質,食用有危害」;有的人說「雞皮不能吃,不然會導致身體中毒」;甚至還有人說「雞肉不能吃,否則會致癌」…… 種種言論難辨真假,健康+安全吃雞,有些事情您還是知道為好。吃雞肉會致癌?雞肉還能不能吃了?
  • 雞翅尖真的有「毒素」嗎,到底能不能吃?很多人不知道,漲知識了
    雞翅尖真的有「毒素」嗎,到底能不能吃?很多人不知道,漲知識了最近豬肉的價格一漲再漲,很多人都直呼吃不起了,開始吃其他比較便宜的肉,比如說雞肉。雞肉的價格便宜,而且味道還很鮮美。但是雞身上有幾個部位不能吃,很多人卻不太清楚。比如說,雞翅尖真的有「毒素」嗎?到底能不能吃?
  • 這種花有毒,別亂碰、別亂吃,家裡有小孩更要注意!
    不過千萬別吃,毒性強大,2粒就能送醫。圖片作者:猴哥行雲雞母珠雞母珠有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相思豆、相思子、美人豆等,然而實際上卻是劇毒之物,內含毒蛋白,1粒的含量就能危及性命。雞母珠的生命力很強,還能排擠周圍的其他植物,如果在外面看到,千萬不要當做紅豆或者其它豆類採摘。
  • 揭秘「六翅雞」背後微信傳謠利益鏈:每條每次800元
    食品謠言利益鏈調查●「六翅雞」微信傳謠背後記者調查發現,利用微信公眾號傳謠已呈現公司化運作趨勢,背後則清晰呈現出一條各家微信運營公司借謠生利的商業模式,也不乏食品企業互相炮製謠言惡意競爭。面對謠言,各大食品企業此次起訴超過十家微信公眾號運營公司,總體索賠金額超過6100萬元,是近年來網絡食品謠言索賠第一案。●食品謠言耍的五種花招謠言披著貌似「科學」的外衣,有著相似情節:動輒用「真人真事」描述吃食物致死;冠以「權威信息源」;用恐懼性標題吸引粉絲;渲染加工環節的「髒亂」;借「應季」熱點炮製。
  • 雞翅尖怎麼做好吃?試試這5種做法吧,簡單美味又饞人
    說到雞翅尖,相信不少的吃貨朋友都喜歡吃,包括天健也一樣,雞翅尖雖然肉不多,但是它的口感好,深得人們的喜歡!這期的美食教程呢,天健美食坊就準備給大家分享5種雞翅尖的吃法,每種都是簡單的美味,喜歡吃雞翅尖的朋友們就趕緊圍觀吧,喜歡美食的朋友們也別忘了給我點個關注,我每天都會更新分享不一樣的美食教程,相信總有一道會是你想學的菜餚噠!
  • 雞頭、雞脖、雞翅尖、雞屁股,這些不能吃?真相在這裡,漲知識了
    雞頭、雞脖、雞翅尖、雞屁股,這些不能吃?真相在這裡,漲知識了! 這些淋巴組織多集中在雞脖子的皮下組織,如果實在想吃的話,把整個雞脖子的皮以及皮下組織全部撕掉,剩下的就可以吃了。
  • 吃味精掉頭髮?雞頭含重金屬?魚膽有毒?這10個謠言有2個是真的
    今天我們一起來闢謠,看看網上盛傳的這10大食物謠言,到底有幾個是真的。吃雞蛋不要吃蛋黃,蛋黃中膽固醇太高有人說蛋黃中含有膽固醇太高,會導致心腦血管髒病。雞頭含有重金屬,不能吃民間一直流傳一種說法「十年雞頭勝砒霜」,說是越是年齡大的雞,雞頭中所含的重金屬毒素越多,不能吃。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事實是不管多大的雞,雞頭中都含有一定的重金屬,但是含量沒有超標,符合國家標準,也可以放心食用。
  • 揭穿吃魚的4大謠言!你曾經信過幾條?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曾聽老人說過:吃魚能明目能補腦;吃魚皮會中毒;吃魚膽清火明目;……這些傳言是真的嗎?今天斌姐要來給大家闢4個謠言,並和大家再詳細探討一下寶寶吃魚的學問。謠言1 吃魚眼明目、吃魚腦補腦錯!
  • 吃雞攻略_吃雞技巧_吃雞搞笑視頻-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雜談】2018年了,騰訊代理的《絕地求生:大逃殺》國服都沒上線呢,反倒是手機版吃雞遊戲火熱,再加上藍洞官方最近因為反外掛不力、誤封主播等一系列令人窒息的操作,讓人覺得吃雞這遊戲涼了,不過霸榜Steam長達52周的記錄反擊了那些「吃雞涼了」的謠言,從2、3月發布的遊戲來看,能挑戰吃雞的一個也沒有,畢竟吃雞遊戲憑藉高度對抗性、開放性玩家
  • 怎樣科學的辨別有毒蘑菇
    經常被用來為「鮮豔的蘑菇有毒」這一印象做註解的,是與白毒傘同屬的毒蠅鵝膏( Amanita muscaria)。鮮紅色菌蓋點綴著白色鱗片的形象構成了「我有毒,別吃我」的警戒色。然而,也有一些可食蘑菇種類是美貌與安全並重的。
  • 調查:「六翅雞」背後微信傳謠利益鏈調查
    這些謠言對實際生活和社會產生的危害遠遠超過所謂風險對人們健康的損害。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  六翅肯德基怪雞、康師傅地溝油、娃哈哈肉毒桿菌……近期,這些食品謠言源源不斷地成為近百家微信公眾號熱門推送內容,並在朋友圈中刷屏。  「僅2015年第一季度,部分產品就遭受20億元損失。」
  • 五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公布:別再餵孩子吃活蝌蚪
    【環球網科技記者林迪】近日,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2018年5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吃小龍蝦身體會長蟲、空姐遇害真正原因是因拼車人數、缺維生素B2會致癌、紅衣女子幫砍價被騙50萬上吊自殺、吃活蝌蚪可以治病和人造假雞蛋流入市場等。
  • 吉林高校辦「美麗化學展」 破解與吃相關的謠言
    吉林高校辦「美麗化學展」 破解與吃相關的謠言 2018-10-24  在現場,有大學生邊演示邊對參觀者解釋說,謠言所說的「假雞蛋」其實是橡皮蛋,但橡皮蛋其實只是「不合格」的雞蛋,並非人工製造的「假雞蛋」。大學生在做「泡麵的秘密」實驗 孫博妍 攝  據介紹,橡皮蛋的最常見成因是飼料中的棉酚含量過高,棉酚來自飼料中添加的棉籽餅,低含量的棉酚並不會影響雞和雞蛋的食用安全。  方便麵有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