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大研發新型環保吸附劑可使海水淡化更高效省電
中澳學者合作研發出一種新型環保吸附劑,或將為未來開發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術提供一種新思路。8月10日23時,國際頂尖學術雜誌《自然》旗下的子刊《自然·可持續發展》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這種新型環保吸附劑由廈大環境與生態學院副教授區然雯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教授王煥庭合作研發。該吸附劑藉由光亮的調節,不僅可以快速吸附水中的鹽離子從而獲得淡水,還能將吸附的這些鹽離子成功析出從而使得吸附劑可以循環使用。據介紹,鹹水脫鹽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但現有的脫鹽技術存在著二次汙染或能耗較高的問題。
-
中澳學者研發出新型環保吸附劑 或為海水淡化提供新思路
央廣網廈門8月11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李靜 諸姮)中澳學者近期合作研發出一種新型環保吸附劑,藉由光亮的調節,不僅可以快速吸附水中的鹽離子從而獲得淡水,還能將吸附的這些鹽離子成功析出從而使得吸附劑可以循環使用。這一成果或將為未來開發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術提供一種新思路。
-
中澳學者合作研發新型「綠色」吸附劑 或為海水淡化技術提供新思路
中新社廈門8月11日電 (李靜 諸姮)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11日披露說,該院副教授區然雯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教授王煥庭近期合作研發出一種新型環保吸附劑,這一成果或將為未來開發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術提供一種新思路。該研究成果已於北京時間8月10日23時,在國際頂尖學術雜誌《自然》旗下的子刊《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在線發表。
-
新型海水淡化「綠色」吸附劑面世
海水鹹水脫鹽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但現有利用吸附劑脫鹽方法,存在著二次汙染或能耗較高的問題。8月10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發展》發表的一項成果,將為未來開發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術提供一種新思路。
-
廈大學生團隊創造奇蹟!他們研製吸附劑,吸走海水鹽分輕鬆變淡水
然而海水淡化的成本非常高,不是普通人能夠用得起的,因此如何讓低成本地讓鹹水脫鹽成為一道難題。根據報導,近日廈門大學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在《自然·可持續發展》上發表了一篇最新研究論文。
-
廈大學生團隊創造奇蹟!成功研製新型吸附劑,吸出海水鹽分變淡水
熱蒸餾指的是海水煮沸之後進行濃縮蒸發,從中析出鹽晶體,這也是最傳統的脫鹽法了,因此也被稱為「熱法脫鹽」;反滲透指的是將海水置於高壓環境中進行壓縮,再用過濾膜對高壓處理後的海水進行過濾,俗稱「膜法脫鹽」。兩種脫鹽方法都得到了不錯的淡化效果,但是這一過程,耗費了大量的能量和資金,因此,這並不是最好的脫鹽方法,科學家們也努力尋找更好的脫鹽方法。
-
新型吸附劑或為海水淡化提供新思路
聊點科技【新型吸附劑或為海水淡化提供新思路】近期,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的區然雯副教授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王煥庭教授合作研發出一種新型環保吸附劑,藉由光亮的調節,不僅可以快速吸附水中的鹽離子從而獲得淡水,還能將吸附的這些鹽離子成功析出從而使得吸附劑可以循環使用。這一成果或將為未來開發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術提供一種新思路。
-
廈門大學:「綠色」吸附劑 為海水淡化提供新思路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熊杰 通訊員 李靜 諸姮)最近,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的副教授區然雯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教授王煥庭合作研發出一種新型環保吸附劑,其藉助光亮的調節,可以快速吸附水中的鹽離子,從而獲得淡水。這種吸附劑還能將吸附的鹽離子析出,從而使得吸附劑可以循環使用。這一成果或將為未來開發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技術提供一種新思路。
-
海水淡化產能提升顯著 反滲透技術應用成熟,海水淡化,水處理-環保...
海水淡化產業向好,大規模海水淡化廠推動了整體市場的增長。 近日,GWI聯手IDA發布全球脫鹽年鑑,梳理了全球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領域的項目開發商排名TOP 20——2009年到2020年,以及2019年到2020年,並得出了以上結論。
-
研製出特殊吸附劑,吸走海水鹽分輕鬆變淡水
簡單來說,這種特殊的吸附劑或許能夠在海水淡化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團隊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種可以在不同光度下呈現不同離子狀態的物質,名為「螺吡喃」,於是科研人員便通過這種物質的特殊性質研發出了上面所提到的特殊吸附劑。
-
納米木膜淡化海水 或可成為新一代海水淡化「神器」
,可淡化海水。」    近期,國外一所大學的研究者們,成功地用木材製成了一種厚度為0.5毫米的超薄過濾膜——納米木膜,來淡化海水、淨化水質。相對於傳統的海水淡化技術,此法不僅節能環保,而且造價低廉,或可代替市場上廣泛使用的由石油衍生的塑料過濾膜,成為新一代海水淡化的「神器」。
-
海水淡化膜的高效清洗方法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可用於清潔海水淡化膜的可去除塗層。這種無毒塗層可以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品,替代用於清洗海水淡化反滲透系統的有害化學品。反滲透海水淡化過程是利用壓力將海水通過半透膜過濾,從而生產出新鮮的飲用水。
-
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可更好淡化海水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3日在《自然·納米技術》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的一種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能更高效地過濾海水中的鹽,未來在海水淡化產業中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氧化石墨烯薄膜在氣體分離和水處理方面已經展示了很大的應用潛力,但現有的這類薄膜還無法適應海水淡化工藝要求。
-
如何高效實現海水淡化,從此不再「望洋興嘆」?
這個任務看起來非常艱巨,而Danfoss,一家總部位於丹麥的創新工程技術公司,業務範圍涵蓋基礎設施和食品供應,以及能源效率和環保解決方案等,憑藉其關鍵的海水淡化產品直面這一挑戰。該公司正與ADI合作,利用ADI突破性的狀態監控技術,以節能高效的方式為亟需水資源的地區提供淡水。
-
科學家研發新型綠色塗層 可使海水淡化技術效率翻倍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雖然反滲透是一種相對節能的海水淡化方式,但長期以來,由於生物淤積問題,其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近期,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科學家們研發了一種新的膜塗層,可以前所未有地解決生物汙垢問題。簡單地說,反滲透就是利用高壓迫使海水通過半透膜。
-
不用電只用二氧化碳淡化海水的尖端技術
哥本哈根大學的一位化學家發明了一種尖端綠色技術,利用二氧化碳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只需幾分鐘,且無需電力。全世界有8億多人無法獲得足夠的清潔飲用水。據聯合國稱,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3億。由於海水已經是世界上許多地方的重要飲用水來源,因此尋找更智能的海水淡化工藝的需求與日俱增。
-
澳大利亞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實現「海水直飲」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日前宣布,該校研究人員和國際同行開發出一種新型鹹水淡化技術,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將海水等鹹水轉化成飲用水,並在陽光照射後重複使用相關材料。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可持續發展》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將聚螺吡喃丙烯酸酯加入一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孔隙中,得到一種名為PSP-MIL-53的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在30分鐘內將海水等鹹水中的鹽分及有害顆粒吸附出來,使水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飲用水安全標準。
-
高效完備的海水淡化高壓反滲透方案
將豐富、廉價並可再生的苦鹹水和海水淨化後變為可飲用水可以極大程度上解決生存危機,而丹佛斯APP軸向柱塞泵以低成本並可靠的提供高壓,它們當之無愧地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小型海水反滲透裝置的核心。」 另外,Linnig先生也強調,「丹佛斯一貫注重統一的品牌形象。上海國際水展上丹佛斯產品已經參展了許多年,而今年才正式以丹佛斯大紅色形象展出,秉承了企業對技術革新和業務拓展蓬勃躍動的核心理念。」
-
全信股份:收購常康環保 海水淡化空間廣闊
近年來, 公司在保持線纜類產品競爭優勢的同時,通過自身研發及外延併購,逐步形成了覆蓋「光、電、熱」多點位的軍工大傳輸業務布局。 收購常康環保,海水淡化與島礁防衛空間廣闊: 公司將以現金加定增方式收購新三板公司常康環保,將業務範圍延伸至海水淡化領域。常康環保為海軍淡水設備細分領域龍頭,其反滲透法海水淡化技術在我國海島海水淡化應用中應用廣泛。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作為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於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提供飲用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3萬多座,海水淡化作為淡水資源的替代與增量技術,愈來愈受到世界上許多沿海國家的重視。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