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乾旱、海平面上升……熟悉的家園成為一片荒蕪,人們被迫離開,拖家帶口,顛沛流離,天下之大,無以為家,不知將蜷縮於異地他鄉哪個悽涼角落……這群因氣候變化而被迫離開家園的人被稱為「氣候移民」。
世界銀行估計,到2050年,由於海平面上升、乾旱和極端天氣的影響,至少還會有1.43億來自中東撒哈拉以南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流動。
家園被淹,何處容身——木工馬努的故事
馬努清楚地記得三年前他離開沿海的孟加拉國,試圖在歐洲開始新生活時所面臨的嚴峻形勢。 這位45歲的木工是他所在的南亞國家數百萬人中的一員,多年來,他們適應了季節性洪水,隨著季節的變化,潮水漲潮時,他們進出自己的家園。 但是近年來,不斷上升的海平面沒有消退,當對他的船隻至關重要的樹木在不斷上升的海面下消失時,馬努失去了他的家,他的財產,最終失去了他的生計。
2016年,馬努前往義大利尋求庇護,但很可能得不到批准。 他在接受《每日野獸》採訪時說: 「這個程序甚至沒有一個類別可以申請對氣候變化的保護。
不公平的世界——為何罪責由弱者承擔?
環境正義基金會的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史蒂夫 · 特倫特告訴《每日野獸》 ,較為貧窮的社區,首先受到影響的是那些最不能緩解全球變暖影響的社區。
特倫特表示: 「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佔全球總量的一小部分,富裕國家從我們對碳的依賴中獲得的好處也少得多,但這些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正遭受著氣候危機最嚴重的影響。」 「今年夏天,整個印度的村莊都被遺棄了,只剩下病人和老人,整個國家都在50攝氏度(122華氏度)的高溫下烘烤。 目前在巴哈馬群島,颶風多裡安過後的死亡人數預計將大幅上升。」
特倫特指出,1850年至2011年間,全球40%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自歐盟。 他說: 「然而,在一個不公正的世界上,99% 的與天氣有關的災難造成的死亡發生在世界上50個最不發達國家。——佔全球碳排放量不到1% 的國家。」
物價的難民將成為新的世界性挑戰
世界銀行的氣候科學家、移民專家和統計研究人員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描繪了一幅可怕的畫面,這幅畫面近乎「世界末日」。
世界銀行(World Bank)首席環境專家坎塔 庫馬裡 裡高德(Kanta Kumari Rigaud)撰寫了這份報告。
他表示,諸如乾旱或洪水導致農作物歉收之類的事件,將迫使人們首先在國境內遷徙。 大多數人將從農村進入城市地區,但這種人口流入將造成新的貧困集中,並導致人們開始跨越國界。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報告建議,許多城市地區及其周邊地區需要為人口的湧入做好準備,改善住房和交通基礎設施,提供社會服務和就業機會。
如果管理得當,移民可能在一些面臨人口減少的地區創造「積極的勢頭」。 但在其他情況下,它只會給已經不堪重負的系統增加額外負擔。
看看最近與氣候變化關係相對較小的全球移民危機,以及這些危機動搖發達國家的方式。
2015年,一百萬難民湧入歐洲,其中大部分來自飽受戰爭蹂躪的敘利亞,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歐洲仇外極右勢力的興起。
試圖通過墨西哥抵達美國的中美洲人面臨著一堵象徵性的,或許很快就會形成的現實的牆。 逃離緬甸部族間戰爭的羅辛亞人遭遇了自大屠殺以來最可惡的侵犯人權行為。
迄今為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逃離戰爭和貧困,試圖通過義大利抵達歐洲,但遭遇了嚴厲的政策和關閉的港口,但只有一小部分人逃離氣候變化的影響。
聯合國難民署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乾旱加劇了安全問題,人們紛紛逃往衣索比亞。 然後,許多人將試圖前往歐洲。
這些無辜難民難道就應該承擔這樣無情的命運嗎?
這一問題關乎家園的淪喪,也關乎環境正義;關乎移民,也關乎整個世界。
文/齊臻熹
圖/網絡
【DAILY MEDIA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