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後1.43億氣候移民,我們距「世界末日」有多遠?

2020-12-06 騰訊網

洪澇、乾旱、海平面上升……熟悉的家園成為一片荒蕪,人們被迫離開,拖家帶口,顛沛流離,天下之大,無以為家,不知將蜷縮於異地他鄉哪個悽涼角落……這群因氣候變化而被迫離開家園的人被稱為「氣候移民」。

世界銀行估計,到2050年,由於海平面上升、乾旱和極端天氣的影響,至少還會有1.43億來自中東撒哈拉以南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流動。

家園被淹,何處容身——木工馬努的故事

馬努清楚地記得三年前他離開沿海的孟加拉國,試圖在歐洲開始新生活時所面臨的嚴峻形勢。 這位45歲的木工是他所在的南亞國家數百萬人中的一員,多年來,他們適應了季節性洪水,隨著季節的變化,潮水漲潮時,他們進出自己的家園。 但是近年來,不斷上升的海平面沒有消退,當對他的船隻至關重要的樹木在不斷上升的海面下消失時,馬努失去了他的家,他的財產,最終失去了他的生計。

2016年,馬努前往義大利尋求庇護,但很可能得不到批准。 他在接受《每日野獸》採訪時說: 「這個程序甚至沒有一個類別可以申請對氣候變化的保護。

不公平的世界——為何罪責由弱者承擔?

環境正義基金會的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史蒂夫 · 特倫特告訴《每日野獸》 ,較為貧窮的社區,首先受到影響的是那些最不能緩解全球變暖影響的社區。

特倫特表示: 「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佔全球總量的一小部分,富裕國家從我們對碳的依賴中獲得的好處也少得多,但這些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正遭受著氣候危機最嚴重的影響。」 「今年夏天,整個印度的村莊都被遺棄了,只剩下病人和老人,整個國家都在50攝氏度(122華氏度)的高溫下烘烤。 目前在巴哈馬群島,颶風多裡安過後的死亡人數預計將大幅上升。」

特倫特指出,1850年至2011年間,全球40%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自歐盟。 他說: 「然而,在一個不公正的世界上,99% 的與天氣有關的災難造成的死亡發生在世界上50個最不發達國家。——佔全球碳排放量不到1% 的國家。」

物價的難民將成為新的世界性挑戰

世界銀行的氣候科學家、移民專家和統計研究人員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描繪了一幅可怕的畫面,這幅畫面近乎「世界末日」。

世界銀行(World Bank)首席環境專家坎塔 庫馬裡 裡高德(Kanta Kumari Rigaud)撰寫了這份報告。

他表示,諸如乾旱或洪水導致農作物歉收之類的事件,將迫使人們首先在國境內遷徙。 大多數人將從農村進入城市地區,但這種人口流入將造成新的貧困集中,並導致人們開始跨越國界。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報告建議,許多城市地區及其周邊地區需要為人口的湧入做好準備,改善住房和交通基礎設施,提供社會服務和就業機會。

如果管理得當,移民可能在一些面臨人口減少的地區創造「積極的勢頭」。 但在其他情況下,它只會給已經不堪重負的系統增加額外負擔。

看看最近與氣候變化關係相對較小的全球移民危機,以及這些危機動搖發達國家的方式。

2015年,一百萬難民湧入歐洲,其中大部分來自飽受戰爭蹂躪的敘利亞,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歐洲仇外極右勢力的興起。

試圖通過墨西哥抵達美國的中美洲人面臨著一堵象徵性的,或許很快就會形成的現實的牆。 逃離緬甸部族間戰爭的羅辛亞人遭遇了自大屠殺以來最可惡的侵犯人權行為。

迄今為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逃離戰爭和貧困,試圖通過義大利抵達歐洲,但遭遇了嚴厲的政策和關閉的港口,但只有一小部分人逃離氣候變化的影響。

聯合國難民署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乾旱加劇了安全問題,人們紛紛逃往衣索比亞。 然後,許多人將試圖前往歐洲。

這些無辜難民難道就應該承擔這樣無情的命運嗎?

這一問題關乎家園的淪喪,也關乎環境正義;關乎移民,也關乎整個世界。

文/齊臻熹

圖/網絡

【DAILY MEDIA出品】

相關焦點

  • 2020年世界末日鍾撥至距午夜100秒
    世界末日鍾是一虛構鐘面,由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脅的程度——午夜12時整象徵核戰爆發,雜誌社因應世界局勢將分針撥前或撥後,以此提醒各界正視問題。
  • 末日時鐘警告的"世界末日"離我們有多近?
    世界末日離我們還有多遠呢?根據末日時鐘的顯示只有兩分鐘了,什麼是末日時鐘呢?&34;是由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的,以&34;作為核戰爆發的標準,被用來形象的象徵人類受世界級核戰爭威脅的程度。在1947年首次設立時,&34;被設定為11時53分。兩年後當蘇聯試爆第一顆原子彈成功時,時鐘被調近到11時57分。
  • 距世界末日還剩3分鐘?科學家們設定的「末日之鐘」是怎麼回事
    距末日僅有三分鐘!前兩天,美國負責管理「末日之鐘」的科學家組織宣布了這一消息:今年「末日之鐘」仍保持在11時57分,如果午夜時分象徵著世界災難末日的話,我們離它就只有3分鐘了,這意味著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保持在冷戰高峰期以來的最高水平。1947年,當時冷戰的陰影籠罩世界。
  • 「末日時鐘」被撥快30秒 距離末日僅剩2分鐘
    2018年1月25上午,原子科學家公報將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調到了接近午夜的時間,警告世界說,2018年將會是一場災難。科學家們指出,日益增長的核威脅、氣候變化以及對政治機構缺乏信任,導致末日時鐘再度撥快30秒,距世界末日僅剩2分鐘。
  • 「世界末日」還有1分40秒到來?末日時鐘再次撥快,人類該警醒了
    傳說中的世界末日,已經爽約了好幾次。1999年沒有發生,2012年沒有發生,人類似乎越來越不相信這個說法了。但就在上個月,美國的「末日時鐘」再次被撥快,距離世界末日的「零點」還剩100秒,也就是1分40秒。
  • 「世界末日」還有1分40秒到來?末日時鐘再次撥快,人類該警醒了
    傳說中的世界末日,已經爽約了好幾次。1999年沒有發生,2012年沒有發生,人類似乎越來越不相信這個說法了。但就在上個月,美國的「末日時鐘」再次被撥快,距離世界末日的「零點」還剩100秒,也就是1分40秒。
  • 末日鍾即將敲響?科學家再次將末日鐘調快,距零點僅剩100秒
    世界末日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我們生活的地球到底有多不安全?相信大部分人都曾經思考過這種問題。從院線上映的各種災難片,到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各種自然災害的新聞,再到切身體會到的氣候變化,都讓我們深深地為地球母親擔心,也有了深深的危機感。那麼,地球的末日到底會來嗎?我們到底安全嗎?
  • 「世界末日鍾」的19次撥動
    本報特約撰稿 韓曉星1月14日晚,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通過網絡轉播,見證了設在美國的「世界末日鍾」的第19次調整——向回撥動1分鐘。在這舉世聞名的「世界末日鍾」上,人類距離代表「末日」的零時還有6分鐘之遙。本報上期「趣新聞」版對此進行報導後,一些讀者對文中提到的該鐘時間的歷次調整表示好奇。現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 如果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為啥我們活到了2020年?
    第五個太陽紀將會在2012年12月21日發生,屆時人類會遭遇全球災難,因此被稱為「2012世界末日說」。更有一些電影人士,為了追求票房,將其拍攝了一部災難片《2012》。現在我們知道了,2012年並不是世界末日,因為我們已經完好無損地活到了2020年。
  • 末日時鐘:人類距「毀滅」剩2分鐘 與川普有關?
    末日時鐘:人類距「毀滅」剩2分鐘 與川普有關?本月24日,《原子科學家公報》進行了一年一度的「末日時鐘」報時,今年「末日時鐘」上的時間顯示為11點58分,距離「世界末日」降臨僅差2分鐘。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1月25日,美國華盛頓,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表示將象徵核戰威脅的「末日時鐘」撥快30秒,距離午夜只剩2分鐘。
  • 距末日還剩3分鐘?末日之鐘是怎麼回事
    《原子彈科學家公告》說,「世界局勢充滿毀滅陰影,但仍有進展給持續的灰暗帶來些許亮色」。  自從2015年1月以來,「末日之鐘」的時間一直停留在距離午夜3分鐘的位置。  1947年,當冷戰的陰影逐漸籠罩世界,《原子彈科學家公告》宣布設置一座象徵性的「末日之鐘」,並將時間設在11:53分,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威脅的程度:指針越接近午夜零時,人類因核戰爆發而毀滅的可能就越大。
  • 世界末日鍾:我們正處於1947年以來最危險的時期?
    這是根據世界末日鐘上的顯示,末日鍾是1947年由《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ces)發明的一種裝置,用來示意我們離人類終結的大災難有多遠。時鐘從晚上11點53分開始計時,多年來,隨著全球形勢的惡化或改善,指針會前進或後退。
  • 末日時鐘警示-2020年,距離末日還剩100秒
    但是,就在今年的1月23日,末日時鐘再度被撥快20秒,我們距世界末日僅僅只有100秒。 回顧一下2020年,這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澳洲森林大火燒了四個月之久。2020年1月3號伊朗的少將被暗殺,美伊關係不斷的升。菲律賓火山爆發,至今萬人撤離。東非遭遇25年來最嚴重的火災。加拿大遭遇暴風雪。全球各地都在發生地震。1月25號,土耳其六點八級地震,1月28號,古巴七點七級地震。1月30號,中國西藏三點四級2月1號,日本東京五點二級地震。
  • 「末日之鐘」撥快2分鐘
    警告1  人類處於最危險時期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1947年設立了「末日之鐘」,致力於研究人為因素對於人類文明生存的威脅。  本月12日,《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預告說,他們計劃在17日調整象徵世界距離核毀滅危險遠近的「末日之鐘」。
  • 末日時鐘警示-2020年,距離末日還剩100秒
    但是,就在今年的1月23日,末日時鐘再度被撥快20秒,我們距世界末日僅僅只有100秒。2020年1月3號伊朗的少將被暗殺,美伊關係不斷的升。菲律賓火山爆發,至今萬人撤離。東非遭遇25年來最嚴重的火災。加拿大遭遇暴風雪。全球各地都在發生地震。1月25號,土耳其六點八級地震,1月28號,古巴七點七級地震。1月30號,中國西藏三點四級2月1號,日本東京五點二級地震。2月1號,中國新疆三點七級地震和2月3號中國四川五點一級地震...
  • 一光年有多遠?步行需要2.25億年!從恐龍誕生走到今天!
    那麼一光年到底有多遠呢?光速約為每秒30萬千米,1光年約為94605億千米.火箭的速度每秒4.5千米,大概也需要3萬年才能走到。最快的美國X-43飛機,速度達到每小時1萬千米,一光年也需要108000年才能飛到。
  • 科學家再調「末日之鐘」(圖)
    「末日之鐘」設立近60年來,它一直警示世界距離毀滅的遠近,時鐘上的午夜零時,意味著毀滅時刻。管理時鐘的科學家組織1月17日把分針撥快2分鐘,指準錶盤距離零時5分鐘的位置。  這份聲明說,氣候變化構成的威脅「接近核武器威脅的可怕水平」,這種威脅的效果「也許在短期內不如核爆炸造成的毀滅那樣強烈」,但在「今後30年或40年的氣候變化可能對人類賴以生存的棲息地造成急劇傷害」。
  • 宇宙中的時間單位動則上億,那一億年有多長?一光年有多遠?
    首先得弄清一件事: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是光以30萬公裡每秒的速度運行一年後抵達的距離。一光年有多遠?一億年有多久?如果按照人類平均年齡70歲來記的話,也就是70年,那麼一億年就是1 428 571代人。注意,這個數據是根據人活到70歲死去的那一瞬間產生下一代來計算的,也就是將這麼多代人的年齡豎著加起來,才是一億年。
  • 15位諾獎得主發出末日警告!
    神州日知 祗舍人類距離末日還有多遠?自古就有種種說法,但是,每次,仿佛末日來臨,但是,還是沒有來。不過,現代人還是聰明些,這不,二次世界大戰,尤其是核武器產生以後,人類自我毀滅也是擺在眼前的現實了。1月25上午,《原子科學家公報》將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撥快了30秒,距離「午夜12時」僅剩2分鐘,是冷戰以來最危險的情況。
  • 1947年設置的世界末日鍾,被科學家再次調快,離末日100秒?
    筆者:三體-小遙上個世紀初期,愛因斯坦聯合數名科學家創辦了一份雜誌,創辦的初衷就是向人們傳播和平,並且在1947年設置了一個十分特殊的欄目——世界末日鍾。根據相關描述,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將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濃縮在一天的時間裡,那麼我們只剩下了最後7分鐘。不過這個時間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根據人類做出的各種行為決定分針順時針或逆時針輕微轉動。過去的幾十年裡,「末日時鐘」已經被撥動數次,分別受到了二戰結束、冷戰開始等時間段影響。不過進入21世紀後,分針很少再向前擺動,反而越來越接近0點,甚至只剩1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