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再調「末日之鐘」(圖)

2020-11-25 搜狐網

  「末日之鐘」設立近60年來,它一直警示世界距離毀滅的遠近,時鐘上的午夜零時,意味著毀滅時刻。管理時鐘的科學家組織1月17日把分針撥快2分鐘,指準錶盤距離零時5分鐘的位置。

  「末日之鐘」指針變化通常與核武器威脅相關,但這一次,科學家首次把全球變暖的危險與核威脅並列,警告人類面臨的威脅。

  人類處於10多年來最危險時期

  本月17日,《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在一場史無前例的越洋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把「末日之鐘」的時間從晚11時53分調至晚11時55分。

  新聞發布會在美國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和英國倫敦的英國皇家學會同時舉行。《原子科學家公報》執行董事肯尼特·本尼迪克特女士在華盛頓會場宣讀了這份雜誌的聲明,英國理論物理學家、數學家史蒂芬·霍金則在倫敦會場通過語音合成器發表致辭。

  科學家警告毀滅性災難的源頭集中在兩點:核武器威脅和氣候變化對人類棲息地的破壞。

  這次「末日之鐘」經過調整後,指針處於冷戰以來距離午夜零時最近的位置。換句話說,就是警告人們,人類已經處於10多年來的最危險時期。

  霍金提醒公眾警惕

  聲明警告,如今的核武器,每一件的破壞力都比投向廣島的那顆原子彈要強8到40倍,當時的核爆炸殺死了10萬人、毀滅一座城市,如今50件核武器可以殺死兩億人。

  這份聲明說,氣候變化構成的威脅「接近核武器威脅的可怕水平」,這種威脅的效果「也許在短期內不如核爆炸造成的毀滅那樣強烈」,但在「今後30年或40年的氣候變化可能對人類賴以生存的棲息地造成急劇傷害」。

  霍金說:「作為科學家,我們了解核武器的威脅及其毀滅性後果,我們也正在了解,人類活動和技術正以各種方式影響著氣候,可能對地球生命造成永久性變化……有一種共識,我們正在使氣候變糟,這會產生災難性後果,儘管這種威脅目前不如核武器可怕,但從長遠看,我們視它為一種嚴重威脅。」

  時鐘幾度調整

  ▼美國1953年試爆第一顆氫彈後,《原子科學家公報》把「末日之鐘」調整至晚11時58分,為迄今指針最接近零時的一次。

  ▼冷戰結束後,「末日之鐘」調整到11時43分,是距零時最遠的一次。

  ▼印度、巴基斯坦1998年相繼進行核試驗,致使科學家把「末日之鐘」從晚11時46分撥至11時51分。

  ▼上一次調整是在2002年,「末日之鐘」調至晚11時53分,原因是美國退出《反彈道飛彈條約》(《反導條約》)以及情報顯示恐怖分子正尋求核武器和生化武器。

  「末日之鐘」來歷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1947年設立了「末日之鐘」。這個雜誌最初創立於1945年,當時這本刊物只是一群擔心世界爆發核戰爭的物理學家的業務通訊,但逐漸發展成集合一批科學家的組織,致力於研究人為因素對於人類文明生存的威脅。「末日之鐘」錶盤上只有4個圓點,劃分從晚11時45分至零時之間的15分鐘。「末日之鐘」最初設定在零時差7分,近60年指針一共調整了18次。 莊北寧(新華社專稿)

  字體顯示:大 中 小 列印

相關焦點

  • 美科學家將「末日之鐘」調快2分鐘
    「末日之鐘」如今距離午夜只有3分針,這是因為隨著全球氣候持續變暖以及全世界的核武器儲備越來越多,導致「發生全球性災難的可能性變得非常的高」。  「在2015年,不受控制的氣候變化,全球核武器的現代化以及龐大的核武庫帶來的特別和不可否認的威脅將持續存在於人類社會。」該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世界各國領導人未能採取足夠迅速以及規模的行動保護公民免受潛在災難的威脅。
  • 今年「末日鍾」再被調整,距離末日還剩100秒?
    「末日鍾」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其作用就是顯示世界受到核威脅的程度。即:指針越是靠近午夜零時,人類距離核戰爭越近,等午夜零時的時候核戰爭便會爆發。他設立之初,指針就被調整在,距離零時七分鐘的位置,也就是說,一開始我們距離核戰爭,最長時間也只有七分鐘。自「末日鍾」設立以來,已經被調整了24次。
  • 科學家撥快「末日之鐘」兩分鐘
    據新華社電「末日之鐘」設立近60年來,它一直警示世界距離毀滅的遠近,時鐘上的午夜零時,意味著毀滅時刻。管理時鐘的科學家組織17日把分針撥快2分鐘,指準錶盤距離零時5分鐘的位置。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1947年設立了「末日之鐘」。
  • 「末日之鐘」撥快2分鐘
    警告1  人類處於最危險時期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1947年設立了「末日之鐘」,致力於研究人為因素對於人類文明生存的威脅。  本月12日,《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預告說,他們計劃在17日調整象徵世界距離核毀滅危險遠近的「末日之鐘」。
  • 「末日之鐘」被撥至歷史最高風險水平
    新華社華盛頓1月25日電(記者 周舟 林小春)由於全球面臨多種風險,一個科學家組織25日把「末日之鐘」撥快30秒,距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僅剩2分鐘。這是「末日之鐘」設立以來被撥至歷史最高風險水平,此前在美國試爆第一顆氫彈後在1953年也曾調至這個水平。
  • 科學家撥快"末日之鐘" 核武器威脅加劇
    1月1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執行主任肯尼特·本尼迪克特為撥快後的「末日之鐘」揭幕   「末日之鐘」設立近60年來,它一直警示著世界距離毀滅的遠近,時鐘上的午夜零時管理時鐘的科學家組織17日把分針撥快2分鐘,指準錶盤距離零時5分鐘的位置。  「末日之鐘」指針變化通常與核武器威脅相關。但這一次,科學家首次把全球變暖的危險與核威脅並列,警告人類面臨的威脅。  越洋發布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1947年設立了「末日之鐘」。
  • 核問題與氣候變化讓「末日之鐘」最接近午夜
    新華社華盛頓1月23日電(記者周舟)由於核問題、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影響,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23日把「末日之鐘」撥快20秒,距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僅剩100秒。這是「末日之鐘」設立以來的最高風險水平。《原子科學家公報》由研製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美國科學家於1945年創辦。
  • 美科學家將「末日之鐘」撥快1分鐘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導 據新華社電,美國雜誌《原子科學家公報》的科學家委員會10日宣布把「末日之鐘」撥快1分鐘,距離象徵世界災難末日的午夜時分僅剩5分鐘。參與研製世界第一枚原子彈的美國科學家1945年創辦《原子科學家公報》,主旨是反對使用核武器。
  • 「末日之鐘」接近午夜 距離世界末日僅2.5分鐘
    標誌人類危機的"末日鍾"撥快半分鐘,距離象徵人類滅亡的午夜12時,只有兩分半鐘,是1953年以來最接近"人類終結"。設立"末日鍾"的芝加哥《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簡稱BAS)周四(26日)發出警告,美國新總統川普的言論,加上"全球安全面貌日益黑暗",使世界變得更加不安全,因此將象徵性的"末日鍾"(Doomsday Clock)調快30秒,距離世界毀滅來臨的午夜更近了,只剩下2.5分鐘。
  • 距世界末日還剩3分鐘?科學家們設定的「末日之鐘」是怎麼回事
    前兩天,美國負責管理「末日之鐘」的科學家組織宣布了這一消息:今年「末日之鐘」仍保持在11時57分,如果午夜時分象徵著世界災難末日的話,我們離它就只有3分鐘了,這意味著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保持在冷戰高峰期以來的最高水平。1947年,當時冷戰的陰影籠罩世界。
  • 「末日之鐘」被回撥一分鐘
    新華社華盛頓1月17日電 鑑於人類近年來在應對核威脅和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努力,科學家最近決定將「末日之鐘」回撥1分鐘。
  • 差點敲響的「末日之鐘」
    為什麼叫「末日之鐘」呢?原來,這是美國一家雜誌社旨在反對核戰爭,警示核戰爭將會給世界帶來末日而設立的鐘。這家名為《原子科學家公報》的雜誌,是參與研製第一顆原子彈研究開發的美國科學家們於1945年創辦的。這些科學家雖然成功研製了第一顆原子彈,但是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大多數科學家反對將核武器用於戰爭。
  • 1947年設置的世界末日鍾,被科學家再次調快,離末日100秒?
    筆者:三體-小遙上個世紀初期,愛因斯坦聯合數名科學家創辦了一份雜誌,創辦的初衷就是向人們傳播和平,並且在1947年設置了一個十分特殊的欄目——世界末日鍾。實際上,這個鐘並不存在實體,是科學家特意設置的虛構物體,並不受到人們傳統思維中的時鐘概念限制,所以沒有任何刻度,科學家會根據每年地球上發生的各種大事來判斷人類文明何時會走向終點。這聽起來十分詭異,不過為了讓大部分人理解,科學家還是為其設置了時針和分針,並且將時間定格在零點之前7分鐘。
  • 世界末日之鐘被撥快,人類差五分鐘「熱到毀滅」
    60歲的愛因斯坦給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寫信時可能想不到,在他建議趕緊研究原子彈後,他的徒子徒孫們除了為SCI奮鬥、提防徒弟讚美師娘的日常,還要為一口鐘牽腸掛肚,忙到頭禿。 這口鐘叫末日之鐘。
  • 「末日鍾」再撥快!離象徵「末日」還剩100秒 (1/3)
    「末日鍾」再撥快! 當地時間1月23日,科學家警告稱,地球正在越來越接近「災難」。《原子科學家公報》將其象徵性的「世界末日鍾」的指針移近午夜,科學家稱,現在離「末日」還剩100秒。據報導,世界末日鍾是一虛構鐘面,由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脅的程度:12時整象徵核戰爆發。
  • 距末日還剩3分鐘?末日之鐘是怎麼回事
    》雜誌在華盛頓宣布,標誌人類遭受毀滅威脅程度的「末日之鐘」時間不變,如今的時間仍為11:57分。  《原子彈科學家公告》說,「世界局勢充滿毀滅陰影,但仍有進展給持續的灰暗帶來些許亮色」。  自從2015年1月以來,「末日之鐘」的時間一直停留在距離午夜3分鐘的位置。
  • 「距離末日只差100秒」?世界末日鍾設立70年來調整了26次
    1945年,參與研製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的一些科學家,還有17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創辦了一份《原子科學家公報》,旨在反對使用核武器。1947年,世界末日鍾第一次出現在 《原子科學家公報》上,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脅的程度:12時整象徵核戰爆發,雜誌社根據世界局勢將分針撥前或撥後,以此提醒各界正視問題。
  • 「距離末日只差100秒」?世界末日鍾設立70年來調整了26次
    1945年,參與研製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的一些科學家,還有17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創辦了一份《原子科學家公報》,旨在反對使用核武器。1947年,世界末日鍾第一次出現在 《原子科學家公報》上,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脅的程度:12時整象徵核戰爆發,雜誌社根據世界局勢將分針撥前或撥後,以此提醒各界正視問題。
  • 「末日鍾」撥快20秒,到設立以來最接近世界末日點
    據新華社消息,由於核問題、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影響,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23日把「末日之鐘」撥快20秒,距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僅剩100秒。這是「末日之鐘」設立以來的最高風險水平。《原子科學家公報》由研製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美國科學家於1945年創辦。這家雜誌於1947年設立「末日之鐘」,由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科學家和政策專家負責調整,指針越靠近午夜,表明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威脅越大,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威脅人類文明的諸多重大問題。
  • 「末日鍾」再撥快,離象徵末日僅剩100秒
    為了警示人類,「世界末日」時鐘也出現了,而現在,這個時鐘,再次出現了新的變化。據英國《每日星報》1月28日報導,目前,全球新冠確診數已破億,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一年後,世界末日時鐘已經被重置,時間已經變成距離午夜12點前的100秒。也就是意味著,人們離象徵末日僅剩下1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