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月17日電 鑑於人類近年來在應對核威脅和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努力,科學家最近決定將「末日之鐘」回撥1分鐘。
負責管理「末日之鐘」的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日前發表聲明說,世界有核國家近年來實現了廣泛合作,削減核武器並確保核武器原料安全;同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也開展了空前的合作。
負責調整「末日之鐘」的科學家委員會說,根據這些重要進展,他們決定將「末日之鐘」的指針回撥1分鐘。調整後,時鐘顯示的時間是23時54分,距離「末日之鐘」零時還剩6分鐘。
背景資料
「末日之鐘」
新華社華盛頓1月17日電研製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的美國科學家於1945年創辦《原子科學家公報》,主旨是反對使用核武器。1947年,這家雜誌設置了「末日之鐘」,旨在警示人類文明面臨核等重大威脅,以引起人們對地球與人類生存問題的關注。
這個「警世鐘」只在錶盤左上方15分鐘內有刻度,零時即代表「世界末日」,指針越靠近零時,表明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威脅越大。
包括19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科學家委員會負責評估人類文明受到的威脅程度,並據此調整「末日之鐘」的指針。
截至目前,「末日之鐘」距離零時最近的一次出現在1953年。當時美國試爆了第一顆氫彈,此鍾指示的時間隨即被調整為23時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