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銀行,性格測試不合格被淘汰:不科學!

2021-01-10 騰訊網
再神乎其神的性格測試,結果也僅有參考意義

說到性格測試,每個人都不陌生。「什麼樣的人是最適合你的另一半」「測測你最真實的性格」「你性格中的潛在危機是什麼」 ……在網際網路時代,隨便一搜,五花八門的性格測試就會湧到你面前。

性格測試種類太多,網友不夠用了

性格、心理測試在心理學上叫「心理測量(psychometrics)」。現代心理測量起源於19世紀末,目的是通過科學、標準的測量工具對人的特定素質進行測評和分析。到了今天,各類性格測試已達上百種,怎麼判斷這些性格測試靠不靠譜呢?

除了看它們的理論基礎是否科學,最主要的就是看它們的信度和效度如何。先強行科普一下這兩個概念:

所謂信度,簡單來說就是測試工具要有一致性。如尺子是測量身高的工具,不管是今天量,還是明天量;不管是你來量,還是我來量,量某個東西的結果都應是一樣的。結果差距太大,說明尺子信度太差,該被扔掉。

所謂效度,就是工具測量出來的東西是否有效,能否預測重要的結果。因為一個測評光有信度是不夠的,比如星座的信度極高——一個人只要知道你的出生日期,就可以準確知道你的星座。但問題是星座測量得再準確也無用,因為星座的效度不行——跟人的性格、命運等等沒什麼關係。(心理學者、談判專家王崇巍)

有學者指出,從信度和效度上看,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性格測試大多不靠譜。如著名的邁爾斯—布裡格斯類型指標(MBTI),這套性格測評是由凱薩琳·布裡格斯母女參考瑞士精神分析學家卡爾·榮格的理論設計出來的,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成百上千萬人參與了此項測試,至今擁躉甚眾。

然而,很多心理學家都認為MBTI不靠譜:榮格是早期的心理學家,他的理論本身爭議很大;MBTI理論中,評價人的個性有4個維度——內向型-外向型、直覺型-實感型、知覺型-判斷型和思考型-情感型。所有人在每個維度上都是非此即彼,這種二分法太過簡單。

有研究顯示,進行MBTI測試,即使是在短時間(如5周)後重新測試,也會有50%的人得出不同的結果;而且很多人會有一兩個維度處於中間值附近,一兩道測試題的答案不同,整個結果就不同了。

面對心理學界的強烈質疑,邁爾斯·布裡格斯基金會也不得不表示,慎將MBTI測試用於「招聘或就業」。

目前,心理學界比較認可的是基於「大五」人格理論(The Five-Factor Model,包括開放性、責任心、外傾性、宜人性、情緒穩定性)的性格測試,不過依然有學者覺得「大五」人格測試信度和效度不夠高,國外版本也不太適合中國人。

學者王崇巍認為,雖然「大五」人格有認可度,但過分相信大五人格測驗仍然是危險的。還以尺子為例,用它來測量身高的誤差是很小的,用數字來說可以輕鬆達到0.99(1.00是滿分,代表沒有誤差)甚至更高,因此可以信任。而人格測量的信度極少能達到0.90。所以,即使是「大五」人格測驗的結果,也應作為選拔人才的參考指標,不能作為主要指標。

性格測試大多不靠譜,為啥依然很流行

性格測試不靠譜的原因,不難理解。性格測試需要心理學、腦科學等學科的不斷進步,這些學科進展慢,就沒法提供科學的理論基礎,性格測試要測量的對象又是最複雜的人類,一個人做題時的情景,最近的經歷,測試時有無壓力,都可能導致選擇不同。

更悲催的是,任何心理測試都有施測成本。理論上,測試題目越多,結果越客觀準確。但現實中,測試必須要考慮被測試者的耐心,測試的經濟性和可行性等因素——題目數量會被控制,一些題目甚至被降維到迫選題(即使同意多個選項,也必須選一個答案)。測試的信度和效度自然會更低。

既然性格測試大多不靠譜,為何性格測試,尤其是求職性格測試依然很流行(有數據顯示,不靠譜的MBTI每年被應用200萬次)?

對企業來說,面對眾多的求職者,通過性格測試刷掉一批人非常划算。性格測試可以在網上進行,不需要人監督,選拔成本比增加人手面試低得多。知名大企業都搞性格測試,自己也搞,不僅「高大上」,也能顯示公司對招聘重視。

人山人海的招聘會

對人力資源部門來說,如何從眾多求職者中,找到最合適的人選對企業至關重要。這類有深遠影響,又充滿不確定性的決策被稱為高賭注(high-stake)決策。為了做好決策,自然需要更多、更準確的信息——性格測試總會提供一些信息。

一些國外學者還尖刻地指出,人力資源部門會全力避免代價高昂的僱傭失誤,人格測試既是一種篩選機制,又是推卸責任的手段。

性格測試也早已不是心理學的小遊戲,而變成了一個產業,在美國已形成了約5億美元的市場,每年增長率在10%~15%。一個產業一旦形成,就會有自己的利益。從業者能獲得高額回報,相關企業能不斷擴展業務,他們又怎會願意承認心理測評沒啥用呢?

以MBTI測試為例,即使受到心理學家的強烈質疑,邁爾斯·布裡格斯基金會的主席彼得·邁爾斯依然堅持發展母親的理論體系,強調邁爾斯·布裡格斯模型最重要的貢獻在於「人類取得的成功源自有效的認識和正確的決策」這一理念。

企業有進行性格測試的自由,但它不能成為就業歧視的藉口

如上文所說,雖然性格測試大都不靠譜,但一些基於心理學進步形成的性格測試,選拔人才時有參考意義。企業通過遠程性格測試和電腦評分,能擴大選拔範圍,減少招聘開支,從這個角度看,性格測試並非一無是處。

因此,進行性格測試,既是企業的權利,又是企業的自由。

不過,對於性格測試的結果,企業應有更客觀的認識。首先,人的性格基本上是正態分布的,大部分都更接近中等外向,中等親和,中等盡責,極端者是極少數。

其次,即使是高信度的心理測驗,由於一家公司測試的題目數量有限,在網上也會有各種「筆經」,應聘者有造假的空間。所以說,性格測試的結果應與面談結合,求職者是否合適,應由面試官作出判斷。

回到此次事件,銀行作為招聘方,並將性格測試結果作為錄取的重要依據,那也應當知道性格檢測的信度不足,系統也可能誤判,銀行看到「高風險」的結果,應主動告知應聘者,安排時間重測,而不是等媒體曝光了才有反應。

更重要的是,性格測試不能成為就業歧視的工具。有論者指出,性格測試這種與客觀能力無關的主觀測試,應儘量前置,不應放到最後,以免留下暗箱操作的空間。同時,面對一些企業奇葩的就業歧視,如血型歧視、左撇子歧視、星座歧視、屬相歧視等,我國也應儘快完善就業歧視法規,給求職者一個通暢的權利救濟通道。

對求職者來說,既可以借鑑前人經驗,投僱主所好,也可以合理表現真我。畢竟,性格測試不可怕,任何測試結果,也決定不了一個人的將來;一家以性格測試為唯一選拔依據的企業,錯過也不值得可惜。

相關焦點

  • 研究生考銀行最後環節被拒:機器人性格測試不適合
    考生:一路過關斬將收到擬錄取通知簡訊小鑫(化名)是江西財經大學在讀研三研究生,從本科到研究生,都是學習會計專業。去年12月3日,她參加了江西省農業發展銀行組織的校園招聘,順利通過筆試。當月,小鑫再次順利通過招聘方組織的面試,她自認對答如流,表現優秀。
  • 2019銀行校園招聘性格測試考情及備考指導
    2019銀行校園招聘性格測試考情及備考指導 2018-09-02 17:25:00| 2019山東銀行秋招火熱來襲,針對各位考生比較關注的2019銀行秋季校園招聘筆試備考階段的相關事宜,今天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給大家帶來
  • PDP性格測試:一個不太積極的測試結果,卻激發了兒子的小宇宙
    最近一期講的是性格與孩子成長的內在規律。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正確認識孩子的性格,理解不同性格之間的差異,能夠更好地引領孩子揚長避短,少走彎路,成長得更優秀。課程主要使用的性格測評工具是全球知名的PDP性格測試(行為特質動態衡量系統Professional Dyna-Metric Programs)。PDP根據人的天生特質,將人群分為五種類型:支配型、外向型、耐心型、精確型、整合型。
  • 銀行招聘考試太難遭吐槽,網友:懷疑自己在考中科院……
    這條熱搜下,不少考生吐槽,「懷疑自己在考中科院」。中國銀行的筆試題到底有多難?據媒體報導,有參加了考試的考生表示,考題要求40鍾內要完成英語30道單選和5篇長閱讀,每個閱讀5個選擇。「然後還有三層矩陣、粒子的靜態能源公式、不定積分、高等數學、太陽系天體運動原理、原子什麼量子數、什麼洛朗級數展示、計算機題、線代,就差醫學沒考了。」
  • 想只談興趣就從事科研,說明你研究生階段的教育是不合格的
    前幾天一位同學找我談心,說到他現在對自己的研究課題不感興趣,從而對自己的整個科研生涯都不抱有任何的信心。相信有這種心態的同學不在少數,因為從本科生跨越到研究生,甚至從碩士生跨越到博士生,都有可能會出現這種研究課題不是自己興趣所在的情況。
  • 沒通過英語六級的研究生大有人在?研究生:正常人誰過六級,太難
    沒通過英語六級的研究生大有人在?研究生:正常人誰過六級!現在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最頻繁的考試是什麼?這四年來,每年都有很多大學生參加四六級考試,對於碩士研究生來說,是什麼樣的體驗呢?下面小編帶你去看看沒考過四六級的研究生。
  • 學霸英語四級581分,六級估分低不想考:考過六級,增加五點優勢
    英語四六級考試結束之後,一位英語四級581分的同學認為,自己四級輕鬆過,沒想到六級考試,寫譯部分塗改有些多,不整潔,極限估分只有120分:寫譯都給這麼低的分,聽力發揮也不好,六級英語基本是「沒有希望合格,下次不想考了。」那麼,考英語六級非常重要嗎?考過六級,可以增加哪些優勢?
  • 20個去華為面試的人,17個都敗在性格測試上
    而秋招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好不容易過了網申、筆試、面試,最終卻掛在了性格測試上。HR一個電話,輕描淡寫的一句「對不起,你的性格與本公司不太契合」像極了愛情。最近在職場論壇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員工去華為面試,談完薪資很開心,以為被錄用,結果因為性格測試被淘汰,還以為聽錯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大學英語六級在香港不吃香 考不考自己說了算
    而在2015年以前,如果內地學生CET6(英語六級考試)不低於430分或者公共英語五級寫作和口語都通過,也可以具備申請資格。   同樣,香港大學也在其官網明示,要求申請者的語言證明為託福、雅思,且成績一直要求較高,明年的規定是託福80分以上,雅思6.0分以上。目前香港大學在內地招收2015年研究生的報名申請已啟動,並將持續到12月1日。預計研究生的面試將於明年1月展開。
  • 備考高效規劃,上海高中合格考和等級考區別有多大,哪個是重點?
    所以合格考非常重要,大家都必須合格! 不過,合格考是有多次考試機會的,如果第一次考試不合格,也可以參加補考,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6門科目合格性考試成績不合格的高中在籍學生可在獲得成績後2年內(休學學生的休學期不計算在內)參加該科目合格性考試補考,與每年度該科目合格性考試同時進行。
  • 逸立學院深度:華為招聘的性格測試,有何通關秘籍
    第一次,中學的時候去跟心儀的小女孩告白,結果被告知,對不起,你是個好人,但是我們性格不合適。第二次,去參加大廠的面試。過了一面、二面、千軍萬馬殺出來後,卻被告知,性格測試沒過。於是百思不得其解,這跟被發「好人卡」有什麼區別,江山易改本性難易,我性格怎麼改?這是在逗我嗎?1什麼是性格測試想要知道自己為何被刷,就必須了解性格測試,目前市場上的性格測試有以下幾種類型。九型人格 在英文中稱為 Enneagram 。
  • 連掛兩次華為性格測試,我性格就那麼差嗎?丨性格測評要怎麼準備
    "我是不是不適宜工作啊,難道我是只適合讀書不適合工作嗎?""實在是讓人懷疑人生,我專業能力真的沒問題啊......"既然不少同學都為之困擾,那麼,今天就來說一下性格測試吧~為什麼企業都喜歡性格測評?1俗話說得好,企業越大,事兒越多。
  • 我不是學霸,憑什麼跨校考研考上南京大學研究生第一名?
    南大作為一個實力強勢的985,考研難度不小。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除了醫學,學科評價都是A,全國排名第六。其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159個,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類別25個。全日制招生規模約5400人,全校擬接收全日制推免生約百分之50左右,錄取人數以教育部最終下達計劃為準。專碩相對推免會比較少一點,基本上出去推免招生人數在3000人左右。學校整體報錄比接近10:1,競爭非常激烈。
  • 論文不合格要退學?教育部又有新通知,研究生將迎來「壞消息」
    針對研究生有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變化一:擴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研究生的隊伍中共有兩類,一類是全日制研究生一類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這跟大學是否是全日制有著很大的原因,不同類別的研究生是有著區別的,各大院校一般招收的都是全日制的研究生。
  • 研究生畢業後,為什麼多數人寧願當大學輔導員,也不去考公務員?
    研究生在畢業之後,大多數人都有這麼一個想法,那就是寧願去大學當副輔導員,也不願意去報考公務員,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公務員不好嗎?研究生不想考公務員的原因有哪些?1.並不代表研究生就一定能夠考上公務員,考研多數靠的是學識,而考公多數靠的是天意,兩者考試難度也是不同的,所以才會有很多學生寧願去當大學輔導員,也不去報考公務員。2.
  • 科學家的學歷通常是博士,但一些天才科學家卻連研究生都考不上
    其實,科學家需要博士的學歷並非一個硬指標上的要求,而是這個位置所需要的能力屬性確實非常高,可以說是對科學知識能力需求最高的一個位置稱呼了。當然,在你學歷非常低的情況下,只要你在某科學方面領域上達到精專的程度,你也是可以成為科學家的,但是這種可能很少,因為在科學上,對某方面的領域能有很精專的學識的,通常只有博士或者是研究生的水平的人才能達到。
  • 政策:什麼是合格考?等級考?對高考有何影響?
    前言:現在的學業水平考試分為等級考試與合格考試兩個部分,合格考不合格的科目不能參加等級考。對於所有在校省來說必須要重視,若是考生合格考沒有通過,是會影響高中畢業。所以說大家還是要將合格考加以重視起來。很多家長和學生對於合格考的各種細節還存在疑問,比如合格考試最終成績呈現是什麼?能不能補考?各科到底怎麼考?通過合格考難不難?這些問題都會在本文中一一解答。
  • 要學開車,先看看自己是不是色盲,測試不合格,你與駕照無緣了
    畢竟身邊的朋友都有了,面子上也過不去。不過,在買車之前,首先就得要駕照,沒有駕照上路,這個罪名可不輕。考過駕照的人都知道,想要考駕照體檢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畢竟,連紅綠燈都認不出,帶來多大的安全隱患,根據相關規定,色盲可是不允許領取駕照的。對於想要開車的朋友,先來看看自己是不是色盲,再決定去報名吧。否則,可就多跑路了。
  • 研究生畢業後多數選擇成為大學輔導員?不去考公務員的原因是什麼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析解讀,為什麼研究生畢業後大多數選擇成為大學輔導員並非考公務員,大學輔導員和公務員究竟有什麼區別,大學輔導員為什麼更受研究生們喜愛。 研究生為什麼不考公務員?
  •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被認可?來說說它的優勢與不足
    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作為國家政策支持的研究生教育,受到國內一部分學子的關注。而實際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受國家教育部認可,其教育教學形式比較正規。下邊本文針對該類型教育做以下解析。考生入學前須進行統一碩士研究生考試。考試合格後,大家在學校可享受與全日制同等的教學待遇。其讀研優勢如下:1、工作與讀研互不影響:非全日制讀研時間與全日制不在一塊。非全日制研究生通常在周末或國內法定節假日期間進行上課,與在職工作時間是錯開的。大家能在保證工作的同時,還能兼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