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運用海陸分布圖和相關數據,描述世界的海陸分布特點;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的名稱、分布及各州的分界線。
2.通過學習世界的海陸分布及七大洲,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動手能力、填圖識圖的能力。
3.通過對地球表面的認識,進一步認識我們生活的星球,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世界上海陸分布情況;七大洲的名稱識記和相對位置的空間關係
難點:七大洲的分界線和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播放紀錄片《從宇宙中看地球》,介紹蘇聯太空人在宇宙中看到地球的全貌以後,曾感嘆說人類把地球的名字取錯了,應該叫「水球」,因為地球上大部分地區被廣闊的海洋所覆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地球上海陸分布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海洋與陸地
【展示素材】地球儀
【教師活動】同學們來仔細觀察一下老師手中的地球儀。
【問題】
(1)世界上海洋和陸地那個面積更大?
(2)南、北半球相比那個半球陸地面積較大,陸地面積較大的半球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還是小?
(3)東、西半球相比那個半球陸地面積較大,陸地面積較大的半球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還是小?
(4)世界上海陸分布有什麼特點?
【學生活動】觀察地球儀,自主思考回答。
(1)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2)北半球陸地面積較大但是仍沒有海洋面積大。
(3)東半球陸地面積較大同樣沒有海洋面積大。
(4)第一,海洋彼此連成一片,陸地被海洋分割成許多大大小小的陸地;第二,陸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東半球比西半球多,海洋南半球比北半球多;西半球比東半球多;第三,無論怎樣劃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多於陸地。
【展示素材】世界海陸面積比較餅狀圖。
【教師總結】人們常說「七分海洋,三分陸地」,在地球上海洋面積約佔70.8%,陸地面積約佔29.2%。
2.七大洲
【教師活動】知道了地球上海洋與陸地的關係之後,我們先來學習一下地球上的陸地它是怎麼進行劃分的。老師手中現在有輪廓不同的多張紙片,下發給同學們。
【展示素材】世界七大洲分布圖。
【遊戲環節一】「猜猜我是誰」。學生根據拿到手的紙片對照世界七大洲分布圖,填寫自己手中的大洲的名稱,並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拿到的大洲名稱。
【教師活動】教師隨機說出大洲名稱。
【學生活動】拿到相應大洲的同學起立說出我是什麼洲。
【遊戲環節二】「看看誰最大」。學生通過裁剪,將自己手中的大洲輪廓細緻的剪下來,然後通過比較看看哪個大洲最大,哪個大洲最小。
【教師活動】老師叫出拿著不同大洲的七位學生,在講臺上以大洲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利自由排列,讓其他同學對照自己手中的大洲輪廓圖看看排列是否正確。
【學生活動】裁剪手中的大洲輪廓,比面積大小。
【教師總結】亞非南北美,南極歐大洋。
【遊戲環節三】「我旁邊有誰」學生根據手中拿到的大洲,對照世界七大洲分布圖看看自己臨近的大洲都有哪些?
【展示素材】世界七大洲分布圖。
【教師活動】自己臨近的大洲都有哪幾個呢?請在同學們中找出來。
【學生活動】說出自己臨近的大洲名稱同學名字。
【展示素材】世界地形圖。
【問題】在圖中找出自己所拿大洲和其他大洲的分界線。
【學生活動】觀察兩幅圖,對比,歸納總結。
【表格總結】
環節三:鞏固提高
完成課後活動,總結赤道橫穿哪幾個大洲的大陸。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學生回顧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
作業:繪製七大洲的輪廓圖,標註分界線。查閱四大洋的相關信息為下節課做準備。
四、板書設計
1元大禮包:教資認定寶典+99元普通話培訓+教招院長筆記+教招萬元課程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