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2020-11-25 華圖教師網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8-04-02 11:5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初中地理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海陸的變遷》。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先談談對教材的理解。《海陸的變遷》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主要講述了「滄海桑田」「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板塊的運動」三部分內容,重點讓學生體會地殼的變動、海平面的升降、人類活動造成海陸變遷的實例,板塊的運動使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本節內容是第一節《大洲和大洋》內容的延續和深化。學習本節內容可以讓學生認識全球的海陸面貌,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意識。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剛學習了「地球與地圖」和「大洲和大洋」的相關知識,對地球的形狀和海陸分布狀況有了一定的了解,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了必備的知識基礎。但是他們綜合分析、歸納總結能力還不夠強,地理探究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師採取自學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地理學習能力以及歸納、遷移的地理思維。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2.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係。同時也是本節課的重點。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理解板塊運動的基本觀點,培養科學的探究精神和創新實踐能力。

2.通過分析相關示意圖,培養讀圖能力、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時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大陸漂移學說——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變化,進行科學興趣、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養和追求真理的勇氣。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理解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難點:通過模擬實驗,理解火山、地震的發生原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地圖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講授法。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良好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求知慾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海洋變成陸地,陸地變成海洋的圖片,讓學生思考「滄海桑田」這一成語故事所表達的含義,從而引發對海陸變遷的思考,讓學生明白地球自形成以來,海陸變遷就一直在不斷的發生,由此引入新課——《海陸的變遷》。

環節二:啟發誘導——探求新知

接下來進入啟發誘導,探求新知的教學環節,我從總體把握知識,著重講解板塊運動的基本觀點以及與地震帶的關係。首先我會利用多媒體播放大陸漂移的視頻動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地球表面上的陸地和海洋處於不斷運動變化之中,也為後面學習板塊運動奠定基礎。接著我會多媒體展示《板塊示意圖》,引導學生了解六大板塊分別是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在認識了六大板塊之後,我會大屏幕展示《板塊示意圖》和《世界地形圖》,並提出兩個問題,一板塊之間是怎樣運動的?二板塊運動對地形有哪些影響?針對這兩個問題,我會採用小組合作探究展開教學,請同學們前後四人為一組,討論5分鐘,在同學們討論的過程中,提示學生結合圖例,觀察板塊交界地帶的箭頭,並及時予以點撥引導,討論結束後,在學生代表分享交流的基礎上,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張裂運動,易形成裂谷和海洋,比如說東非大裂谷、大西洋。碰撞運動,易形成山脈,比如喜馬拉雅山脈、科迪勒拉山系。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討論的方法,可以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對問題的鑽研精神並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地圖法,可以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體現地理學科的教學特色。

緊接著我會通過播放日本地震的視頻片段,並引導學生思考地震發生的原因是什麼?緊接著通過展示《板塊示意圖》和《世界火山地震帶分布圖》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分析理解,板塊內部比較穩定,而火山地震帶基本位於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例如,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

【設計意圖】以熱點視頻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對該知識點的理解。

環節三:鞏固提高

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本節所學知識,我設計一個活動「小小預言家」請學生結合六大板塊的示意圖,紅海和地中海的位置,預測地中海和紅海的未來發展趨勢。

環節四:小結作業

為了使學生更加系統、全面的認識本節課,我採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對本節課的知識滄海桑田、大陸漂移、板塊運動進行歸納和梳理,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力

為了拓展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我布置了如下作業:搜集本地海陸變遷的資料,寫一篇小報告。下節課分享交流。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要突出重點、難點,使學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海陸的變遷

一、大陸漂移學說

二、板塊的運動

1.名稱

2.運動

張裂——裂谷和海洋

碰撞——山脈

3.活動情況

責任編輯:大白

<上一頁1下一頁>

相關焦點

  • 2020山東教師招聘面試:《海陸的變遷》說課稿
    為了大家能夠更好的備戰山東教師招聘考試,中公教育小編特整理了山東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資料,今天給大家帶來:2020山東教師招聘面試:《海陸的變遷》說課稿,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預祝大家考試順利!
  • 《世界的海陸分布》說課稿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世界的海陸分布。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自然界的水循環》說課稿
    《自然界的水循環》說課稿一、說教材本次說課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這一節包含兩部分內容,即「相互聯繫的水體」和「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相互聯繫的水體」對水圈的構成、自然界中的各種水體之間的關係做了簡要介紹,為後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教材中首先給出水循環的概念,然後圍繞水循環示意圖,以海陸間循環為主,具體介紹了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本節課的內容,為學生學習後面的水的運動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 大洲和大洋 說課稿
    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的說課的課題是《大洲和大洋》第一課時。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首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4號考生,今天,我的說課的課題是《世界的氣候》第一課時。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首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 《珍珠鳥》說課稿
    《珍珠鳥》說課稿馮驥才的散文文筆優美,親切動人,常常出現在中小學的課本中。《珍珠鳥》這篇散文選自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是一篇記敘性散文,記敘了作者養育幾隻可愛珍珠鳥的經歷,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氛圍。中公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詳細的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 《唯物主義》說課稿
    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唯物主義》這一節課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說課稿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說課稿一、說教材《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4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的開篇內容,教材第一節先從宏觀和中觀的尺度闡述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當今全球海陸分布和地球的基本面貌,側重分析內、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表現形式以及對地表形態的影響,重點放在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的過程。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說課稿
    熱力環流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熱力環流》。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 《共價鍵》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說課對於廣大考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考生不清楚該圍繞哪些內容進行展開說課。今天,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於《共價鍵》的說課範例,希望能夠為各位考生的考前備考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共價鍵》說課稿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共價鍵》。
  •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第1課時)》說課稿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第1課時)》說課稿一、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在學習本節課內容之前,在本單元開始已經了解了自然界的水循環, 以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結束。受盛行風(低緯信風、中緯西風、極地東風、季風)地轉偏向力及海陸輪廓等的影響。自學洋流的形成,並對比「全球風帶和洋流模式圖」。當學生對比結束後,我將與學生一邊繪製簡圖,一邊分析洋流的成因(見插圖)。
  • 難點解析(3) 大洋的生成、消失與海陸變遷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初中地理寶典」關注我們~            大洋的生成、消失與海陸變遷  一.難點解析海陸變遷就是指海洋變成陸地、陸地變成海洋,即「滄海桑田」的變化。海陸變遷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
  • 初中地理《氣候基本特徵》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氣候的基本特徵》。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所以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高中地理說課稿:《2.4全球性大氣環流》
    高中地理說課稿:《2.4全球性大氣環流》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09 10:1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種子的萌發》說課稿
    《種子的萌發》說課稿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種子的萌發》,本節課我將以講什麼怎麼講以及為什麼這樣講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這七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首先,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 《氧化還原反應》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說課對於有廣大考生來說並不陌生,它是向考官表達傳遞自己的課程理念和設計思路的一種方式。以下為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的講師為大家提供的說課稿範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指導。《氧化還原反應》說課稿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氧化還原反應》第1課時的內容。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過渡:首先,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 2020山東教師招聘面試:大洲和大洋 說課稿
    為了大家能夠更好的備考2020教師招聘考試,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些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今天給大家帶來:2020山東教師招聘面試:大洲和大洋 說課稿公共基礎知識 | 專業基礎知識 | 面試指導 |每日一練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
  • 《自由落體運動》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自由落體運動》說課稿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本節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課程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這七個方面進行說課。為了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便於理解,我做出如下板書設計,這樣設計重點突出,一目了然,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以上就是《自由落體運動》說課稿,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說課稿可查看中公教師網-說課頻道。
  • 《周長》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以後的教師職業生涯中,大家都要經歷說課這個環節。
  • 《變色龍》說課稿
    《變色龍》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7-02-27 13:5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變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