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世界的海陸分布。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世界的海陸分布》是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主要介紹世界的海洋與陸地的概況。是學生在學習了《認識地球》的基礎上,初步認識世界海陸的分布和七大洲、四大洋分布。是前一節內容的拓展和延伸。同時也是以後世界地理等有關章節,解釋諸種地理現象分布的關鍵知識的準備階段,是世界地理知識系統的重要板塊和初中地理的重點內容。它既是學好世界地理的基礎,又是學習世界地理所必需具備的知識。學好本節有助於學生學習七年級上冊其它章節和七年級下冊的世界分區地理。對本節內容掌握程度、理解程度、應用程度,將直接影響世界人口、氣候、國家等有關內容的學習和運用。所以這一節的內容顯得十分重要。
二、說學情
【過渡句】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
本節是學生進入中學後,首次接觸世界地理內容,對一切新事物還很新鮮,學習積極性還很高,要注重學習方法的講解。主要是再讀圖、繪圖、地名記憶等方面加以引導,使學生對運用地圖形成初步的認識,可運用多媒體課件、掛圖、板圖等形式教學,加強學生對地圖的感性認識,充分體現地理課的教學特色,在學法指導上,讓學生通過「看、畫、剪、拼」地圖,了解和熟悉大洲、大洋的相對位置和輪廓。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運用海陸分布圖和相關數據,描述世界的海陸分布特點;通過讀圖掌握世界七大洲的名稱、分布及各州的分界線。
2.通過學習世界的海陸分布及七大洲,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動手能力、填圖識圖的能力。
3.通過對地球表面的認識,進一步認識我們生活的星球,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確定,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世界上海陸分布情況;七大洲的名稱識記和相對位置的空間關係
難點:七大洲的分界線和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
五、說教學方法
【過渡句】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地圖法、創設情景法。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播放紀錄片《從宇宙中看地球》,介紹蘇聯太空人在宇宙中看到地球的全貌以後,曾感嘆說人類把地球的名字取錯了,應該叫「水球」,因為地球上大部分地區被廣闊的海洋所覆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地球上海陸分布的實際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宇宙的視角,宏觀的觀察地球,讓學生們在腦海中有整體印象,通過視頻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教學
1.海洋與陸地
首先,老師通過讓學生們觀察地球儀去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世界上海洋和陸地那個面積更大?
(2)南、北半球相比那個半球陸地面積較大,陸地面積較大的半球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還是小?
(3)東、西半球相比那個半球陸地面積較大,陸地面積較大的半球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還是小?
(4)世界上海陸分布有什麼特點。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得出答案:
(1)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2)北半球陸地面積較大但是仍沒有海洋面積大。
(3)東半球陸地面積較大同樣沒有海洋面積大。
(4)第一,海洋彼此連成一片,陸地被海洋分割成許多大大小小的陸地;第二,陸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東半球比西半球多,海洋南半球比北半球多;西半球比東半球多;第三,無論怎樣劃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多於陸地。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狀況,根據「海陸面積比較餅狀圖」進一步做總結:人們常說「七分海洋,三分陸地」,在地球上海洋面積約佔70.8%,陸地面積約佔29.2%。
【設計意圖】學生先自己觀察,之後拋出問題。學生通過問題自我歸納總結出本節課的知識要點相對而言就比較容易。
2.七大洲
在這部分,我會通過三個小遊戲來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七大洲。整個環節藉助世界七大洲分布圖以及地形圖幫助學生學習。
遊戲環節一:「猜猜我是誰」。學生根據拿到手的紙片對照世界七大洲分布圖,填寫自己手中的大洲的名稱,並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拿到的大洲名稱。之後教師隨機說出大洲名稱。拿到相應大洲的同學起立說出我是什麼洲。
遊戲環節二:「看看誰最大」。學生通過裁剪,將自己手中的大洲輪廓細緻的剪下來,然後通過比較看看哪個大洲最大,哪個大洲最小。老師叫出拿著不同大洲的七位學生,在講臺上以大洲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利自由排列,讓其他同學對照自己手中的大洲輪廓圖看看排列是否正確。教師相應總結,給出記憶口訣「亞非南北美,南極歐大洋」。
遊戲環節三:「我旁邊有誰」學生根據手中拿到的大洲,對照世界七大洲分布圖看看自己臨近的大洲都有哪些?請在同學們中找出來。並說出自己臨近的大洲名稱同學名字。
與此同時藉助「世界地形圖」,讓同學們在圖中找出自己所拿大洲和其他大洲的分界線,最後老師給出表格讓同學們進行填寫,共同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三個遊戲,創設請進,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用遊戲學習知識,真正的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習的主體,而且通過表格總結,對比學習加深記憶。
環節三:鞏固提高
這個環節,我會讓同學們去完成課後活動題,通過活動題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知識點,並從中得出新知,總結赤道橫穿哪幾個大洲的大陸。
【設計意圖】靈活運用教材的課後活動,既溫習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又發散思維完成知識建構。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學生回顧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
作業:繪製七大洲的輪廓圖,標註分界線。查閱四大洋的相關信息為下節課做準備。
【設計意圖】學生以回答問題的形式進行總結課堂知識,不僅能夠對於本節課所學的零散知識點進行整理,而且能夠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我也能夠把握自己的教學目標完成情況,布置搜集資料的作業不僅能夠使學生在課後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的知識,而且能夠擴大學生的眼界,增長見識。
七、說板書設計
為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比較注重直觀、系統。我採用的是提綱式的板書,它能夠體現我的教學意圖、落實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更好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老師!
1元大禮包:教資認定寶典+99元普通話培訓+教招院長筆記+教招萬元課程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秘籍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