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起源於外太空?相比其他假說,似乎這個更靠譜

2020-09-29 幻之獅

提到生命的起源,相信很多朋友會想到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種會進化這一點兒不假,但是一個物種想要完全進化成另外一個物種這是極其困難的,即便能夠成功也需要非常非常漫長的演化過程。


咱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前年的時候,美國的一個由100多位世界跨國頂尖的科學家組成的基因研究項目組公布了他們的最新發現。他們通過對地球上10萬種生物,以及美國國家基因銀行裡的500萬個DNA斷片進行研究後發現,地球上90%的生物其實都是在10~20萬年前的某一個時間突然出現的。

突然出現!這完全有悖生物學的最最最基礎的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至少在物種多樣性上來說就直接K.O.掉了進化而來的可能性,因為很顯然,短時間內進化出大批的物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麼,生命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生命起源的方式是不是對物種的多樣性已經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呢?

其實,關於生命起源的假說有很多,包括起源於地球、起源於外星文明和起源於外太空,當然也包括神創論。不過今天,咱們只從科學的角度探討生命起源的問題,神創論咱們就不做討論了,而且筆者一直認為所謂的「神」和外星文明就是一碼事兒。咱們今天主要討論一下生命到底是起源於地球還是外太空這兩類假說。

我們知道,地球形成之初是沒有有機物存在了,但是如果在地球的原始狀態下能夠自然形成一些構成生物的有機物,那麼地球就有可能在自然的條件下產生生命。


為此,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實驗,這就是著名的米勒-尤裡實驗。實驗通過模擬地球上當時的環境、物質和氣候環境成功產生了能夠構成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的胺基酸、糖類和脂類等有機化合物。

由此可見,在自然條件下,當時的地球是有可能產生有機物、進而產生生命的。不過從有機物到生命物質其實還有很大的跨度,更何況這個實驗後來一直遭受質疑,是因為實驗本身模擬的地球環境可能跟當時真實的情況有差別,所以不足以證明一定能夠產生有機物。

此外,這個實驗所產生的胺基酸中,左式胺基酸和右式胺基酸的數量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實際的生命體內卻全部是由左式胺基酸組成,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當時形成生命物質的胺基酸可能並不是通過這種方式產生的,而是通過其他的渠道,並且這個渠道形成的胺基酸大部分或者全部是左式胺基酸。


說到這,可能有朋友想到了彗星、隕石或者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了生命物質。的確,在咱們的欄目中咱們不止一次提到過這個假說,而且科學界也正在研究這種可能性。

雖然此前的幾次關於彗星或者隕石中發現生命物質的說法都屢遭質疑,但是NASA的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還是比較有可信性的。比如,咱們之前提到過的,人類發射到太空的探測器在彗星或者小行星上已經探測到了有機化合物存在的證據。

除此之外,NASA位於馬裡蘭州的研究中心在分析一塊隕石樣本時發現了胺基酸,並且左式胺基酸佔據絕大多數。這就給生命起源於外太空提供了可能性。


既然胺基酸可能來自於隕石、彗星這樣的載體,那麼會不會其他生命物質乃至微生物也是直接來自於這些載體呢?

提到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說地球上的一些生物在極端的太空環境或者暴露在高空強紫外線下依然能夠存活的現象。比如,咱們之前提到過的水熊蟲,暴露在外太空極端的環境下轉了一圈,回到地球依然活著。再比如,一些微生物也已經證明能夠在太空這樣的極端環境下生活。而這些生物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能力,很可能跟它們身體中的源自外太空的基因有關。

為了證明這種可能性,科學家們對星際空間進行了觀測和研究。發現了非常豐富的大分子物質,包括多環芳烴和布基球。

熟悉化學的朋友應該知道,多環芳烴的結構是比較穩定的。而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推測,這種物質可能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的幾十億年就出現了。也就是說,宇宙空間中的多環芳烴很可能在太陽系形成之前就已經普遍存在了。


在2012年的9月,NASA在加州的實驗室,通過模星際空間的物質和環境做了一個實驗。這雖然是一個模擬實驗,但是基於NASA此前的觀測數據和精密計算,所以其精準度應該還是比較高的。

當然,實驗中的物質環境包含咱們上面提到的這兩種物質,同時還模擬了星際空間的溫度以及紫外線條件,看看他們在相互作用中會發生什麼。結果非常驚人,多環芳烴這樣穩定的物質竟然可以在如此極端的情況下發生化學變化,並且是向著生成胺基酸和核苷酸的方向變化。

我們知道,胺基酸是形成蛋白質的材料,而核苷酸就是形成DNA和RNA這樣遺傳物質的材料,這就是說在宇宙空間中就可以直接生成生命物質。


更進一步,散落在宇宙空間中的那些彗星、隕石和小行星們,很可能在穿梭於宇宙空間的時候帶上了這些生命物質在宇宙和星球之間擴散,從而起到了像宇宙之中播撒生命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生命是否起源於外太空?進化論的解釋真的正確麼?答案顛覆認知
    也就是說,從這個角度來看,地球自身都是起源於外太空的,人又如何能倖免呢?所以說,生命起源於外太空也沒有什麼毛病。但如果我們在細想一下,就會發現生命的存在的基礎是有機物,我們都是碳基生命。那有機物是咋來的呢?上世紀50年代,有個叫做米勒的科學家和他的同事一起做了一個著名的米勒實驗。
  • 生命起源於「原始湯」?
    因為原始生命起源於38億年前,地球經歷滄海桑田的變化,能夠提供研究意義的化石基本都風化沉積變質了。    多年來科學家通過不斷的研究,提出了包括「原始湯」起源說、海底熱液起源說、黏土起源說等眾多假說。其中,地球生命起源於海洋一直是科學界的主流看法。
  • 地球生命可能起源於外太空彗星,所以人類是外星人?你怎麼看?
    如果你非要這麼理解,確實有這種可能性,這涉及到地球生命起源問題! 關於地球生命起源,主要有兩個觀點。第一,生命起源於地球自身,海洋下面的火山口有豐富的能量,有機物能夠經過漫長的時間成為最原始的生命物質,或者在雷電的作用下,地球也可能產生最原始生命,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裡做過類似的實驗!
  • 地球生命起源於火星?
    過去早有人提出,地球生命可能起源於火星。那時是基於「生命能進化到今天這麼複雜的程度,地球年齡還不夠長」這一論據。現在,科學家又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同樣的觀點。「某個溫暖的小池塘」——1871年,達爾文給朋友寫信,描述他對地球生命誕生的搖籃的推測時,這樣寫道。
  • 地球生命多樣性或起源於外星,科學家外太空尋找磷元素
    磷元素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宇宙中幾乎所有的化學元素都在恆星內部形成,氫和氦除外。但是,有幾種化學元素是現代科學特別感興趣的。它們是碳,氮,氧,硫和磷。這是因為它們是我們星球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科學家發現地球生命多樣性起源於外星日本科學家近日發現,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磷含量急劇增加)的原因是起源於外星。過去,人們普遍認為,七億年前海洋中的磷很少,但是陸地上磷的含量很高。在700-800萬年前,由於風化和火山活動,磷進入了海洋並且促使了生物大量繁殖並且進化。
  • 美國科學家正在探討生命的起源,生命來源於外太空學說被追捧
    一項新發表的研究指出,一種細菌能夠在國際空間站外的太空中生存,這為生命可能從火星傳播開闢了可能性。 該研究發表在《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中,指出乾燥的Deinococcus細菌能夠在國際空間站(ISS)以外的太空實驗室外面的鋁板上生存三年。 它證明了「泛精子症」的概念,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外太空微生物的假說。
  • 地球生命真的起源於「RNA世界」嗎?
    地球生命的起源故事也許將被一項新研究改寫。近日,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中心的化學家們在《德國應用化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一種名為磷酸二胺(DAP)的簡單化合物在生命出現之前似乎就已經存在於地球上,它可以用化學方法將脫氧核糖核苷構建為原始的DNA鏈。
  • 生命起源於隕石?不,生命其實起源於巖漿活動
    當然,在民科版之外還有一個正經版本的地外起源說,它認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者是構成生命的有機物,是來自於其他星球或者是星際塵埃。注意,在這個科學版本的說法裡,並沒有外星人之類的存在,科學家們的觀點是微生物或者是最初形成生命的有機物來源於宇宙。不斷在隕石中發現的證據似乎也在印證著這一個說法。
  • 生命起源於隕石?不,生命其實起源於巖漿活動
    當然,在民科版之外還有一個正經版本的地外起源說,它認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者是構成生命的有機物,是來自於其他星球或者是星際塵埃。注意,在這個科學版本的說法裡,並沒有外星人之類的存在,科學家們的觀點是微生物或者是最初形成生命的有機物來源於宇宙。不斷在隕石中發現的證據似乎也在印證著這一個說法。
  • 研究發現章魚可能來自外太空
    為什麼生命會在這個時期集中的爆發呢?一直是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也就是說,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來源是外太空,而非地球本地。研究人員認為發生在5.4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也是外星生命介入的結果。外星細菌會在撞擊地球的流行中被釋放到地球的生態環境中,並且感染一群原始烏賊,並使它們進化成了現在的章魚。這一想法本質上是對「生源說」假說的重新構想。
  • 生命真起源於太空?國外科學實驗給出有力認證,對此你怎麼看?
    從現在的科學層面來看,多數人都站著了達爾文進化論一邊,認為我們的人類起源於生物進化。並提出生命的起源,來自於「海洋」,是一連串的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和其他含有生命信息的核酸的化學混合物的不斷自我進化過程。
  • 生命起源於水?答案可能沒那麼簡單
    在實驗室開展的實驗中,通過小心加熱簡單的碳基化學物質,把它們暴露在紫外線輻射中,並間歇性地將它們烘乾,Sutherland等科學家已經能生成DNA、蛋白質和細胞的其他關鍵組分。化學家還無法在模擬海水的環境下合成這麼多不同的生物分子。 新出現的證據讓許多研究人員拋棄了生命起源於海洋的假說,反而開始關注陸地環境,特別是那些乾濕交替的區域。
  • 淺談生命起源、研究思路和假說 古人原來這麼中二
    生命外來說這套假說有點意思,認為同樣是宇宙塵埃的地球,居然不長草!還得是天外飛來的種子,激活了地球的生命養殖力。這套理論也沒有解答小編的疑惑,外來的生命不是生命啊?所以生命到底是怎麼起源的?3. 自然發生說這假說從名字看起來似乎有那麼一點靠譜,但是——卻比天神下凡還要中二。
  • 6種生命起源理論,哪個更準確?
    關於生命起源的假說,其實說法特別多,我們可以按照時間線說一下,大概是5個假說和2個實驗。我們一個個來說: 自然發生論 這個理論認為,微生物是從沒有生命的無機物當中來的。
  • 生命起源畫上句號?日本科學家:可能來自太空,隕石撞擊形成元素
    而根據《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新論文指出,我們地球生命的起源可能是來自「外太空」,這可能對生命起源的爭議畫上「句號」。地球生命起源於外太空?這項研究報告是來自日本科學家給出的結論,是通過實驗模擬給出的結果。當然本身來說,在之前就存在一個假說,那就是最初的「生命之源」來自太空,隕石中存在胺基酸和其他生物分子也能證明這一點。
  • 地球生命或來自於太空?日本科學家通過實驗,間接證明了這個觀點
    但是隨著人類認知不斷地在提升,我們渴望著更科學的解釋人類起源問題我們可以把地球生命發展的階段簡單比喻成0至1,再到100。目前來看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只能解釋地球生物從1-100這個過程,它的前提是地球上已經出現了生命,這些生命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演化以及和生存環境的融合碰撞,發展到今天地球上出現了數百萬個物種。目前既有化石證據的支持,同時基因技術的發展,也當科學家從更本質的途徑上了解進化論。
  • 科學家提出新假說,外星生命像蒲公英一樣遍布宇宙,為什麼這麼說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在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因為只有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才能夠更好地了解自身,了解宇宙中是否還存在類似地球這樣的星球。從目前的太空探測情況來看,地球暫時是唯一一顆存在生命的星球,那麼地球生命從何起源呢?由於人類的歷史也只有短短的幾百萬年,因此只能通過研究而提出假說,也就是說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科學界就「地球生命起源何處」的問題提出了兩種主要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地球生命是內部和表面的環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命的形成對自然環境的要求很高,而且多少需要一些運氣,而這是其它星球所不具備的。
  • 癌症成因假說
    這個假說起源於更早的觀點:癌症起源於人體內的胚胎殘留組織,與胚胎發育殘留有關。雖然這個觀點並非正確,但是目前流行的幹細胞假說的鼻祖。米勒的學生魯道夫·魏爾嘯(RudolphVirchow,1821~1902)同樣是德國著名的病理學家,通過改進的顯微鏡觀察,他堅定地認為所有的細胞包括癌細胞,都源於其他細胞,而非胚基。
  • 太陽系有個地方可以證明,這個猜測是否正確
    之前我們一直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就是起源於地球,在地球上首先出現,並不受外界幹擾獨立進化,但這樣的想法又無法解釋以上兩個問題。然後融化甦醒,開始在地球上進化,這就解釋了生命起源、以及寒武紀生命大爆炸。雖然合乎邏輯,但是假說並不是真正的科學理論,因為沒有證據支持。
  • 科學家們地球上生命起源於海底火山口(圖)
    海底熱泉鳳凰科技訊北京時間2014年3月21日消息,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科學家們表示地球上的生命或可能起源於海底的火山口。  海底熱泉鳳凰科技訊北京時間2014年3月21日消息,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科學家們表示地球上的生命或可能起源於海底的火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