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
從二胎開放後,不少家庭成了「二胎家庭「,每天面對兩個娃,家長們會發現,倆孩子性格脾性可能完全不一樣。
俗話說的「老大憨,老二精,家家都有個壞老三」 。雖然沒有老三,但對老大和老二的總結好像很到位,老大總是被老二「欺負」。可是,為什麼老二總是比老大更聰明呢?
其實,細細的想一下,從懷孕到寶寶出生再到以後的養護,對待老大和老二的各個方面都不一樣。
在肚子裡:懷一胎和懷二胎區別明顯
1、周圍人對你「懷孕」的態度
第一次懷孕,周圍人都替你開心,高興的像自己懷孕一樣,各種恭喜和慶祝~
第二次懷孕時,大家好像「已經習慣了」,可能會來句「恭喜呀」,不過表情很輕描淡寫。
也有可能就是一個簡單的「哦~」,甚至還可能是句戳心的回覆「我看你是瘦不下來了」。
一句話丟來過,你瞬間心情五味雜陳……
2、你自己的態度
懷老大時,第一次懷孕,各種小心謹慎,每吃一樣食物都會先查查「懷孕後能不能吃xx」,每吃一頓都會各種組合營養、計算食量,就是要讓寶寶吃的健康健康、贏在起跑線上。
懷老二時,有過一次懷孕經驗了,就無所顧忌了「想吃什麼吃什麼、沒那麼多講究」。
3、老公及家人對你的態度
「你吃得好寶寶才能發育的好、你舒服了寶寶才能發育的好、你心情好寶寶才能發育的好……」,總之,你好寶寶才能發育的好!於是,懷老大時,享受了十個月「女王」般的待遇。
到了老二,全家人似乎都沒那麼「上心」了,不僅老公、公婆、自己的親爹親媽沒那麼重視了,自己也沒那麼重視了,每天做刷碗拖地照顧老大,真沒人管了,就算是孕婦,也什麼都能幹……
出生後:對娃的「重視度」也完全是兩個level
第一次當媽和第二次當媽的心情是不一樣的。
第一次更多的是期待和激動,因為充滿未知;
第二次當媽,已經有過一次經歷了,沒了那麼多熱情和心氣,會更接地氣,憧憬少了,各種「奶粉尿不溼玩具……」的實際問題考慮的多了,對老二的「重視度」似乎也沒那麼強了。
1、育兒觀念——母乳餵養
「都說母乳是最好的,我要努力當個「大奶牛」」 !老大出生後,會各種研究和請教,會想法設法的讓奶量更多一些,只要娃能吃飽,什麼脹奶痛、皸裂痛、下垂……統統都不是問題。
到老二時,雖然也深知母乳餵養好,嘴上也說給老二母乳餵養,但實際呢——順其自然,奶不夠吃不會想法設法的「催奶」,吃不飽就喝奶粉吧,喝奶粉也能長大。
2、育兒觀念——輔食添加
「上次聽講座,老師說了寶寶輔食選材要新鮮、要注意營養搭配,我很認同老師的說法,進入寶寶身體的每一樣食物都應該是最好的。」
於是,每天去超市搶一撥 新鮮食材,而且首選「有機區」;買回來也是「小鍋飯」,各種照著書、照著視頻,精細製作。
到老二吃輔食時,回想老大的輔食經歷,覺得「對自己要求太苛刻」了,回想自己一輩,小時候正常吃飯,不也挺健康、挺聰明的麼。
於是,想到啥給老二吃啥,看到冰箱還有啥給老二吃啥,老二吃的不亦樂乎……
3、育兒觀念-清潔衛生
「寶寶用的東西都要消毒」,養老大時,於是家裡買了各種消毒機,同時還要開水消毒、太陽下消毒……不消毒個三遍五遍,自己總不放心。
到了老二,佛系的很~遵循的原則是「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還經常覺得老二的各種「奇葩探索世界方式」好有趣,拍下來拍下來~
4、早期教育-選玩具
老大時,買玩具只有一個原則「只買貴的不不一定選對的」,一聽進口、沒有汙染、高品質、原木,眼不眨就買了。
到老二時,有了老大的經驗,發現自己掉了很多坑,選玩具的原則變成了「實惠和實用」,之前別人家孩子玩完的玩具看不上,到了老二覺得「別人家玩完的玩具咋就那麼香呢」。
5、早期教育-陪玩
老大時每天想的、說的最多的就是「不能」,手機不能看、電視不能看,對眼睛和視力不好;這個不能玩,不乾淨;那個不能碰,可能有危險……
每天 寶寶只能看著心痒痒的看著自己感興趣的「新鮮玩意」,卻玩一堆「媽媽認為有趣」的玩具。
到了老二,不僅電視成了「哄娃神器」,而且之前很多老大「不能玩、不能碰」的東西,老二每天玩的美哉美哉,還自己創新各種玩法。
6、早期教育-早教方式
一個孩子時,初當媽心氣也高,「我的娃要上最貴的早教班,還要學遊泳、學英語、學跳舞、學……」,於是娃一臉不情願的每天被安排的滿滿當當。
到了老二,細想老大上的早教機構,好像也沒學到啥,還不如自己隨時「現場教學」。
上超市拿起黃瓜告訴娃「這是黃瓜,綠色的黃瓜」,拿起西紅柿告訴娃「這是紅色,西紅柿」。
在家看到一張紙,順手拿起一盒彩筆,讓老二自己塗鴉,等玩的不耐煩時,拿這張紙三者兩折,變成一隻「小青蛙」,老二開心的「咯咯」笑。
7、早期教育-鼓勵
老大時,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覺得好欣慰啊,就算孩子用三塊積木搭一個火箭造型,都開心的不得了。
不僅自己開心,還喜歡向周圍人「炫耀」——看我娃搭的這個,太有型了,太棒了!心裡暗喜「我娃說不定是個天才呢」。
到了老二,見慣了孩子的「聰明勁」,對孩子的「要求」似乎提高了,就算老二真的用材料製作出一個小火箭,當娃「求誇讚」時,也是一臉的從容淡定,三言兩語、隨便應付。
8、生活-穿搭
老大時,不僅是「媽媽」,還是「寶寶的造型搭配師」,還沒出生就成天各種漂亮衣服,買買買!就像這些衣服不要錢似的。
到了老二,不僅是「媽媽」,還是個「懶媽媽」,就算家人提醒該給老二買衣服了,也是各種拖拖拉拉,等著老大的衣服替下來,給老二穿,有時自己都懷疑「老二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9、生活-生病
老大出生後,只要稍微有點吐奶、發熱,著急又慌張,仿佛天要塌下來一樣,必須得叫救護車,娃爸稍微有點答應的遲、動作慢,立馬原地炸毛!真是恨不得替娃生病!
到了老二,像變了人一樣,又仿佛不是「親媽」,不僅心理防備放寬不少,膽子也大了不少,也鎮定了不少。
10、第一天上學
老大要上幼兒園了,提前一年就開始張羅,提前半年開始緊張,開學前一天心情複雜到失眠。
第二天送娃去上學,娃自己開開心心的跟著老師進去,留下校門口的媽媽莫名失落、各種擔心。
到了老二,剛出生就開始盼著上幼兒園那一天的到來了,盼了三年終於盼到了,早早的把娃一送,叫上提前約好的姐妹,做美甲、吃美食……這麼重要的「解放日」,必須隆重慶祝!
【寫在最後】:
當了二胎媽媽,有沒有覺的描述就是你二胎日子的真實寫照呢?
其實,所謂的「老大憨老二精」,也並不真的就是老二要比老大聰明,都是同樣的基因生出的孩子,基本同等聰明。
只是有時候父母認為的「最好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並不一定是最好的。
而且有了老二後,對老大會更嚴厲些,會教老大照顧老二、呵護老二、讓著老二等,老大自然就慢慢變得乖巧懂事了。
其實,不管是老大還是老二,都應該順應孩子的發育特點和天性,理智的面對孩子的養育,才更好,也才會讓孩子更聰明!
你家是「老大憨老二精」嗎?來分享你家的二胎日常和二胎教育呀~
【註明:漫畫來源於「牛亂七八糟畫故事」】
相關閱讀推薦一:4個月寶寶發育得好不好?看這5個方面,都中說明發育的好
相關閱讀推薦二:太可愛!何雯娜趁女兒睡覺偷偷剪劉海!網友:每個媽都有託尼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