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 Quest 2是Facebook 於2019年推出的VR一體機Oculus Quest的迭代產品,這款新設備提供了更高的解析度和刷新率、更輕的整體重量以及更強大的Qualcomm Snapdragon XR2晶片組。
Quest 2已於10月13日正式發貨,在收到Quest 2的幾個小時後,日本Twitter用戶「 GOROman」就對設備進行了幾乎完全的拆解,顯示了頭顯的大部分內部構造,為人們展示了一些有趣的設計選擇,這些選擇似乎與舊版的Quest有所不同。
簡而言之,Quest一代開始看起來有點原始,它的焊錫絲、單根銅熱管和成品風扇單元看起來略顯粗糙,且布局在視覺上較為凌亂。
Oculus Quest一代內部拆解圖
而Quest 2的拆解展示出了許多如樂高結構一般簡潔的帶狀電纜和更密集的內部裝飾。
Oculus Quest 2卸下外殼後
在這張拆解圖像中,可以看到Quest 2頭顯的前罩已被卸下並露出了內部風扇罩。顯而易見,與一代相比,Quest 2的內部結構更為密集緊湊,可以看出Oculus已經縮減了幾乎所有能夠縮減的零部件以減少重量,此舉將Quest 2的重量從571克(20.1盎司)降低到503克(17.7盎司)。
卸下風扇罩和其下方的黑色塑料支架,即可看到一個向上延伸的風扇形散熱器。
這是在GOROman卸下主板左側之前的照片,一切零件布局都井然有序。
卸下散熱器後,我們現在可以看到Snapdragon XR2晶片上塗滿了導熱化合物,以確保晶片和散熱器之間有著良好的熱量傳遞。在左側,只能觀察到由SanDisk構建的頭顯內部存儲模塊。
這裡的一切設計都非常緊密,這可能是為了更好地利用風扇與散熱器的組合。去年Quest採用的是更分散的散熱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甚至沒有將晶片直接連接到散熱器。
Oculus Quest一代拆解圖
Quest一代的設備前部幾乎容納了所有零部件,其中約有15%的空間專用於散熱風扇,該風扇用於冷卻組件以及Snapdragon 835處理器。而從圖中可以看出,風扇似乎並沒有直接連接到散熱管或頭顯上的任何其他組件,從設計上來看風扇更像是一種通用的冷卻器,以使空氣在所有組件之間流動,顯然在頭顯前殼和織物部分之間留下的空隙是氣流的關鍵通道。
與Quest一代簡陋的散熱設計不同的是,完全卸下Quest 2的主板後,我們發現在EM防護罩上也增加了更多的散熱複合材料,這使其成為了被動式散熱片。
Oculus Quest 2卸下主板後的結構
接下來GOROman完全移除了EM防護罩,可以看出Quest 2實際上是一個像三明治那樣的三層結構,兩個夾在中間的單元為頭顯的外部傳感器提供了平臺。可以看到,組件四周有序分布了4個攝像頭,這用於位置追蹤、Passthrough和手部追蹤。攝像頭對於在頭顯和控制器上啟用6DOF追蹤至關重要。它們的視圖也會合併在一起,以允許在頭顯上使用Passthrough視覺模式,該模式可用於追蹤遊戲空間的邊界。
將其翻轉過來,可以看到顯示組件在EM防護罩的背面,該組件包括IPD開關機制和單個解析度近4K的 LCD顯示屏,這意味著Quest 2的屏幕為每隻眼睛都有效地提供了1832×1920解析度。
完成主要部分的拆卸後(可能此時已卸下一百萬個螺釘= =),讓我們看一下電池。Quest 2配備的是3640 mAh(14.0 Wh)鋰離子電池組,這與第一代Quest配置相同。
有趣的是,電池組實際上是拆卸頭顯時會看到的第一批產品之一,因為它夾在Quest 2的內膽和白色塑料外殼之間,這也是GOROman在重新組裝過程中需要擰緊的位置。
很高興在不需要破壞任何東西的情況下就能進入Quest 2的設備內部,並且只要有更換零件的經驗並且知道如何卸下零件,實際上就可以直接拆卸設備而無需拆焊。而BadVR的聯合創始人兼CTO Jad Meouchy在拆解Quest一代時,由於看不到明顯的螺釘,只能毫不客氣地將包裹在頭顯外部的織物結構切下來,才能繼續進行拆解工作。
但GOROman無法完成的事情之一就是拆解新的Touch控制器,儘管我們認為這款控制器與之前相比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拿到Quest 2,我們或許有機會看到更多大神對設備進行拆解並一探究竟。
總的來看,Quest 2在整體布局上要比初代Quest更為緊湊,通過縮減零部件,Facebook也成功讓新設備的重量和尺寸有所下降。在散熱方面,與一代相比Quest 2可謂是全新升級。除了專門的散熱設計之外,數層散熱塗料也能幫助設備進行更強地散熱,從而讓設備能夠更好運轉VR應用,為玩家提供優質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