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太空人 / 我們也可以成為自己小小世界的太空人

2021-02-15 FirefreeMoments


"Put some joy into the world let it marinate."

作者 | 一個喜歡美學的治癒系愛好者

更新時間 | 每周一19:23

本周主題 |「重啟好奇心」

你喜歡有星星的夜空嗎?

你想過探索宇宙相關嗎?

那你留意過穿著太空服的太空人嗎?

我想,其實我們是想注意的,但是生活中總有一些更迫切的事情搶走了我們的注意力,小的時候是考大學,長大後是就是赤裸裸的房車錢,大多數的我們總是不得不選擇投入安身立命的懷抱。

少量的閒暇還有各種電子和商家的覬覦,一不小心,我們就忘了,其實我們都曾是嚮往過星辰大海的~

我們似乎變成了擁有相同視角的人類,從此只看得見大眾和成功,看不見熱愛和星空。我們不快樂,但我們不說。

我們曾經仰望星空,思考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而現在我們只會低著頭,擔心如何在這片土地上活下去。

適者生存的法則驅使我們去討好這個世界,我們沒有勇氣質疑現行的標準,甚至沒有時間思考自己的使命。(當然,對有些人是沒必要)

於是,我們忘了,我們一直所擁有的選擇的能力、創造的能力!


就算無法親自探索我們頭頂上的天空,我們也能創造出屬於我們的小小世界。

//    創造屬於自己的綠色星球

太空人版的小王子和玫瑰花    //

 //      「My strange father」

美國太空人叫克萊頓·安德森(Clayton Anderson)在他的自傳《普通太空人》中提到,太空人職位1959年開放申請,截至2013年,共50758人申請了太空人職位,選出了338人,錄取率是千分之六。

從選拔到飛行,至少需要8年的訓練時間,而且不是訓練完就一定能進入太空。

截止目前,全球大概有幾百名400多名太空人進入太空,有20多名在太空中喪生,據部分不官方報導,安全返球的太空人因為曾暴露在各種宇宙射線和太陽耀斑的充電粒子等高能輻射中,罹患心血管健康疾病的機率高出好幾倍。

雖然我們都覺得,探索這宇宙未知 ,是一件勇敢無畏,浪漫又孤獨的事情。

難道我們本質上和探索太空的太空人不一樣嘛!

我們偶然來到地球,我們同樣每天也都在探索未知,我們經歷歲月的摧毀,然後我們承受一切「得到」帶來的「失去」,最後為生付出相等的代價死.我們所有的苦心經營、所有的工作上學、所有的戀愛約會在宇宙的眼裡,是那顆緩慢轉動的巨大深藍上的一粒可以忽略不計的塵埃。

那麼,認識到這點,熱愛生活本身是不是比追尋生活的意義有意義多了!我想,幾乎絕大多數人都偶爾有過self-suicide的念頭吧,如實的說,我就有過! 我曾堅定抱持,如果可以選擇,我肯定不會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但當生活忙碌起來,這些念頭就很久沒有出現了,是因為我堅持運動和讀書嗎?是因為我經常和朋友保持交流嗎?還是因為上帝看出我的皈依來給予我眷顧?儘管,我現在依舊會感到焦慮,但也比以前收穫了更多的充實和快樂!

如果你也認同太空人奔赴浩瀚宇宙的一腔孤勇和熱忱是一種極致的浪漫,那麼,其實每一個未知或重複的明天都可以變的難以預料,因為你不知道你會探索到什麼。今天早晨我沒在絕望的深淵。我從來不在早晨處於絕望的深淵。我們有這麼多清晨,太神奇了,你說呢?
也許現在你覺得日子重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也許你就是很絕望很焦慮很無助,但是親愛的,你仔細想想,究其本質,是不是因為失去了好奇心行動力

其實四季時令變換讓每天早上曬到的太陽角度是不同的,儘管細微,但是如果你仔細感受,會發現清晨的陽光總是給人希望和愉悅的;周末給房間的家具換個大方向再整理一遍,原來就像搬了新居一樣;看完了呼嘯山莊、包法利夫人、面紗,好想再看看簡愛,是否會有更好的愛情結局呢?小紅書上看到的這家探店好有意思,改天一定要去試試看!抖音上的小姐姐都太好看了吧!希望明年夏天也可以實現吊帶自由,做個cool girl,那現在就好好蟄伏運動吧!偶爾,看到蹣跚的老人和殘疾人,我還會感到由衷地慶幸(並非幸災落禍),我還年輕,我還健康,我還擁有自由,可以選擇、也可以創造。目前的狀態可謂是前所未有的充實且能體會到快樂。是那句「儘管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應驗了吧!

或許在宇宙面前,我們怎樣度過都是虛度時光,但是對於自己僅此一次的一生,想不出還有什麼比保持好奇心和行動力更好的珍惜方式了。


PS: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僅為分享,侵刪!

要撿六便士,也要看看月亮 ☽

火火閒拾Moment

   讓看不見的被重新看見  

相關焦點

  • 3位太空人長眠太空,只有他永遠留在了冥王星,成為「太空遊客」
    太空是非常神秘的,不過人類是在不斷發展的,在很早以前人類就對宇宙充滿了無盡的遐想,但是由於人類當時的科技比較有限,太空技術還是不夠成熟的,因此曾經有很多太空人都為此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我們現在所了解的這些太空人,我們看到的都只是他們表面的光鮮,實際上在他們的背後是付出了很多的艱辛的,畢竟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太空人,你所要承受的壓力都是非常大的,平常還要忍受非常高強度的訓練,是常人無法忍受的。作為世界強國的美國,在上個世紀就將太空人送上了太空,不過在此之前蘇聯也將多名太空人送上太空。
  • 史上最悲催太空人,人在太空國家卻沒了,滯留太空一年沒人收
    眾所周知,蘇聯一直是軍事實力很強大的國家,其科技技術也是全球遙遙領先,1957年就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圍繞地球公轉的人造衛星。1961年,蘇聯研製並成功發射出全球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東方紅」號,加加林航天駕駛員也是地球上首個登上太空的人。
  • 如何成為太空人?他們有什麼嚴格要求?太空最年輕的太空人是誰?
    2020-12-30 11:38:01 來源: 清奇不凡的氣質 舉報   太空人是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太空行走或飛行的人
  • 在九號宇宙化身太空人 遨遊浩瀚無垠的太空
    重返宇宙家園 化身太空人回到地球,總得為母星做一些貢獻吧!只有成為一名太空人,才能去探索宇宙的奧妙,更好的保衛我們的地球。太空人都要做什麼呢?挨個體驗一下吧!看看太空人都要穿什麼。(留一道作業題)有興趣的小朋友們可以自己去查詢哦!穿好太空衣,搭乘載人火箭奔向外太空。這個模擬火箭真的是連發射都模擬了,倒計時開始,伴隨著火箭發動機的轟鳴聲,同時箭體駛離地面,衝向天際,有一種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幻覺。感受一下太空人在這個返回艙視角。
  • 太空人在太空可以洗澡嗎?如果可以,女性的隱私該怎麼保護?
    許多人小時候的夢想就是能夠像鳥類一樣自由自在地飛翔,於是憧憬著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太空人。但是事實上,失重不僅不會給太空人們帶來樂趣,反而會引發許多意外的發生。根據我國首位女性太空人劉洋的說法,其實在太空中,每個太空人都有自己的小房間。雖然這個小房間的大小是真的小,太空人在裡面轉個身都顯得尤為困難,但是每個房間都通過帘子隔開,保證了每一個太空人的隱私權。不僅如此,太空人還可以在裡面更換衣服。
  • 他原本可以成為第一名進入太空的黑人太空人,是什麼改變了他的命運?
    Ed Dwight 這個名字,也許對很多人來說很陌生——他是最早接受訓練的黑人太空人,也曾有機會成為登月太空人的候選人,但卻在種種原因影響下,最終離開航空事業,成為了一名雕塑家。你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被太空競賽、平權運動籠罩的美國 60 年代,可以看到種族歧視影響下的美國社會,也可以看到一個人被時局捧起也被時局遺棄,但他似乎始終保持著平和、謙遜的心態。
  • 太空人在太空中做這件事,可能會害死旁邊的人
    筆者:三體-小遙進入太空時代以來,人類文明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除了探索月球之外,我們還成功將兩個探測器發射到了太陽系之外,並且有望在未來實現登陸火星的夢想。對我們來說,太空生活一定充滿了高科技,並且科學家們也在儘可能增加太空人們的舒適感,在保障他們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太空生活。所以人們想像中的太空生活一定十分有趣,太空人們可以在特殊的環境中參與各種實驗,盡情從太空俯瞰整個地球,一種科幻感油然而生。
  • 那位人還在太空飛著,國家卻沒了的太空人,最後是咋下來的?
    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地球人,載人航空航天,可以說是人類向未知宇宙探索的重要一步,加加林也因此成為了蘇聯的英雄,這其中自然也離不開地面上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如果說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位第一位太空人的話,那麼前蘇聯的太空人克裡卡列夫就應該是在太空待的時間最長的太空人了,累計在太空停留803天9時39分,刷新了當時的世界紀錄,只是這份紀錄,很大程度上有著巧合的味道。圖為克裡卡列夫在空間站熟練地操作1988年,蘇聯派遣精英太空人去和平號空間站進行科學研究,這其中就有我們的主角46歲克裡卡列夫,完成任務後,克裡卡列夫順利返回地球。
  • 加加林成為人類首次太空之旅太空人,源於這樣一個細節?
    昨天我們說到,1960年8月,蘇聯又進行了一次火箭發射實驗,這一次,搭載在飛船上的兩隻太空犬安全返回地球,時任蘇聯總理的赫魯雪夫還將一隻太空犬作為禮物,送給了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女兒。赫魯雪夫和甘迺迪在蘇聯太空犬實驗取得成功的三個月後,美國也完成了自己的太空艙試驗,當時已經成為美國太空計劃總工程師的布勞恩決定,進行一次不載人發射試驗,如果這次實驗取得成功,那麼進行載人航天也就指日可待了。
  • 飛船(你能成為競爭時代的「太空人」嗎)
    於是激動、佩服伴著暢想,便在他的腦海裡火箭般升騰:瞧,那穿著鼓鼓囊囊太空衣的人,他敢於辭別妻子兒女、父母與親朋、同事和領導;辭別自己充滿愛情、親情和友情的溫馨生活;告別這個風雨雪霜與春花秋月交織的美麗地球;獨自乘坐火箭發射出的小小飛船,那麼孤獨地去遨遊茫無涯際的太空,該需要多麼大的決心和勇氣啊?!
  • 科學探索:我們是如何與太空中的太空人溝通的?
    在1962年,NASA意識到阿波羅登月計劃需要一種全新的通訊系統,這不僅僅是由於阿波羅計劃會比其它太空任務飛的更遠,同樣也因為這次要和在兩艘飛船裡工作的三名太空人保持通訊,還要確保發送遙測數據並向地球進行電視直播
  • 真正的太空人如何評價太空電影
    當談到科幻電影和太空中的電影時,很難評估電影的質量和準確性。我們普通人只能夢想有一天在太空中花費幾分鐘,即使那樣,我們可能也不會將體驗與電影中發生的事情進行比較。但是,擁有這種奢侈的人是太空人。他們在太空中呆了很長時間,並且完全意識到它如何影響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小的事物。
  • 女太空人在太空生活,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方法不複雜
    宇宙浩瀚廣闊,自從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后,載人上太空就進入了日程,這個時候太空人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想成為一名太空人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都需要過硬才行,太空人一般都是從優秀飛行員當中挑選。
  • 在我國太空人進入太空之前,竟然有20多個國家的太空人進入太空!
    6、陳冬,2016年10月17日乘坐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天宮二號,本次還有景海鵬一起前往,景海鵬是我國第一個三次飛往太空的人。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個可以獨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國家,但是在我國第一位太空人進入太空之前,其實已經有20多個國家的太空人進入過太空了。當然,除了美國和俄羅斯(前蘇聯)外,其他國家的太空人都是通過美國或者俄羅斯的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的。
  • 研究發現:太空人大腦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太空環境對我們有影響
    關於太空飛行器對太空人的影響,我們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研究太空中生理現象的科學家發現了一些現象。這些現象被刊登在《科學進展》中,研究表明長時間停留太空,可能對我們的大腦功能和結構造成一定影響。那是否意味著人類永遠飛不出地球?
  • 因蘇聯解體滯留太空311天的太空人,不僅活著回來還成為了英雄
    眾所周知,在二戰以後,美國和蘇聯兩個大國開始了波瀾壯闊的兩極爭霸,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期間,都坐擁數量足以毀滅地球的核武器,都為真正的第一大國在暗中較勁,但是誰也不敢把矛盾公開化,誰也不想在二戰剛過再次把世界捲入戰爭中,只能以軍備競賽、科技競賽等方式彰顯自己的實力,爭取在國際上拉攏更多盟友,形成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抗爭。
  • 人在太空不缺席!NASA太空人11月大選將從太空投票
    【僑報網綜合訊】將於10月中旬飛往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凱特·魯賓斯(Kate Rubins)表示,她計劃在11月大選中從太空投票。美聯社報導,魯賓斯說,許多太空人「覺得投票很重要」,即使從太空上投票也是如此,「我們認為能夠從太空投票是一種榮幸,因此我們填寫表格並通過缺席投票方式進行投票,我計劃在11月投票」。她還呼籲「地球上的美國人」都去投票,「我認為對每個人而言,投票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可以從太空投票,那麼我相信人們也可以在地上投票。」
  • 女太空人執行完太空任務後可以生小孩嗎?多長時間可以生小孩?
    我們知道,人體的基因會發生基因變異,尤其是暴露在高能粒子以及強烈紫外線環境中,會導致基因變異速度大大加快。科學家們正是根據這個特點,將一些種子搭乘火箭帶上太空,返回地球之後再經過育種科學家們的精心育種、培養,最終培養了一大批與地球生物區別很大的太空果實,比如:個頭異常巨大的甜椒。
  • 太空既然沒有氧氣,那麼我們如何與太空中的太空人 溝通的呢?
    這是1957年由蘇聯發射的人類首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發出的聲音在2018年,SpaceX把艾倫馬斯克的特斯拉Roadster跑車發射進了環日軌道「史普尼克」衛星在進入軌道數月後即隕落地球,而特斯拉跑車則變成了一塊失控的太空碎片。目前在軌運行且仍和我們保持通訊的人造衛星共有1700多顆,但我們究竟是如何與它們通訊的呢?
  • 關於太空人在太空中真實經歷過的7個「罕見」現象
    相信許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有過坐上飛船去往外太空的夢想,就像那些太空人一樣,這樣的經歷肯定非常的酷,因此也會對所有的太空人感到羨慕和敬佩,但其實這個職業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美好,因為太空人遭遇的危險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這其中就包括了一些難以解釋的偶然突發事件,所以他們的工作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