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中時間的本質,是一種真實的存在還是虛無的概念?

2021-01-13 宇宙探索

(宇宙探索QQ群:1145693748)

時間,或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感受最深的,也是與我們生活最息息相關的事物。但正因為它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我們對時間的存在和流逝太習以為常了,很少有人會去問時間到底是什麼,就如同引力到底是什麼一樣。在宏觀世界,時間統治著我們的一切,可以說我們周圍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因為時間在不斷地流逝。

那麼,時間到底是什麼呢?

沒有誰能弄清楚,給出一個讓每個人都滿意都理解的答案,哪怕是最偉大的科學家都不行。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或許是對時間(宇宙層面)理解最深的人,他寫的一本書《時間簡史》相信不少人都看過,但都不一定能看懂。

目前對於時間的定義最為物流學家所接受的是這樣一種觀點,那就是時間就是」熵從高到低的過程」,說白了,就是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

熵,相信很多人明白,衡量萬事萬物有序程度的標準。著名的物理學家波爾茲曼給出了熵的計算公式,也證明熵是真實存在的。

宇宙萬事萬物都避免不了從高熵走向低熵,同時不會自動從低熵走向高熵,而這種變化就是我們體驗到的時間流逝。舉個形象的例子,屋子不打掃總會變混亂,玻璃杯打碎後不會自動復原。說白了,時間的箭頭總是向前的!

而正因為萬事萬物從有序走向無序的特性,才讓我們有了存在的基礎,太陽是一個高度有序的天體,正因為它不斷地走向無序,在這個過程中釋放出光和熱,才給予我們生命。如果太陽一直保持高度的有序(高熵),就不會釋放光和熱。

同時,雖然宇宙不可避免地走向無序(時間永遠向前),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我們可以在這個漫長的過程創建無數的有序世界,前提是必須付出能量。

這就是我們在宏觀世界所感受到的時間概念。同時,因果關係是時間概念的一個重要體現,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先有因後有果。

但是微觀世界是一個讓人難以捉摸的世界,在那裡我們在宏觀世界體驗到的時間概念似乎都不復存在,在那裡,微小的粒子看起來顯得不可預測,你不能同時確定一個粒子的速度和位置,更不可思議的是,一個微小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而因果關係在那裡也不再適用,結果可以影響到原因。

更不可思議的是,宏觀世界的我們都是由微小的粒子組成的,如果微觀世界裡沒有時間的概念,或者說時間在微觀世界毫無意義,那麼我們的宏觀世界的時間似乎也將變得毫無意義。事實上,長時間以來,在很多人眼裡,時間本身就是一個不存在的概念,只是人類意識裡虛構的一個概念。

時間的本質就猶如宇宙的本質一樣,是終極之謎。現代物理學界普遍的共識認為,時間和宇宙有一個共同的起源,那就是宇宙大爆炸,大爆炸之前沒有時間的存在,這似乎上升到了一個哲學的層面,也恰恰說明了人類對時間和宇宙的理解還遠遠不夠,更深的宇宙法則等待我們去發現!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大廈的兩大基石,這裡向大家推薦兩本科普書籍:《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彩圖珍藏版)和《從零開始讀懂量子力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深入淺出地詮釋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前世今生,通俗易懂。需要的夥伴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宇宙從何而來?來自虛無,還是永恆就存在?
    我唯一能得出的結論就是虛無不存在,因為我們確實存在。過去真的存在虛無嗎?不。如果它過去存在,那麼一定發生了一些事件來結束它。一個事件不可能在虛無中發生,所以虛無不可能存在過去;因為我們的存在,我們的宇宙現在存在,虛無永遠不會存在於未來。為什麼一個事件不能在虛無發生呢?因為產生事件需要一瞬間,在虛無中沒有時間,因為相對論把時間描述為另一個維度。
  • 終極探索——宇宙真相
    在微觀科學家探索到"量子"及夸克,在宏觀觀測到宇宙146億光年的龐大空間。問題一:宇宙在微觀是否有最小單元,在宏觀有沒有最大邊界?(註:宇宙代表一切包括物質、時間、空間;但本文以下內容宇宙泛指空間。
  • 科學探索:無限的本質
    宇宙從無生有,延伸至無窮,最終又回歸無。無,是宇宙永恆的狀態;有,是宇宙短暫的存在。注釋:「有」生出萬物,「有」從「無」中產生,「無」沒有起始也沒有終點。宇宙從無中誕生,繁衍萬物以至無窮盡,最終宇宙又回歸虛無。
  • 時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愛因斯坦用自己的理論道出了真相
    物質,時間和空間是組成宇宙的三要素,宇宙中可見的事物,大到天體,小到粒子都是由物質構成。而這些物質存在於宇宙這個浩瀚的空間之中,所以物質和空間是我們能夠接觸和看到的事物。可是對於時間我們既看不到也摸不到,時間這個事物就好像是一種虛無的存在,正是由於時間無法進行直觀的研究,所以不少的人們認為時間有可能並不存在,它只是人們主觀意識下的一種產物,是我們的一種錯覺。
  • 時間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是人的幻象?
    時間是什麼?時間真實存在嗎?它本來就有,還是說它是被現代人建構出來的概念。到了在牛頓牛爵爺的眼中,時間又成了宇宙的基本結構,它與物質的地位是一樣的,客觀存在於我們的宇宙中,構成了現今的宇宙。他在頗具爭議的著作《時間重生》(Time Reborn)中表示,堅持這種愚蠢想法很危險,而接受時間是萬象的根基,則前景可期。如果他的說法正確,那麼時間不僅並非無足輕重,而且還是解釋宇宙運行的關鍵,甚至與我們的存在息息相關。
  • 宇宙如何從虛無中誕生?
    長久以來,宇宙起源之謎一直困擾著人類,我們不清楚我們所能觀察到的一切從何而來。如果宇宙來自某種已經存在的狀態,我們就會想知道那個狀態是什麼樣的,以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如果宇宙從虛無中誕生,我們會想知道如何從虛無變成整個宇宙,以及是什麼引起宇宙的誕生。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是從虛無的奇點中誕生。從常識來看,虛無意味著零物質、零能量,宇宙中所有量子場都是絕對零值。
  • 時間是真實存在的還是一種錯覺?聽聽兩位著名物理學家對它的解釋
    對時間研究一直是很多科學家的課題,歷史上有不少的著名物理學家也都對時間進行研究過,但沒有一個人真正弄懂時間是什麼,很多都是一種模糊的概念或者是一種猜想,甚至有人認為,時間根本不存在,時間只是運動的副產品而已,那麼時間真的不存在嗎?
  • 如果存在平行宇宙,就存在無數個「我」,怎麼判斷自己真實存在?
    相信大家在很多科幻類作品中,都看到過「平行宇宙」的概念,這個概念中認為在我們的宇宙之外,存在無數相似卻又不一樣的宇宙,甚至在這些宇宙中因為一些細小的偏差,會產生邏輯認知的不同,例如在一個平行宇宙中,「美」和「醜」的概念恰好相反,人類更喜歡長相醜陋的生物,這樣的宇宙設定給了很多作品創作的空間。
  • 我們要怎麼理解宇宙中的時間概念?
    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時間,只是為了表示事件發生前後的因果關係而定義的一種度量方式,無法說清楚很多問題!可是為啥還要去糾結這些東西呢?時間這東西哪能說得清楚啊!時間是一種綜合效應。國外科學家還發明了一個詞「時空原子」,就是這些時空原子糾纏形成了一個四維的大網,即時間和空間的四維大網。
  • 宇宙中時間到底存不存在?或者時間就是人類創造的概念?
    按照現代科學的詮釋,時間確實是存在的,甚至是宇宙一切存在的基礎,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一樣,它們都都是我們存在的基礎,也就是所謂的「時空」概念,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有空間的存在就不然有時間,反之也一樣,有時間存在意味著必然有空間,空間和時間不能單獨存在! 那麼時間究竟是什麼?
  • 量子理論:宇宙誕生於虛無,但該理論為何在宇宙誕生前就已存在?
    也許很多量子波動已經消逝,但某些情況便能繼續發展和擴張,一個巨大的宇宙便能無中生有。但是有些物理學家提出,我們不知道物理定律是如何或何時起源,這很重要,因為評論家們說自發創世,這就要求在大爆炸前就有自然規則存在,霍金所說的虛無是一種物理定律支配的量子真空。就好比說,你有一個銀行帳戶,但不幸的是帳戶裡並沒有多少錢,那是否意味著你並沒有在真正的銀行中有真正的帳戶呢?
  • 時間究竟是什麼?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不存在,這是怎麼回事?
    時間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矛盾的概念,在不同的環境下時間會給人不同的體驗,從度日如年到光陰似箭,人類一邊擔心自己在世的時間太短暫,又厭惡重複枯燥的生活,希望時間可以過得更快,因此時間對於人類來說是矛盾的。那麼時間的本質是什麼?在科學家的眼中時間的定義是否有其他的不同呢?
  • 宇宙的「虛無」意味著什麼?
    人類發展時間相對於宇宙來說,其實是非常的短暫,但人類在短短的時間裡可以發展出如此驚人的文明,是非常了不起的。尤其是在人類發展歷史中出現的偉大科學家,是他們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讓人類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根據研究表明,宇宙其實也會遵循人類的物理理論,這也促進了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
  • 超燒腦科學推測:宇宙之外、負宇宙與虛無空間
    我們常講的空間是狹義上的空間,指的是那個點爆發後所形成的這個獨立空間,這個空間裡,存在這萬億個星系,每個星系又有萬億個恆星系,而每個恆星系直徑大概1到2光年(光年長度是很巨大的,1光年的距離相當於繞地球2億多圈的距離)。在每個星系之間又存在著遠遠比星系還要大的宇宙空間。從我們的理解中,空間這個概念是很模糊的,它摸不到,看不得,只是我們都存在其中。
  • 宇宙之外是什麼?是虛無,還是另一個宇宙?答案或許沒那麼簡單
    何為宇宙?科學家對它的理解為,所有時間,空間,物質的總稱即為宇宙。從時間上來看,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其從一個奇點,通過不斷膨脹後形成了如今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但如果要說「奇點」之前的什麼?目前還沒有人能給出答案,因為人類的宇宙觀是建立在「奇點」之後的,想要反推出「奇點」前的世界,是不太現實的。
  • 時間是真實存在的嗎?
    宇宙壽終正寢,至少電子會倖存下來,而電子具有質量,利用這些電子,應該能夠構建出一個時鐘。彭羅斯推測,電子可能會經歷某種「減肥」過程來拋棄質量,不過他也承認這種說法不太靠譜。他說:「這個理論有很多讓我不爽的地方,這只是其中一處。」再說,如果早期宇宙連時間這個概念都不存在,那它又如何能夠膨脹、稀釋和冷卻的呢?
  • 第十九章 宇宙到底是三維球,二維圓?還是一維點?虛無的神奇
    那麼這個時候宇宙的外圍就是一個平面。這個時候也就不存在球心的概念了。這些假設都是在這個物體不會被分解的情況,依然看成一個個體的存在的假設方式。那麼這個時候是否也就意味著球心已經處於了這個平面當中而與這個球體結合在了一起。
  • 宇宙邊界之外是什麼?是空無一物的虛無?還是更精彩的平行宇宙?
    宇宙邊界之外是什麼?是空無一物的虛無?還是更精彩的平行宇宙?關於這個宇宙的起源,我們人類的科學家們,有著非常多的說法。其中最被人所贊同的,就是我們人類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來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在這個理論中,現在這個宇宙來自於一個奇點。
  • 時間到底是什麼:真實的存在還是意識幻想?
    據國外媒體報導,時間到底是什麼呢?這個問題一直以來似乎是物理學家需要解決的課題,但是來自杜克大學的神經系統科學家沃倫·梅與理論物理學家斯莫林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時間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一種終極幻想?科學家認為我們現在的經歷是真實存在,並不是幻覺,斯莫林與大多數理論物理學家一樣,都在思考主觀與虛幻世界之間的區別,而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時間只是一個時空的維度,事件沿著時間箭頭的方向發展。
  • 《時間的本質(二、宇宙當下瞬態真實性)》(論文)
    但人們知道在過程中各意識狀態所存在方式是:只允許一瞬間一個狀態真實或假設時間一瞬間一個真實狀態存在!但在思維中這樣以時間為軸承載的意識排列的邏輯好象最完整,而不組成這樣邏輯的意識在時間上象碎片一樣;但大師級學者就是將時間碎片對接成一件精美瓷器被冠以的稱呼!這就是人類意識邏輯思維的領域,認知形成的記憶呈現的意識世界信息,對應著經歷的真實世界,兩者仿佛是一個複雜數理邏輯公式的變換保持對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