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於有,有始於無,無始無終。宇宙從無生有,延伸至無窮,最終又回歸無。無,是宇宙永恆的狀態;有,是宇宙短暫的存在。
注釋:「有」生出萬物,「有」從「無」中產生,「無」沒有起始也沒有終點。宇宙從無中誕生,繁衍萬物以至無窮盡,最終宇宙又回歸虛無。無,是長久永恆的狀態;有,是相對短暫的存在。
在數學坐標中,數值以「0」為中心,向左延伸至負無窮,向右延伸至正無窮。數值可以無限延伸,沒有盡頭。那麼,無限的本質是什麼?
用運動描述「無限」,它象徵永不停止的運動狀態。一旦運動停止,即是「有限」。
用靜止描述「無限」,它象徵「似有非有、似無非無」的虛幻狀態。一旦轉為實有,即是「有限」。
「0」和「無限」本質一樣(本質都是無的狀態),分別代表兩種對立的「無」。
比如,0代表空無,它是事物無限小的狀態(將事物無限分割,永遠不能到達0);「無限」代表虛無,它是事物無限大的狀態(將事物組合增大,永遠沒有極限)。現實世界裡,一切存在物既不能等於0,也不能達到無限。自然萬物皆以「非0有限」的形式存在。
正如,數學坐標中,數值從虛無的0(現實中不存在0數值的事物)開始,左右延伸至虛無的無窮數(現實中不存在無限數值的事物)。所以,數學坐標的數值起始於無延伸至無,0和無限數皆不能在坐標中存在(嚴格意義上講,0並不能在坐標中心標註,因為0和有限數值之間存在無限距離。比如,0.0000000000000000....1和0之間是無限的距離),坐標軸上只能標註有限的數值。
宇宙從「0」誕生有(無中生有),有延伸至「無限」(有限延伸至無限),「0」和「無限」皆是無的狀態,宇宙始於「無」最終歸於「無」(無始無終,無是宇宙永恆的狀態);宇宙內自然萬物以「有」的形式存在,「有」是宇宙短暫的存在。
「0」狀態空無,但具有無窮的創造特性,所以它能從無創生宇宙;「無限」狀態沒有窮盡(無邊無際),但本態虛無(不呈現存在物),所以無限的宇宙是虛無狀態(如果我們從無限角度觀察宇宙,宇宙並不存在),我們只能看見有限的宇宙(宇宙內只有有限事物才能表現為存在)。
不為人知的宇宙奧秘:宇宙由「虛空」(「0」/「無」)誕生,演化出「有」(自然萬物),繼而延伸至無限。無論我們從微觀(微觀粒子)還是宏觀(無限宇宙)觀察宇宙,宇宙都呈現虛無狀態(微觀粒子和無限宇宙都表現出「不存在」狀態)。即當人類探索微觀極限時會發現物質並不真實存在,當人類探索無限宇宙時也會發現宇宙並不存在。比如,我們所看見的宏觀宇宙(星系、星體)是宇宙的有限範圍以及有限狀態,如果觀看無限宇宙的全貌,會發現宇宙並不存在(從無限視角,沒有宇宙存在)。因此,「虛空」可以創造「有」的事物(如真空漲落創造微觀粒子),粒子組合構成實有物體(原子、分子、物質、星體、星系)且衍生各種特性(質量、電荷、自旋等屬性),但當事物延伸至無限(無限宇宙),它就變為虛無一切屬性全部消失(回歸無的狀態)。我們只能看見有限範圍的宇宙和有限事物的屬性,我們無法達到無限宇宙的境界所以不能看到宇宙的真相(正如,佛說的真相宇宙本質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