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擎:韋伯《以學術為志業》解讀
在1917年做「以學術為志業」的演講時,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德國在戰場上還有贏的希望;到了1919年講「政治作為事業」的時候,德國已經戰敗了。當時整個國家是非常迷茫的,非常期待韋伯這樣的人物對「我們應該怎麼辦」給予一些回答,但韋伯這個時候說「我大概會讓大家感到失望」。
-
以學術研究為志業,以教書育人為己任
以學術研究為志業,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訪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沈壯海 「自來武漢大學讀書算起,我已經在這裡學習、工作和生活了整整三十年。
-
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
光電工程學院是享譽全國的重要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擁有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建有光電技術及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信息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
-
學術規範與學術倫理
《以學術為志業》解讀1【單選題】韋伯《以學術為志業》的演講基調是()。A、邏輯的嚴謹B、思想的清明C、理論的先進D、智性的誠實3【單選題】韋伯兩次「志業演講」指的是《()》和《政治作為志業》。A、學問作為志業B、研究作為志業C、學術作為志業D、知識作為志業4【單選題】韋伯認為,現代學術是通向()的道路。
-
以生活為志業——在疫情之下理解馬克斯·韋伯
到這裡,作為現代社會之特質的「理性化」似乎只是成為了行動的一種「科學理性式」的手段,這樣的理性化是否仍舊可以算作一種普遍特徵?二者,參照韋伯最後留下來兩篇具有熱情的志業演講——「科學(或學術)作為一種志業」「政治作為一種志業」——我們可以很巧合地發現,今天的疫情與防疫問題,仍然脫離不了「科學(或學術)與政治」之間的關係。可能在此無法詳細開展韋伯兩篇演講的當代意涵。我們可以暫時把」疫情」理解為一種科學或學術事務、把「防疫」理解為一種政治事務。
-
學術規範與學術倫理題庫答案
【多選題】兩種文化的論點是個整個西方社會知識分子的生活被名義上分成兩種文化,即() 【判斷題】對大多數哲學工作者而言,做筆記是一種十分重要為做實驗的方式。【判斷題】如果方法論規則被看做是規範,這種規範性科學觀要求學若主意的是科學活動所包括的種種行動。【單選題】社會科學硏究的理論特徵不包括()。
-
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到光電所交流
、副院長葉俊勇一行到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光電所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青年科研人員骨幹及研究生共同參加了此次學術交流會。 交流會上,郭永彩詳細介紹了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的發展歷程、學科專業現狀、專家學者、人才隊伍及成果榮譽等情況。相關科研人員分別就彎曲晶體單色器在ICF及光學工程中的應用、遠場超解析度聚焦器件、I-III-VI族半導體量子點的製備及應用等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
等不過去的黑夜裡,學術是否還有意義
作為人群焦點的韋伯祛魅時代的學術與政治劉擎1917年11月7日,在德國慕尼黑市的斯坦尼克藝術廳(Kunstsaal Steinicke)舉辦過一次演講,主題為「學術作為志業」。一年多之後,韋伯在同一個地方又做了一場演講,題為「政治作為志業」。這兩篇演講後來結集出版,被稱為韋伯的「志業演講」,成為二十世紀西方著名的思想文獻,獲得了經典地位。《政治作為一種志業》德文版第二版封面理解韋伯的思想,有必要了解他的生平。
-
記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莊松林院士
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大樓10層,除了節假日、開會和出差,已經79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都會堅持來這裡上班。莊松林像一縷光,做人耐心溫和,做事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在科研的道路上,他引領了光學系統CAD、光學像心理物理實驗研究、非相干光學信息處理及彩虹全息技術和硒化鎘液晶光閥等多個光學領域的發展。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沈重陽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9月4日,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沈重陽教授通過騰訊會議平臺做了題為「土壤中膠體的吸附和解吸行為研究進展」的高端學術報告。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徐紹輝教授主持,學院60多名師生傾聽了此次報告。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華北電力大學王祥科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8月18日,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東江教授邀請,華北電力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王祥科教授在騰訊會議為全院師生作了題為「氮化碳材料在光催化中的研究」的高端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楊東江主持,60餘名師生在線參加。
-
華科和浙大,誰才是光電一哥?
研究方向及意義:中心面向信息光電子、能量光電子和生命光電子三大領域,以三個重大研究任務(海陸空天一體化光網絡、綠色高效光子循環與光子製造、腦連接圖譜與類腦智能)為牽引,圍繞集成光子學、光子輻射與探測、光電信息存儲、雷射科學與技術、能源光子學、生物醫學光子學、多模態分子影像、生命分子網絡與譜學等8個方向,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研究,力爭成為在光電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學術創新中心
-
拾光的秘密電視劇在線觀看 拾光的秘密完整版高清視頻免費播放
懸疑感硬核青春引熱議 用誠意收穫高口碑《拾光的秘密》自上周三(7月22日)獨家上線芒果TV以來,各個平臺圍繞著劇情相關的討論一直在持續走高,而大家討論的點也果然放在了《拾光的秘密》劇中比較出彩的兩個方面—青春感與懸疑感。
-
拾光的秘密原著小說是什麼全文閱讀 拾光的秘密電視劇在線觀看
最近,於正新劇《拾光的秘密》開播了,主演分別有趙弈欽、李浩菲、周大為等人。而劇中,男二林山河扮演者是演員周大為。追劇的觀眾表示,看著「林山河」有點眼熟,覺得他撞臉不少明星。而從周大為個人資料看到,他是演藝圈的新人,華誼兄弟的籤約藝人。詳情曝光,一起去看看吧!
-
寧波工程學院有喜事:楊為佑博士當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成立於1841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化學學術團體,國際上最有影響的學會之一,國際權威的學術機構。現有約1600名會士(Fellow)和Foreign Members,其中包括近80位諾貝爾獎得主。
-
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代表團訪問精儀學院
本站訊(通訊員 張茹芳)4月2日,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嵇豔鞠、黨委書記王愛民、副院長王言章及副院長劉長勝一行訪問天津大學精儀學院。精儀學院院長曾周末、黨委書記王海龍、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曲興華、副院長楊博和辦公室主任李清會見來賓並參加座談。
-
快訊: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在《科學》發表論文!
9月11日,國際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以First Release的形式刊發了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周軍教授團隊最新研究進展「Thermosensitive-crystallization boosted liquid thermocells for low-grade heat harvesting
-
青春之光,為打造科技強軍高地激情綻射 ——記國防科大光電科學與...
在國防科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活躍著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平均年齡不到35歲, 最年輕的剛剛過完30歲生日,卻都已經在各自的科技研究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戰績,譜寫出一曲曲科技強軍的青春戰歌! 信念,定向強軍不偏移 今年4月、5月公布的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項目資助和「王大珩光學獎-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中,國防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年僅
-
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虎溪本科支部開展黨組織生活
華龍網11月29日14時訊 記者從重慶大學獲悉,2016年11月27日上午,光電工程學院虎溪本科黨支部以「當代大學生黨員的歷史擔當」為專題討論的黨組織生活會在D區梅五301活動室順利進行。會議由本科2015級優秀積極分子代表張偉主持,黨員劉博超老師和本科2015級積極分子參加了會議。
-
高效鈣鈦礦光電材料分子設計與器件物理:從鉛基到無鉛
主題:高效鈣鈦礦光電材料分子設計與器件物理:從鉛基到無鉛時間:2017年11月23日(星期四)下午14:00地點:吉林大學物理樓333報告廳主講人:王 寧 吉林大學 物理學院 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授摘要:隨著傳統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的快速消耗,由此帶來的環境汙染和能源危機日益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