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螢光的非經典噻吩醯亞胺類n-型半導體材料

2021-01-21 中國科學化學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孟鴻教授課題組設計合成了基於異苯並噻吩類的醯亞胺類n-型半導體材料,該化合物表現出了較為優異的n-型半導體性能,並顯示出了較強的螢光。

有機場效應電晶體(OFET)由於具有可溶液加工、柔性可摺疊、大面積製備等優點,在柔性顯示、可穿戴設備、電子皮膚和生物醫用等領域內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與p-型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相比,n-型場效應電晶體在遷移率和空氣穩定性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差距,並且目前具有高遷移率的有機發光材料也大都是p-型半導體,關於n-型的有機半導體發光材料報導還比較少。在n-型有機半導體中,由於載流子為電子,在傳輸過程中會與空氣中的水、氧氣反應,極大程度上制約了n-型有機半導體的遷移率和穩定性。p/n型有機半導體的不均衡發展嚴重地限制了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的實際應用。因此,發展新型高遷移率、高穩定性的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使之應用於相應的有機場效應電晶體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在現有的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中,萘醯亞胺(NDI)類化合物是一類研究比較廣泛的材料(圖1),四個羰基可以有效地降低LUMO能級,提高材料的空氣穩定性,同時也可以降低有源層與金屬電極之間的電子注入能壘。目前,對於ND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N原子上進行取代,可以改變分子堆積;萘上進行吸電子基團取代,可以有效調控能級;延長π共軛體系,既能增大分子間π-π相互作用,又能起到調控能級的作用。通過這些修飾,衍生了一系列空氣穩定的、高遷移率的n-半導體。


如圖1所示,在已報導的材料中,大都圍繞著NDI母核進行修飾。近日,孟鴻教授團隊直接對NDI母核進行了取代,利用一種非經典噻吩——異苯並噻吩(Isothianaphthene)來取代苯環,設計合成出了一種新型的n-型醯亞胺化合物BTDI-C6。與NDI-C6相比,BTDI-C6具有更低的LUMO能級(-4.21eV),這也與計算結果相符合,預示著基於BTDI-C6的OFET器件擁有著更好的空氣穩定性。作者以BTDI-C6和NDI-C6為活性層製備了BGTC型的OFET器件,兩種器件在N2氛圍測試條件下顯示出了較為相似的遷移率,但是BTDI-C6器件具有更低的閾值電壓(7.5V),而NDI-C6的閾值電壓為34V,這是由於BTDI-C6的LUMO能級與金電極功函數更加相近,電子注入勢壘更小導致的。將兩種器件置於空氣中進行測試時,NDI-C6的OFET器件在空氣中不工作,而基於BTDI-C6的器件在空氣中可以穩定工作,甚至在空氣中放置一周以後再進行測試,其遷移率仍能維持在相同的量級,顯示出了較為優異的空氣穩定性。更為重要的是,BTDI-C6材料在溶液中顯示出比較強的螢光,表明其在發光器件中也有一定的應用(圖2)。這些結果顯示出BTDI系列衍生物在有機光電領域內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圖 2 (a) BTDI-C6和NDI-C6化合物結構。(b) BTDI-C6和NDI-C6在DCM中的螢光。(c) BTDI-C6 和NDI-C6在空氣中測試的Id-Vg曲線。


該成果以「Isothianaphthene bisimide: an air-stable n-type semiconductor」為題,最新在線發表於Science China Chemistry。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北京大學博士生陳小龍,通訊作者為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孟鴻教授。


相關焦點

  • 南科大郭旭崗團隊n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由於電子器件中普遍存在的p-n結,高性能的n型和p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對整個有機電子領域的發展都不可或缺。然而,相比於p型(空穴傳輸型)有機半導體,由於高度缺電子結構單元的缺乏、空間位阻效應及合成上的面臨的挑戰,對n型(電子傳輸型)有機半導體材料的研究較少,高性能的n型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稀缺,發展高性能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是有機電子領域面臨的巨大挑戰,對推進有機電子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
  • 南科大郭旭崗團隊n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研究連發5篇頂刊
    由於電子器件中普遍存在的p-n結,高性能的n型和p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對整個有機電子領域的發展都不可或缺。然而,相比於p型(空穴傳輸型)有機半導體,由於高度缺電子結構單元的缺乏、空間位阻效應及合成上的面臨的挑戰,對n型(電子傳輸型)有機半導體材料的研究較少,高性能的n型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稀缺,發展高性能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是有機電子領域面臨的巨大挑戰,對推進有機電子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
  • 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研究進展
    有機半導體是各類光電設備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材料。然而n型有機半導體(電子傳輸)的開發遠遠落後與p型(孔穴傳輸)有機半導體。
  • 上海有機所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p型和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對於OTFT的發展同等重要,因為由p型和n型OTFT共同構築的有機互補電路具有功耗低、操作速度快、噪音容限大等優點,可廣泛用於各種有機數字電路,是實現有機電子器件應用的基礎。然而,目前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的發展遠遠落後於p型有機半導體材料,具有高電子遷移率、空氣穩定、可溶液加工性質的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極為短缺,大大限制了OTFT相關的柔性電子器件及有機電路的發展。
  • 穩健的高性能n型有機半導體
    穩健的高性能n型有機半導體Robust, High-performance N-type Organic Semiconductors
  • 【文獻推送】N型半導體碲中外爾費米子的量子霍爾效應
    Ye課題組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半導體物理與設備、納米結構和納米加工、量子傳輸等,其中包括原子層沉積、高性能二維器件的集成、氧化物電子、寬禁帶半導體GaN和Ga2O3電子工業的研究。石墨烯的出現引起了人們對拓撲材料低能譜中相對論粒子性質研究的廣泛興趣。
  • :n型半導體Te中Weyl費米子的量子霍爾效應
    成果介紹狄拉克(Dirac)和外爾(Weyl)節點材料可以容納低能相對論準粒子
  • 兼具高空氣穩定性和強摻雜能力的N-雜環卡賓基熱活化n型摻雜劑
    高性能的n型摻雜劑是實現有效n型摻雜的必要條件,然而具有強摻雜能力且空氣穩定的n型摻雜劑十分匱乏,成為目前制約n型摻雜發展的主要因素。為獲得強的摻雜能力,多採用具有強還原能力的物質,如活潑金屬鈉、強有機電子給體W2(hpp)4等,但這類化合物對水、氧敏感,不易製備和存儲。
  • Chem綜述:高性能n型聚合物半導體: 應用、最新進展和挑戰
    為此,人們發明了大量的n型有機半導體,包括基於小分子和聚合物的有機半導體,每一種都有其優缺點。與小分子相比,聚合物可以提供成膜性能更好的配方,更好的形態穩健性,以及更好的機械柔韌性和延伸性的薄膜和器件。此外,由於相應的溶液具有更廣泛的流變特性,聚合物更容易採用基於溶液的加工技術,因此可以實現高通量、高性價比的大面積器件製造。
  • :超窄帶隙的n型高分子半導體構築高效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郭旭崗教授課題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利用氰基來構建具有超窄帶隙n型高分子受體材料及其在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進展。受益於在近紅外區域吸收上的突破,基於非富勒烯小分子受體材料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取得了超過16%的能量轉換效率。
  • P型和N型半導體的應用
    P型和N型半導體的應用
  • 福建物構所熱響應螢光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然而現有的熱刺激響應型螢光材料的局限在於,它們在給定的溫度範圍內常常只能響應一次,導致所製備的防偽標籤易於被偽造。因此如何通過合理的設計合成在給定的溫度下可以進行多次螢光轉變的材料,並將其應用於高水平防偽技術是一個難點。離子液體(ILs)是一類熔點大多低於100攝氏度的離子化合物,具有可忽略的蒸汽壓和寬的液程等優點。
  • 【材料】平面PN異質結型有機發光二極體
    然而,與現在主流的基於無機半導體技術的顯示與照明產品相比,有機半導體發光技術衍生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仍然很少。為此,研究人員仍然持續致力於開發同時兼備低成本、高電光轉換效率以及優良視覺優勢的有機發光二極體技術。為降低製作成本,通常要求製備原料中不含有稀有或者貴金屬,為此基於全有機材料的螢光有機發光二極體技術近些年受到青睞。
  • 工學院張青課題組在二維鈣鈦礦半導體螢光激射及動力學研究方面...
    在新型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材料家族中,二維Ruddlesden-Popper鈣鈦礦具有高激子結合能、高結構穩定性、天然量子阱結構等優勢,在下一代低成本、柔性光電子器件如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雷射二極體、光電探測器等領域極具潛力,也為發展高速、低功耗激子器件提供了理想的平臺。
  • 《Science》子刊:日本開發出史上性能最強大的n-型有機半導體!
    有機半導體(OSCs)是製造下一代有機電子器件的重要活性材料。然而,在電荷載流子遷移率和環境穩定性方面,n-型OSCs的發展落後於p-型OSCs。這是由於缺乏滿足要求的分子設計。近日,日本東京大學和國立高級工業科學技術研究所的Toshihiro Okamoto等研究者基於具有挑戰性的分子特性,包括一個π-電子的核心包含電負性N原子和取代基,介紹了n-型OSCs的設計與合成。
  • :有機半導體n-型摻雜的光活化突破熱力學極限
    在過去的十年中已經開發出了多種穩定的分子p-型摻雜劑並且已經成功地部署在器件中,分子n-摻雜劑的研究也很活躍。然而,由於某些原因,適用於低電子親和力(EA)材料的空氣穩定的分子n-型摻雜劑仍然是研究的難點。n-型摻雜涉及到通過還原劑向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傳輸軌道提供電子。
  •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n型高性能類金剛石結構熱電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n型高性能類金剛石結構熱電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2018-01-10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然而,n型類金剛石結構化合物的熱電優值普遍偏低,這限制了高效類金剛石結構化合物熱電器件的開發。
  • 【科普】什麼是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N型半導體也被稱為電子型半導體,它(們)是自由電子濃度遠大於空穴濃度的雜質半導體。N型半導體靠電子導電,在半導體材料中摻入微量磷、砷、銻等元素後,半導體材料中就會產生很多帶負電的電子,使半導體中自由電子的濃度大大高於空穴濃度。摻雜、缺陷,都可以造成導帶中電子濃度的增高。
  • AM:非易失鐵電極化——構建低維半導體結型器件的新方法
    約八十年前被發現以來,p-n結已發展成為現代半導體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p-n結大部分是基於元素摻雜的體材料來實現。
  • 【材料課堂】半導體基礎知識大全你知道多少
    主要原因是當時的材料不純。沒有好的材料,很多與材料相關的問題就難以說清楚。半導體分類按化學成分可分為元素半導體和化合物半導體兩大類。因此這種因為摻雜而獲得多餘電子提供傳導的半導體稱為n型半導體(n-type semiconductor),n代表帶負電荷的電子。和施主相對的,受主原子進入半導體晶格後,因為其價電子數目比半導體原子的價電子數量少,等效上會帶來一個的空位,這個多出的空位即可視為電洞。受主摻雜後的半導體稱為p型半導體(p-type semiconductor),p代表帶正電荷的電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