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孟鴻教授課題組設計合成了基於異苯並噻吩類的醯亞胺類n-型半導體材料,該化合物表現出了較為優異的n-型半導體性能,並顯示出了較強的螢光。
有機場效應電晶體(OFET)由於具有可溶液加工、柔性可摺疊、大面積製備等優點,在柔性顯示、可穿戴設備、電子皮膚和生物醫用等領域內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與p-型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相比,n-型場效應電晶體在遷移率和空氣穩定性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差距,並且目前具有高遷移率的有機發光材料也大都是p-型半導體,關於n-型的有機半導體發光材料報導還比較少。在n-型有機半導體中,由於載流子為電子,在傳輸過程中會與空氣中的水、氧氣反應,極大程度上制約了n-型有機半導體的遷移率和穩定性。p/n型有機半導體的不均衡發展嚴重地限制了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的實際應用。因此,發展新型高遷移率、高穩定性的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使之應用於相應的有機場效應電晶體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在現有的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中,萘醯亞胺(NDI)類化合物是一類研究比較廣泛的材料(圖1),四個羰基可以有效地降低LUMO能級,提高材料的空氣穩定性,同時也可以降低有源層與金屬電極之間的電子注入能壘。目前,對於ND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N原子上進行取代,可以改變分子堆積;萘上進行吸電子基團取代,可以有效調控能級;延長π共軛體系,既能增大分子間π-π相互作用,又能起到調控能級的作用。通過這些修飾,衍生了一系列空氣穩定的、高遷移率的n-半導體。
該成果以「Isothianaphthene bisimide: an air-stable n-type semiconductor」為題,最新在線發表於Science China Chemistry。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北京大學博士生陳小龍,通訊作者為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孟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