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高空氣穩定性和強摻雜能力的N-雜環卡賓基熱活化n型摻雜劑

2020-12-03 X一MOL資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

裴堅-王婕妤課題組:兼具高空氣穩定性和強摻雜能力的N-雜環卡賓基熱活化n型摻雜劑

n型摻雜,是通過向有機半導體材料中加入少量具有還原活性的物質(即n型摻雜劑),從而在有機半導體中引入額外的電子,以實現有機半導體中載流子(電子)濃度的精準調控和器件性能的提升。高性能的n型摻雜劑是實現有效n型摻雜的必要條件,然而具有強摻雜能力且空氣穩定的n型摻雜劑十分匱乏,成為目前制約n型摻雜發展的主要因素。為獲得強的摻雜能力,多採用具有強還原能力的物質,如活潑金屬鈉、強有機電子給體W2(hpp)4等,但這類化合物對水、氧敏感,不易製備和存儲。此外,n型摻雜劑與有機半導體材料間較差的混溶性,也降低了摻雜效率並限制了摻雜體系電學性能的提升。


近日,北京大學裴堅-王婕妤課題組基於強σ電子給體N-雜環卡賓,採用熱活化卡賓前驅體原位生成N-雜環卡賓並進行摻雜的策略,發展了一類全新的、兼具高空氣穩定性及強摻雜能力的熱活化n型摻雜劑,實現了對有機半導體材料的高效、可控n型摻雜。本文亮點在於:(1)發展了一類全新的n型摻雜劑體系。與負氫類似、具有強σ給電子能力及親核能力的N-雜環卡賓能高效地摻雜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並顯著提升其熱電性能。(2)熱活化n型摻雜劑的設計策略,即採用穩定的前驅體化合物經熱活化後原位釋放具有摻雜活性的物質以實現摻雜,有效地解決了n型摻雜劑摻雜能力與空氣穩定性間的矛盾,為設計空氣穩定、強摻雜能力的n型摻雜劑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


熱活化n型摻雜劑的設計


目前,n型摻雜劑仍局限於有機負氫給體、有機自由基二聚體類化合物,種類少,且鮮有空氣穩定、高性能的n型摻雜劑被報導。受有機負氫給體類化合物的啟發,與負氫類似、具有強σ給電子能力及親核能力的N-雜環卡賓可與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反應生成自由基陰離子,展現出n型摻雜能力。但N-雜環卡賓不宜製備、穩定性差。採用空氣穩定且易製備的N-雜環卡賓二氧化碳加合物(DMImC)作為卡賓前驅體,經原位熱活化釋放N-雜環卡賓進行摻雜,有效地避免了直接使用不穩定的N-雜環卡賓。DMImC在室溫下不與水、氧及有機半導體材料反應,展現出了極佳的穩定性;而在熱活化後發生脫羧反應,原位生成N-雜環卡賓,可有效地摻雜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

Scheme 1. a) Decarboxylation of DMImC to NHC and b) the synthetic approach to DMImC. c) The reaction between PBI-Cl4 and DMImC under heating. A delocalized PBI-centered radical anion was yielded, in which the cationic imidazolium was introduced in the bay position of PBI-Cl4. d) Chemical structure of polymer FBDPPV.


摻雜能力表徵


選用具有高電子遷移率的n型半導體聚合物FBDPPV作為摻雜受體,採用旋塗法(在預先製備的FBDPPV薄膜上再旋塗摻雜劑DMImC)製備摻雜薄膜並用於隨後的表徵。在經熱退火後,薄膜在吸收光譜中1100 nm處極化子吸收峰及電子順磁共振(EPR)中g = 2.0039處強自由基信號的出現,表明經熱退火後DMImC能有效地摻雜FBDPPV並生成具有順磁信號的極化子。通過改變旋塗時DMImC溶液的濃度可有效控制聚合物薄膜中DMImC的含量,並實現對薄膜摻雜程度的調控,即薄膜中更高的摻雜劑含量可顯著提升其載流子濃度和費米能級。總之,經熱退火後DMImC可實現對FBDPPV的高效、可控n型摻雜。

Figure 1. a) UV-vis-NIR absorption spectra and b) EPR spectra of the intrinsic and doped FBDPPV films after thermal activation of DMImC. c) Molar fractions of dopant relative to FBDPPV repeat unit (calculated from the N(1s) XPS results) and the carrier density measured by the AC Hall effect as a function of DMImC concentration in the casting solution; d) UPS spectra around the secondary electron cutoff (SECO) regions of FBDPPV films.


摻雜薄膜的熱電性能探究


為探究DMImC在摻雜有機半導體器件中的應用,作者製備了基於經典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FBDPPV、N2200和PCBM的熱電器件。摻雜後,三種有機半導體材料的電導率均獲得顯著提升。其中,由於具有更低的LUMO能級和更高的電子遷移率,FBDPPV展現出了明顯優於其餘兩者的電導率。摻雜的FBDPPV薄膜展現出了高達8.4 ± 0.6 S cm-1的電導率和16 μW m-1 K-2的功率因子。同時,由於DMImC極佳的穩定性,及室溫下不與有機半導體發生摻雜反應,使得薄膜可在空氣下進行沉積。空氣下沉積的薄膜再經惰性氣氛中熱退火後依然表現出7.0 ± 0.7 S cm-1的最高電導率。這簡化了n型摻雜薄膜的製備要求,為在空氣下通過印刷、旋塗等方式製備複雜的n型摻雜有機半導體器件提供了可能。

Figure 2.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a)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eebeck coefficient and b) power factor of doped FBDPPV with various DMImC concentrations. c) Conductivities of doped N2200 and PCBM with various DMImC concentrations. d) Conductivities of doped FBDPPV films sequentially deposited with DMImC in air.


對摻雜薄膜微觀形貌的影響


摻雜薄膜中摻雜劑的加入對薄膜微觀形貌的破壞是限制其電學性能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作者採用掠入射X射線衍射(GIWAXS)和原子力顯微鏡(AFM)詳細探究了摻雜劑DMImC的引入對FBDPPV薄膜微觀形貌和表面形貌的影響。隨薄膜中摻雜劑含量的逐漸增加,摻雜的FBDPPV薄膜依然表現出清晰的對應於層狀相堆積的(100)、(200)、(300)衍射和對應於π-π堆積的(010)衍射。DMImC的加入並未明顯影響聚合物的π-π堆積距離,使摻雜的聚合物薄膜依然保持高效的鏈間電荷傳輸。此外,摻雜薄膜依然保持均一的形貌,並未出現相分離,證明DMImC與聚合物間存在良好的混溶性,保證體系獲得較高的摻雜效率。因此,未改變的π-π堆積距離及良好的混溶性使摻雜的聚合物薄膜表現出優異的熱電性能。

Figure 3. Micro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study of the intrinsic and doped FBDPPV films. a, b) GIWAXS images and c, d) surface topography mappings by AFM.


總結


本工作中作者開發了一類全新的、基於N-雜環卡賓的熱活化n型摻雜劑,為設計空氣穩定、具有強摻雜能力的n型摻雜劑提供了新的思路,並將推動以有機熱電器件為代表的n型摻雜有機半導體器件的發展。


相關論文發表於Angew. Chem. Int. Ed.,第一作者為丁一凡

Thermally Activated n‐Doping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s Achieved by N‐heterocyclic Carbene Based Dopant

Yi-Fan Ding, Chi-Yuan Yang, Chun-Xi Huang, Yang Lu, Ze-Fan Yao, Chen-Kai Pan, Jie-Yu Wang, Jian Pei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11537


課題組介紹

裴堅,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有機共軛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表徵及器件性能研究。已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Nat. Commun. 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200餘篇論文。課題組近期重點關注新型共軛高分子的設計與合成、共軛高分子的多尺度聚集、高性能高分子光電器件的開發。


裴堅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8603

課題組主頁

https://www.chem.pku.edu.cn/pei/index.htm

相關焦點

  • Angew: N-雜環卡賓實現的有機半導體的熱激活n摻雜
    但是,有效的n摻雜仍然具有挑戰性,特別是由於缺乏強還原性和穩定的n摻雜劑。北京大學Jian Pei等人開發了一種N-雜環卡賓(NHC)前驅體DMImC,這是一種熱活化的n-摻雜劑,在空氣中具有出色的穩定性。
  • 裴堅團隊在高性能n型分子摻雜劑/導電高分子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n型摻雜是一種調節有機半導體界面和體相中電子載流子濃度以增強半導體器件性能的關鍵手段。相比眾多成熟的p摻雜方法,有機半導體的n型摻雜非常具有挑戰性。n摻雜劑作為還原性物質,其穩定性和摻雜能力往往很難兼顧。n摻雜劑完成摻雜之後形成的正離子往往與有機半導體的混溶性較差,使得難以獲得均一、穩定的n摻雜。因此,高效、均一、穩定的n摻雜方法一直是該領域的研究難點。
  • :有機半導體n-型摻雜的光活化突破熱力學極限
    在過去的十年中已經開發出了多種穩定的分子p-型摻雜劑並且已經成功地部署在器件中,分子n-摻雜劑的研究也很活躍。然而,由於某些原因,適用於低電子親和力(EA)材料的空氣穩定的分子n-型摻雜劑仍然是研究的難點。n-型摻雜涉及到通過還原劑向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傳輸軌道提供電子。
  • 控制溶液態聚合物聚集體的動力學用於實現聚合物半導體的高效n摻雜
    控制溶液態聚合物聚集體的動力學用於實現聚合物半導體的高效n摻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0 19:41:27 北京大學雷霆團隊通過控制溶液態聚合物聚集體的動力學用於實現聚合物半導體的高效n摻雜。
  • 南科大郭旭崗團隊n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由於電子器件中普遍存在的p-n結,高性能的n型和p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對整個有機電子領域的發展都不可或缺。然而,相比於p型(空穴傳輸型)有機半導體,由於高度缺電子結構單元的缺乏、空間位阻效應及合成上的面臨的挑戰,對n型(電子傳輸型)有機半導體材料的研究較少,高性能的n型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稀缺,發展高性能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是有機電子領域面臨的巨大挑戰,對推進有機電子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
  • 南科大郭旭崗團隊n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研究連發5篇頂刊
    由於電子器件中普遍存在的p-n結,高性能的n型和p型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對整個有機電子領域的發展都不可或缺。然而,相比於p型(空穴傳輸型)有機半導體,由於高度缺電子結構單元的缺乏、空間位阻效應及合成上的面臨的挑戰,對n型(電子傳輸型)有機半導體材料的研究較少,高性能的n型高分子半導體材料稀缺,發展高性能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是有機電子領域面臨的巨大挑戰,對推進有機電子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
  •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過渡金屬元素摻雜實現理想的n型透明導電氧化物
    透明導電氧化物材料由於其同時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導電性,被廣泛應用於平板顯示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智能窗等光電子器件中。
  • 什麼是N型光伏組件?和P型組件的差別在哪兒?
    提及光伏,你可能知道大概是太陽能發電,提及光伏電池,思路可能就卡住了,更別說N型和P型光伏組件了。那麼,什麼是N型光伏組件呢?光伏組件N型和P型差別在哪兒?首先,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的基礎是半導體PN結的光生伏特效應。所謂光生伏特效應就是當物體受到光照時,物體內的電荷分布狀態發生變化而產生電動勢和電流的一種效應。
  • 上海有機所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p型和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對於OTFT的發展同等重要,因為由p型和n型OTFT共同構築的有機互補電路具有功耗低、操作速度快、噪音容限大等優點,可廣泛用於各種有機數字電路,是實現有機電子器件應用的基礎。然而,目前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的發展遠遠落後於p型有機半導體材料,具有高電子遷移率、空氣穩定、可溶液加工性質的n型有機半導體材料極為短缺,大大限制了OTFT相關的柔性電子器件及有機電路的發展。
  • 晶科能源:N型單晶電池的效率為24.9%
    中國太陽能生產商JinkoSolar的大面積n型TOPCon單晶矽電池的轉換效率達到24.9%。該結果得到德國太陽能研究所(ISFH)的確認,與7月份創下的24.79%的先前記錄相比有所改善。該模塊製造商在一份聲明中說:「具有高度活化的摻雜劑的先進擴散,高質量的表面鈍化,JinkoSolar的高導電鈍化接觸技術以及一系列創新技術和材料升級已集成到電池工藝中。」到2020年1月,該電池的效率仍為24.2%時,Jinko表示其電池基於其HOT設計並具有隧道氧化物鈍化接觸(TOPCon)技術。
  • 具有自調節載流子濃度特性的n型Bi2(TeSe)3-SiC納米複合熱電材料
    熱電材料可有效實現熱能和電能之間的轉換,為解決廢熱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問題帶來了希望。已投入生產的高性能熱電材料主要有低溫區Bi2Te3,中溫區PbTe和高溫區SiGe。提高熱電材料的低中溫區(100-300 ºC)熱電性能對低中溫區廢熱回收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如何把高性能Bi2Te3基熱電材料的低溫區高性能推往中高溫區成為研究熱點之一。
  • 摻雜改善SnO2甲醛氣敏元件靈敏度特性的研究
    如何檢測和控制室內甲醛汙染是近年來備受重視的研究課題,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有關部門都出臺了相應的標準。由於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具有製作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易於與測試系統配套,便於更換,可以直接將氣體濃度轉換成電信號等優點,在檢測氣體濃度方面具有優勢。雖然這類傳感器在選擇性和穩定性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點,但仍然是目前實際應用最多的氣體傳感器。
  • 穩健的高性能n型有機半導體
    穩健的高性能n型有機半導體Robust, High-performance N-type Organic Semiconductors
  • 具有螢光的非經典噻吩醯亞胺類n-型半導體材料
    型半導體材料,該化合物表現出了較為優異的n-型半導體性能,並顯示出了較強的螢光。有機場效應電晶體(OFET)由於具有可溶液加工、柔性可摺疊、大面積製備等優點,在柔性顯示、可穿戴設備、電子皮膚和生物醫用等領域內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與p-型有機場效應電晶體相比,n-型場效應電晶體在遷移率和空氣穩定性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差距,並且目前具有高遷移率的有機發光材料也大都是p-型半導體,關於n-型的有機半導體發光材料報導還比較少。
  • :n型半導體Te中Weyl費米子的量子霍爾效應
    在強磁場下,狄拉克/外爾材料的拓撲性質可以通過量子霍爾態直接觀察到。但是,由於其偶然的跨能帶起源,大多數Dirac/Weyl節點通常存在於半金屬中,而沒有可利用的帶隙。有鑑於此,近日,美國普渡大學葉培德教授團隊報導了半導體中Weyl費米子的首次實驗觀察。2D Te烯,具有手性晶體結構,可在導帶邊緣附近誘導出具有刺蝟般徑向旋轉織構的非常規Weyl節點。
  • Mater:電弧放電合成N摻雜石墨烯
    >合成石墨烯中的氮摻雜效率和調節摻雜劑的鍵合構型。之前研究報導了電弧放電可用於石墨烯薄片的批量生產中,但由於其不能控制合成和雜原子摻雜,因此電弧放電並未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這項研究中,提出了一種通過使用陽極碳填料電弧放電提高N摻雜石墨烯合成中摻雜效率的簡便方法。
  • 【文獻推送】N型半導體碲中外爾費米子的量子霍爾效應
    例如,在高磁場下,石墨烯量子霍爾態的非傳統序列填充係數ν=4(n+1/2) (此處n為自然數)就表明了帶有π貝裡相的狄拉克費米子的存在,它反映了狄拉克點的拓撲性質。之後,許多其他類別的在能帶結構中具有狄拉克外爾點特徵的拓撲材料就被預測和識別了,並且這些材料在自旋電子學、光電子學和量子計算應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
  • 【科普】太陽能電池是P型還是N型?
    還有太陽能電池是P型還是N型也許知道人就更少了。  一、太陽能發電原理  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的基礎是半導體PN結的光生伏特效應。所謂光生伏特效應就是當物體受到光照時,物體內的電荷分布狀態發生變化而產生電動勢和電流的一種效應。當太陽光或其他光照射半導體的PN結時,就會在PN結的兩邊出現電壓,叫做光生電壓。
  • 高離子電導率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研究進展
    全固態鋰電池兼具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 作為下一代儲能器件備受關注.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具有鋰離子電導率高、晶界電阻低、機械延展性好等優點, 作為最具商業化潛力的固態電解質, 引起了產業界和科研單位的廣泛興趣.
  • Chem綜述:高性能n型聚合物半導體: 應用、最新進展和挑戰
    為此,人們發明了大量的n型有機半導體,包括基於小分子和聚合物的有機半導體,每一種都有其優缺點。與小分子相比,聚合物可以提供成膜性能更好的配方,更好的形態穩健性,以及更好的機械柔韌性和延伸性的薄膜和器件。此外,由於相應的溶液具有更廣泛的流變特性,聚合物更容易採用基於溶液的加工技術,因此可以實現高通量、高性價比的大面積器件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