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彩活動創設學習情境——單縣一中英語特色教育紀實

2021-01-11 單州教育

。。。。

英語學習是一項語言技能的學習,需要良好的語言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英語環境中聽說讀寫,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舉辦英語話劇、戲劇大賽,通過角色扮演,還原英語應用語境,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身臨其境地理解英語。

近日,西校區和創新部各自舉辦了英語戲劇大賽,同學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將傳統話劇《灰姑娘》、《哈利波特》、《哈姆雷特》等搬上舞臺,同學們還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原創精神,改編《白蛇傳》、《唐伯虎點秋香》等並展現在舞臺上。在活動中,同學們裝扮上精緻的服裝道具,用標準流利的英語口語、生動俏皮的表演,博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東校區高一年級則舉辦了英語演講比賽。來自各班的25名同學分別圍繞傳統文化、經典故事、抗疫英雄、珍惜時間等主題展開演講。在演講過程中同學們口語標準流暢,表達準確到位,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來,將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和銳意進取的青春風採展現的淋漓盡致。

英語課堂上,多彩的活動設計同樣讓學生沐浴在英語語境中,在潛移默化間提升著英語語感,錘鍊聽說能力。

課前三分鐘,一名同學正在講述英語知識點。這是每節英語課都要進行的一個小環節。小小的舉動既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也鞏固了知識點。

課堂上,鮮活的英語素材,創設成了濃鬱的英語環境。老師根據教學重難點,選取英美文學、時政要聞、經典電影等鮮活的素材設置教學情景,設置搶答、畫面配音、看圖說話等豐富有趣的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展示,讓學生感受英語,應用英語,極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很好地鍛鍊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每天20分鐘的英語聽力訓練,更是專項訓練了學生聽的能力。

定期舉辦的英語寫作比賽、書法比賽、優秀英文書法展、英語角、英語沙龍等活動,隨處可見英語格言,構建了「英語無處不在」的學習環境,更是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學習應用著英語。

開展的「英語名著閱讀教學」專項研究,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引進英文名著選讀,引導學生從閱讀英文名著中學習語言,建構語言,提高寫作技能,理解名著的主題思想,提高人文素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單縣一中英語特色教育初顯成效,英語成績一直名列全市前列,眾多學生參加創新英語大賽獲獎,學校也被評為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優秀生源基地、英語閱讀教學示範基地。

關注我

發現更多精彩

撰稿:郭建強 韓笑天

編輯:韓笑天

校對:王文婷 王 璽

審核:趙 峰 郭建強

相關焦點

  • 構建情境教育兒童學習範式
    2.縮短心理距離情境學習提出「以情感為紐帶」,通過創設「親、助、樂」的師生人際情境和「美、趣、智」的學習情境,縮短兒童與教師、同學、教學內容的心理距離。情感的連結給兒童帶來親切感和安全感,在這樣的環境裡形成最佳的情緒狀態,進而快樂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 情境教學:創設充滿智慧和情趣的空間
    時任語文教師的李吉林在教學中發現,語文教學遠離學生的生活,遠離語言學習應有的真情實感,學生的學習樂趣被淹沒在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詞、句、篇的分析和訓練中。受國外在語言教學中情景教學訓練的啟發,為了努力突破傳統的條條框框、改變灌輸式教學,李吉林開始了語文情境教學的探索。  最初,情境教學以「創設情境,進行片斷語言訓練」為主。由於在課堂教學中展示了生活情景,學生學習情緒很高,教學效果顯著。
  • 構建兒童創造教育的「情境驅動模式」
    為積極推進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教育的深度融合,我們歸納提煉出兒童創造教育的「情境驅動模式」,為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提供了一種全新視角和實踐路徑。情境驅動模式的核心理念為「情境驅動創造,創造點亮童年」。它是依據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以情境建構為手段,以情境教學為方法,以情境活動為載體,在情境中滋養、激活和生發兒童的創造性活動,進而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的一種創造教育模式。
  • 創設問題情境等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因此,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並結合物理學科本身的特點,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進而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1 實驗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很多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定理都能通過實驗活動直觀體現出來。
  • 情境教育的世界意義
    情境教育就是李吉林用畢生心血和智慧寫就的一部兒童教育的「中國史詩」,它構建了一個獨具中國特色又有世界意義的兒童教育體系。  情境教育的國際學術視野  沒有多少長期紮根一線的小學教師像李吉林那樣深刻地關注教育的哲學基礎。據我所知,盧梭、杜威,尤其是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在情境教育的創立和發展過程中都打下深深的烙印。
  • 廣東省廣州市江南外國語學校:特色教育「和韻」悠揚 項目學習面向...
    作為一所「有文化底蘊、有個性特色、有品牌優勢」的優質初級中學,廣州市江南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江外」)堅持「特色興校」,不斷探索由「英語特色」到「外語教育特色」的辦學之路,確立了「和韻教育」辦學特色,在實現傳承歷史傳統文化、體現社會時代精神的同時,打開了學校向前向上發展的新思路、新引擎——「倡和塑韻」實現多元化融合
  • ...記「多彩貴州」好教育聯盟2019年度同課異構教學技能大賽在我校...
    2019年12月8日上午,由黔西南州教育局、「多彩貴州」好教育聯盟聯合主辦,興仁市教育局、興仁一中承辦的「多彩貴州」好教育聯盟2019年度同課異構教學技能大賽,各參賽學科教師經過兩天半的緊張角逐,已完美收官。
  • 創設多元化的英語環境
    孩子們將會走向世界、走向國際,那時流利地使用英語將是必不可少的。眾所周知,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3-6歲幼兒處在人一生中語言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在正常的教育情況下,此階段幼兒詞彙量已發展到3000個左右。由於此時幼兒對語言的學習完全憑藉聽、說來發展提高,這同樣為幼兒學習第二種語言提供了可能。因此利用多種渠道,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幼兒的外語學習十分重要。
  • 北京高考英語:注重學以致用、突出北京特色,人工智慧入題
    7月8日下午,北京高考英語科目考試結束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北京市教委獲得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對今年北京高考英語考卷的權威解讀。書面表達試題努力創設了接近現實生活的交際語境,明確了交際場合與參與人的身份,注重在真實的任務和情景中考查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利於幫助考生認識到語言運用需具備得體性,語言形式需為意義和內容服務,從而幫助考生增強語用意識,真正實現與他人有效的溝通、交流和合作。
  • 2019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愛在星空下 多彩貴州營"圓滿結營
    今夏,一群小朋友們在英孚青少兒英語的帶領下,走進了多彩貴州,觀賞自然奇景,傳承古樸非遺,探訪苗族文化,牽手村寨小學,開展了一段與公益同行的愛心之旅。學英語、獻愛心,我們是優秀小公民在人文薰陶和景點遊覽的同時,英孚專業的外籍培訓師全程陪伴著孩子,讓孩子們可以隨時隨地說英文,提高英語口語和社交能力。外教老師帶著單詞卡片、英語視頻和各種互動教學工具進行輔助教學,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輕鬆快樂的環境中學習英語。
  • 寧夏銀川一中:以教育的遠見卓識,致力培養求真至善的高素質人才
    他們不僅是校園靚麗的風景線,還積極活躍在全區乃至全國相關活動的舞臺上,擴大了銀川一中的影響力。學校近五年有150餘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寧夏第一、西北一流、全國知名」的辦學目標基本實現。卓越:教育是所有職業中最重要的一種,人們對這一職業寄予很高的希望,教育領域唯一可以接受的標準就是追求卓越。育人理念——一個都不放棄,一直都不放棄。學科教學——優質教育就是適合學習者的教育。
  • 銅陵市一中:做有溫度的教育 辦有魅力的學校
    五年來,銅陵一中用一個個教育教學成就賡續榮光。其中既有反映整體實力的「全國文明校園」稱號,也有展示生涯教育、體育特色、學科建設等具體領域的全國生涯教育實驗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化學學科安徽教研基地實驗校、安徽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等榮譽,還有幾乎涵蓋全國所有知名高校的「優質生源基地」稱號,這些都是對銅陵一中辦學成績的高度肯定。
  • 教育戲劇的N種打開方式!名師分享英文戲劇教學的課堂實踐和校本融合
    「中小學校英語教研共同體」 第二期線上教研活動邀請到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內蒙古包頭高新一中、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的姚臻臻、梁辰、張磊三位老師圍繞「英文戲劇教學課程的課堂實踐與校本融合」進行專題分享,集中探討英語戲劇教學在大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經驗。
  • 核心素養理念下英語讀中教學活動transfer新理念
    其任務示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培養,其途徑是深度學習。此教學特色具體表現為:(1)跨學科遷移(深度學習)是指外語與其他學科的橫向遷移,即與漢語以及史、地、數、理、化、生、音、體、美等學科的聯繫。如:在教授英文數字的時候,教師結合數學加減法的運算,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圍繞數字進行英語口語教學的操練,實現跨學科知識遷移,達到交際的目的。
  • 《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與活動指導》讀後感
    本周教研活動我認真閱讀了旭等專家撰寫的《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與活動指導》的其中幾章內容,下面結合本園環境創設淺談一下感想。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戶外地面的安全。幼兒愛跑愛跳、動作發展不完善、危險意識薄弱、自控能力較差,很多幼兒園為保護幼兒不被堅硬的地面弄傷,都鋪設了塑膠場地、人造草坪、橡膠地墊等材料,我園也不例外,戶外場地大多以塑膠場地為主。
  • 濱州高中物理名師工作室:情境教學中追根溯源 微視頻互動中高效提升
    物理概念的建立需要創設情境,需要從情境中發現和提煉問題,需要選擇合適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通過對數據分析不斷走進物理規律。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具體問題,更應結合具體的實際情境。更重要的,是創設情境進行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深度學習。孫慶廠介紹,「深度學習是基於學習者自發的、自主性的內在學習動機,並依靠對問題本身探究的內在興趣維持的,一種長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學習力。」
  • 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小學生數字的時候,可以完全採用教數學的方法,比如:學會十以內的數字後,教師就可以將得數為十以內的算式寫在黑板或紙上,讓學生用英語進行計算,如:" 1+2=3"便可以表述為"one and two is three",有效地創造了學習英語的氣氛。③.英語課與音樂、美術相結合。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歡唱歌、畫畫,在音樂與圖畫的情境中學習英的發展。
  • 集寧一中榆樹灣校區舉行第二屆「課堂教學改革好課堂大賽」
    為持續推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打造高效課堂,集寧一中榆樹灣校區教務處經過精心策劃與籌備評委們嚴格依照《內蒙古集寧一中「課堂教學改革好課堂大賽」教學評價標準》打分,並現場公布選手得分,以確保比賽的公開透明。21位參賽教師為此次大賽做了精心的準備。賽前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虛心請教並對授課內容反覆切磋,比賽過程中,各位老師通過精彩的語言、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動作以及新穎有趣的課件,把各自的教學特色展示得淋漓盡至,在短短40分鐘內,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教學風採和教學特點。
  • 小區域裡的大世界,幼兒園區角活動的創設與組織指導
    導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不僅僅是在環境中成長,也是在環境裡探索和學習,因此也可「將環境視為幼兒的老師」,互動式的教育環境可讓幼兒體會到自己是環境的主人,有利於萌發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在幼兒園裡,教師要為孩子創設「有準備的環境」,促進孩子的發展。
  • 從「操作中學習」到「社會情境中學習」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從「操作中學習」到「社會情境中學習」   數學知識的本質是什麼?兒童是怎樣獲得概念的?如何理解學前兒童的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