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領失業金,後果很嚴重!」
疫情之下,領取失業金的人陡然增多,而總有人比較遲疑,該不該去領失業金,我頓時來了興致,究竟是他們在擔心什麼呢?
「領了失業金,再就業的單位會歧視你」,「領了失業金,養老金會變少!」「領了失業金,失去幹部身份,無法考公務員了!」
這些耳熟能詳的傳言是真的嗎?我轉念一想,失業金明明是一項社會福利,怎麼到了艱難的時候,卻有人躊躇不前、瞻前顧後,難以下決定。
查看了大家的討論之後,我發現,之所以半信半疑,是因為不知曉失業金的利與弊,更不知曉失業金與養老金的關係,下面【社保精算師】為你深度解析:
01、失業金與養老金的關係
總有人告訴我,領了失業金之後,養老金會變少,於是自己堅持著不去領失業金,這樣的說法得到了很多贊,為什麼大家深信不疑呢?
今天咱們來梳理一下失業金與養老金的關係,首先來看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養老金的影響因素只有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和退休前所在地的社平工資,與是否領取失業金並沒有關係,不過,如果領取失業金期間,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可就受到影響了。
領取失業金期間,能不能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繳納養老保險呢?
這就要看當地的政策,比如說大連是可以的,領了失業金可以拿出一部分來繳納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繳費年限,也有網友反映他們所在地不允許失業期間繳納養老保險。
如果是失業期間能交養老保險,且失業前和失業中繳費基數完全相同,那麼計入個人帳戶的基數是完全一樣,完全不影響未來退休後養老金待遇的。
02、失業金與醫保的關係
領取失業金期間,我們是無需繳費,便可以享受醫療保險的相關報銷待遇的,也就是說,即便是想要參保,也只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就夠了。
熬到法定退休年齡,不僅需要辦理養老保險的退休,也要辦理醫療保險的退休,而醫保需要的累計繳費年限幾乎都在25年,也就是比養老保險多10年。
而領取失業金期間,雖然我們自己沒有掏腰包交錢,但是失業基金已經支付醫保費用了,不僅可以享受醫療保險等待遇,還能累計醫保繳費年限,多划算。
03、失業金與下個單位的關係
失業人員再就業,是否受到下一家單位的歧視?並沒有這樣的說法,之所以領取失業金,是因為上一家單位的原因造成的失業,並非你個人原因,對就業也沒有多大影響。
如果你應聘心儀的公司被拒絕,你可以反思自己的能力,反思自己的崗位適配度,但請不要歸因於領取了失業金,這對於失業金是「不公平」的。
04、失業金能領多少,能領多久
說了這麼多養老金的好處,我們下面就要講講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失業金能領多少錢,能領多長時間,與兩個因素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