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驅動的紙質生物電池

2020-11-24 生物谷

  無處不在的微生物遍及我們體內、土壤、水、垃圾和空氣中。為了填飽肚子,他們會從環境中收集電子然後再將它們排洩出去。

  許多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如何捕捉這些電子,並將它們製成電源的方法。但來自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生物電子和微系統實驗室的助理教授Seokheun "Sean" Choi說,他們已經找到如何用紙完成這件事的方法。

  他的可摺疊的紙質電池是生物燃料電池,可以支持小型生物傳感器的運行。由於它是用紙製成的,所以該設備成本低廉和易處理的特點。因它的發電物質是微生物,所以無論何時何地使用都能產出電。

  Choi說道:「理論上講,微生物無處不在,我甚至認為細菌電池可以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使用。」

  這意味著你可以在災區、戰場或在貧困地區的診所等地方使用。

  從根本上說,Choi的生物電池有兩個主要部件:一個陽極和一個陰極。陽極通常是電子的來源,形成一個向陰極流動的電流。

  在這個電池中,Choi將陽極放置在紙張的一側,這張紙中充滿了微生物並且放置在裝滿了導電聚合物的容器中。紙的另一面是陰極,表面塗著一層薄蠟,薄蠟下面是帶狀硝酸銀。

  通過摺疊紙張,兩極接觸,微生物體內的電子從正極釋放出來形成電流。摺疊紙張的方式不同,電流的輸出形式也不太。例如,以手風琴的形狀摺疊有微生物相互接觸了6次,就形成了44.85微瓦特105.89微安培的電流。

  Choi承認,產生的能量很少。研究早期,他第一次提出開發紙制電子產品時他曾懷疑這些產品能有什麼用。後來,當他意識到類似生物傳感器用來檢測病原體或監控血糖水平的設備並不需要太多的能源。

  他說:「現在,這種電池使用的是廢水,但這種電池可以使用任何液體,如血液、汗液、尿液、唾液。」

  這並不是Choi開發的第一款紙質電池。今年早些時候,他的團隊提出了一款造型為忍者星的電池。

忍者星電池

  而現在這款紙電池是升級版。他說:「這是升級版,你不需要很多層紙,所有的零件都集中到一張紙上。」

相關焦點

  • 紙質生物電池看過來
    來源化學加無處不在的微生物遍及我們體內、土壤、水、垃圾和空氣中。許多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如何捕捉這些電子,並將它們製成電源的方法。但來自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生物電子和微系統實驗室的助理教授Seokheun "Sean" Choi說,他們已經找到如何用紙完成這件事的方法。 他的可摺疊的紙質電池是生物燃料電池,可以支持小型生物傳感器的運行。由於它是用紙製成的,所以該設備成本低廉和易處理的特點。
  • 紙質微生物燃料電池可產生1.3μW電力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開發出3D的紙質微生物燃料電池(MFC),可在整個系統中利用毛細管作用引導液體,而無需使用外部電力。
  • 水圈微生物驅動地球元素循環的機制研究項目指南—新聞—科學網
    一、科學目標 選擇水圈自然生境,聚焦微生物參與的碳氮硫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發現功能微生物(群)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新類型,揭示元素循環與能量代謝新途徑及其對生態與地質過程的貢獻,闡明水圈微生物驅動碳氮硫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機制。 二、核心科學問題 本重大研究計劃的核心科學問題:水圈生境中微生物驅動地球元素循環的機制。
  • 2019年度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指南|資助方向:大洋重要微生物功能類群及其驅動碳氮硫循環機制、近海與河口微生物驅動碳氮硫循環機制……
    本重大研究計劃擬選擇典型水圈生境,通過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化學科學、信息科學、應用數學等學科交叉,發展和運用保真採樣、富集培養、原位監測、代謝分析、計算與仿真等新概念和新方法,在細胞、群落與宏觀生境三個層次上揭示水圈微生物、包括關鍵難培養微生物驅動碳氮硫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新機制,完善生命與地球環境相互作用與協同演化的理論;同時,為應對全球變化、保護水圈生態服務功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提供科學依據
  • 十分鐘製作紙質顯微鏡
    不久前,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工程師馬努·普拉卡什和同事發明了全新的紙質光學顯微鏡。    普拉卡什在產品發布會上表示,發明紙質顯微鏡的初衷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廉價、可廣泛應用的醫療檢查工具。這種顯微鏡可以不計成本地列印成千上萬份,用於教育和實地調研。    顯微鏡的主體部分可列印在紙張上,附件包括一個透鏡、一個用於照明的LED燈,以及一塊驅動數字表的紐扣電池。    製作過程中,要確保所有光學零件的排列都處於正確位置。
  • 微生物燃料電池廢水生物處理技術
    目前,仍廣泛採用的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除去廢水中有機汙染物,主要包括好氧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方法。然而,這兩種方法在實踐應用中也存在缺點。一方面,好氧生物處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運行費用高。另一方面,傳統的厭氧工藝雖然運行費用降低,且在處理過程中可以以甲烷形式獲得額外的生物能,但由於甲烷沒有合理的利用方式將其燃燒掉而無法實現能源的回收。
  • NRL:獲太陽能微生物燃料電池專利
    > 據外國媒體報導:NRL生物分子科學和工程中心已經獲得了美國關於完全由太陽能和微生物驅動的自組裝、自修復且獨立的微生物光電化學太陽能電池的專利。太陽能微生物燃料電池(SMFC)是基於非半導體的系統,通過使用密封於燃料電池中的微生物消耗反應物來產生電力,其反應物(葡萄糖和氧)則由另一組微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和水在燃料電池內部再生。這種相互依賴的共生關係,使得電池可以在日光下長時間發電,長達幾千小時,而不需補充微生物燃料電池反應物。
  • 科學網—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望走出實驗室
    因此,又能淨化水質、又能發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一旦出現,將有望把汙水處理變成一個有利可圖的產業。Logan認為,未來汙水處理廠通過使用微生物燃料電池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用電,還能向外輸電。 傳統的燃料電池利用氫氣發電,但Logan和他的研究小組首次嘗試使用富含有機物的汙水來發電。理論上說,直接將汙水倒入燃料電池就可以發電同時淨化汙水。
  • 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成本低性能高
    【每日科技網】  英國巴斯大學、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和布里斯托機器人技術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種採用廚餘垃圾中典型成分作為有效催化劑的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體積小,價格低,但性能卻更強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電化學學報》上。
  • 微生物燃料電池 讓汙水發電!
    圖為微生物燃料電池的示意圖。微生物燃料電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可以將汙水作為底物進行發電,將其中蘊含的能量回收,可解決汙水處理廠的電耗問題。MFC既可用於處理廢水有機物,也可用於廢水脫氮除硫,甚至可用於處理難降解有毒化合物。
  • 微生物燃料電池 幫海水淡化
    近日,哈工大陳志強教授課題組在微生物燃料電池深度脫鹽和去除重金屬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該技術成果可望實現特殊環境下的海水淡化。    該課題組還建立了四室微生物脫鹽燃料電池,同步實現了產電、脫鹽與重金屬回收。
  •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最新綜述
    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的研究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多樣性的產生和維持機制,以及養分循環、有機物分解、植物生產力維持和公共衛生等關鍵生態系統過程的調控機制。憑藉高通量測序和生物信息學技術的發展(圖1A)和日益增長的研究興趣(圖1B),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圖1)。當前,已有大量研究揭示了海洋、土壤和淡水等生態系統中微生物多樣性和群落組成的生態驅動因子(圖1A)。
  • 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望走出美國大學實驗室
    因此,又能淨化水質、又能發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一旦出現,將有望把汙水處理變成一個有利可圖的產業。Logan認為,未來汙水處理廠通過使用微生物燃料電池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用電,還能向外輸電。傳統的燃料電池利用氫氣發電,但Logan和他的研究小組首次嘗試使用富含有機物的汙水來發電。理論上說,直接將汙水倒入燃料電池就可以發電同時淨化汙水。
  • 英國科學家研究出微生物燃料電池及機器人
    英國的科學家日前研究出了一種微生物燃料電池,以及能夠自我供給功能的機器人,使得微生物成為一種未來的可持續性的能源。這種樣子笨拙的機器人可以將任何有機物質分解轉換成電能供自己使用,人們未來可以派它去條件惡劣的災區執行搜尋倖存者的任務,由於機器人會自動利用環境中的一切有機物為自己供能,所以不必像使用普通電池那樣擔心它能量耗盡。
  • 英國研發汙水處理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機器人
    英國研發汙水處理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機器人 來源: cnbeta網站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11-20   今日/總瀏覽:1/4073
  • 天津大學研製出高效混菌微生物燃料電池
    據新華社電給細菌「餵」勺糖,做成電池持續產電80小時。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學生團隊研發出的高效混菌微生物燃料電池,獲得了2015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金獎及該賽事最佳能源工程單項獎。   由於資源能源的匱乏,人們的目光由傳統風能、電能轉向更加貼近自然、廉價的微生物電催化,以工程理念經過不斷改進優化微生物燃料電池已成為近年來生物化工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 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廢水時的產電性能研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7512.htm微生物燃料電池(Microbial Fuel Cell,簡稱為MFC) 是一種利用微生物體作為催化劑將有機物質及無機 物質氧化並產生電能的裝置 [1]。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嚴 峻以及經濟高速發展對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微生物 燃料電池也越來越受重視。
  • 微生物燃料電池的未來在哪?
    在各種替代能源中,燃料電池對清潔電能的生產有了極大的興趣。燃料電池通過電化學反應產生電力,通過在陽極處氧化諸如氫和醇的燃料,以及在陰極處還原氧化劑,通常是氧氣。燃料電池將通過提供的燃料和氧化劑產生電力,伴隨著熱量和水作為副產品。酶燃料電池(EFC)和微生物燃料電池(MFC)是燃料電池的子類別,它們具有相似的能量生產操作原理。
  • MIT研製出可植入大腦的生物電池 可驅動電腦
    但葡萄糖能夠為可植入醫療設備甚至是未來的生物計算機提供能量嗎?答案是肯定的,體液中的酶可以氧化葡萄糖生物燃料電池,從而產生所需要的電能,而且法國一科研小組已經研製出了可為人造器官供電的葡萄糖生物燃料電池。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也是葡萄糖生物燃料電池,但是與之前的燃料電池有很大區別。該葡萄糖燃料電池由美國MIT的科研小組研製而成,採用矽和白金材料,通過標準的半導體製造工藝流程製作而成。
  • 微生物燃料電池有望走出實驗室 可淨化汙水
    因此,又能淨化水質、又能發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一旦出現,將有望把汙水處理變成一個有利可圖的產業。Logan認為,未來汙水處理廠通過使用微生物燃料電池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用電,還能向外輸電。傳統的燃料電池利用氫氣發電,但Logan和他的研究小組首次嘗試使用富含有機物的汙水來發電。理論上說,直接將汙水倒入燃料電池就可以發電同時淨化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