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讀之受益匪淺!故事還跟孔子有關

2020-12-05 炫火人文

孟子被認為是儒家的「二把手」,也就是僅次於聖人孔子的「亞聖」,但是這種說法有點重古輕今的味道,也就是說:越古代越往前就是越好,越現代越往後就是越差,其實,如果我們用一种放眼未來的辦法來看的話,也許孟子比孔子更超越!就像西方基督文化中的耶穌,比摩西更超越那樣!

孟子也許比孔子更超越,類似耶穌摩西

孟子有很多名言名句相當經典,讀之受益匪淺,下面就收集一些孟子名言名句跟大家一起分享,讓我們一起進步吧。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話很好理解,就是教人們不要做一個書呆子,好多人以為讀書了就什麼都有了,更有人把書中的話當成了「聖旨」!孟子是表示反對的!同時,也證明了孟子也是不同意別人把他的話,和別的聖人的話當成「聖旨」的,最起碼孟子是反對讀死書的人。

孟子還反對人們當書呆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話是一種人道主義說法!自己家要敬重老人,也要推己及人理解別人家尊敬老人;如此相對的就是,自己家愛護幼兒(子女),推己及人,也要理解別人家愛護幼兒(子女)的心情。

「養心莫善於寡慾。」,這句話類似於今天養生文化,養好身體,一般認為是從身、心兩個部分來調理,這裡說的是調理心理方面的問題,孟子主張是寡慾的,因為寡慾了之後,人的身體需求就減少,人的心理就會得到平靜安寧,所以,人的情志情緒、心理活動等等方面,就會因為平靜的心靈而得到滋養,心靈的創傷也就被修復了。

孟子認為清心寡欲可以養心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是講民主的,民為貴,是指人民才是最貴重、寶貴的!社稷,原是指祭祀的,引申意義是指國家的意思,國家還只能排在第二位!最後,他指出了「君為輕」,說明君主是最低的!也反映出來:君主,是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服務的工作者,而不是騎在人民頭上的官老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話也是很著名的,也是勸告人們要遵「道」而行,如果能得」道「,是會有很多人們來支持的,如果是不能得「道」,就會失去人心,終究會被人們拋棄!這句話拿到現在來說,就相當於是主張民主迎合人民需要的。

孟子認為人民才是最寶貴的

」君有大過,則諫,反覆(覆)之而不聽,則易位。」,這句話,是孟子教育人們怎樣對待犯錯誤的君主的!如果君主犯了大錯誤,就要勸諫阻止他!多次警告無效,拒絕聽取的,就要「易位」,也就是把他的君主位置給換掉(彈劾)!,降低他的職務,他的才幹不適合擔任這麼高的職務,就像《三國演義》裡面的司馬昭那樣,把劉備的兒子劉禪,從皇帝降級為:安樂公……

孟子教人們怎樣處置犯大錯誤的君主

從上面的孟子的名言名句來看,還真是讀了讓人受益匪淺,那他的老師是誰呢?跟孔子是什麼關係呢?經過歷代相關人員查考歷史認定:孟子是子思的學生或者是子思門人的學生,也就是子思的徒子或者徒孫。

子思又是何人呢?他是孔子的嫡親孫子,名叫:孔伋,由於儒家有」易子而教「規矩,所以,子思不是他父親孔鯉(孔子的親兒子)教的,而是孔子晚年收的弟子曾參教的,所以,不論是根據《孟子》一書中的話來推斷,還是根據這種師徒關係來推斷,孟子活動時間大約是孔子之後的五代人左右,也就是孔子之後100多年時間。

孟子是子思的學生或其門人學生

那麼孟子是怎樣看待孔子的呢?他的原話是:「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符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

孟子這話大意是說:堯舜時代到商湯時代約500年,大禹、皋陶等著名人才,有幸見到並了解其中道理,成就了偉大事業;商湯時代到文王時代約500年,商湯只是聽說和明白其中道理(成就事業);商湯到周文王,又是500多年!伊尹、萊朱等著名人才有幸見到並了解其中道理,成就了偉大事業;像太公望、散宜生等人才,也是因為有幸見到並了解其中道理成就了偉大事業;現在從周文王到孔子,又是約500年(好像是聖人500年一個輪迴,也類似於西方基督教文化說耶穌,比孔子、老子、釋迦摩尼晚500年出生那樣!看來聖人約500年出現一次還真是人類歷史之謎。)!孔子就是這樣的聖人,幸孔子到今天才100多年,這種聖人哪裡能多得啊!

孟子一生都極力推崇孔子

這樣看來,孟子是多麼推崇孔子啊!相信他是500年才能遇到的一位聖人!還在孟子話語中其它地方找到一句「聖之時者也。」,這是孟子教導別人,要抓住聖人就在眼前的機會(學習),不要錯失良機,這是歷史上,孔子第一次被認為是聖人。

那麼孟子在人生經歷和行動上面。是怎樣的呢?孟子是效仿孔子的!孟子跟孔子一樣,也是早年父親去世、也是短暫地做過官吏,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他還效法孔子周遊列國後著書立說,這就使得孟子的人生經歷,和孔子是極其相似的!

通過以上分析,孔子,成為了孟子一生中的崇拜對象,連他的人生經歷都盡力模仿孔子!所以,孟子的故事,是跟孔子人生經歷有很大關係的,因此,孟子對孔子學說的闡述,更能勝過一般其他儒家人士的解說。

所以,放眼未來,我認為孟子比孔子更超越,就像基督教文化中,耶穌比摩西更超越一樣。

相關焦點

  • 孔子,老子,莊子,孟子的名言名句,讀之受益匪淺!
    孔子名言名句1、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2、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3、不學禮,無以立。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 【讀傳記】《孔子的故事》之:孔子終於出走
    那個在夾谷之會時出過壞主意的黎鉏卻又出來說話:「我們應該先離間孔子在魯國的關係,如果離間不成,再割送地方也不遲呵!」 他們這時的陰謀是設法引起孔子和魯定公、季桓子間的不和。他們知道孔子是一板正經的,魯定公和季桓子是愛玩兒樂的,於是利用了這一個矛盾,送了八十名美女去,還帶了一百二十匹好馬。
  • 孔子和孟子有什麼相似和不同之處?他們是如何影響中國的?
    孟子比孔子晚了大約200年,但他自稱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因為他師從孔子的孫子。在中國思想史,孟子被認為是合法的繼承人的孔子儒家思想的哲學傳統,重強調教學的第二儒家美德,易建聯(義),兄弟會或幫助他人在現代語言。孔子教學的最高美德是任正非,收益率在現代的解釋。
  • 孔子為何被譽為千古聖人?孟子為何被稱為亞聖?
    2,孔子聰明睿智神武,疾惡如仇,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揭露和批判像今天的騙子國學大師、哲學博士的聖人,他堅決捍衛道家文化,把玷汙道家文化的邵正卯殺掉,詛咒所有的儒家永遠讀不懂《中庸》《大學》等道家經典。3,孔子親手暫首他所遇到的儒學小人,有人建議孔子應該少殺人,孔子說:「古之聰明睿智神武不殺者夫?」
  • 備忘:語文知識點——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備忘:語文知識點——孔子名言名句大全(一)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譯文:說話一定守信用,行動一定堅決果斷。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譯文: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
  • 葉公和孔子抬了一句槓被嘲笑兩千年,嶽飛站隊孔子,孟子卻更巧妙
    原來在公元兩千多年的孔子時代,葉公是一位勤政為民,治理有方的好官,聲名遠播以至於孔子都聽說了他的名氣,於是孔子就去拜會葉公,兩位賢才在一起自然免不了談論「義」,但葉公是法家,孔子是儒家,倆人三觀不和沒聊幾句倆人就爭辯起來了。爭論什麼呢?
  • 桃李春風:與孔子有關的尊師重教故事
    戰國時期的荀子在自己的著作中有一篇《宥坐》,宥通右,這篇講了春秋時期孔子的一則小故事。孔子與弟子們在魯桓公的廟堂中見到了一種欹器即中空傾斜的器皿,孔子不知道這是什麼器皿,恭敬地向守廟者請教,守廟者說這就是放在座位右邊用以自警的器皿。孔子說:「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這種器皿原來中空時是傾斜的,往其中注入適量的水後,它的位置就端正了,如果注入的水過多,就會傾覆,灑出水來。
  • 《孟子》10句經典名言,感悟聖人的智慧!
    《孟子》是四書之一,是記錄亞聖孟子言行的一部語錄體散文集,在儒家經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下面挑選了其中的10句經典名言,讓我們共同感悟一下聖人的智慧!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感悟: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在人生得意之時,就要多為天下眾生著想,多做利益天下蒼生的善事;在人生不得志的時候,更要堅守道義,做好自己,為世人做個榜樣。二、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 孟子被稱為亞聖,那麼相較孔聖,孟子的貢獻有哪些
    孔子不僅開創了講學之風,廣收徒弟,而且還是儒家的創始人,所以孔子被後世尊為孔聖人。那麼,相較於孔聖,被稱為亞聖的孟子,對儒家又做出了哪些貢獻呢?孟子能夠成為儒學大家,孟母對孟子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除了孟母三遷的故事之外,還有兩個故事都是與孟母有關。孟子的鄰居有一天宰豬,孟子見後非常好奇,於是便問母親鄰居為何要宰豬。孟母當時隨口說了一句,宰豬是為了給孟子吃。
  • 經典裡的哲學名言名句
    1、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解讀]愛人的人別人總是愛他,尊敬別的人別人總是尊敬他。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往往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你。要想受人敬愛,必須敬愛他人。恆:常常。2、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 孟子的名言,孟子語錄
    關於孟子的名言 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 莊子的名句,孔子的名句,老子的名句,富有哲理,值得細品!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莊子,孔子,老子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莊子1、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譯文:人生在世,就像白色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忽然就過去了。
  • 名言警句分類
    ——富蘭克林   學習、讀書的名言警句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美國總統訪華,為啥愛「秀」中國名言?
    如名言、哲言強調出自名人(自然也是一人)之口,格言多是匯眾人之智,箴言通常源自宗教,警句或醒句則不太問出處。這些「言」分別側重說理、激勵、規諫、勸誡等不同功能,而且可以實現轉換。一些古老的名人名言,隨著時間的推移走入普通民眾,就泛化為諺語;結構簡潔的即變身為成語。例如,《論語》中的名句「溫故而知新」出自孔子之口,是標準的名人名言,也同樣被視為格言、警句、諺語和成語。
  • 中國古代的7大「聖人」:亞聖孟子,詩聖杜甫,文聖孔子,酒聖…
    中國古代的7大"聖人":亞聖孟子,詩聖杜甫,文聖孔子,酒聖…在中國古代封建時期產生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流傳到現在沒被人們冠以十分尊敬的稱謂。不得不提的就是有著亞聖之稱的孟子了,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偉大思想家。1.亞聖:他在是時期同孔子的夢想一樣,那就是把自己的政治理論推送到各國而得到各國君主的重用,不過結果也是和孔子差不多都是生前思想並沒有得到各國的實施,而在其後的幾千年中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中國人的觀念。
  • 孔子是「至聖」,孟子是「亞聖」,那儒家其它四位聖人都是誰?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兒子出生後,魯國的國君送來鯉魚祝賀。孔子因此給兒子命名為孔鯉。對於兒子孔鯉的教育,孔子非常上心,這是孔子一手抓起來的。孔鯉小時候從院子裡走過,孔子看到後馬上問他讀過《詩經》沒有。孔鯉說沒有。
  • 三毛的名句,張愛玲名句,林徽因的名句,才女名言,值得收藏!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三毛、張愛玲、林徽因作品中的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中國當代著名作家。1、人情冷暖正如花開花謝,不如將這種現象,想成一種必然的季節。
  • 找不到出處的「孔子名言」
    至於普通俄羅斯人,對倡議存在興趣,但了解還不多,所以我們可以多講與之相關的中國故事,加深普通俄羅斯人對倡議的了解,打消他們的疑慮。89俄羅斯人印象最深刻的與中俄公共外交相關的人、事、物有哪些?  俄羅斯人一直非常關注歷史及政治問題。他們知道毛澤東,甚至不少年輕人能說出「大海航行靠舵手」這樣的語句。
  • 孔孟老莊的十大名言
    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的十大經典名句,哪句讓你難忘呢? 孔子十大經典名句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孟子,是如何品評儒家先賢的?你認同嗎?
    文/惜吾孟子對孔子的評價極高,他稱孔子為"聖之時者",就是能夠與時俱進,根據情況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措施的聖人。孔子懂得變通,但又始終不改變自己的原則和信仰,孟子深受這一思想的影響。孟子把孔子稱為"集大成者",就是集各種優點於一身的人。他認為孔子知識豐富,談吐不凡,說話如同金聲玉振。孟子對孔子崇拜不已,說他出類拔萃,甚至說從人類誕生以來,沒有像孔子這樣的聖德之人。孟子對孔子的歷史貢獻也非常肯定,他說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便驚懼不已,不敢以下犯上、以臣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