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傳記】《孔子的故事》之:孔子終於出走

2020-11-28 騰訊網

演播:張正伊

齊國這時的國君還是齊景公,晏嬰在夾谷之會後不久就逝世了。晏嬰是個出色的政治家,他不肯阿諛。他又能針對當時的需要提出適宜的政策。他也善於選拔人才,他曾把一個叫越石父的奴隸贖出來,他曾薦舉一個趕車的僕人為大夫(參考《史記·齊太公世家》、《管晏列傳》。《史記》所說越石父「在縲紲中」一語,據日本瀧川資言考證,是採自《呂氏春秋》,原文「累之」,是因負累作僕,司馬遷卻誤解為「縲紲」了)。他同時有素樸的民主思想。他認為不同的意見是有好處的,他說這像調味一樣,正因為味道不同,才可互相調劑,味調好了,才好吃;如果都是同樣主張,隨聲附和,那就是白開水加白開水了,還有什麼味道(見《左傳》昭公20年)!晏嬰把由不同意見而取得一致的稱為「和」,把不允許有不同意見而得到勉強一致的稱為「同」,後來孔子主張「和而不同」,顯然是受了晏嬰的啟發。晏嬰死後,齊國的人才比較單薄了。

這時齊國的執政者便商議道:「孔於掌握了政權,一定要稱霸天下的。魯國距我們最近,將來準先兼併我們,何如早割些地方給魯國?」

那個在夾谷之會時出過壞主意的黎鉏卻又出來說話:「我們應該先離間孔子在魯國的關係,如果離間不成,再割送地方也不遲呵!」

他們這時的陰謀是設法引起孔子和魯定公、季桓子間的不和。他們知道孔子是一板正經的,魯定公和季桓子是愛玩兒樂的,於是利用了這一個矛盾,送了八十名美女去,還帶了一百二十匹好馬。這些美女打扮的十分妖豔,又會唱靡靡之音,那些馬也披掛得耀眼爭光,說是專誠送給魯國國君的呢。

這些美女和駿馬已經到了曲阜南門外了,暫時停留在那裡。鬧得十分轟動。但還沒敢進城,怕的是孔子反對。魯定公雖然聽說,也沒敢公然去,便打發季桓子先去偷看一下。季桓子怕別人認出來去報告孔子,便穿上便衣,偷偷去看了三回,越看就越捨不得。於是季桓子和魯定公商量,裝做到各處去巡視,但一巡就整天釘在南門外,沉醉在那些歌舞裡了。他們對於政事也不大過問了。

當然,最後孔子也曉得了。子路見他們既如此荒唐,對孔子又這樣不尊重,便不耐煩起來,對孔子說:「老師可以走了吧?」孔子說:「還要待一待。魯國就要在郊外祭天了,如果能把祭肉分送過來,那就是還尊重我們,我就還可以留一留的。」

但是季桓子終於接受了齊國的美女駿馬,不問政事已經有三四天了(見《論語·微子》篇,第4章)。祭天也祭過了,可是並沒有送祭肉來(見《孟子·告子》篇下,第6章)。

孔子把情況判明了,知道魯定公原是沒主意的;季桓子又不過是利用自己,替他消除像公山不狃那樣的異己勢力罷了。事實上季桓子也怕孔子長久搞下去會把他的勢力削弱,所以冷淡孔子是勢所必至的。孔子無法和他們合作下去也是一定的。況且另一個貴族孟氏還在為拆城的問題抗拒著呢,再加上齊國的離間,孔子的處境便顯得非常尷尬。

於是孔子辭了職,率領著弟子離開魯國。因為魯國究竟是孔子的家鄉,走的時候,心情十分沉重。他們走得很慢,不能像離開齊國時那麼乾脆了(見《孟子·盡心》篇下,第17章)。

孔子走到屯這個地方的時候——這裡已是魯國的南境了,季桓子所派的一個管音樂的官名叫師己的趕了來,名為送行,實際上是來探孔子的口氣的。

「老師,您老人家並沒有錯兒呵。」師己這樣說。

孔子便道:「我唱個歌好麼?這是我新作的歌:

用的是美人計,

美人計把人趕走,

歌舞也夠迷人,

政事可就沒了救。

我有什麼不開懷?

我今後優哉遊哉!

(見《孔子家語·子路初見》篇;《史記·孔子世家》)

師己聽了這話就回來了。季桓子間他孔子說什麼來著,師己便照實說了。季桓子聽了,裝做惋惜的樣子,說:「老師是怪我收留這些丫頭呵!」

孔子就這樣離開了魯國。

李長之(1910—1978),季羨林的同鄉、小學同學、清華大學時期同學,「清華四劍客」之一,中國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兩年後轉哲學系,師從張東蓀、金嶽霖和馮友蘭。建國後一直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在中國文壇和國際漢學界頗有影響,包括《孔子的故事》在內的諸多著作先後被譯為外文出版。

相關焦點

  • 孟子名言名句,讀之受益匪淺!故事還跟孔子有關
    孟子也許比孔子更超越,類似耶穌摩西孟子有很多名言名句相當經典,讀之受益匪淺,下面就收集一些孟子名言名句跟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原話是:「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符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
  • 小學教育:孔子誕辰2571年,3則孔子小故事給孩子一生啟迪
    孔子生活在兩千多年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2020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71周年,下面就和小編一起通過孔子的3則故事,感受這位聞名中外的偉人的人格魅力,接受他浩瀚思想的啟迪。一、孔子向師襄請教學琴師襄是與孔子同時代魯國著名的樂官。本來孔子的琴技已經相當好了,但他不滿足。
  • 桃李春風:與孔子有關的尊師重教故事
    戰國時期的荀子在自己的著作中有一篇《宥坐》,宥通右,這篇講了春秋時期孔子的一則小故事。孔子與弟子們在魯桓公的廟堂中見到了一種欹器即中空傾斜的器皿,孔子不知道這是什麼器皿,恭敬地向守廟者請教,守廟者說這就是放在座位右邊用以自警的器皿。孔子說:「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這種器皿原來中空時是傾斜的,往其中注入適量的水後,它的位置就端正了,如果注入的水過多,就會傾覆,灑出水來。
  • 散文丨孔子故鄉人
    孔子故鄉人文/周長行孔子的故鄉人,幾乎都與孔子「沾親帶故」。我的朋友章言勁就向我講述過他父親與孔子的故事,還被我寫進了一本書裡。他的講述如下:……別看父親沒受過正規教育,可他一談起孔子來話不斷流。孔子名丘,字仲尼。
  • 孔子「天上有多少顆星星」?7歲小孩抿嘴吐出8字後,孔子拜他為師
    在很多人的眼裡,歷史知識了解過去,課本與歷史相比,遠遠不夠,我們了解歷史學習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古人的節操,古人的信仰,通過這些歷史的精髓之處才算可以。孔子「天上有多少顆星星」?7歲小孩抿嘴吐出8字後,孔子拜他為師我們知道,歷史中的「教育專家」孔子經常喜歡周遊列國。某次孔子東遊的時候,碰到了一群小孩。可是這群小孩之中,有一個非常的怪。只見他動也不動的攔在孔子馬車前進的路上。
  • 一代宗師孔子出生之謎
    一代宗師孔子出生之謎 關於孔子的出生情況,現在的史書多是一筆帶過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說:「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伯夏生叔粱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一說是在野地裡苟合,而唐朝人認為,「野合」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孔子之父叔粱紇年老而母親顏徵年少,故兩人結合不合禮儀。司馬貞《史記索引》就說:「今此雲野合者,蓋謂粱紇老而徵年少,非當壯室初笄之禮,故云野合,謂不和禮儀。」
  • 孔子的徒子徒孫們個個官運亨通,為何孔子想當官卻沒人要?
    讀《論語》,無論從做人、處世還是做學問,都有很大的啟發,但就我個人來說,讓我感悟最多的就是「教化」的作用太大了。孔子帶著當時國際一流的企業家、外交家、縱橫家子貢,堪稱政治、經濟、外交、工商樣樣都通的大通才周遊列國。要知道在孔子的三千弟子當中,子貢的學問不是最好的,比他好的像顏回、曾子、子路等等,有的是。
  • 孔子不姓孔?孔子後人怎麼樣了?孔融因不孝而被殺?
    宋泯公有一長子叫弗父何,本來他應該當國君,但他卻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自己做了卿,孔子先祖由天子,變為諸侯,再變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叫正考父,據說《詩經》中的《商頌》就是他整理的,他也是卿,輔佐了宋戴公、武公、宣公。正考父之子,叫孔父嘉,子姓,名嘉,字孔父。
  • 孔子故鄉開排大型話劇《孔子》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客戶端濟南7月21日電(於葦杭 吳書光)2020年是孔子誕辰2571年。21日上午,山東省舉行大型話劇《孔子》開排儀式,即將推出八場話劇《孔子》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思想家。
  • 孔子求道於老子,何為道?
    孔子的先輩原屬於宋朝的名門望族,後來因為躲避禍事而漂泊到了魯國。孔子青年的時候就已經很精通禮樂制度了。他曾擔任過倉庫的監管者,也擔任過司空一職。在孔子正值壯年的時期,他帶領了一些弟子周遊列國,歷程長達13年之久。雖然孔子在全國各地遊列時都非常不成功,但他仍然被認為是當時社會上學問最多的學者之一。
  • 不能簡單的說孔子是無神論者
    孔子倡導禮悅,要知道禮悅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祭祀」,雖說後世祭祀中更多的事對先人的懷念、敬畏和依託,但是時至今日卻仍然無法徹底讓所有人真的放棄對另一個世界的探尋和好奇之心,我相信孔子在提倡禮悅之時,也並不真的是本著「懷念」的唯一情感來的;此外,孔子為《易經》作翼,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探尋意義,一個不信鬼神,不往生死的人,真的只是好奇而著嗎?
  •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孔子問道解迷惑,老子出關名流傳!
    中國的民間文化積澱豐厚,不僅有豐富的民間故事,還有美麗的神話、動人的仙話,老子的神話、仙話就不少。 孔子向老子求教孔子很造虛好學,當時老於名聲很大,孔子決定去拜見老子,向他請教禮的問題。不過孔子很有禮貌,不打擾老子,而是先選了下去,靜靜等待著。當老子會見孔子,和他讀論時,孔子好像被老子帶到了一個神奇的智慧世界,看到了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智慧,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哲理。
  • 孔子問一個7歲小孩,天上多少星星,小孩回答後,孔子拜他為師
    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他也被後人尊稱為聖人,孔子思想也成為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在他周遊列國時也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眾所周知,孔子的桃李滿天下,卻不知這樣一位聖人也有過拜7歲小孩為師的經歷。這就應了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位孩子和孔子之間有著怎樣的淵源呢?
  • 戚建莊編著《成語河南》之諸子百家孔子篇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被尊為儒家始祖。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以下所選為孔子周遊列國在河南境內發生的成語,均記載在《論語》中。近悅遠來近悅遠來鄰近的人由於受到恩惠而喜悅,遠方的人也聞風趕來歸附。
  • 孔子的弟子偷吃食物?這則故事告訴你,眼見不一定為實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顏回,他的品行非常高尚,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經常當眾誇獎他。但是這樣一位品德高尚的弟子,卻被孔子發現一個人悄悄地偷吃食物,但是事情的真相不一定是你所看到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故事記載在《呂氏春秋》中,楚昭王想聘請孔子,孔子帶領眾弟子前往楚國答謝楚王好意。
  • 孔子和孟子有什麼相似和不同之處?他們是如何影響中國的?
    孟子比孔子晚了大約200年,但他自稱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因為他師從孔子的孫子。在中國思想史,孟子被認為是合法的繼承人的孔子儒家思想的哲學傳統,重強調教學的第二儒家美德,易建聯(義),兄弟會或幫助他人在現代語言。孔子教學的最高美德是任正非,收益率在現代的解釋。
  • 孔子問:天上共有多少顆星?7歲孩童答後,孔子拜孩童為老師!
    孔子問: 天上共有多少顆星? 7歲孩童答後, 孔子拜孩童為老師!文|稻草人孔子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徒弟可以算得上是繁星滿天,他的眾多徒弟在後世也創出了自己的名號,所以他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老師。孔子之所以被大家敬仰,還被奉為至聖先師是因為在那個時代孔子很少有回答不上來的問題,很多問題經過他的一番推敲之後,都富含很多的人生哲理。
  • 孔子問7歲小孩,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小孩回答後,孔子拜他為師
    一般來說,年齡越大見識就越廣,學識會隨著年齡增長,但有時資歷少的年輕人也學識淵博,常能發表精彩看法,但許多年長者拉不下臉面請教年輕人,但孔子並非這樣,他還能做到不恥下問,還曾拜一個七歲的小孩為師,之所以拜師,是小孩回答了他一個「天上有多少顆星星」的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呢?
  • 孔子為何被譽為千古聖人?孟子為何被稱為亞聖?
    孔子被稱為聖人的原因:1,孔子與他的學生一起,用十五年的時間完成了老子主導的「大道至簡」的實踐論證工作,孔子在給老子的報告中寫道:「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隋然示人簡矣。因二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等等驗證的成果,這是孔子最偉大的成就。
  •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推行忠孝仁義,是因為崇拜舜帝嗎?
    引子:孔子曾說:「舜其大孝也與」;孟子言必稱堯舜,說:「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後來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也稱「堯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由此可見,儒家學派為推行其倫理道德,對堯舜帝推崇備至。「舜的傳說」已於2011年5月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