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宿四神秘變暗是由於覆蓋表面70%的恆星斑所致

2020-11-23 cnBeta

北京時間7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天文學家稱,今年早些時候,紅色超巨星參宿四開始變暗,這可能是由於恆星斑覆蓋其表面70%的面積所致。參宿四位於獵戶座,距離地球500光年,是夜空最明亮的恆星之一,但到2020年4月,它的亮度已下降至正常水平的40%,從而人們猜測它可能演變成超新星。

超新星是一顆巨大恆星,進入生命盡頭時將大多數質量排入太空的爆炸產物,恆星逐漸變暗是可能成為超新星的跡象。今年4月之後,參宿四開始再次變亮,排除了成為超新星的可能,因此天文學家開始尋找一種新的理論來解釋這種不同尋常的恆星變暗現象。

一種主流理論認為,一團巨大的塵埃和氣體雲在地球和參宿四之間移動,遮蔽了大質量恆星的部分視野。馬克斯普蘭克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指出,事實並非如此,這種「恆星變暗」是由於巨大的「冷星斑」造成的,「冷星斑」覆蓋了恆星表面70%的面積,從而降低了恆星的溫度。

研究報告作者Thavisha Dharmawardena和同事指出,恆星斑在巨大恆星上並不罕見,但是參宿四上的星斑異常大。像參宿四這樣的紅巨星經歷了頻繁的亮度變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花了幾個月的觀察來確定該事件是不同尋常的。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之間,參宿四的光度驟降到正常值的40%,這使得天文學家感到驚訝。

科學家提出許多方案解釋這顆恆星亮度的變化,該恆星在500光年範圍內肉眼可見。Thavisha Dharmawardena稱,光球層(恆星發光表面)的溫度變化導致參宿四的可見亮度下降,該溫度變化可能源自巨大的冷恆星黑子,類似於太陽黑子,它覆蓋了恆星表面50-70%的面積。

Thavisha Dharmawardena說:「在它們的生命末端,恆星會演變成為紅巨星,當它們的燃料耗盡時,恆星釋放能量的過程就會發生變化,由於這些變化的恆星膨脹,在幾年的時間裡,恆星亮度不穩定並出現亮度波動。參宿四是一顆紅巨星,與太陽相比,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20倍,體積大約是太陽的1000倍。」

如果參宿四位於太陽系中心,其邊緣將抵達木星軌道,由於它的體積非常龐大,恆星表面引力小於質量相同、半徑較小的恆星,因此像這樣的恆星很容易外層產生亮度脈衝。

如果參宿四位於太陽系中心,其邊緣將抵達木星軌道,由於它的體積非常龐大,恆星表面引力小於質量相同、半徑較小的恆星,因此像這樣的恆星很容易外層產生亮度脈衝。

當釋放的氣體冷卻下來,就會形成天文學家稱為星際塵埃的化合物,星際塵埃是宇宙較重元素,是恆星和行星形成的主要來源。之前天文學家認為,吸光塵埃是恆星亮度急劇下降的最可能原因。

為了驗證這一假設,Thavisha Dharmawardena和同事評估了阿塔卡馬探路者實驗和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望遠鏡的最新觀測數據,這些望遠鏡測量光譜範圍為亞毫米波輻射,其波長是可見光的1000倍。

恆星亮度變化對於人類肉眼是不可見的,天文學家使用恆星亮度變化研究星際塵埃已有一段時間了,因為冷塵埃會發出一定波長的光。東亞天文臺的史蒂夫·馬爾斯稱,讓我們吃驚的是參宿四在亞毫米波長範圍內變黑了20%。

經驗表明,恆星亮度變暗與星際塵埃的存在是不匹配的,為了進行更精確的評估,研究小組計算了塵埃在該光譜範圍內對測量數據的影響,事實證明,亞毫米範圍內的亮度下降確定不能歸咎於星際塵埃的增多。

如果參宿四位於太陽系中心,其邊緣將抵達木星軌道,由於它的體積非常龐大,恆星表面引力小於質量相同、半徑較小的恆星,因此像這樣的恆星很容易外層產生亮度脈衝。

天文學家依據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之間觀測的恆星亮度變化數據,認為恆星亮度變化一定是恆星自身造成的。研究人員稱,物理定律告訴我們,恆星的亮度取決於恆星直徑,尤其是表面溫度,只要恆星體積減少,光度在所有波長內都會同樣減小。

然而,恆星溫度變化對電磁波譜輻射的影響是不同的。科學家表示,在可見光和亞毫米波下測量恆星亮度變暗,是參宿四平均表面溫度下降的證據。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歐洲南方天文臺彼特·希克盧納解釋稱,不對稱的溫度分布更有可能出現,2019年12月參宿四的高解析度圖像顯示出不同亮度區域。

綜合研究結果,可清晰地表明巨大恆星斑覆蓋了恆星表面50-70%,其溫度比明亮的光球層更低。恆星斑在巨星中很常見,但存在大小差異,人們對恆星斑了解並不多,然而理論模型的計算似乎與參宿四亮度下降的持續時間相一致。

眾所周知,太陽黑子數量變化是以11年為一個周期,巨星是否存在類似的機制尚不清楚,參宿四的最新觀測可能是之前亮度的最小值。Thavisha Dharmawardena說:「未來幾年的觀測將告訴我們參宿四的亮度急劇下降是否與黑子周期有關,無論如何,未來參宿四仍將是天文觀測一個令人興奮的目標。」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葉傾城)

相關焦點

  • 參宿四變暗找到原因了,並非塵埃雲遮擋,而是出現了巨型「黑子」
    而由於參宿四質量較大,又正處於恆星晚期的活躍階段,科學家們也進行了多種猜測,上個月曾有科學家認為很可能是參宿四噴出的一團離子塵埃雲擋住了它自身的亮度,但此說有些疑團難解決,比如離子云很難在幾個月的時間中阻擋附近一顆恆星的亮度,所以最近又有了新解——來自德國慕尼黑的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塔維莎·達馬瓦德納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認為參宿四之所以變暗,有可能是其表面出現了異常巨大的「黑子」。
  • 參宿四突然變暗是星冕洞作怪?
    參宿四突然變暗是星冕洞作怪?參宿四屬於脈動變星,就像心跳一樣,不停地收縮和膨脹,半徑在 684 ~ 1172 R⊙ 之間變化,導致變光周期有一個425天的短周期和一個5.7年的長周期。天文學家們還觀察到了參宿四的噴發現象。2020年4月以前,歐南天文臺超大望遠鏡開始拍攝的參宿四的亮度已下降至正常水平的40%。一些天文學家猜測參宿四即將變成超新星,將大多數物質排入太空,進入生命盡頭。
  • 表面被巨型黑子覆蓋!參宿四離奇變暗的原因找到了
    正因如此,參宿四的離奇變暗迅速吸引廣泛關注。眾多好事者紛紛推測,參宿四進入至暗時刻或許是它爆炸的前奏。天文學家之前曾給出兩種可能性——其一,參宿四向地球方向拋射了塵埃氣體雲,遮擋了參宿四的光線;其二,參宿四經歷了異常的恆星活動。現在,天文學家終於取得新發現,原因指向了後者。2020年6月29日發布在《天體物理雜誌快報》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參宿四離奇變暗是因為出現了巨型黑子,這些黑子至少覆蓋了恆星可見表面一半的面積。
  • 參宿四非正常變暗或由巨大恆星斑造成
    恆星黑子造成參宿四奇怪的變暗藝術家創作的紅色超巨星參宿四插圖。在這幅圖中,參宿四的表面被巨大的恆星斑所覆蓋,導致其亮度降低。恆星在脈動中會有規律地向周圍釋放氣體,這些氣體凝結成的物質就是塵埃。(配圖:圖片部/ MPIA)新研究表明,是一些黑點造成了最近參宿四的非正常變暗,這些黑點暫時覆蓋在這顆巨大恆星表面,佔據了整顆恆星至少一半的面積。參宿四構成了獵戶座的肩膀,是夜空中最著名、最為人熟知的恆星之一,也是最大的恆星之一。
  • 參宿四褪色是因為超大的太陽黑子嗎?
    最新研究表明,參宿四有可能產生了巨大的恆星斑——我們稱之為太陽黑子,覆蓋了表面大部分區域,導致其亮度變暗了三倍。像參宿四這樣的紅超巨星可以產生巨大的恆星斑,比太陽本身都大得多,事實上可以覆蓋表面的大片區域。恆星上特別大的粉刺會導致它變暗嗎?
  • 最新研究表明:參宿四真的要爆炸了!亮度變暗是由劇烈活動導致
    2019年年底,各大天文臺都傳出消息,獵戶座中的紅超巨星參宿四的亮度顯著變暗,亮度最低時只有正常亮度的40%左右。參宿四的這種反常現象引起了包括天文愛好者在內的人們的廣泛猜測,那就是,這顆紅超巨星將很快爆炸,成為地球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亮的一顆超新星。
  • 參宿四神秘變暗原因被揭開:不是外星文明所致
    【ALENG 自媒體】8月15日午間自媒體專稿,距離地球640光年外,有一顆神秘的恆星,它的名字是Betelgeuse,中文名稱是參宿四。參宿四是目前地球夜空中肉眼可見最亮的第9顆恆星,也是一個變星,其亮度會在一個420天的周期內不斷變化。2019年底開始至2020年2月初,參宿四在亮度尚未進入變暗期時,突然開始變暗,引起科學家的關注。
  • 參宿四不是要爆炸了,而是發生超大規模「黑子」覆蓋表面達70%!
    現在,由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塔維莎·達馬瓦德納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參宿四表面極有可能是異常大的「恆星斑點」導致了變暗,其研究結果排除了之前的猜測,即是由參宿四噴出的塵埃,遮蔽了這顆恆星,像參宿四這樣的紅巨星會經歷頻繁的亮度變化。
  • 參宿四不是要爆炸了,而是發生超大規模「黑子」覆蓋表面達70%!
    現在,由馬克斯·普朗克天文學研究所塔維莎·達馬瓦德納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參宿四表面極有可能是異常大的「恆星斑點」導致了變暗,其研究結果排除了之前的猜測,即是由參宿四噴出的塵埃,遮蔽了這顆恆星,像參宿四這樣的紅巨星會經歷頻繁的亮度變化。
  • 參宿四變暗可能是由於大量熱物質噴射形成的塵埃雲阻擋了表面星光
    變暗可能是由於大量熱物質噴射形成的塵埃雲阻擋了表面星光(Credit: NASA, ESA, and E.Wheatley (STScI) / NASA/STEREO/HI)(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參宿四,一顆著名紅超巨星,最近一年來因為其可能發生了超新星爆發的傳聞,成為全世界天文學家關注的焦點。
  • 參宿四變暗,是終於要炸了嗎?
    參宿四並不是要炸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參宿四最近會莫名的變暗是因為有一顆超巨大行星射入太空的物質雲團所造成的。獵戶座是人類比較熟悉的一個星座,這個星座存在四個明顯的「稜角」,這些稜角都是由恆星構成,參宿四就位於其中一個角上,因此它又被稱為「獵戶座α」。
  • 參宿四戲劇性的變暗可能是它打了一個噴嚏
    這是用歐洲南方天文臺超大型望遠鏡上的球體儀器拍攝的2019年末參宿四的圖像生成的。去年冬天,紅色超級巨星參宿四在其令人難以置信的調光活動中人氣飆升,該活動於去年12月開始,至今年2月結束。這一下降是如此戲劇性,以至於恆星跌出了前20顆最亮的恆星,這讓科學家們困惑不解。參宿四的亮度是可變的,或多或少是按規則的周期變化的。
  • 哈勃發現了參宿四神秘變暗事件背後的秘密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哈勃空間望遠鏡的觀測結果表明,紅超巨星(red supergiant)參宿四(Betelgeuse,又稱獵戶座α星,α Orionis)的意外變暗很可能是由於大量熱物質噴射到太空中
  • 哈勃發現了參宿四神秘變暗事件背後的秘密
    Orionis)的意外變暗很可能是由於大量熱物質噴射到太空中,形成的塵埃雲阻擋了參宿四表面的星光而造成的。參宿四是一顆年邁的紅超巨星,由於它的內核中複雜而變化多端的核聚變反應,參宿四的大小已經發生了膨脹。現在的參宿四是如此之大,如果把它放在我們太陽系中心太陽的位置上,它的外表面將延伸到超過木星軌道的地方。
  • 遠在724光年外的參宿四如果爆發了,對地球能影響多少?
    參宿四,參,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參宿四是指參宿裡排行第四。我們現在看到的參宿四是700年前的參宿四,由於距離的原因以及光速不可被超越,我們看到的天文現象都具有延遲性。所以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參宿四都是700年前的參宿四,而如今的參宿四需要在700年後才能看到,所以宇宙更像是一部紀錄片。前不久有人討論參宿四的亮度變暗了三分之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ESO望遠鏡拍到最新參宿四表面圖像,終於知道參宿四為何變暗了
    ESO望遠鏡觀測到暗淡的參宿四表面天文學家使用ESO 超大型望遠鏡捕捉到獵戶座中的紅色超級巨星參宿四正在史無前例地變得暗淡。這張恆星表層令人震驚的新圖像不僅展示了正在逐漸消失的紅色超級巨星,而且體現了它表層形狀是如何變化的。
  • 科學家利用NASA哈勃望遠鏡發現參宿四神秘變暗的原因
    據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此前對參宿四(Betelgeuse)神秘變暗的現象一直感到困惑不已。
  • 科學家利用NASA哈勃望遠鏡發現參宿四神秘變暗的原因
    據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此前對參宿四(Betelgeuse)神秘變暗的現象一直感到困惑不已。一些人認為這場從2019年11月持續至2020年2月的事件是預示著恆星即將爆炸的厄運預兆。幸運的是,這次變暗事件發生時,正好是哈勃科學家希望用望遠鏡觀測參宿四的時候,這為了解這顆恆星為什麼開始變暗提供了機會。參宿四是一顆巨大的恆星 ,比我們的太陽大700倍左右。而它的生命周期預計將在未來10萬年的某個時候結束。
  • 超亮恆星參宿四神秘變暗的原因終於揭曉
    圖片來源網絡自從一年前地球上的設備顯示參宿四據哈勃望遠鏡的研究人員推斷,夜空中最亮的恆星之一——尤其是獵戶座中第二亮的天體——可能由於其表面噴湧而來的塵埃雲而變暗。」,並補充說,由於超級熱等離子體從這顆迷人的恆星頂部釋放出來,這顆恆星已經恢復到正常亮度,最初在10月份開始下降。
  • 參宿四突然變暗,真相竟然是...
    特別是參宿四正處於恆星的晚年,隨時都有可能原地爆炸,給你搞一個超新星爆發,再加上其距離地球只有640光年,於是稍微賣個關子,語氣再神秘一點,就能把那些小孩兒唬得一愣一愣,並讓他們對你投以崇拜的目光,還從小立志成為愛因斯坦那樣的人物,這叫什麼,這就叫胡扯JB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