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晨報訊 (記者 柳姍姍 實習生 胡佳渝) 年初,廣西自治區擬出臺愛滋病檢測實名制規定,要求受檢測者向檢測機構提供本人姓名、身份證號、現住址等真實信息,並要求檢測機構保密。此消息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隨後,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在2月份的衛生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支持:「實名制檢查能使愛滋病傳播率降低70%。」
儘管初篩後可能聯繫不上檢測者,但目前重慶愛滋病檢測仍採取的是不記名初篩。
實名制更利於防艾
「目前所有區縣都是採用的不記名初篩,一旦發現檢查HIV呈陽性的患者,我們會立刻要求患者來復檢。」市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防治所所長吳國輝表示,復檢時疾控人員會要求檢查者提供相應的身份證件,「因此復檢時,基本能做到實名監測。」
據了解,包括重慶在內的很多省市,愛滋病檢測長期以來遵循自願檢測的原則,主要是為了照顧感染者的隱私。
但研究證明,只要告訴這個人是陽性感染者,他的傳播活躍程度會下降大約70%,所以檢測和告知是很好的控制方式。如果沒有實名制,連結果都很難通知本人,通知以後又沒有辦法採取很好的治療措施,就會影響愛滋病防控成效。
設立社區愛滋監測點
「實名制初篩,的確能夠解決初篩後找不到人的情況。」防艾人士介紹,每年12月6日世界愛滋病日,都會有很多疾控人員上街免費抽檢監測HIV,由於總會有初篩呈陽性的受檢者,因留下的聯絡方式出現問題,沒辦法通知復檢。
如果推行實名制篩查,對於控制愛滋病擴散無疑是有好處的,但是重慶疾控中心人員在日常也了解到,實名制篩查會讓一部分人,尤其是高危人群打退堂鼓。
因此,重慶每個區縣的愛滋病諮詢檢測點,目前都不會採取實名制初篩的檢測方式。今年,我市將在渝中區上清寺、沙坪垻區天星橋、合川區釣魚城、巴南區渝新村和江津區永新鎮等5個地方的社區醫院,設立HIV快速檢測點,方便高危人群做HIV自願免費檢測。
但是隨著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推進完善,實名制就醫治療仍是將來的發展趨勢。實行實名制有利於對感染者和病人的流行病學進行調查、治療、隨訪和關懷。記者從重慶市衛生局了解到,重慶市目前暫時不會改變自願匿名初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