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植物一新種——尤興瓦韋

2021-02-22 海南植物札記

 瓦韋屬(Lepisorus)是水龍骨科一個較大的屬,主產亞洲和非洲,我國為主要的分布區;全屬約80種,我國有49種;該屬植物為附生蕨類植物,根狀莖常橫走,被鱗片;多為單葉。在近期的研究中,將該屬附近的部分屬已經歸併至瓦韋屬中,如盾蕨屬(Neolepisorus)、毛鱗蕨屬(Tricholepidium)。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張憲春研究員、博士研究生蔣日紅、碩士研究生王亞榮等人在廣西融水元寶山發現新種尤興瓦韋(Lepisorus youxingii R.H.Jiang & X.C.Zhang, sp. nov.),並以Lepisorus youxingii (Polypodiaceae), a new fern species from Guangxi, China為題,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Phytotaxa。

其種加詞youxingii採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林尤興研究員的名字作學名,以表彰他在《中國植物志》瓦韋屬的編研上的貢獻,同時,他是Flora of China蕨類部分編寫種類最多的作者。尤興瓦韋L. youxingii從形態上本種與瓦韋L. thunbergianus、鱗瓦韋L. oligolepidus和廬山瓦韋L. lewisii有一些共同特徵,但在鱗片和隔絲等重要特徵上不同,分子系統學顯示其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該種僅分布於廣西融水縣元寶山國家級保護區及滾貝老山自然保護區內,附生於海拔1700-1900m的樹幹上,成熟植株超過250個,根據IUCN評估標準,該種可分為無危(LC)。

  

  圖1:尤興瓦韋生境及形態解剖  Lepisorus youxingii R. H. Jiang & X.C. Zhang. A. 生境; B. 葉片; C. 葉片的一部分,展示孢子囊群; D. 植株; E. 根狀莖; F. 葉片的一部分,展示孢子囊群; G. 葉片的腹面; H.隔絲; J-I. 鱗片。 

  

  圖2: 尤興瓦韋手繪墨線圖 

參考文獻:Jiang RH, Wang YR, Zhang XC*.Lepisorus youxingii (Polypodiaceae), a new fern species from Guangxi, China.Phytotaxa. 2020 437(2):97-104

相關焦點

  • 海南蕨類植物大揭秘!
    《海南蕨類植物》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1882年10月至11月間, 美國植物學家深入海南腹地開展廣泛的考察並採集了兩個蕨類植物新種細辛蕨和沙皮蕨, 同年,Eryl Smith也曾前往海南採集蕨類植物標本。
  • 19種蕨類植物因她而得名
    杜克大學的研究者使用Lady gaga的名字命名19種新發現的蕨類植物。至於原因我們不得而知,難道這些人也是她的粉絲?也許是因為她穿著的禮服,看起來與某種蕨類植物結構類似?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據深圳假脈蕨的命名者、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暉介紹,目前這種蕨類植物僅在深圳發現有分布,且數量極其稀少。此次新物種的發現,不僅讓深圳本土植物大家族又增添了一員,同時也豐富了深圳的物種多樣性。「花友」野外拍攝意外收穫深圳假脈蕨的發現,可謂是一次無心插柳。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
  • 蕨類圖譜|奧託手繪植物圖譜中的蕨類植物之美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較原始的一大類群,也是最早的陸生植物。
  • 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較早登陸上陸地的一個類群,現代蕨類是由古代蕨類進化來的,通常生長在森林下層陰暗潮溼的環境中。蕨類植物很特別。它們大多數為草本,有根、莖、葉,但不會開花,也不會結出果實和種子。路邊、樹上、石頭縫裡、江河或農田的水面上,都可以找到蕨類植物的蹤跡。蕨類植物到處有,長相也大不相同哦。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 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綠野深圳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 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 ,長這樣】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多了一種!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
  • 蕨類植物新介紹,你認識幾種?
    蕨類植物有很多,通常的蕨類植物,都是依靠孢子來繁殖它們的後代的,一般都不會利用到它們本身的種子,所以說,蕨類植物,其實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存在。蕨類植物一般都離不開水資源,這正是因為它們在繁衍後代的時候,都是需要依靠水的幫助,才可以完整地培養出新的後代出來。
  • 首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發布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周宏博)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據命名者、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暉介紹,目前這種蕨類植物僅在深圳發現有分布,且數量極其稀少。
  • 一池春水逐波去——入侵蕨類植物槐葉萍
    在我國的所有入侵有害生物中,植物類佔比例最大,約80%。在515種入侵植物中,蕨類植物只有槐葉萍(Salvinia adnata)和細葉滿江紅(Azolla filiculoides) 2種。此外,這兩種入侵蕨類植物也常常形成共同入侵(也稱次生入侵或入侵漩渦或入侵塌陷)(下面個別圖中既有槐葉萍也有滿江紅)。槐葉萍是槐葉蘋科槐葉蘋屬植物,多年生漂浮草本。株高可達15釐米。葉3枚輪生,具柄,長5-10毫米。大孢子果小而少,生少數有短柄的孢子囊,各含1個大孢子,星花瓶狀;小孢子果路大又,生多數具少數長柄的小孢子囊,各含64個小孢子,星球形近球形。
  • 蕨類植物PPG I分類系統和中國蕨類植物分類
    作者介紹:張麗兵博士長期從事蕨類植物研究,是蕨類植物系統發育研究組(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的組織者之一,也是Flora of China的美方項目主任,《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維也納法規)和《國際藻類、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規》(墨爾本法規)的中文譯者,JSE編委,Annals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 常見的10種蕨類植物,這種四季常青,適合盆栽
    蕨類植物種類繁多,約有12000種,我國約有2600種,依靠孢子來繁殖後代,廣泛生存在世界各地,其中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最多。蕨類植物一般生長在陰涼溼潤的環境中,以土生、石生或附生為主,常見的蕨類植物有腎蕨、鐵線蕨等等。
  • 你對苔蘚,蕨類植物都了解嗎
    苔蘚植物門分苔、蘚兩類,全世界約有23萬種,中國有苔類約600種,蘚類約1500種。小小的苔蘚看上去不起眼,經常被人忽視,但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卻是不可估量的。苔蘚植物是尾隨細菌、地衣之後自然界的又一拓荒者,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密集叢生,積累水分和浮塵,分泌酸性代謝物腐蝕巖石,促進巖石分化、土壤形成。
  •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的蕨類植物
    現在,地球上有大約12000種蕨類植物,約400種生長在美國,其中,大約100種蕨類植物生長在東北地區。各種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蕨類植物生長在多種多樣的棲息地,從熱帶雨林到北極苔原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 低調的植物——蕨類
    在自然界中,有的植物擁有挺拔高大的樹幹,有的植物能開出絢麗多彩的花朵,有的植物世間難尋、貴若珍寶,但也存在著一些生長在山野之間的低調植物,比如蕨類。;蕨類說到蕨類植物,它曾經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可以說,蕨類植物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陸生植物,靠孢子繁衍後代。
  • 戶外可食用植物科普(1):蕨類植物
    當你在野外不慎摔了一跤眼冒金星的時候眼前出現了這麼一棵植物,你第一時間就能反應過來:這不就是什麼,該怎麼吃最好,它能治療什麼病必須熟知三類(科)植物是:蕨類植物、菊科植物、薔薇科植物。    幾種蕨全世界的蕨類有10000多種,中國有2000多種。
  • 植物學家重構 蕨類植物生命之樹
    本報訊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蕨類植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組在國際綜合性期刊上在線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蕨類植物孢子囊這個獨特的器官進行了祖先性狀重建,重溯了蕨類植物孢子囊的演化路線。
  • 如何種植好蕨類植物?放在室內很「百搭」
    ,蕨類植物門可分五亞門,種屬基本數不清。作為觀賞性的蕨類植物,最常見的也有好幾十種,生長習性也各有差異。我知道的就是鐵線蕨、腎蕨、珊瑚蕨、金星蕨、九死還魂草、狼尾蕨、鹿角蕨、鳥巢蕨、鳳尾蕨、烏蕨以及中華金粉蕨等等等。  鐵線蕨、腎蕨、鳥巢蕨、鹿角蕨四種,雖然名字外型不同,但是我種過的這幾種生長習性都差不多。我只能就以上四種來說說種植經驗,:
  • 「深圳」首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發布
    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據命名者、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暉介紹,目前這種蕨類植物僅在深圳發現有分布,且數量極其稀少。
  • 科學繪畫||來自泥盆紀時期的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照片(引自網絡)蕨類植物是擁有維管束的孢子植物,其擁有一個世代交替的生命周期,由雙套的孢子體和單套的配子體的兩者進行循環。配子體是一個游離的器官。蕨類植物門的科學繪畫解析認知圖(引自網絡)有很多的蕨類植物和菌類有著非常好的關連性。許多蕨類植物只生長在特定的酸鹼值下,如海金沙只生長在潮溼且強酸性的土地上,但球莖冷蕨則只生長在石灰巖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