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3000萬詞彙鴻溝」這個數字,相信大多數的我們都莫名地陷入了焦慮。
孩子滿3歲,同伴之間的詞彙量可能就相差了三千萬。而且,就算孩子在進入學校教育後進行詞彙的惡補,這種鴻溝也很難填平。<「3000萬詞彙鴻溝」(The 30 Million Word Gap)這一著名概念,來源於美國學者Betty Hart和Todd R. Risley的長期追蹤研究,在美國教育界引起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差異的產生絕非一蹴而就,是來自兒童從出生,一點一滴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
不同家庭環境下孩子的詞彙量對比表
此外,這項研究還表明:家長跟孩子的互動交流方式塑造了孩子的未來。
未來的「窮孩子」是因為家長用了大量的祈使句跟孩子交流,即只跟孩子說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未來的「富孩子」,家長的教育方式有三點不同:第一是飽含關切,第二是雙向互動,第三是詞彙豐富。
· 祈使句式的交流造就了未來的「窮孩子」,飽含關切、雙向互動、語彙豐富的交流造就了未來的「富孩子」。與孩子交流時使用的詞彙量,在相當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財富量,而階層就是這樣形成和固化的。可以說, 「3000萬詞」才是決定孩子未來輸贏的「起跑線」。
點擊
親子共讀是最好的早期教育。從胎教開始,我們就已經可以開始親子共讀了。親子共讀的優勢非常多。
首先,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它構造了大腦的連接,提升了孩子的認知能力;
其次,從孩子的語言發展來講,它是語言發展和長期閱讀成就的基礎,不僅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還能激發孩子學習動機。
分年齡段科學引導,正確打開親子閱讀
烏特·哈赫曼在《德國閱讀測量尺》中指出, 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閱讀建議和家長需要明確的信息。因此,作為家長,在引導孩子愛上閱讀時,要使用科學合適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培養孩子的「閱讀力」,增進親子間的親密關係。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英語啟蒙黃金期,並渴望可以抓住這個黃金期,讓自己娃可以在學習道路上站穩關鍵的第一步。
但是這第一步怎麼邁卻難倒不少為人父母的我們,有家長提出自己小時候就是背單詞背課文,當年老師們也說抓住單詞就是抓住英語,所以要趁孩子年齡小,記憶力好時候多背單詞、背句型。
如果作為父母你是這麼想的,顯然已經陷入了誤區。英語啟蒙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英語思維以及簡單用英語溝通的能力。
語言學習是一條漫長的路,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如果枯燥乏味的學習方式讓孩子感到不適,那很難堅持下去。
很多爸爸媽媽覺得英語啟蒙需要花費很多財力人力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其實不然,英文作為一門習得語言,大量的英文輸入和英文環境的創設是最主要的。而這些,普通家庭就可以做到。Read熊啟蒙英語建議家長朋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英文啟蒙:
1.在日常家庭教育中潛移默化。
孩子在啟蒙階段,辨音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強,所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利用日常生活對話輸入方式進行潛移默化,比如學英文數字時,可以通過走樓梯來數數:One、Two、Three、Four…
除此之外,建議慢慢引導孩子學會說完整的句子,比如問答: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xxx.不然,就算是學會了單詞,說不出完整的句子,也無法形成英語思維也不是純正的英語表達。
2.英文兒歌磨耳朵,英文動畫促交流。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The Months Chant」、 「Bingo」、 「Jingle Bells」、 「If you’re Happy」等,這些英文兒歌旋律悠揚,節奏明快,朗朗上口,對於小寶寶們來說是非常好的啟蒙工具,每天播放幾首,能起到很好的磨耳朵作用。Read熊啟蒙英語APP磨耳朵,幫助孩子培養語感,與您一起陪伴和引導孩子與聽力材料之間有效互動。
基本上一歲半左右的孩子就可以看英文動畫片了,動畫片相對於歌謠來說增加了畫面感,給寶寶們提供了一個語言情境,除了能提高聽力,還能有助於寶寶更快地開口說。而且動畫對父母的英文要求也不高,還能在同一個動畫情景中與寶寶們互動,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融合。
3.玩遊戲學英文。
少兒學英文應當順從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孩童的天性就愛玩樂,所以寓教於樂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家長朋友們在家庭教育中可以藉助一些生活中的小工具充當遊戲道具,比如排練數字卡片、套圈套單詞、釣魚遊戲認單詞等。
4.讀英文繪本。
繪本等讀物類圖書也是幼兒啟蒙的不二選擇。即能磨耳朵,繪本豐富的插畫內容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鍛鍊他們的觀察能力。有一定英語基礎的父母還能帶著寶寶們跟讀繪本,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可我的英文不好,甚至我也是英文小白該怎麼與孩子讀繪本、看動畫聽兒歌互動呢?會不會反而起到了誤導作用?
我相信有部分家長朋友會有這個困擾和擔憂,買回家的經典繪本最後堆在角落積灰。其實,除了繪本讀物,線上繪本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線上教育這幾年慢慢出現在家長朋友們的視線中,就是因為他彌補了很多家長自身條件的不足,讓所有家庭的孩子們都可以接受到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