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號化學元素中文定名

2021-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第111號化學元素中文定名

2007-03-19

 

近日,國家語委復函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簡稱「全國科技名詞委」),同意全國科技名詞委將第111號化學元素定名為「釒侖 」的意見,並將「釒侖 」納入規範用字;同時提議共同制定化學元素中文定名規範原則,作為今後化學元素中文定名的依據。今後其他科技名詞術語,如需中文定名,也將參照此種方式辦理。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2004年頒布第111號化學元素符號為Rg,名稱為roentgenium。命名理據是為紀念發現X射線(亦稱「倫琴射線」)的科學家Wilhelm Conrad Roentgen。全國科技名詞委在廣泛徵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第111號化學元素的中文定名草案:讀音為lún;字形採用「釒侖 」 ,也可以考慮「釒倫 」。 2006年1月20日,全國科技名詞委和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簡稱「語信司」)聯合召開了第111號化學元素中文定名研討會,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計量科研院標準物質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和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等單位的化學家、物理學家、語言學家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北京大學張禮和院士主持。全國科技名詞委副主任劉青介紹了會議的籌備過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白春禮院士介紹了化學名詞審定的情況、化學元素中文定名的意義及第111號化學元素中文定名的草案;語信司司長李宇明介紹了對化學元素中文定名工作的設想,希望科學家和語言學家共同討論,科學確定第111號化學元素中文的名稱與用字,並研究今後化學元素中文定名(乃至其他相關科技術語用字)的原則及方法;北京大學王夔院士回顧了化學元素中文定名的歷史沿革及元素的命名原則。與會專家一致贊同,將第111號化學元素定名為「釒侖 」。理由是: 1. 與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命名法相通,讀音與「倫琴」之「倫」同,與roentgenium的首音節近,較好照顧到了術語的國際性。 2.化學元素名稱採用單音節,用一個漢字表示,有利於含該元素的化合物的命名,符合已有的化學元素命名傳統。roentgenium為金屬元素,形聲字「釒侖 」的偏旁「釒」表明了它的金屬性質,符合已有化學元素名稱的用字傳統。 3.「釒侖 」乃「??」的簡化。「??」是現已不用的舊字,字義是一種金屬(《玉篇×金部》:??,金也);臺灣化學界已同意用「??」表示第111號元素。使用「釒侖 」(「??」),既與舊義相通,又不與日常用字相混;既沒有新造字,又避免了華語圈的術語分歧。 4.「釒倫 」的聲旁與科學家倫琴之「倫」同,也是「釒」旁形聲字,這是「釒倫 」作為備選方案的原因。但它是新造字,結構不及「釒侖 」清晰簡單,也不能做到簡繁字體上的關聯,故不如「釒侖 」 好。對於今後新的化學元素的中文定名,專家們也提出了一些原則性意見: 1.能不造新字就不造新字,儘量選用當今仍在使用的字。當今仍用字選不到合適的,也可起用舊字。選字應遵循有關規範,造字應遵循漢字規律。 2.應儘量採用形聲字,形旁用「釒、石、氵、氣」等分別體現化學元素的性質,聲旁要儘量靠近國際命名的發音。 3.避免與以前的元素名稱音同或音近,不用多音字。 4.儘量避開生活常用字和其他行業專用字。 5.最好選用無簡繁差別的字,以利於華語圈的術語統一。如果被選字是繁體字,應依據規律簡化。 2006年12月,全國科技名詞委根據教育部語信司的意見,又向新成立的全國科技名詞委語言文字協調委員會委員徵求意見,委員們也一致同意將第111號化學元素定名為「釒侖 」。 2007年1月16日,全國科技名詞委致函國家語委,希望批准用「釒侖 」字作為第111號化學元素的中文定名。2007年2月8日,國家語委回函同意。 

相關焦點

  • 我國公布111號元素的中文名稱
    據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記者鄒聲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1日公布:111號元素(英文名稱為roentgenium,符號為Rg)的中文名稱為(音lú)。目前,這一定名已經得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同意。另據介紹,海峽兩岸已在111號元素的中文名稱上取得一致意見。
  • 新元素113號、115號、117號、118號的中文定名徵集
    2016年6月8日,IUPAC 經過審核後公布了新元素發現者提出的新元素的命名,供公眾審查與查閱:113號元素推薦名為 Nihonium,符號為 Nh,源於日本國(簡稱日本)的國名 Nihon;115號元素推薦名為 Moscovium,符號為 Mc,源於莫斯科市的市名 Moscow;117號元素推薦命名為 Tennessine,符號為 Ts,源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州名 Tennessee
  • 四個新化學元素有了中文名 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終於填滿
    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次為「(金旁爾字,字形見版面)」、「鏌」、「(石旁田字,字形見版面)」、「(氣頭奧字,字形見版面)」,並依次定音為「nǐ」「mò」 「tián」 「ào」。
  • 四個化學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填滿
    四個化學新元素中文命名發布。 新華社發 金立旺 大巢製圖   你認識「(釒爾)」「(鏌)」「(石田)」「(氣奧)」嗎?它們是為了4個化學新元素113號Nh、115號Mc、117號Ts、118號Og新定的中文名字,其中後兩個是新造字,被依次定音為「nǐ」「mò」「tián」「ào」。
  • 第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名、怎麼念正確讀法
    中青在線北京5月9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 今天,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名稱。
  • ...全國科技名詞委聯合發布 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
    央視網消息:5月9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北京聯合召開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名稱。會上,裴亞軍發布了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四個元素的中文名稱,它們分別為「」 「」 「」 「」,並依次定音為「nǐ」「mò」 「tián」 「ào」,其中「」「」兩個新造字得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同意,納入國家規範用字。裴亞軍說,為新元素確定中文名稱,不僅是科技名詞規範方面的重要成果,同時體現了海峽兩岸專家的合作成果。
  • 周期表新元素中文定名,「鉨」的名字意為「日本」
    、 117 號、 118 號元素中文定名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這四個元素,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 於 2015 年 12 月確認接受加入周期表,2016 年 6 月審核及公布了推薦名,並在 5 個月的審查期後,於 11 月正式確認命名。IUPAC也是在 11 月,名詞委四個新元素的中文名。昨天,參會專家討論投票,確定了它們的中文定名方案。
  • 4種新化學元素中文定名發布
    經濟日報北京5月9日訊 記者杜芳報導:今天,中科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聯合發布了113號、115號、117號、118號4個新元素中文名稱。依次為「公式」「鏌」「公式」「公式」,並依次定音為「nǐ」「mò」「tián」「ào」。
  • 科技名詞委徵集4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
    2015年12月30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 元素周期表第7行四種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5月9日在北京聯合召開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了這四種新元素的中文定名。 「上述4個新元素的合成與確認,填滿了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形成了一張完整規範的元素周期表,世人矚目。」
  • 科技名詞委徵集4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新聞—科學網
    2015年12月30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 元素周期表四個新元素有了中文名
    5月9日,經過公眾提議、兩岸協商、專家研討和學界徵詢等程序,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京聯合發布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合成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次為「見圖1」(nǐ)、「見圖2」(mò)、「見圖3」(tián)、「見圖4」(ào)。
  • 2010年2月19日 第112號元素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
    2010年2月19日,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在1996年人工合成出來的第112號元素被正式命名為「Copernicium」,符號為「Cn」,中文譯名為「鎶」。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早在2009年就向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提出了命名建議,但當時該中心建議新元素的元素符號為「Cp」。由於「Cp」已有其他科學含義,為避免歧義,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與發現第112號化學元素的研究小組共同協商後,最終將新元素的元素符號定為「Cn」。該聯合會選擇2月19日為新元素正式冠名是因為這一天是哥白尼的生日。
  • 【光明日報】元素周期表四個新元素有了中文名
    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合成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次為「見圖1」(nǐ)、「見圖2」(mò)、「見圖3」(tián)、「見圖4」(ào)。  這4個新元素的英文名稱和元素符號,已在2016年11月30日由負責管理元素符號的國際化學組織「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正式發布,這標誌著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周期被全部填滿。  這一關係到自然科學和全球華語的命名結果,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
  • 第112號化學元素正式命名
    新華社電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2月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由該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號化學元素從即日起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Cn」。
  • 第114號化學元素再次被實驗確認
    新華社電 德國美因茨大學近日報告說,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通過實驗再次確認了第114號化學元素。 在為期4周的實驗中,科學家在120米長的粒子加速器內用鈣離子轟擊塗有鈽塗層的薄箔,共製造出了13個第114號化學元素的原子。雖然數量看上去並不多,但這已是目前世界上第114號化學元素合成效率最高的實驗了。科學家在實驗中還鑑定出了第114號化學元素質量數分別為288和289的兩種同位素,其半衰期大約為一秒。
  • 元素周期表第7排填滿 這4個新元素知道怎麼讀嗎
    今天,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名稱。這4個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次為「nǐ」「mò」「tián」 「ào」。
  • 第112號化學元素獲正式名稱
    第112號化學元素獲正式名稱正式名稱為「Copernicium」元素符號「Cn」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2月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
  • 中科院:新元素113、115、117、118號中文名你來定
    2015年12月30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與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IUPAP
  • 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元素有了中文名稱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中國青年報5月9日消息,今天,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名稱。這4個元素的中文發音依次為「nǐ」「mò」「tián」 「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