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詞委徵集4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新聞—科學網

2021-01-11 科學網

 

2015年12月30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與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組建的聯合工作組(joint working party,JWP)確認人工合成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元素。

2016年6月8日,IUPAC經過審核後公布了新元素發現者提出的新元素的命名,供公眾審查與查閱:113 號元素推薦名為Nihonium,符號為Nh,源於日本國(簡稱日本)的國名Nihon; 115 號元素推薦名為Moscovium,符號為Mc,源於莫斯科市的市名Moscow; 117 號元素推薦命名為Tennessine,符號為Ts,源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州名Tennessee;118 號元素命名為Oganesson,元素符號為Og,源於俄羅斯核物理學家尤裡·奧加涅相(Yuri Oganessian ,1933-)。

化學元素的符號是國際通用的,化學元素的命名由於語種的不同,會有較大的差異。化學元素名稱的漢譯,自晚清開始譯入到21世紀的今天,歷經了百年,形成了化學元素自有的中文定名原則:(1)根據儘量少造新字的原則,在元素定名需要造字時,儘量選用已有的古字。(2)選用或新造漢字應符合國家漢字規範。(3)符合以形聲字為主體的漢字書寫特點,以體現元素的性質,發音靠近國際命名。(4)避免與以前的元素名稱同音,避免用多音字。(5)使用簡化字,避免用怪異字,選用筆畫少的字。(6)為了避免歧義,選字應儘量避開生活常用字和已經用做其他行業專用字的漢字。(7)儘量採用繁簡無差別的字,以利於海峽兩岸和漢語圈科技術語的統一。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現向公眾廣泛徵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徵集截止時間為2016年12月31日。

請將您的意見填入下表,提交到cail@cnctst.cn,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將在所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擬定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元素中文命名草案,組織語言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共同討論並確定其中文名稱。

 

原子序數

英文名稱

符號

中文名稱

漢語拼音

中文繁體

建議的理由

113

nihonium

Nh

 

 

 

 

115

moscovium

Mc

 

 

 

 

117

Tennessine

Ts

 

 

 

 

118

Oganesson

Og

 

 

 

 

聯繫電話:010-64034011

電子信箱:cail@cnctst.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皇城根北街16號,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郵 編:100717

聯繫人:才 磊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技名詞委徵集4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與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組建的聯合工作組(joint working party,JWP)確認人工合成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元素
  • 新元素113號、115號、117號、118號的中文定名徵集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與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 )組建的聯合工作組( joint working party,JWP )確認人工合成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元素
  • 周期表新元素中文定名,「鉨」的名字意為「日本」
    、 117 號、 118 號元素中文定名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這四個元素,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 於 2015 年 12 月確認接受加入周期表,2016 年 6 月審核及公布了推薦名,並在 5 個月的審查期後,於 11 月正式確認命名。IUPAC也是在 11 月,名詞委四個新元素的中文名。昨天,參會專家討論投票,確定了它們的中文定名方案。
  • 新元素中文名怎麼來的?
    113號、115號、117號、118號4個新元素的中文名稱。據中科院專家介紹,原來這四個字當中,「tián」「ào」兩個是新造的字,「nǐ」則是剛剛簡化的字。  化學元素的中文名究竟是怎麼取的呢?《經濟日報》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元素中文名稱的確定並非易事,既要尊重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元素命名法則,也要遵循元素的中文命名原則,還要考慮到其推廣性、海峽兩岸用字的一致性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 元素周期表四個新元素有了中文名
    5月9日,經過公眾提議、兩岸協商、專家研討和學界徵詢等程序,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京聯合發布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合成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次為「見圖1」(nǐ)、「見圖2」(mò)、「見圖3」(tián)、「見圖4」(ào)。
  • 元素周期表又有4個新元素有了中文名,科學家還為此造了2個字!
    5月9日,經過公眾提議、兩岸協商、專家研討和學界徵詢等程序,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京聯合發布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合成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次為「釒爾」(nǐ)、「鏌」(mò)、「石田」(tián)、「氣+奧」(ào)
  • 中科院:新元素113、115、117、118號中文名你來定
    30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與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IUPAP)組建的聯合工作組(joint working party,JWP)確認人工合成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元素
  • 【光明日報】元素周期表四個新元素有了中文名
    5月9日,經過公眾提議、兩岸協商、專家研討和學界徵詢等程序,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京聯合發布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合成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次為「見圖1」(nǐ)、「見圖2」(mò)、「見圖3」(tián)、「見圖4」(ào)。
  • 科學家為給新元素取名,不惜造了2個字!
    今天(2017年5月9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聯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對社會公布這四個新元素的中文名—— 這四個字,你認識幾個?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透露,此次四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工作主要經歷了如下流程:2016年11月17日,向社會廣泛徵集新元素中文名(共收到來自祖國大地各行各業及海外華人的反饋意見261份);2016年12月14日,召開新元素中文名研討會,形成《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命名草案
  • ...全國科技名詞委聯合發布 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
    央視網消息:5月9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北京聯合召開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名稱。發布會由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主持,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專職副主任裴亞軍、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煥喬、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寧、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標準處調研員王丹卉等出席了會議。
  • 科技名詞委將審定60個學科科技名詞術語—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2月26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名詞委2014年度常委會會議上獲悉,今年將開展60個學科科技名詞術語的審定工作。
  • 新化學元素的中文名叫啥?你來定!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與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 )組建的聯合工作組( joint working party,JWP )確認人工合成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元素
  • 元素周期表第7排填滿 這4個新元素知道怎麼讀嗎
    今天,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名稱。這4個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次為「nǐ」「mò」「tián」 「ào」。
  • 四個新化學元素有了中文名 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終於填滿
    記者了解到,這4個新元素的英文名稱和元素符號,已在去年11月30日由負責管理元素符號的國際化學組織「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正式發布,這標誌著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周期被全部填滿。去年12月14日,全國科技名詞委組織化學、物理學、語言學、文字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出版界的專家學者召開了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的中文名討論會。「元素的中文命名時間已歷經百年,早就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命名原則。」專家介紹。
  • 新元素「取名」記
    沒錯,就是中學課堂必背的元素周期表,如今這個周期表迎來4位新成員:113號Nh、115號Mc、117號Ts、118號Og。5月9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正式向社會發布這4個新元素的中文名稱:「鉨」(nǐ)、「鏌」(mò)、 「石田」(tián)、 「氣奧」(ào)。
  • 我國發布四個新元素中文名稱
    央視網消息:咱們熟悉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昨天又添上四個新的漢字了。繼去年元素周期表第七行的四個新元素確認英文名稱和縮寫之後,中國科學院、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共同發布了這四個元素的中文名稱。
  • 第111號化學元素中文定名
    「全國科技名詞委」),同意全國科技名詞委將第111號化學元素定名為「釒侖 」的意見,並將「釒侖 」納入規範用字;同時提議共同制定化學元素中文定名規範原則,作為今後化學元素中文定名的依據。全國科技名詞委在廣泛徵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第111號化學元素的中文定名草案:讀音為lún;字形採用「釒侖 」 ,也可以考慮「釒倫 」。
  • 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發布—新聞—科學網
    記者25日從中國天文學會了解到,第二批1136條火星隕擊坑的中文推薦譯名發布。
  • 科技名詞是如何誕生的—新聞—科學網
    然而,這些名詞的誕生過程卻需要數百名科學家的長期努力。 1985年,一個名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名詞委」)的機構成立了。這個由核物理學家錢三強院士擔任主任委員的機構吸納了國內各個科技領域的專家。它們開始為新生的科技事物規範名稱。 一個人離不開自己的名字,同樣,每一項科技成果也離不開它的名稱。
  • 4個新化學元素被正式命名:英文名+符號+中文名
    直到去年(2016年),它們才逐漸擁有自己的英文名和符號,關於中文名稱,就在不久前,全國科技名詞委聯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召開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定名會,通過會議討論和投票表決確立了它們的中文名。會議上形成的《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定名方案》,需經上報教育部批准後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