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我們身體的元素是從哪裡來的?

2020-12-04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我們是破碎的星星」——這是我一生中讀過最美的句子之一。卡爾·薩根寫下並總結道:「我們的DNA中的氮、牙齒中的鈣、血液中的鐵、蘋果派中的碳都是由恆星的內部元素形成的,因而我們是由恆星組成的。」

獵戶座星雲,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保育中心之一。(圖片來源:Peresanz/Fotolia)

構成生命的元素是恆星在遭受可怕的爆炸性毀滅後的灰燼。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死了,你我才得以降生。然而,並不是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在恆星的中心產生的。一些是在恆星之外自然形成的,其餘的則是由我們創造的。那麼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一些基本的元素是如何在恆星核心中被創造出來的,這首先需要我們去認識恆星的生命歷程。

自然元素

最輕的元素氫和氦是大爆炸後塵埃沉降時產生的。一顆新生的恆星主要是由這種氫氣體自身坍塌而成。這種坍縮,加熱氣體並迫使其原子劇烈碰撞。碰撞進一步加熱氣體,最終氫原子不會再碰撞和反彈,而是融合形成氦原子!

氦原子的質量小於兩個氫原子的質量之和。剩餘的質量以能量的形式被釋放,其大小由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給出。雖然對於一個單一的聚變反應來說,這個量值可能很小,但累積的總量是巨大的,整個過程叫做核聚變。這個使恆星發光的原理,在具有毀滅性的氫彈中以一種可控的方式被複製。

圖解:氫原子聚變反應

最終,恆星耗盡了燃料——所有的氫。然而,高壓和高溫現在迫使氦原子融合併形成鈹!最後,鈹原子被高溫高壓融合,形成碳,然後再形成氧等等,直到鐵在核心被合成出來。在這時候,恆星的質量異常巨大,是太陽質量的兩到三倍。然而,它不能再抵消重力的壓縮,因為鐵不能進一步的融合。在沒有燃料和熱量來造成膨脹的情況下,恆星開始冷卻並收縮。

在恆星生命的最後階段,由於所有較重的元素都聚集在一個半徑只有10英裡的球體中,所以每立方英寸的恆星,其密度可以達到數百萬噸。然而,進一步的收縮會將恆星壓縮到變成一個密度無限大的點!但在塌縮成黑洞之前,它會以大約一百萬(10^27)枚原子彈的能量劇烈爆炸!

圖解:最遠伽馬射線爆發-超新星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它們成為宇宙中能量最大的事件。(圖片來源:eso/a.roquette/wikipedia commons)

恆星的爆炸性死亡被稱為超新星,這是我們在太空中能看到的最巨大的爆炸。核心內的所有元素都被劇烈地分散到周圍環境中。更重要的是,釋放出來的熱量太高,以至於這些元素發生了核反應,這在之前的內核中是不可能的。這些元素被自由的中子轟擊,從而產生更多的元素。鐵變成金,然後變成鉛,直到鈾形成,鈾是最重的自然合成元素。由此,破壞帶來了創造。

人造元素

整個太陽系是由類似的由超新星散布的碎片所形成的。你能想像,積累起來的塵埃和碎片數量驚人,不僅形成了太陽,而且形成了八顆行星和一個圍繞太陽旋轉的矮星嗎?

然而,正如我所說,並不是所有元素都是在核心或恆星外部形成的。鈾是第92種元素,那麼其他27種元素是如何產生的呢?雖然鈽元素和錼元素可以在超新星中合成,但它們的痕量可能並不豐富。這些元素可以自然合成。也許恆星創造的元素比我們所能創造的要重得多,但是這些元素不能保持超過幾微秒——因為它們會立即衰變為較輕的元素。

圖解:鋂衰變

當技術足夠的時候,人類就掌握了自然法則。比鈾重的元素是通過在回旋加速器中簡單地用高速中子轟擊鈾而產生的。連鎖反應隨之而來,可能涉及多達17個中子。然而,這一過程也可能發生在「天然」核反應堆或地球下的鈾重沉積物中。地球上僅有少量的鈽和銫存在於鈾礦床中,它們是在十億年前的鈾與自由中子碰撞時形成的。

然而,鐨(100)是最後一種可以通過核轟擊創造的元素。超重元素只有在粒子加速器發展得比回旋加速器更先進之後才能產生。新的元素不是僅僅用中子轟擊現存的原子就能產生的,而是要用整個原子。例如,氦(2)和鑀(99)或鍩(102),氖(10)和鈾(92)融合合成鍆(101)。或者,最後的第118種元素,氣奧,由鉲(98)和鈣(20)融合而成。

圖解:鋼鐵俠2粒子加速器場景-託尼·斯塔克在自己家裡建造了一個粒子加速器,合成了漫威宇宙中最強的元素——振金。要是只有這麼簡單就好了。(圖片來源:鐵人2號/奇蹟工作室)

有待回答的問題是,合成重元素和重元素是否存在限制。人們通常會問,當電磁排斥力足以使質子分裂時,質子如何能如此靠近原子核。然而,束縛它們的力比電磁排斥力更強。事實上,這種力是支配宇宙運行方式的四種基本力量中最強的一種。它被稱為——極度缺乏創造力——多麼強大的力量啊。

但即使是強大的力量也有其局限性。當然實話實說,核內的質子有一種結構,使它們之間的排斥力之和足以推翻束縛它們的強大力量。所以,創造新元素的關鍵就是避免這種結構。這是我們的極限,因為超過這個極限,物理定律就不再適用。然而,離我們完成周期表似乎並不遙遠。要想解開這個謎題,只差一點點的啟示。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sciab- Akash Peshin

公共廣播服務

喬治亞州立大學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物理網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我們從哪裡來 - 宇宙大爆炸、恆星的產生
    當然在這裡我不打算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從科普的角度聊聊我們從哪裡來?當我們問我從哪裡來的時候,就可以再往前追問,爸爸媽媽從哪裡來?再往前問就是爺爺奶奶從哪裡來?再繼續不斷的往前問呢?再繼續往下問呀就要回答人類是怎麼起源的了。那再繼續往下問是什麼呢?那我們就要探討生命的起源了。再繼續往下問就要回答地球是怎麼起源的、太陽系是怎麼起源的、宇宙是怎麼起源的。
  • 對身體「有害」的錳元素是如何被發現的? 錳由哪些化學元素組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對身體有害的錳元素是如何被發現的? 錳由哪些化學元素組成? 曾經,一則關於電水壺的消息在網站、微博、微信朋友圈中瘋傳。大致內容是,一種由高錳鋼材料製成的不鏽鋼電水壺,在加熱過程中會使錳析出,長期使用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甚至變傻,建議市民在選用此類   原標題:對身體「有害」的錳元素是如何被發現的? 錳由哪些化學元素組成?
  • 宇宙中的元素都是從哪兒來的?星星決定我們的命運?
    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根據現在科學研究的結論:我們身體的物理構造是: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蛋白質、核酸、多糖、脂肪等大分子,大分子組成細胞,細胞連接形成功能組織,功能組織形成器官,器官組成身體;蛋白質分子地球上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0多種,組成人體的元素有60多種。
  • 宇宙中的元素是從哪兒來的,我們和超新星有什麼關係
    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根據現在科學研究的結論:我們身體的物理構造是: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蛋白質、核酸、多糖、脂肪等大分子,大分子組成細胞,細胞連接形成功能組織,功能組織形成器官,器官組成身體;地球上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0多種,組成人體的元素有60多種。
  • 我們從何而來?每個人都由恆星物質組成,恆星如何造出各種元素?
    人生在世,我們總會有所疑問,我們是從何而來的?是什麼組成了我們的身體、大腦以及神經血液?其實,從物質構成上來講,我們的身體、大腦以及神經血液和地球上其它千千萬萬種物質一樣都是由各種元素所構成的。是的,就是我們在元素周期表上 所見到的那些元素。
  • 人類的身體是由星塵組成的,那星辰來自哪裡呢?紅巨星嗎?
    恆星和物質也是如此,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所有物質,甚至我們自己的身體,至少經歷了一個恆星誕生和死亡的周期,甚至也許更多,有時候真的細思極恐。但是幸運的是我們的記憶和意識是全新的,我們擁有支配它們的權利。人就是這樣一種奇妙的存在,我們知道我們的身體是來自宇宙不同的星辰原子構成,但是科學家又提出了一個更難的問題:這些星辰是哪來的,它們是來自紅巨星嗎?
  • 哪些元素組成了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地球上的所有東西都是有化學元素組成的。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100多種元素,組成了約三千多萬種物質。 地球內部組成的成分 人們在對地球成分的探索中,最容易了解的地球部分是露出地表的上地殼,我們可以借對上地殼成分的了解,來進一步分析組成各種巖石和礦物的元素。揭示上地殼的平均成分一般有以下兩種辦法:一是大規模地測量各種巖石的化學成分,二是測量地殼中的細粒沉積巖。那麼,如何對整個地球的成分進行全面而精確的測量呢?
  • 我們不只是由肌肉和組織組成的,我們是由星塵組成的
    後來我們打消了這個想法,然後回到了同樣的「陳詞濫調」,一個神話被發現是事實。看總的看來,人類與恆星的關係更大,約97%的元素相同。2016年9月2日,天文學家喬納森·伯德博士以「你去過哪裡?導遊將帶領你尋找自己在宇宙歷史中的位置」組織了一次講座。討論了證明我們是由恆星組成的科學結果,正如我們所想的那樣。
  • 從元素到生命,我們身體每一個原子都是恆星的聚變產物!
    璀璨的繁星打造了我們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這其中就包括我們自己。我們身體中的每一個原子都要麼是恆星內部核聚變的產物,要麼是兩顆恆星相互碰撞的結果。始於「原點」元素是構建宇宙的基本材料。我們的地球擁有92種自然的元素,如碳、氧、鈉、金等,它們的原子都是小得驚人的粒子。每個原子都像一個太陽系,中間的核由束縛在一起的粒子組成,這些粒子被稱為質子和中子。核中的粒子越多,這個元素就越重。
  • 我們身體中的元素從何而來?這都蘊含在宇宙最古老的恆星裡
    他的身體裡和我們一樣,由很多種元素構成,其中最主要的有6種,包括水裡面的氫和氧、有機物裡的碳、牙齒和骨骼裡的鈣,以及蛋白質裡面的氮,還有給我們細胞供能的磷。別看我的兒子只有2歲,可是他身體裡的這些原子,其實已經在宇宙的時空裡穿越了百億年的時間。是不是覺得我在講一個科幻小說?
  • 組成人身體需要哪些原材料?地球上94種化學元素,人體用了60多種
    我們人類是用泥土做的,細細品來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有朋友看到會反問,人的血肉之軀和泥土怎麼會是一樣的呢?我們的身體雖然不是泥土做成的,但是泥土或者說是土地滋養了我們。我們通過土地種植莊稼,飼養牲畜來獲取食物。我們又通過吃食物來獲取營養來構建自己的身體。這麼看來組成我們身體的原材料的最終來源不就是土地嗎?
  • 鄭州白癜風醫院哪裡好,如何補充銅元素
    鄭州白癜風醫院哪裡好,如何補充銅元素?在我們的生活中,銅元素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它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一旦我們的身體缺少銅元素,就會引起很多問題,尤其是白癜風必須引起注意,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補充銅?
  • 世界由元素組成的,劃分到最小結構,難道都是同一種物質?
    這可能是大千世界最神奇的地方,我們知道世界上動物的種類多到數不清楚,而植物的種類更難以統計,但這還沒完,因為組成這些生物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還有我們物質世界的各種化合物,幾乎就難以計數,那麼這些物質是由什麼東西組成的呢?
  • 我們從哪裡來?
    我們從哪裡來?水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通過共同的化學鍵拉在一起,我們呼吸的空氣是無數顆粒的混合物,還有灰塵和水蒸氣。那麼是什麼組成了生命呢?是什麼構成了我們的基本本質?是什麼在40億年前將我們分隔開來,並繼續將我們與其他一切事物分隔開來?
  • 初中化學-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N)、其次是氧(O)。三、元素符號1. 國際上用統一的字母來表示各種元素,稱為元素符號。2.元素符號的規定國際上統一採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元素。如果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第一個字母相同,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別。例如:N,Na3.
  • 你從哪裡來,宇宙重元素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矽磷……」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化學「元素周期表」肯定不陌生。然而,宇宙中除了氫和氦之外,其他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卻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一些重元素由氫與氦通過恆星內部核聚變反應產生。而恆星爆發成為超新星之後,又形成了另外一些重元素。
  • 我們從哪裡來
    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不論是一個人、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任何時期都要面臨這個課題。在我們有限的生命旅程裡,有的人為了儘可能探尋到更多答案而嘔心瀝血,為後繼者留下了寶貴的資料!自古,人們都認為人類是神創的,直到達爾文進化論觀點出來和現代科學研究的進步,我們知道了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的。
  • 我們身體上的每一種物質都來自於星塵,且科學已證實
    在20世紀20年代,人們曾認為恆星的組成與地球相似。從那時起,我們就沒有考慮過人類與其他星體的聯繫。直到本世紀我們才發現,人類似乎與星星有著更多的聯繫。人類和恆星的相同元素甚至高達97%。
  • 我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
    我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這個哲學問題至今為止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所不同的看法,小編也有小編不同的看法。我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好理解。往小了說是我們本身的起源。往大了說可以認為是世間萬物的起源。我們來源於我們的父母,父母往上說來源於人類。而人類的起源,就開始複雜了,可能是猴子,也可能是其它。再往上我們還要研究物質的起源。所以這是個極其複雜的問題。
  • 我們從哪裡來?
    今天的話題是:我們從哪裡來?人類從哪裡來?物種的起源是什麼?世界從哪裡來?這些是一個有史以來人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因為所有的人,在天性活潑的年紀,都會好奇自己的來處,宇宙和生命的源頭是哪裡,希望了解最初的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