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岸線測勘目擊記

2020-12-06 i自然全媒體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

由江蘇省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中心牽頭,江蘇省測繪工程院、華東有色測繪院組成的14個外業調查小組,60餘名外業隊員,櫛風沐雨,歷經3個多月開展的江蘇省海岸線外業測量工作全部完成。截至10月16日,累計完成海岸線現場勘測1249.7公裡,拍攝照片17731張,拍攝視頻8872個。

工作模式「白+黑」

開展海岸線修測是落實我國《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制定我國新一輪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實現海岸線資源精細化管理、實施海岸線整治修復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儘管當今衛星遙感測繪手段和技術不斷進步,但作為海岸線修測基礎工作的外業勘測,除了依靠高解析度遙感影像之外,獲取精確的海岸線空間位置和準確的類型、用途等信息,仍要靠外業人員的「鐵腳板」來完成。

國慶節前夕,記者跟隨江蘇省測繪工程院、華東有色測繪院外業組,在南黃海岸線親身體驗了他們「居無定所,食不定時」的工作和生活狀態。擔負連雲港岸線外業勘測任務的華東有色測繪院工程師範彥斌不無感慨地說:「奮戰在一線的技術人員,白天實地測量,晚上整理表格、照片、視頻,測點投圖、核對信息,時間都是以分鐘為單位計算的。」

在鹽城大豐外業勘測駐地,記者觀察到江蘇省測繪工程院高級工程師龔明劼每天的工作,實際上從前一天夜裡就已經開始。每個晚上,他都要在租住的小旅館裡忙到深夜,逐一整理白天採集的數據,檢查各種測量儀器和調查設備,規劃好第二天每個組的工作任務,幫助隊友提前備好第二天所需的數據和各種工具。為使測量儀器的精度儘量不受濱海溼熱天氣和溫度影響,龔明劼和隊友們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趁著清晨一絲涼意,攜帶著幾十公斤重的儀器和僅供當天的口糧、飲用水,從徒步進入勘測區域,一直忙到夕陽西下,才返回駐地。

「岸線修測無小事,遇到艱難困苦不可怕,怕就怕輸給自己,外業勘測員強烈的責任心和專業精神,確保了每一組修測數據均有據可查、精準無誤,更容不得半點摻假和造假。」江蘇省測繪工程院海洋技術分院副院長劉為東如是說。

強度不亞於軍事訓練

勘測隊員們介紹,江蘇沿海多為淤漲型海岸,地理環境複雜,溼地、魚塘、自然保護區比比皆是,給外業勘測帶來不小的困難,也常常讓外業勘測人員望「路」興嘆。工程師吳波和外業隊友劉洋、吳子超、程斌就曾冒著高溫酷暑,徒步跋涉2個多小時,在即將到達射陽縣某預定勘測區域時,卻發現必經之路上的一座魚塘埂早已被挖斷。正在進退維谷之際,幸虧一位路過的駕駛員用挖掘機把他們「空運」到彼岸,才確保了當日勘測任務的按時完成。對比當兵的歷史,曾在野戰部隊當過副營長的外業隊員陳剛強直言:「高強度的外業勘測,其艱辛程度不亞於一場軍事訓練!」

此言不虛。記者隨外業勘測隊搭乘一輛通勤車從鹽城大豐進入某岸線勘測區域,一條「搓板路」先給記者來了個下馬威!在劇烈的顛簸中,十幾公裡的路程,竟走了40多分鐘!箇中滋味,難以言表。「朝朝日朝朝夕丈量千裏海岸線,蹦蹦車蹦蹦跳堪比五星流動家」。貼在通勤車上的一副對聯,道出外業隊員的心聲。

荊棘、泥塘、野蚊子

南黃海岸線及周邊區域,除了坑窪不平的道路,還有出了名的大風、遍地的野生荊棘、異常密集且個頭碩大的野蚊子。「再偏僻荒涼的海岸線,也是祖國的一片國土!」 在大豐某岸線,龔明劼注視著遠方,「向前500米,我們還要穿過一片玉米地,再沿著一條鄉村公路前行5公裡,就完成了今天這條線路的勘測。」記者順著龔明劼指的方向望去,連成片的莊稼地和圍墾魚塘,一眼望不到邊。

「路在哪裡?」記者問。

「沒有路!外業勘測走的就是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只有這樣,才能獲取精準測點信息。」為獲取最佳測量視角,龔明劼和隊友陳剛強手持GNSS接收機,跳進一片齊腰深的灌木叢,又趟過兩個爛泥塘,跨過三段坍陷的魚塘埂,終於找到規定測點。

穿越新洋港某岸線一片玉米地時,一群嗡嗡作響的野蚊子,忽然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個頭足有指甲蓋大小。「別停下,一停就會遭到圍攻,野蚊子毒性大!」龔明劼一邊拍打著面罩,一邊催著正在拍照的記者,「跟緊我們,注意腳下的暗溝、蛇蟲!你會遊泳嗎?走魚塘埂時不要落水!」

數小時後,邊走邊測的外業隊終於挺過蚊蟲的圍追堵截,艱難通過這一複雜地段,與第二組外業隊勝利會師。記者的心,也從跌跌撞撞的跋涉中得到一絲平復。

此刻,夕陽西下。隊員們稍作休息,又向一片望不到邊際的蘆葦蕩走去……

遠處,傳來陣陣濤聲。

來源:中國海洋報

記者: 張向冰

編輯:吳瓊

相關焦點

  • 江蘇海岸線全面劃定
    近日,江蘇省南通市政府正式發出通知,明確了該市海岸線(又稱海陸分界線)位置。此前,連雲港市政府和鹽城市政府已分別對外公布了各自的海岸界線。至此,江蘇海岸線得以全面劃定,從而進一步明確了該省海陸管理範圍。
  • 江蘇海岸線長度有變?長江口岸線預估168.4公裡
    按照此前數據,江蘇海岸線954公裡,海域面積約3.75萬平方公裡,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37%。各類島嶼16個,島嶼岸線長68公裡,面積68平方公裡,屬沿海大省,本次修測,為何已完成的海岸線修測現場勘測長度已達1071.2公裡,超出的海岸線長度來自哪裡?
  • 白暨豚」目擊記之一 十人目擊「白暨豚
    編者按:2016年10月4日,從安徽蕪湖傳出一條爆炸性新聞:一支業餘考察隊在蕪湖黑沙洲水域,集體目擊到了被譽為
  • 澳門特區明確劃定海岸線 為城市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麗斌):澳門特別行政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16日發布消息稱,為促進澳門特區海域的有效管理,配合《海域管理綱要法》的實施,已通過行政長官批示,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岸線圖》,明確劃定澳門特區海岸線。
  • 海岸線退縮 農漁民憂生計
    「立委」徐欣瑩(左)與裡長們談論海岸線後退問題竹縣籍「立委」徐欣瑩昨天邀縣議員鄭美琴、蘇明輝和水利署等相關單位會勘,爭取有效改善,當地居民盼望能興建堤防,加強海岸線防護措施。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林宗儀說明,「消波塊只是暫時的」,消波塊無法解決沙子不斷消失的問題。若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應該正視「當海岸線後退,要如何面對?」
  • 近千公里海岸線的江蘇,為何海洋的存在感那麼低?
    我國有這樣一個省份,他沿海,卻幾乎沒有島嶼,百度地圖上看,海岸線非常平滑,這就是江蘇省!和其他省份沿海城市比起內陸城市發展相對較快不同,三個沿海地級市——南通、鹽城、連雲港,人均GDP只有全省的67%,屬於江蘇省經濟落後的低谷區。
  • 向「火」而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探火目擊記
    郭文彬 攝中新網北京7月23日電 題:向「火」而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探火目擊記作者 韋琳可7月23日12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裡,銀屏閃爍,緊張有序。這個牽引神舟、護送嫦娥的中國航天飛行控制「神經中樞」,將見證中國航天的又一個偉大時刻——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出徵太空。「30分鐘準備!」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中國海岸線南端終點介紹
    中國大陸海岸線南起廣西竹山,北到遼寧鴨綠江,全長18400公裡,從事水產行業25年來,一直在海邊從事水產養殖行業,基本走遍中國海岸線,先從中國海岸線最南端開始,陸續介紹一些當有特點的故事。中國海岸線示意圖,最南端竹山竹山有中國大清第一號界碑,共有三十三塊界碑。
  • 我國唯一沒有山的城市,最高海拔僅8.5米,有全江蘇最長海岸線
    我國唯一沒有山的城市,最高海拔僅8.5米,有全江蘇最長海岸線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地域遼闊。這座城市的最高海拔僅有8.5米,而且還有著全江蘇最長的海岸線,究竟是哪裡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由於我國複雜的地形,使得很多城市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山,但是在江蘇鹽城,這座城市卻沒有山,而且最高海拔只有8.5米。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一個地級市,這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山。這裡從小生活在鹽城的人,如果沒有走出去的話,一輩子可能都沒有爬過真正意義上的山。
  • 遼寧海岸線多長?他們用腳丈量
    7月20日,大連莊河市蘭家屯,遼寧省農科院海洋水產科學院的工作人員趙東洋、尤廣然、孔重人正在進行海岸線外業補測工作。據悉,遼寧省自去年下半年啟動本次海岸線修測工作,目前外業數據採集基本完成,正在進行數據填報工作,預計全部工作將於年底前完成。
  • 海岸線調查測量有了山東標準
    作為山東海洋標準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標準,《規範》明確了海岸線的具體位置、類型及保護類別,為獲取準確、翔實的海岸線數據提供標準規範◆導報記者 杜楊 濟南報導日前,由山東省海洋局等部門參與制定的《海岸線調查技術規範》(下稱《規範》)山東省地方標準正式發布,並於6月29日正式實施。
  •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第六條 國家海洋局制定海岸線調查統計規範,沿海省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海岸線資源調查、自然岸線認定和保有率統計工作。  第七條 國家海洋局統一組織海岸線修測工作。省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海岸線修測工作,修測成果經國家海洋局審查,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第二章 岸線分類保護  第八條 國家對海岸線實施分類保護與利用。
  • 山東海岸線發生變化 亟需《海岸線調查技術規範》標準重新界定
    閃電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在海岸線調查測量領域尚無國家標準,山東發布了《海岸線調查技術規範》推薦性地方標準,將於6月29日起實施。海洋標準是國家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制度,是更加注重經略海洋和引領海洋科技創新的重要技術支撐。
  • 網際網路平臺經濟下地勘工作的思維模式
    「網際網路+」對地勘工作方式與思維將產生變革,普遍認為「網際網路+地質」平臺經濟將改變地勘工作模式,地質信息化工作重點將是對結構化數據成果的深層次挖掘、集成、創新,並引導地質勘探向智慧勘探轉變,地勘行業全流程工作將無限精細化分解,「分布式」進行,未來地勘工作思維將具有非線性、生產者主導、充分共享等特徵。
  • 解密南極哥斯拉目擊事件
    一部好萊塢大片《哥斯拉》讓我們領略到了怪獸哥斯拉的魅力,也在全球引起了不小的「哥斯拉」效應,然而哥斯拉只是傳說中的怪獸沒想到卻有人真實目擊到還不止一個人,那就是著名的南極哥斯拉目擊事件,南極哥斯拉真的存在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我國哪個省份的海岸線最有優勢?
    海岸線是海洋與陸地(包括島嶼)的天然分界線,對於沿海國家來說,海岸線的長度以及海陸交界處的地形地貌,對於建設海港和發展經濟意義重大。從海岸線的劃界來看,主要是根據正常海水高潮水位所浸沒的陸地邊界進行確定。
  • 青島:打贏海岸線保衛戰
    堅持保護優先守好海洋生態環境的「生命線」青島堅持把海岸線作為城市「生命線」來對待,綜合利用立法、規劃、制度等手段,構建嚴密規範的海岸線保護體系,確保海岸線長度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生態功能不降低。加強立法保護。
  • "908專項"海岸線資料交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使用
    為將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以下簡稱「908專項」)大陸岸線修測數據應用於「927工程」海島礁測繪項目,更好地維護我國海洋權益,12月3日,「908專項」海岸線調查資料交接儀式在北京舉行。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出席儀式並講話。雙方籤署了「908專項」海岸線調查資料交付使用協議書,並交接數據光碟。
  • 廣西東興市竹山村,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界線的美麗交匯點
    廣西東興市竹山村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是中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界線的交匯點。中國陸地和海岸線以這裡作為始與終的原點。中國大陸的海岸線東從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口起,西至廣西東興市北崙河口止,全長18400公裡;而中國陸地邊界線是從廣西北崙河口第一號界碑開始,向西南繞到西北,而後到東北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口止,全長2萬多公裡。竹山村與越南芒街隔江相望,距東興市12公裡,因盛產竹子得名。
  • 山東發布《海岸線調查技術規範》地方標準
    齊魯網6月26日訊(記者 何則偉)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海洋局介紹《海岸線調查技術規範》地方標準有關情況。閃電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批准發布了《海岸線調查技術規範》推薦性地方標準,將於6月29日起實施。《海岸線調查技術規範》地方標準涵蓋海岸線分類體系、調查內容、技術方法、成果和統計分析等,具體分為適用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海岸線分類界定、海岸線調查、調查成果等6個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