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經濟之所以成為近年研究熱點,與近年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縱觀國內外資本市場,市值排名前幾位的無不是網際網路公司,包括Facebook、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他們用十幾年甚至數年的時間,便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商業奇蹟。
「網際網路+」對地勘工作方式與思維將產生變革,普遍認為「網際網路+地質」平臺經濟將改變地勘工作模式,地質信息化工作重點將是對結構化數據成果的深層次挖掘、集成、創新,並引導地質勘探向智慧勘探轉變,地勘行業全流程工作將無限精細化分解,「分布式」進行,未來地勘工作思維將具有非線性、生產者主導、充分共享等特徵。
1、「非線性」思維
非線性是相對於線性而言,是一種更加接近自然、接近實際的思維,更加注重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傳統地勘行業因「網際網路+」思維的引人將面臨線性向非線性的轉變。「網際網路+ 地質」的結合,地勘市場將面臨從封閉向開放、從單邊向雙邊(或多邊)、從單一結構向多結構、從固定方式向隨機動態的市場形態轉變。相對於地勘行業流程化、收益小、風險低的特點,非線性市場變革讓地勘企業面臨著收益大、風險高的抉擇。非線性的市場導向,讓地勘行業需求方既成為地勘行業的參與者,也成為地勘行業引領者。非線性的思維方式,將在非線性市場、非線性管理、非線性戰略決策中得到充分體現。
複雜的市場環境,考驗著地勘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戰略決策。非線性思維帶來的非線性戰略決策將是所有地勘企業所必然面臨的模式抉擇。在此過程中,客戶思維、競爭思維、跨界思維、「網際網路+」的平臺思維將貫穿戰略決策始終。非線性思維方式重視需求方在地勘工作中的參與度與主動性,以便將需求方整合到整個地勘行業發展的全過程中來,此種思維方式的變革促使地勘企業將從客戶的需求出發開發整個生產與經營過程。基於非線性思維的市場營銷、企業管理、戰略決策中服務與需求間的互動性,將使得需求方能夠完全、主動的參與地勘工作全過程。
2、生產者主導思維
未來地勘市場需求多元化、精細化、動態化,將把地勘企業置於雙邊或多邊市場中。經營者、生產者、需求方均將面對海量的信息,推動信息的透明化、精細化、可定製化將顯的更加重要。同時,雙邊或多邊市場非線性思維變革形成的組織機構與管理模式將在地質勘查過程中更加突出個人的因素,更加充分挖掘個人的才能與創造力,更加凸顯生產者對生產要素的主導作用。地勘資質作為地勘行業的準入門檻,在「網際網路+地質」平臺經濟模式下將不再適用。注重地勘工作質量的終身管理和負責制,將重塑地質工作成果及質量的責任體系,更加突出專業技術人員個人在地勘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單位規模、人員結構、資金、設備等都將邊緣化、輔助化,僅作為生產者開展地勘工作的輔助支撐條件。
3、充分共享思維
信息「對稱」共享是相對的,「非對稱」是絕對的,「網際網路+地質」平臺將最大程度的推動信息、技術「非對稱」往「對稱」共享轉變,保證供需雙方在非線性雙邊(或多邊)市場中雙贏。地勘行業在線性向非線性戰略調整的變革中,相對於以往地勘企業戰略行動效應只改變自身競爭地位,未對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網際網路+」思維的引入,地勘企業的戰略將使內在與外在的環境同時發生變化,並主動適應自身變化帶來外部環境變化後的動態效應。在此過程中,供給方與需求方之間、供給方與供給方之間、需求方與需求方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界限將因「網際網路+」的介入被打破,相互間技術、信息的透明共享將提升至新的高度,供需雙方的角色界定將愈發模糊。在「網際網路+」共享思維下,地勘服務的供給方將一定程度上又是需求方,地勘行業服務的需求方將在某些特點環境中承擔著供給方的角色。
總之,在「網際網路+」背景下,地勘行業將面臨全面的戰略決策調整與產業格局變化,行業壁壘將被打破。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為基礎的「網際網路+地質」平臺的出現將會倒逼地勘企業主動迎合、接納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利用網際網路實現地勘成果的高度透明與共享,從而實現地勘行業非線性整合與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