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黴變部位1cm處仍可檢測到高含量展青黴素,黴變水果不能吃!

2021-01-11 町芒

來源:人衛健康(ID:renweijiankang),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水果表面為什麼會有一層「蠟」

水果表面的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水果表面本身帶有的天然蠟質,這是植物自身分泌出的,它可有效避免水果快速失去水分以及防止外界微生物、農藥等入侵果肉,起到保護作用,對人體無害。

另一類是人工給水果打蠟,主要目的是保鮮、防腐。一般應季水果和當地水果不會使用食用蠟,而反季節水果和進口水果因為需要長期儲存和長途運輸,其表面大多會利用食用蠟保鮮。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7)規定,可以在水果表面使用的食用蠟主要有巴西棕櫚蠟(最大使用量為0.0004g/kg)、聚二甲基矽氧烷及其乳液(最大使用量為0.0009g/kg)、嗎啉脂肪酸鹽(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松香季戊四醇酯(最大使用量為0.09g/kg)、紫膠(僅限柑橘類和蘋果,最大使用量分別為0.5g/kg和0.4g/kg)等,如果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給水果打蠟,其安全性是值得信賴的。

黴變的水果可能產生哪些危害

水果營養豐富、水分充足,為黴菌等微生物生長創造了天然環境,一旦受到微生物侵染極易發生黴變。很多人會將水果黴變部分去掉後,食用其外觀正常部位。殊不知,水果腐爛後,黴菌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其中最常見的是展青黴素。

動物實驗提示,展青黴素具有強烈的神經毒性、細胞毒性、致畸和致癌作用,也會引發胃腸功能紊亂、腎臟水腫等病症。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7)中規定水果及其製品中展青黴素限量為50μg/kg。其中蘋果和山楂最易受到展青黴素的汙染。黴變部分產生的展青黴素會逐漸浸潤到水果內部。

以蘋果為例,研究表明,距離黴變部位1cm處的外觀正常部位,仍可檢測到高含量的展青黴素。因此,有專家建議,黴爛1/3以上的果實,就要整個丟棄,不可食用。

因此,為減少浪費,應注意在水果儲存過程中,控制合適的溫度和溼度,保持通風,減少腐爛黴變現象發生。

吃水果應該削皮嗎

果皮中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豐富的營養成分。但是,水果經過採摘、運輸、銷售,果皮上可能會沾染多種致病菌,而且在水果種植過程中,通常會使用一些農藥,包括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農藥的理化特性各異,使用單一方法難以完全去除。水果表面的細菌或化學物質,如不能有效去除,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2015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從農田到餐桌,保證食品安全」。圍繞這一主題,世界衛生組織針對中國的建議是:對根塊類蔬菜和水果要徹底削皮,對葉子菜和某些水果(比如葡萄)要用安全的水充分浸洗。

綜上,權衡利弊,建議水果削皮食用,否則一定要徹底浸泡、清洗。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食品安全100問 II》

作者: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相關焦點

  • 女性吃什麼水果養生呢?
    對女性而言,平時多吃一些水果對身體是有好處有的,因為水果中含水分比較高,而女人就是水做的,所以要多點水果,水果吃對了不僅能養生還能治病,水果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養生功效,那么女性吃什麼水果養生呢?
  • 節儉雖為美德,但有些食物是不能吃的,食用黴變水果會傷肝
    兩個人都是殘疾人,沒有基本的勞動能力,婚後生下了一個兒子,兒子轉眼間就長大了,因為家庭貧困,兒子到了35歲也沒有娶媳婦。在去年的時候,他們一家三個人在飯後,都出現了劇烈腹痛的情況,被好心的鄰居送去了醫院,經檢查,3人都不同程度的肝臟受損,經過醫生的詢問,才知道這一家三口,平時都是撿街上的爛菜葉、黴變水果吃,時間久了,肝臟問題也慢慢的找上了門。
  • 黴變的食物,切勿切掉黴點後再吃,裡面的致癌物可危及生命!
    日常生活中,大家購買的麵包、水果放久了,表面會長出有色的絨毛或絮狀物。這種「長毛」現象就是「黴變」,即食物被黴菌感染了。是不是只要切掉發黴的部分就可以放心地吃了呢?什麼情況容易導致食物發黴?自然界中的黴菌孢子無處不在,可以隨空氣、水及昆蟲傳播到植物上,且其生命力極強,可長期潛伏在環境中。一旦糧食種子、瓜果等運輸或貯存不當,出現表皮破損或腐爛,則為黴菌孢子的萌發、繁衍創造了條件。在天氣熱、溼度高的梅雨季節裡,糧食存放不當很容易受到麴黴屬真菌的感染。
  • 食物水果發黴了,切除後剩餘的還能吃嗎?
    但是對於很多老人來講,是從苦日子過來的,見不得浪費食物,看到一些水果發黴了,或者剛剛過期的食物也不浪費,把水果切掉吃好的部分,那這樣是節約還是浪費呢?發黴的食物發黴了,切除後吃好的部分有危害嗎?一 食物為什麼會發黴?
  • 有些水果不可一起食用 水果搭配的四個禁忌
    水果搭配的四個禁忌不少人喜歡吃水果拼盤,認為這樣可以使營養更全面,其實有些水果不能一起吃,同吃對身體有害,那麼哪些水果不能同時吃呢?今天小編為您介紹哪些水果不能同時吃,吃水果時要注意了。哪些水果不能同時吃?酸味水果與甜味水果不可以一起吃亞酸味水果可與酸味、甜味水果同食,酸味水果則不可與甜味水果一起吃,因為酸味水果會干擾甜味水果的順利消化,延遲胃的排空,導致甜味水果的果糖成分長時間與胃酸接觸並起作用,造成過度發酵,引發腹脹不適。
  • 這幾種水果籽千萬別咽
    但是若是不小心買到了受損的蘋果,或是蘋果因存放時間太長出現了局部腐爛,那局部腐爛的蘋果到底能不能吃?會不會致癌?專家建議還是不要吃。因為蘋果腐爛部位易滋生黴菌,而這些黴菌容易產生一種名為展青黴素的真菌毒素。
  • 食物發黴,沒長黴的地方能吃嗎?
    蘋果爛了一點,麵包長了幾個黴斑,甘蔗壞了一小段……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會切掉壞的部分吃剩下的。這樣做是節約了,卻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 發黴的食物不論大小,都可能含有多種真菌毒素。以水果為例,其汁多糖多營養多,非常適合黴菌生長。只要有機會,黴菌就能立刻入侵果肉並大量繁殖,造成發黴腐爛。
  • 水果中的毒素——都有哪些水果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
    然而有些水果中卻含有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具體都有哪些水果呢?①荔枝。荔枝中葡萄糖含量較高,有豐富的維生素A、B、C及游離胺基酸,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營養食品,但過食會出現乏力、昏迷等症,中醫稱為"荔枝病",西醫稱為"低血糖"。因其中含有的a-次甲基環丙基甘氨酸,有降低血糖的作用。②柿子。柿子有很多營養功能,但一次飲用量不能過大,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否則易形成胃柿石。
  • 吃完水果5~10分鐘刷牙最佳
    有些人很愛乾淨,乾淨到一吃完東西就想刷牙,最近有報導指出女性若是一吃完水果就刷牙的話是不利於牙齒健康的,會引起齲齒的。這是因為吃完水果後,口腔內會有大量的唾液分泌,造成食物降解,而這個過程相對來說酸細菌會相對活躍起來,造成牙齒表面一次性的礦脫落。而這個時候刷牙的話,反而會導致礦物質流失。而在這個時候刷牙,也會導致牙齒特別敏感、齲化。
  • 食物爛了一點,還能不能吃?切記:這5類真不能吃!
    事實上,這種方法並不絕對,對於一些細菌確實有效,但是對於常見的黃麴黴毒素、展青黴素就不一定有效。展青黴素存在於蘋果、桃、梨、香蕉等水果中,即使高溫可以降低毒素含量,但仍然無法完全消除。當發現食物發黴,最簡單也是最正確的做法——直接扔掉,不要吃壞肚子。常見的發黴食物,有哪些?
  • 健康生活小知識|食物爛了一點還能不能吃?這4類真不能吃!
    比如展青黴素,它可以存在於蘋果、桃、梨、香蕉、葡萄等各種水果和果汁中,經過殺菌處理毒素含量會降低,但無法完全消除。 所以對待發黴的食物,最安全可靠的選擇就是把它全部扔掉!水果開始腐爛的時候細菌就會滋生,產生展青黴素等有毒物質。
  • 大閘蟹同水果一起吃,等於吃砒霜?大閘蟹是高熱量不能多吃?蟹黃重金屬含量很高?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蟹肥菊黃時。「大閘蟹是高熱量不能多吃」 「蟹黃重金屬含量很高」「大閘蟹同水果一起吃,等於吃砒霜」……這些坊間傳言,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能不能信?以鮮活狀態送至象山縣食品檢驗檢測中心實驗室,洗淨外殼,蒸熟冷卻。檢測過程,實驗人員將3種不同規格的公、母大閘蟹的蟹黃、蟹肉單獨取出,製成均勻樣品,分別檢測蛋白質、脂肪、鉛、鉻、總砷含量。檢測結果顯示,模擬食用2隻規格為150克/只(3兩)的大閘蟹,預估可取出蟹肉100克,蟹黃25克計,其總熱量(取最高值計算)為570千焦。而100克米飯熱量為485千焦,相當於吃了117克米飯。
  • 食物發黴,去掉壞的還能吃嗎?哪些食物發黴不能吃?捨不得也要扔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住所周邊的超市也是越來越多,經常會有打折促銷的活動,所很多食物買回來還沒來得及吃,就已經發黴了。發黴是常見的一種現象,很多食物都無法長時間的保存,那麼去掉發黴的部位,剩下來的部位可以接著吃嗎?食物發黴後去掉黴變的部分還能吃嗎?
  • 紅心和黴變的甘蔗吃不得!嚴重可致命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紅心、黴變甘蔗吃不得!嚴重可致命。天氣回暖潮溼 紅心和黴變甘蔗吃不得口渴的時候來一杯甘蔗汁是很享受的事兒,但是最近網上有人提醒說,紅心甘蔗,千萬不能吃,對健康有影響。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買甘蔗我們又該注意什麼呢?
  • 公認的四大致癌食物 防癌抗癌多吃這10種水果
    所以建議大家平時一定要少吃燒烤類的食物,多吃一些清蒸的食物。  4、黴變食物  像常見的食物小米、豆類、玉米、花生這些食物如有因為環境潮溼而產生黴變時,就應該放棄食用,因為被黴變侵入的食物都會產生致癌素,這種致癌毒素叫黃麴黴菌素,黃麴黴菌是一種真菌,在平時自然環境中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對於一些豆類和肉類的食物會造成黴變的問題,而黃麴黴菌是人體產生病變所有的病源地。
  • 吃了黴變食物,如何降低危害?
    大豆小麥或花生堅果類,非常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這是因為黃麴黴毒素最喜歡待在它們的黴變物質裡。所以發黴的大豆花生大家一定不要吃。那麼黃麴黴毒素可以被「殺死」,也就是可以被去除嗎?如果不小心誤吃了怎樣降低危害?下面我就來講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是黃麴黴毒素能不能去除的問題,這個比較困難。
  • 幼兒園食材發黴稱給老師吃的,黴變食物對人體傷害究竟有多大
    在場家長立刻把現場照片發到了家長群中,微信群頓時也炸開了鍋。這觸目驚心的畫面,誰還淡定的了。當天就有100多位幼兒家長來到園所討要說法。在溝通過程中,園方的一位負責人竟辯稱,「發黴的食物是給老師吃的」。顯然,幼兒園的這種說法有點奇葩,根本站不住腳。有家長立刻予以駁斥,「為什麼給老師吃?老師就不是人?」
  •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 這些黃麴黴素「常識」是錯的
    黴變花生一定有黃麴黴素?錯。黴變花生不能吃,但未必有黃麴黴素。舉個例子,如果花生是因為被汙染上根黴而產生黴變的,那就沒有黃麴黴素。沒有黴變的花生就不含黃麴黴素?錯。花生是否受到黃麴黴汙染,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必須通過檢測。被黃麴黴汙染的花生肯定有黃麴黴素?錯。黃麴黴是否能產生毒素,要看它有沒有產毒的基因。食品工業中也需使用黃麴黴,只要不產毒就可以用。
  • 傷肝的「水果」已找到,家家戶戶都有,不少人經常吃,勸你早忌口
    醫生所說的,就是李奶奶常吃的黴變水果。 很多家庭在水果黴變後,都會選擇削掉發黴的部分,然後吃剩下的果實,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勸你及時整個扔掉。 發黴後的水果,其中會產生一些對肝臟有害的物質,此物質叫做黃麴黴毒素,攝入後需要肝臟的分解、代謝。